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新澳洲

对于庐山号来说,这次海战得到的不仅是几百万两白银,更重要的是王子号本身。现在澳洲造船能力基本等于零。

有这样一艘千吨级的王子号以后青年城不论是捕鱼还是近海运输都是很方便的。

王子号船上五十多门铁铸青铜铸造的舰炮也有新的用途,那就是回炉。

当然,上船整理西班牙王国的财产之前,用高效杀虫剂全部清理一遍是没错的对庐山号的人看来,这艘船实在是太脏了这也没办法,对于十七世纪的船来说淡水就是旅途中的生命之源已经变质的饮用水都是限量供应的,更别提像庐山号这样24小时供应热水的。

王子号被拖到青年城的港口重新漆了一遍之后,这艘船就变成了澳洲共和国的财产。王子号下水不过四年时间,在这个时代还算得上新船,在青年港搬空这条船的时候大家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时代抢劫私掠这么受人推崇,甚至被当做国家行为当那黄金白银被一箱箱搬出来的时候,有很多人被闪瞎了钛金狗眼。

对于那些被闪瞎钛金狗眼在地上打滚的人们自然不用去理会,过两天自己就安生了。金三多第二次回到青年城对这里已经铺好的黑色沥青路面很感兴趣。

“咱们这是找到天然沥青湖了?没听说澳洲有这好东西啊。”

“虽然不是天然沥青湖,可是也差不多哦。煤矿已经找到了,正在开采中。这是开采煤矿中挖出的油母页岩。每吨油母页岩矿石能提炼出100多升石油,有了柴油我们的救生艇不必省着用了。”这次做向导的阿莹的一个小姐妹张楠。张铁军去练他的娃娃兵了第一拨训练出的大明军户终究也没有成为正式士兵,而是每人发了一根木棍做一些本应是巡捕做的工作。

“是个好消息。钢铁厂的进度怎么样了。”关于油母页岩金三多也知道一些。原先辽宁抚顺那边的煤场挖出这个来都是当做石头扔掉的,后来人们从这种化石中提炼出石油之后,抚顺那边一夜之间多了很多小炼油厂,为了这些石头的归属附近各村的人们还狠狠的打了几场。

贫油国伤不起不是嘛其实是控制了石油的大公司们刻意控制石油的价格,避免石油被浪费,而储油最多的中东地区因为教派民族问题在二战后的几十年中就没消停过,也没有人多少人敢去那里开发石油资源的,中德联合帝国所用的最多的还是来自里海的石油以及墨西哥或南美的石油,至于国内以及殖民地的石油。勘探出来后先留给子孙好了石油开采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成本,开采出来的石油比买来的石油成本还高还有多大用处?

“还在建设中…”张楠说道:“我听说正在试制小高炉用的耐火砖。还有,据说垒小高炉也是个技术活,至少庐山号上面没有人会做,虽然我们有图纸。”

好吧,庐山号上面有大量的资料和技术人员,但是一涉及到相关产业人员,那就有些匮乏了。古代这种事情那肯定是传子不传女的,就是盖房铺瓦也被认为是一个技术活。

金三多也点点头:“建设小高炉这种东西。还是安全第一啊,搞不好是要爆炸的。不过呢,只要能够炼钢也就能够烧玻璃了,只要那一天到来。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就大大的加快了了。”

张楠则反问道:“只要能炼钢就能烧玻璃了吗?”

金三多点点头:“是啊,都是需要窑内一千六百度的高温。没什么区别的,只是用的原料不同而已。父亲在我小的时候随口说过两句。”

金三多想起小时候和父亲路过一个钢铁厂。从外面看到了一些黑色的东西。问父亲这是什么,父亲说。那是玻璃钢,可以看做是炼铁的残渣。因为高温玻璃化了,因为玻璃钢残渣中含铁量有点高所以呈黑色。

最后父亲对自己说的是,记住哦,如果能够炼钢的温度肯定也能烧玻璃。

这么看,父亲难道知道自己会穿越去炼钢烧玻璃?这也太邪乎了吧。金三多摇摇头,将这个念头赶出脑海。

“哇,你父亲是钢铁大王还是玻璃大王?”张楠眼睛里充满了小星星。

金三多想了想说:“是一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和平爱好者。”

“哇,好伟大。”

金三多在心里说:“是这样的没错。他将热武器卖给相邻并彼此仇视的国家和人民,用终极暴力减少人类之间的纷争。让人们习惯用枪炮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找号称吸血鬼的律师。当然,如果人们和国家之间都有了能够制衡的力量,问题还是会和平解决的。”

“最近工业组增在忙什么?”

“修通往煤矿的路,虽然说只有不到一百公里。可这段路只用人力还真是有的修。煤矿那边正在建设更多的炼焦厂。铁矿场也在建设选矿厂。”

“怎么说,大家对炼钢的热情还真是很大啊。又是炼焦又是选矿的。”

张楠神神秘秘的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现在澳洲已经能产铁了哦,是广东来的匠户师傅们弄得什么炼铁平炉。据说一炉出上万斤铁呢。”

“正好去看看。”

“我带你们去。”

这个炼铁厂也建设在河边。能看出来,这个炼铁的平炉是经过穿越众们改造的,那畜力鼓风机和那高高的烟筒是能够大幅度提高炉温的。这里没看到一个穿越众在现场工作或许是因为没人懂行,懂一点冶金的现在也在庐山号上面做金属加工。

因为时机来得不巧,这炉铁还要2个小时才能开炉,不过外面已经有不少平炉炼铁的成果。看那一条条铁块就知道了。

这平炉的缺点是不能像高炉炼钢哪怕是小高炉一样源源不断的投料出铁,高炉一经点火之后。除非遇到重大事情绝不熄火高炉要熄火一次也是很难得。

对立志于大炼钢铁的穿越众来说,这里的炼铁平炉聊胜于无。除了能生产一些铁以及铁制品之外,最重要的也就是培养澳洲共和国的第一批熟练钢铁工人了。

看了些铁条之后,金三多问一个老师傅说道:“这位师傅,这是什么铁?”

这一句话将这个老师傅激怒了:“你好生看看,这哪里是铁,这是出炉的铁水脱渣后和生铁料混合起来形成的钢条。虽然说灌钢是伪钢,可伪钢也是钢,不是铁。”

金三多又仔细看了看这些钢条,比之后世一百元一顿的粗钢还差一些。或许是没用百炼法或是其他方法将其中的杂质全部清除出去的原因吧。

金三多问道:“老师傅您是广东的铁匠?”

老师傅点点头说道:“老汉我四十有八,吃这碗饭三十多年了。”

“真看不出来。不过为什么广东只产生铁,不产这灌钢呢。这法子应该很多人会吧。”金三多的意思是原以为这位是六七十岁的前辈高人呢。

老师傅说道:“原因太多了。说不清道不明。就说我们这些做匠户的,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去弄钢,你就是弄出灌钢来,官府也是刚做生铁的价格收,又何必去弄。朝廷的正役,差役,税粮一样都不能少。再者说。弄这灌钢也是需要炉温到了才行的,官府那边层层克扣钱粮,就是炼铁的煤炭钱还要我们这些匠户从嘴里省出粮食来补足,谁还去弄灌钢的那就是找死了。”

金三多问道:“这边没人克扣炼铁的钱粮嘛?”

“也不是没有。刚开始任命了两个工头也想按着明朝那边的来,被澳洲人知道后发去铁矿场采矿了,又任命了老汉我做这个工头。老汉我虽然不识字但知恩图报的道理还是懂的。澳洲人给我们吃穿住用,俺们要是不能干出点成绩来。那真是白瞎了这每天的白米饭。那才叫越活越回去了。”

开炉的过程对于不懂行的人还是有危险的,所以金三多他们在开炉之前就离开了这里去了更远一点的炼油作坊为什么说作坊呢。因为没有一个石化公司的厂房有这么小的,怎么看也是后世需要整治处理的那种土法炼油作坊。

但就是从这里,澳洲人得到了急需的汽油,煤油,柴油和沥青以及连庐山号都不可或缺的润滑油如果实在得不到润滑油,庐山号只能去捕鲸了,鲸油在工业化初期是非常重要的润滑油来源。

因为庐山号上面的救生艇以及携带的设备中只有柴油机,现在澳洲产出的汽油和煤油只用作点灯这一个用途,煤油可以民用,汽油还是有些危险的,所以只用作路灯用每天天黑之前,都有人将汽油灯注满汽油点燃挂到路边的预备电线杆上面移民们终于明白了这些修路之初就立在道路两边的木杆是做什么用的只是还不完全,青年城和澳洲人终于结束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纯生态生活方式。

这次庐山号没有给青年城打造大量的钢铁生活用具,因为根据青年城这边的说法,那些伪钢经过渗碳工艺打造后已经是不得了的生活用品了。庐山号的这点合金产量还是留着造枪造炮吧,毕竟热武器需要的强度更高。

青年城从无到有,建设了半年多已经展现出一股活力。虽然去年因为到这里时因为已经过了农时,只种了一季土豆和稻米以及一些绿色蔬菜,但是今年的冬小麦已经发芽了土法大棚种植的反季节蔬菜也让这里的冬天餐桌上并不单调。

因为气候适宜虽然处在小冰河期的时代可是这里冬天最冷的时候也没有到过零度对澳洲来说下雪这等事基本上是千年等一回,可预见的这里就是种水稻一年至少也有两季的产量。预计明年夏天,这里的粮食就能够基本自给自足这是在没有大量移民到来的前提下,不过这基本不可能。澳洲想要发展,就需要更多地移民。

根据农历。算着也快到这一年的新年了。所以卸完了物资的庐山号没有着急走,运送移民也不差这一两天的。大家一致决定穿越众们在庐山号上面过完了年再出发。

因为得了消息,手头有工作的在年前也都停了。年三十这一天,五百穿越众重新集结在庐山号上面吃饺子过年,大教室中放映着一场场不间断的电影,大家喝着酒吃着猪肉饺子,说着这大半年中各处的变化。这或许就是过年的气氛吧。

对于青年城的民间,这次穿越众也是放了十八天长假,虽然不是过了正月再上班可是能够过了十五元宵节上班对。至于年前,自然是补发了一个月的钱粮。按照大明朝的规矩一年是拿十三个月的工资的穿越众在这里也入乡随俗了一次。

现在的澳洲青年城不再是那个拿着银子花不出去的地方了,这里在年前新建设的大卖场俗称超市的地方诞生了。

因为每次都发给大家柴米粮油酱醋茶的过于繁琐,而且如果不是穿越众来亲自做和监督的话,保不齐又有人在里面动手脚占便宜,这一点穿越众真是深感头痛的,要不是都是同胞,早就扔几个去海里喂鲨鱼了。可明朝的习惯一向如此,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损公肥私或者损人利己,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这穿越众控股的超市形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只要发给工人们最基本的钱米。让他们自己去超市买东西就好了,到后期粮食充足了货币信用起来了,每个单位只发工钱即可。

以前因为没有造币技术,大家还是按照明朝的规矩发给折色银按照银子的成色折价。在交易中这过于繁琐。后来青年城的水力冲压机搞出来之后,这货币的问题终于也解决了。澳洲人用的货币和现大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一面是澳洲镰刀斧头的旗帜。另一面是一艘大铁船自然是庐山号了,前总理孙先生的爷爷这个年代还没有生出来。大家觉得印上他的头像根本没有意义。

银币从一毛钱到一元钱不等外面为了防止有人刮银外面都有锯齿,另有一分二分钱到五分钱的铜辅币从明朝用的辅币来看。澳洲人的铜辅币自然是不足值的,不过这不影响铜辅币的使用,因为铜辅币凑够一角钱就能换成银币,再者说市场上还有个劣币驱逐良币不是,这也是为了以后进入明朝市场做准备。据说以后还会开发十元钱二十元的金币,不过现在连模具都没开出来,因为欧洲此时的金价比明朝高的多,搞出金币之后一旦进入市场多半要被西洋人用银币换走了。但是如果按照西洋人对黄金的汇率走,又怕明朝人不认账。

不少人兴致勃勃的谈着,经济组的人准备在年后建立一个国有银行,也就是澳洲央行的存在,现在这么发行货币有点不明不白的意思。以后铸币机构自然是要转交给澳洲中央银行的。

澳洲银行的一个作用自然是为了回笼货币,澳洲人准备给一线工人以高工资,又不希望他们将银币像土财主那样埋起来或者带到坟墓里面去,传之于子孙当然是最好的做法了。银行钱生钱的功效还是让很多人喜欢的,而且现代化银行可以说是企业的孵化器,通过信贷作用,移民澳洲的人终将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产业。

这一次在初三庐山号离开的时候,每个人都带上了澳洲的货币。看着银币那上面的庐山号和镰刀斧头,大家第一次认识到澳洲终于有一点国家的样子了。而这一切只是大家在短短半年多时间内做到的,一股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是的,我们来了,我们做到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鬼怪神仙……”

大家在出海前高唱的这首禁曲也成为了澳洲人的国歌。

庐山号再次出海,这一次先去了广东珠江口,看看这里有没有人下订单的。因为毛文龙那边的皮岛需要一些粮食,所以庐山号接了几个单子后从珠江口离开了直奔越南去拉粮食因为战争的缘故这里对于军火的需求极大,但是战争并没有影响越南的农业生产,农田里这些事情千百年来都是妇女做的。

要说越南妇女,其实还是蛮不错的,至少勤劳这一方面和明朝的童养媳有一拼,后世经过法国等殖民统治后,产生的混血后代也不像原住民那样黑主要是被晒得。毕竟这里也是热带亚热带气候,还要经常做田里的农活。要不是语言不通,大家其实不介意买一批回去的自古饱暖思xx,人吗,免不了的。毕竟这庐山号的船上可以说是男多女少。金三多倒是第一时间占了一个,可是还有一大部分眼高于顶的光棍是很饥渴的。

不过大家也有办法,因为有了货币后,银行的建立也不远了。大明朝不是有职业学习伺候男人的扬州瘦马嘛,这可是专门训练出来伺候男人的恩物,管家管账也是一把好手,以后澳洲分了每年的红利,用庐山号买些回来就是了。(。)

第64章 破产的农村第201章 引狼入室(上)第164章 汽笛长鸣第216章 老鼠过冬第79章 整训之师第207章 绑票计划第177章 履带运兵装甲车第17章 各方局势第294章 破沈阳第285章 养寇第151章 跪了第224章 全胜记录第64章 破产的农村第64章 破产的农村第217章 奥运会之天下第一比武大赛第86章 出川人选第174章 荣军牧场第36章 张大帅的冤魂第185章 开启上帝视角第184章 国运第291章 要烧无色玻璃第266章 他们看到了第105章 第一师团的余辉第126章 国债第53章 都没闲着第76章 用钱砸第23章 增产第56章 钓鱼第47章 暗夜杀手第40章 还未开始就已结束第79章 整训之师第19章 重叠门户第31章 丧尽天良第184章 国运第34章 话事权第163章 历史发明家第95章 大海战第183章 张治中第265章 击沉大和号(中)第38章 沸腾的外滩第211章 重建第三师团第38章 沸腾的外滩第48章 首功第一第262章 勇夺克里姆林宫第165章 请免农税第1章 战长城第112章 包饺子第3章 打飞机第73章 怕什么第209章 改革试点第173章 沙子计划第38章 沸腾的外滩第121章 算什么东西第123章 使者第98章 川军誓师第92章 进化第209章 改革试点第265章 击沉大和号(中)第163章 历史发明家第118章 强渡黄河第286章 新军首战第282章 继续跑商第222章 乌鲁木齐战役第27章 大灾难第225章 黑心子弹第252章 虎口拔牙第143章 宁武之变第2章 独立排第104章 袍哥人家第181章 一百级了第100章 愉快的歌声第83章 青帮的报复第208章 通缉王启年第130章 中奖第264章 击沉大和号(上)第66章 去县城第190章 无题第294章 破沈阳第122章 西进第229章 精神感召第229章 精神感召第285章 养寇第202章 引狼入室(下)第123章 使者第120章 见面第207章 绑票计划第157章 保险第40章 还未开始就已结束第84章 国防线第252章 虎口拔牙第107章 你购银我买金第224章 全胜记录第149章 最后一课第172章 都不容易第191章 特战延安第137章 土匪圆第180章 光复集宁第269章 万吨级教学船第117章 包头陷落第102章 轰炸揭幕
第64章 破产的农村第201章 引狼入室(上)第164章 汽笛长鸣第216章 老鼠过冬第79章 整训之师第207章 绑票计划第177章 履带运兵装甲车第17章 各方局势第294章 破沈阳第285章 养寇第151章 跪了第224章 全胜记录第64章 破产的农村第64章 破产的农村第217章 奥运会之天下第一比武大赛第86章 出川人选第174章 荣军牧场第36章 张大帅的冤魂第185章 开启上帝视角第184章 国运第291章 要烧无色玻璃第266章 他们看到了第105章 第一师团的余辉第126章 国债第53章 都没闲着第76章 用钱砸第23章 增产第56章 钓鱼第47章 暗夜杀手第40章 还未开始就已结束第79章 整训之师第19章 重叠门户第31章 丧尽天良第184章 国运第34章 话事权第163章 历史发明家第95章 大海战第183章 张治中第265章 击沉大和号(中)第38章 沸腾的外滩第211章 重建第三师团第38章 沸腾的外滩第48章 首功第一第262章 勇夺克里姆林宫第165章 请免农税第1章 战长城第112章 包饺子第3章 打飞机第73章 怕什么第209章 改革试点第173章 沙子计划第38章 沸腾的外滩第121章 算什么东西第123章 使者第98章 川军誓师第92章 进化第209章 改革试点第265章 击沉大和号(中)第163章 历史发明家第118章 强渡黄河第286章 新军首战第282章 继续跑商第222章 乌鲁木齐战役第27章 大灾难第225章 黑心子弹第252章 虎口拔牙第143章 宁武之变第2章 独立排第104章 袍哥人家第181章 一百级了第100章 愉快的歌声第83章 青帮的报复第208章 通缉王启年第130章 中奖第264章 击沉大和号(上)第66章 去县城第190章 无题第294章 破沈阳第122章 西进第229章 精神感召第229章 精神感召第285章 养寇第202章 引狼入室(下)第123章 使者第120章 见面第207章 绑票计划第157章 保险第40章 还未开始就已结束第84章 国防线第252章 虎口拔牙第107章 你购银我买金第224章 全胜记录第149章 最后一课第172章 都不容易第191章 特战延安第137章 土匪圆第180章 光复集宁第269章 万吨级教学船第117章 包头陷落第102章 轰炸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