第四百七十一章 阁中

“汝默何必这么激动?”在一边旁听不语的李幼孜微笑道:“张文熙弹劾吴善言的话也是有理,擅作非为,处事不当,激起兵变,虽被殴,实乃自招。”

“元树说话未免太过失当。”申时行冷然道:“不论何因,朝廷大员被殴只问大势,不能纠弹细节……”

“无细节,哪来的大势?”

“以文驭武亦是细事。乱兵往巡按处去时,巡按就该将乱兵拿下,交给巡抚处断,若如此,何能生乱?”

申时行一心要护住吴善言,又紧接着道:“近来挑选巡按颇多不合格者,辽东巡按梅国桢入辽已过半年,屡上弹章,却只针对辽镇诸将,辽阳之事,不涉一词,这样的巡按,自当撤回才是。”

“汝默这话不对了。”

梅国桢的任用是许国的介入,同时辽阳也是他的武力盟友,张惟功是他对未来的京师勋贵和京营的布局的重要棋子,不容有失。

而且许国在边事和兵事上比申时行要了解的多,当下便反驳道:“梅国桢屡上弹章,有凭有据,李平胡在抚顺关擅杀夷人,勒索女真诸申之事,证据充足,李平胡本人都很难反驳,现下被李成梁调回,免其职,责其将来待罪立功,怎么能说巡按弹劾无功?辽镇将帅不合并未影响辽事边事,张惟功前月上奏,他沿长安各堡巡边,增巩维修堡台,核实士兵名额,诸多细务,如实上报,辽阳军屯等事,亦是为充实地方之力,并不算白费功夫,汝默,你成见太深了一些。”

申时行为之一滞,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这个话题,他们其实已经争执过很多次,根本就没有结果。

梅国桢当巡按当然是有偏向性的,众人皆知,不过他弹劾陶成喾,李平胡等李成梁麾下诸将,有凭有据,证据翔实充份,叫人也是奇怪,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巡按是怎么了解到兵营和边关的诸多内情?

但有此成绩,梅国桢将来转分巡道,升按司,再为巡抚,都不是十分困难的事,特别是身后还有许国这样的背景靠山,申时行也不愿得罪许国,虽然心中恶梅国桢与张惟功合作,却也只能缄口不言了。

“吴善言免官,加恩准他冠带闲住,给他一个面子。”张居正不愿在这样的小事上浪费太多的精力,吴善言乱他大局,该死!

但申时行的面子不宜不给,冠带闲住,算是将来还有起复的机会。

“元辅……”申时行虽然色变,却是果然没有力争。

“如此甚好。”许国表示满意。

“就这样办吧。”张居正运笔如飞,很快将“贴黄”写满,然后将这奏疏放在一边,继续看下一本。

重要的大事,全摆在他的面前,许国和申时行只能处置自己分管的一块,而遇到不能决的重要之事,还要张居正来决断。

更重要的,便是张居正手握票拟大权。

票拟,就是内阁将

处理意见写在黄纸上,贴在奏折之上,送入大内之中。

天下大事,兵粮钱谷涉及甚广,有一些专业极强的事情,不是积年浸淫其中的人,看都是看不明白,皇帝如果不是太过逆天如明太祖者,就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忙,所谓贴黄,便是将处理意见写好,皇帝看了没有异议,御笔或是司礼监代为批复,便是批红。

票拟之权,代表的是内阁之权,张居正从头到尾,一直抓在自己的手中。

他最为人非议的,还是绕过六部和内阁,直接用私人关系来处理朝政大事。

大明的内阁其实依附在翰林院下,内阁大学士才五品官,要想从制度上来约束六部,除非大学士兼六部尚书,才有法理依据。但兼职非实职,所以大学士要想有所展布,必然要用私人手段来进行。

用的多了,便成了把持,专权,其实这是一个难解的结。

申时行看到张居正用笔如飞,眼神深处自有极度的不满,不过他善于隐忍,还是将自己的情绪给藏的很好。

他知道这封奏疏入内,很快就批复,吏部王国光老尚书是张居正的私人,自然不会违抗张居正的意旨,迅速施行,五六天后,吴善言就会从巡抚变成冠带闲住的一个普通的官绅了。

“把持之深,令人发指!”

回到自己的朝房之中,申时行终是忍不住低低的说出口来。

“若是我为元辅,当以华亭当年的还威福于主上一语时时自省,绝不专断,擅权,张江陵今日之事,当引以为戒!”

在申时行自省之时,一个中书舍人亲自进来,将身后一人引了进来。

“拜见阁老。”

来人落落大方,拱手施礼,一派坦然。

“人来。”申时行令道:“将院门关上,就说我要休息,任何人不得擅入。”

……

……

“元辅,申某人越来越强势了。”待申时行和许国离开之后,李幼孜眼神闪烁,低声道:“他今日就敢当面顶撞元辅,来日岂能依元辅的制度行事?”

他又道:“听说他与张四维来往甚近,此人,其心难测啊。”

张居正摇头道:“申某还算是能做事的人,公心大过私欲,至于他和张四维,他亦向我解释过,晋商与顺字行的争斗,他想了解一些内情。”

“他一直和张惟功过不去,不知为何?”

“忌惮。”张居正淡淡道:“武将之中,勋贵之中,你见过第二个如惟功般的人物吗?”

“倒是没有。”

“所以他忌惮,惟功这样的人物,申汝默知道自己制他不住,而又担心惟功将来会如江彬一般搅乱朝堂……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底气。”

“原来如此。”李幼孜面露冷笑,鄙夷道:“堂堂阁老,居然只有如此的胆色,叫人好生瞧他不起。”

又道:“不过,元辅恕我直言,张惟功确实是非常人能制之的人物。看他在辽阳所为,所图甚大。”

“他是想学卫青,霍去病的人。”张居正对惟功还是很了解的,知道惟功自少年时候起便是一心想封狼居胥的人,辽阳所为一切,都是为了稳固后方,提供更强的兵力。

张居正觉得,无非还是那一套,实兵,实饷,充实府库。

只是这小子,很多事情独辟蹊径,看起来有些过于离经叛道。

但总体来说,张居正觉得他了解惟功,否则的话,也不会将简修也放到辽阳去。

他知道,辽阳有自己的儿子,本身就是表明了一种态度,辽阳之变,惟功顺利过关,张居正虽然没有出手,但有这种表态就很足够了。

有时候,不动手比动手的效果反而要好的多。

张惟功可能也是深明此点,张居正记得当时自己苦笑起来,若不是看在惟功也是一心为国的份上,还真放不过他。

“想做卫青,霍去病,纵是身后无汉武,亦当有萧何,公为今世之萧何,此子,除公之外,无人能制之。”李幼孜深知张居正为人,立刻说出很合张居正心思的一番话出来。

张居正瞥他一眼,知道李幼孜也是一心谋求入阁。

如果自己力推,倒是颇有可能,但李幼孜是谋主类的人,不适合成为一派的党首,张党中人,多半不喜欢他。

相较而言,在南京的几个人倒是颇有人看好,但王国光等元老级的张党有言在先,张居正在,他们则安心做事效力,张居正不在,则他们也就无心于朝堂。

想到这些,张居正也是颇觉烦闷,当下一阵气血上逆,顿时就觉得头晕起来,两鼻之间,也是鼻血长流。

“来人……”

李幼孜有些慌乱,张居正这阵子身体不算好,他也是知道,但张居正前几年还是在信中说自己“体气素健”,这才隔几年,也未及花甲之年,难道身体就不行了?

他总以为,张居正最少还能当五年首辅,自己可以入阁,慢慢挤掉张四维等人,接张居正的班,所以说话的语气,向来是好为大言,如果张居正身体不行,那他就成了众矢之的,十分危险了。

“无妨。”

张居正自己仰脸向后,将手捏住鼻端,止住流血,平心静气一阵之后,才感觉眩晕感稍去,他止住众人,极为疲惫的道:“这阵子这是常有的事,血气上涌,不是什么大事。”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李幼孜如释重负,张居正是他和张党的大靠山,哪怕是废立时张居正态度暧昧,冯保也倒台,但有李太后的强力支持,只要张居正不自请致仕,他在一天,便可执大明最高权柄一日。

“元辅你要珍重,今日不妨早回,不要太辛苦了。”

看着张居正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奏折,李幼孜苦苦相劝。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饷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脸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斗第七百五十八章 针对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六百零九章 并骑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七百九十五章 冲阵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三十五章 责怪第八百四十一章 记帐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四百一十四章 离开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五百七十章 进献第七百章 福星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欢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一百一十五章 号牌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后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后第四百四十八章 议题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斗第一百七十六章 风波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见第九百一十二章 归心第八十五章 用诚第一百八十六章 布局第八百六十二章 军区第六十四章 波动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九百零七章 宁夏第七百八十章 会盟第四百零三章 酒楼第三百五十九章 东宁第二百七十六章 坚持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头第二百零三章 冲刺第九十六章 侯爷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诱第三百七十一章 划归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气第四十八章 出宫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六百七十一章 伤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针对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斗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话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七十一章 顺字行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二百九十三章 机会第六百零六章 扑空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八百七十九章 阁议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二十三章 入宫第五百四十五章 杀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骑第九十章 说古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桢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见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三章 杀良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诡秘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发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军号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让第三百一十章 广宁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声第四百七十五章 学宫第五百八十九章 压力第七百九十四章 来犯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二百零四章 步军第一百五十四章 蛮横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报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斗第八百七十七 劝说第四百一十八章 论力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五百四十五章 杀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
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饷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脸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斗第七百五十八章 针对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六百零九章 并骑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七百九十五章 冲阵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三十五章 责怪第八百四十一章 记帐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四百一十四章 离开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五百七十章 进献第七百章 福星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欢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一百一十五章 号牌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后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后第四百四十八章 议题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斗第一百七十六章 风波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见第九百一十二章 归心第八十五章 用诚第一百八十六章 布局第八百六十二章 军区第六十四章 波动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九百零七章 宁夏第七百八十章 会盟第四百零三章 酒楼第三百五十九章 东宁第二百七十六章 坚持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头第二百零三章 冲刺第九十六章 侯爷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诱第三百七十一章 划归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气第四十八章 出宫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六百七十一章 伤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针对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斗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话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七十一章 顺字行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二百九十三章 机会第六百零六章 扑空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八百七十九章 阁议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二十三章 入宫第五百四十五章 杀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骑第九十章 说古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桢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见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三章 杀良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诡秘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发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军号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让第三百一十章 广宁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声第四百七十五章 学宫第五百八十九章 压力第七百九十四章 来犯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二百零四章 步军第一百五十四章 蛮横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报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斗第八百七十七 劝说第四百一十八章 论力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五百四十五章 杀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