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老君

剑,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相传,轩辕黄帝跟蚩尤大战的时候铸造了第一把剑,也就是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轩辕金剑。这把剑,一直生活在传说里头,没有人见过,也没有人能说清他到底是否存在过,与之相比,还有几把剑是非常显赫的,要这么说,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上古五大神兵了。

五大神兵,是后人的说法,在当时并没有出现过,而比较巧的是,这五大神兵都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里,这个人,叫欧冶子。

要说从古至今,谁是天底下最牛逼的木匠,大家肯定会说是鲁班,可要说,天底下谁是最牛逼的铁匠,绝大部分人都会想到一个相同的名字,这个人,就是欧冶子。

汉代有一个人叫袁康,他在《越绝书˙卷十一˙外传记宝剑》里头这样写道,说:“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欧冶子巧夺天工,利用天地造化配合自己的冶炼技术,穷其一生制了五把宝剑,三把是长的,两把是短的,而这三长两短五把宝剑,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古五大神兵,亦或是,上古五大神剑。

大家要是熟悉历史,或是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学作品就可以知道,这五把宝剑,都是天下闻名的,吹毛利刃自不必说,更牛逼的是他们还有一些超乎常理的奇特功效,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五大神兵之首,湛卢。

为什么要说它呢?

因为它,是一把黑色的剑,普天之下有时可循的神兵利器里头,只有这一把黑色的剑。

史书上有个类似的说法,说,湛卢是一把剑,也是一只眼睛,一只藏在黑夜里的眼睛,铸剑大师欧冶子在打造出这把宝剑的时候,不禁潸然泪下,因为,他穷其一生,都想打造出这样一把,无坚不摧却不带丝毫杀气的剑。

为了方便之后的讨论,还是将这个故事完整地呈现一下吧。

据《越绝书》记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恳求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己铸剑。

欧冶子奉命之后,带着妻子朱氏和女儿莫邪(你懂的)从闽侯出发,沿闽江溯流而上,来到了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一座高山,此山,名为“湛”,山脚下,有一条河,这条河水,叫“卢”,这里,他发现了铸剑所需的神铁(铁母)和圣水(冰冷的泉水),于是,在山腰住下,炼石头采金,打造出了这一柄漆黑如墨的旷世神兵。

至于冶炼的过程,书中没有详细的描写,反倒是,元代时期的一本书里曾经这样写道,说::“欧冶子挟其精术,径往湛卢山中,于其麓之尤胜且绝者,设炉焉。取锡于赤谨之山,致铜于若耶之溪,雨师洒扫,雷公击劈,蛟龙捧炉,天帝装炭,盖三年于此而剑成。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斗耀,星斗避怒,鬼神悲号,越王神之。”

这段话,并不算艰涩,一般人就能看懂,看了之后很多人都会觉得,这炼剑的过程也太玄乎了,可更玄乎的,其实还在后头。

看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我就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天下神兵各种颜色,唯有一把湛卢是黑色的呢?最直接的回答是,原料不同。那,原料为什么不同呢?答,原料的产地不同。

好了,问题出来了,为什么,传说中的湛山,也就是赤谨之山上炼出来的铁矿石会跟别的矿石不一样呢?

这,还要从这“赤谨之山”的名字上说起。

据传说,这“赤谨之山”原本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处平川,后来有一天,从天上下来一个黄金力士落在此处,每日里都会将一箩筐的渣滓倾倒在地上,渣滓呈赤红色,看起来像是焦炭一样,久而久之便堆砌得像是火焰山一样,虽然,过了多年以后这里头不再有黄巾力士,那光秃秃的山头儿也不再是红色的,但是,为了纪念那段历史,当地的人还是将其称为“赤谨之山”,也就是后来的“湛山”。

如果这段看似荒诞的传说是真的,那么,湛卢宝剑的原料,怕是要从那个黄巾力士带来的像是焦炭一样的东西开始说起了。好了,问题出来了,那像是焦炭一样的东西......究竟是什么?那传说中力大无穷的黄巾力士又是从何而来?

当我将黄巾力士这三个字打到搜索引擎的输入框再轻轻地敲一下回车之后,一个名字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

太清道德天尊,老子。

在民间传说中,这黄巾力士,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护法,只有道行很高的大仙才能将其召唤出来,而在名噪一时的《封神演义》里头,最爱使唤这种黄巾力士的便是我们的太清道德天尊了。

wωw● тт kān● c o

道德天尊这个名字,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他的另一个称号却有很多人都听过,那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太上老君。

要说漫天的神仙,谁最爱炼丹,那,肯定是我们的太上道祖了,要说漫天神仙里头,谁的资历最高,那,也是我们的太清道祖。

相传,春秋时的奇人,老子就是太清道祖显化出来的高人,骑青牛出关,留下来洋洋洒洒五千字的一本《道德经》可算是名垂千古的一部奇书。

紫气东来,化胡为道,年逾八旬始降世,身可一气化三清,就连孔圣人都得以老师称呼人家,那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被道教尊为开天第一祖师,虽然在三清道祖的位列上排在最后,但是,其个人影响绝对是前两者不能比拟的。

在民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尽人皆知的一众大神,大多由他老人家亲自点化,就连对上清祖师异常尊奉的火工道人的符箓上,也时常写着:“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么一句经典套口,可见,其个人影响之深远。

第897章 谢谢第801章 花枪第121章 闲聊第347章 部落第868章 卖萌第198章 铁球第638章 煎蛋第20章 葫芦第38章 铁蟾第312章 夏宇第944章 还魂第895章第200章 山鸡第357章 迷雾第277章 食指第590章 形意第799章 坠崖第12章 神铁第221章 假发第154章 赶尸第71章 南洋第113章 血煞第524章 术士第951章 久旱第929章 灵虎第431章 开棺第94章 独眼第122章 收获第690章 流氓第648章 问路第867章 咬人第232章 桃源第437章 溪毒第563章 金遁第266章 飞镰第10章 照片第834章 眼睛第318章 硬币第282章 拆桥第67章 纸人第281章 顾问第503章 造反第348章 帛书第409章 人熊第768章 尊者第753章 睁眼第298章 泡沫第390章 丹鼎第267章 骰子第200章 山鸡第697章 祸首第398章 斗嘴第873章 雨夜第37章 风铃第711章 肉身第464章 打人第118章 甲虫第737章 重伤第863章 小妾第163章 眼睛第59章 尸体第262章 火罐第851章 翠竹第604章 灶台第432章 贝壳第764章 商量第198章 铁球第526章 牛头第318章 硬币第378章 惹祸第163章 眼睛第860章 亲事第189章 石台第839章 黑心第651章 印记第437章 溪毒第117章 罐子第618章 红丸第302章 纸钱第960章 古书第213章 老杨第667章 水族第670章 卧眠第247章 面具第905章 挤兑第582章 土豆第833章 铜镜第577章 离开第595章 旧怨第538章 点射第556章 掌门第569章 定位第163章 眼睛第336章 木剑第850章 十三第70章 朱砂第375章 残骸第956章 脚印第524章 术士第610章 雷死
第897章 谢谢第801章 花枪第121章 闲聊第347章 部落第868章 卖萌第198章 铁球第638章 煎蛋第20章 葫芦第38章 铁蟾第312章 夏宇第944章 还魂第895章第200章 山鸡第357章 迷雾第277章 食指第590章 形意第799章 坠崖第12章 神铁第221章 假发第154章 赶尸第71章 南洋第113章 血煞第524章 术士第951章 久旱第929章 灵虎第431章 开棺第94章 独眼第122章 收获第690章 流氓第648章 问路第867章 咬人第232章 桃源第437章 溪毒第563章 金遁第266章 飞镰第10章 照片第834章 眼睛第318章 硬币第282章 拆桥第67章 纸人第281章 顾问第503章 造反第348章 帛书第409章 人熊第768章 尊者第753章 睁眼第298章 泡沫第390章 丹鼎第267章 骰子第200章 山鸡第697章 祸首第398章 斗嘴第873章 雨夜第37章 风铃第711章 肉身第464章 打人第118章 甲虫第737章 重伤第863章 小妾第163章 眼睛第59章 尸体第262章 火罐第851章 翠竹第604章 灶台第432章 贝壳第764章 商量第198章 铁球第526章 牛头第318章 硬币第378章 惹祸第163章 眼睛第860章 亲事第189章 石台第839章 黑心第651章 印记第437章 溪毒第117章 罐子第618章 红丸第302章 纸钱第960章 古书第213章 老杨第667章 水族第670章 卧眠第247章 面具第905章 挤兑第582章 土豆第833章 铜镜第577章 离开第595章 旧怨第538章 点射第556章 掌门第569章 定位第163章 眼睛第336章 木剑第850章 十三第70章 朱砂第375章 残骸第956章 脚印第524章 术士第610章 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