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拦截(一)

耶律迟显的大军来的好快,虽然是步骑混合,但是他们的速度并不慢。而耶律迟显虽然并非名将,但是治军严谨军纪森严,在收到晋州图门所图的飞鸽传书之后,耶律迟显在一刻钟内就已经点齐了兵马,然后风风火火的朝着晋州方向赶来。晋州曼丹驻军的统领是三王子耶律明雄,出身于王族的耶律迟显对自己的这个后辈还算了解,军事上的造诣也就是比那个军事白痴耶律明煌好一点,典型的才疏志大夸夸而谈之辈。不过这毕竟是狼牙王耶律沧桑的王子,要是他真的在自己的地盘上出了事情,恐怕自己难辞其咎。

虽然如此,耶律迟显在赶路的时候也没有放松警惕。河套大军既然敢偷袭拥有五万精锐大军驻守的晋州大营,那么很难说不会在半路上设伏偷袭自己。耶律迟显这已经是和河套大军的第三次交手了,从当年的风陵渡口之战到后来的壶口会战再到现在,三次曼丹大军都没有占到便宜,而河套那边反而是士兵越打越多,军队越打越强悍,将领越打越厉害。不过作为一个老军人,耶律迟显很明白兵以奇胜以正合的道理。他相信,如果是正面作战,同等数量下,曼丹大军必定不会输给河套。不过河套的几个骑兵将领确实是有些本事,而且河套也鲜有和自己正面作战的机会,因此外界才有了河套大军的战斗力优胜于东北大军的误传。

行军途中,耶律迟显以一万骑兵走在最前面,而其余的三万骑兵则是分布在步兵的两侧。耶律迟显不是不担心前面的战事,不过让他感到很欣慰的是,当他的大军刚刚过了同州进入晋州地界的时候,他居然迎头碰上了正朝着同州方向逃亡的耶律明雄。耶律迟显当时是又惊又喜,喜的是耶律明雄已经逃了出来,那怎么自己就不用这么担心了。而惊的是耶律明煌是孤身逃脱,难道晋州的五万大军已经全军覆没?琅邪王为了保护自己的这个儿子,可是调集了国内最精锐的五万士兵驻守在晋州。如果能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吃下曼丹最为精锐的五万将士,那么河套出动的兵力至少是十万以上。而河套现在留守的总兵力也就是二十多万,他们怎么来的这么多军队。

好在耶律迟显很快就从耶律明雄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经过,耶律迟显总算是放下了心。虽然不知道河套骑兵是怎样穿过了北原路,突然将晋州的五万士兵全部封锁在了军营之中。不过既然河套采取的是计谋和取巧的方式,那么他们的军队就不会太多。而根据情报,河套在河套路的驻军不超过七万,而在河西路玉门关的驻军不过三万。河套方就算是再大胆,也不敢将大河一线的兵力全部抽空,所以从河套出发的军队不会超过五万。而东海路前来的河套骑兵总数不过两万。晋州曼丹大营现在很显然并没有陷落,那么自己现在赶去就不是没有机会。只要能够封锁住壶口渡口,那么河套的数万大军就只能成为瓮中之鳖。

不过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曼丹大军自进入晋州之后,河套的骑兵便如同牛皮糖一样的缠上了曼丹大军,领头的骑兵将领居然是河套五大战将之中的奉敬信刻。不过虽然两人在骑兵的指挥上确实是炉火纯青,他们的手段也是稀奇古怪,但是这支河套骑兵的战斗力却让耶律迟显很是鄙视。虽然他们也在努力的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身经百战的精锐骑兵,但是他们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战术配合都有些欠缺。这不禁让耶律迟显好生奇怪,难道河套大军的战斗力就是这个水准。

奉敬和信刻采取的策略和当日五小郎君在沙漠中狙击飒珊克多拉的的骑兵大有相似之处。信刻率领着一万骑兵在最前面展开狙击,堵住耶律迟显前进的道路,奉敬在最后面咬住曼丹大军的尾巴,而横辉蓝高平等人则是率领着骑兵在两侧头不断的冲锋突袭,让耶律迟显无法顺利的行军。奉敬和信刻在骑兵上的造诣可不同于五小郎君这样的还需要在战场上磨砺的初学者,他们对战场的整体把握和对时机的恰当选择也不是五小郎君能够相提并论的。

信刻的手中虽然只有一万骑兵,但是面对着曼丹七万精锐却是毫不畏惧,在他的指挥之下,一万骑兵分做数重浪的攻击方式,一波紧跟着一波的敲打在曼丹大军的前锋之上。每一轮参与进攻的骑兵大约两千人,先是利用骑兵的高速快速接近曼丹大军,在以箭雨压制对方的攻击,然后等到靠近了之后便是一轮砍杀。当骑兵在将马速调整到极致之后,凭借着自己的惯性,他们手中的马刀突然间爆发的力量不下千斤。这样的力道,根本不是轻甲步兵能够抗衡的,说得夸张一点,他们在冲入敌阵的时候,只需要将马刀横放在马背上,那便能够像割草一样轻松割掉所经地方的曼丹士兵的任何部位。

当然,这是将战马的奔跑状态调整到了最佳之后的事情。许多情况下,即使是血色高原最出色的骑兵,在面对着对方的狙击的时候,都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在面对着对方防御森严的步兵长枪阵的时候,许多轻骑兵在刚刚靠近对方阵地的时候,便已经被对方的长枪所刺穿。不过曼丹大军这次并不是防御作战,自然不可能建立完备的防御阵型,而信刻也是将见好就收和得寸进尺发挥的淋漓尽致。等第一波骑兵冲击惯性快要消失了的时候,第二波骑兵已经紧跟着他们的脚步杀进了曼丹阵型,而先的那一支骑兵则是朝着两边一分,奔跑回去准备下一轮的攻击。

而奉敬则是率领着五千骑兵紧紧的咬在曼丹大军的尾巴上。奉敬本来就是河套首屈一指的骑战天才,而且现在又占据了战略上的优势,因此手中虽然只有五千骑兵,不过也足以让耶律迟显头疼的了。奉敬善袭,有些时候你明明看见河套骑兵是准备撤退了,可是奉敬却偏偏率领着小部骑兵趁着曼丹大军的防线出现空挡,突然杀进了步兵之中。而等曼丹大军回过神来的时候,奉敬已经率领着全身是血的河套骑兵逃之夭夭了。而在奉敬的指挥下,横辉等人也将奉敬教授给他们的无赖招数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或是分兵出击采取群狼战术将曼丹大军的防线撞的千疮百孔,或者是突然合兵一处,以小股骑兵吸引曼丹骑兵的注意力,而大队骑兵则是突然杀向没有骑兵保护的正在行军之中的步兵,然后趁着曼丹骑兵包围过来之前,又迅速从缺口冲了出去。而曼丹骑兵担负着保护步兵的重任,又不敢追击太远。若是小股骑兵前去追击,那完全就是送给人家吃点心的。而若是大部队追击,那谁知道河套骑兵是不是在调虎离山。

不过耶律迟显终究是曼丹宿将,虽然变通不足,但临阵经验却是相当丰富。面对河套骑兵的袭扰,耶律迟显自然明白对方的战略意图是什么,不过耶律明雄既然没事,那么晋州大营那边就不是那么急迫了。所以耶律迟显也就放慢了行军速度,将步兵中的长枪手调到前阵,而弓弩手则是尽量分布在大军的两侧。至于最后面,则是自己亲自断后,这样一来,虽然河套骑兵还是占据了战场的主动地位,不过要想像最开始的一样得心应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河套的骑兵将领固然优秀,不过他们的弱点就是麾下骑兵的战斗力不强,而且相互之间的配合也缺少默契。而最大的弱点就是这是一支没有经历过太多战火的骑兵,没有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战士与战士之间缺少同生共死的信任。因此冲锋的时候做不到百战老兵那样的勇者无惧奋勇当先,撤退的时候也做不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战事顺利的时候还能够斗志昂扬,不过若是陷入了僵局或者困境,他们便难免有些畏首畏尾。所以当耶律迟显决定在这里吃掉再不济也要打残这支军队,开始放缓行军速度的时候,河套士兵的伤亡便开始急剧上升,开始与曼丹士兵持平。

只是河套大军有两个天下皆知的强项,那就是他们的战斗意志特别坚定,而且军队的韧性也很强。就像是当年的吉州之战和使得河套名动天下的壶口会战,都充分的展现了河套大军的坚韧意志。即使面对的是塞外第一名帅卡辛巴斯和东北三国的五十多万大军,即使他们整整征战了一天一夜,但是他们的脊梁一直没有弯曲。除非是战死沙场,否则他们绝对不会倒下。而现在的场面和当年的壶口会战比起来,未免太小儿科了一点。虽然这些士兵绝大部分都没有参加过当年的壶口会战,但是沉淀在他们骨子里的骄傲并没有因为战场上的不利而消磨,况且领兵的还是河套五大战将之中的奉敬和信刻。

如此情况下,奉敬和信刻合兵一处,耶律迟显既然已经准备将他们吃掉,那么继续分兵就是自找死路。这支河套骑兵的战斗力比起他们一手带出来的河套精骑,差了不是一个级数。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与之相符的战斗力和协调能力,那么在战场上只能是送死。如果这是他们原有的部下,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将大军以千骑为作战单位让他们自由发挥。可是现在,如果没有了优秀的将领审时度势的统帅,那么他们将完全不是曼丹大军的对手。

合兵一处虽然使得耶律迟显有了足够的兵力和精力来应对河套骑兵的袭击,不过这也增强了河套大军的突击能力和机动性。而且在奉敬和信刻的率领之下,河套骑兵的伤亡也有所降低。两人虽然很想将这支骑兵早一点锻炼出来,不过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场血战就让他们成熟,那样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就像是当年的壶口会战,能够幸存下来的河套士兵都成为了后来河套大军之中的精锐。不过那一战给河套留下的伤痛实在是太深了,半数将士战死沙场,迄今为止才将他们的忠骨运回河套。奉敬是希望这三万骑兵成为日后河套征战天下的精锐,但就在他们狙击曼丹骑兵的两个小时里,河套骑兵虽然斩杀曼丹士兵超过八千,而自己已经损失了超过五千人。如果在这么下去,真的要将耶律迟显如同天意所说的那样拖延三个小时,这三万骑兵还能不能剩下一半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纯粹骑兵的机动性毕竟是强于曼丹的步骑混合。而奉敬和信刻也不同于稳重谨慎的耶律迟显,河套五大战将,除了铜墙铁壁的边重行,其余四人都特别具有攻击性。虽然奉敬和信刻比不上流氓成性的独孤,但是比起已经已经定型了的耶律迟显,确实是犀利了很多。尤其是手握着双刃战斧的信刻,更是神阻杀神佛阻灭佛,加上奉敬的奇诡,即使耶律迟显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河套骑兵也并非是河套精锐,但是一时之间曼丹大军也拿这股骑兵没辙。

其实耶律迟显最大的缺陷乃是对河套骑兵战略目的的误判。在耶律迟显看来,河套大军这次突袭,其目的应该是为豫州路战场减轻压力。毕竟现在清风绝大部分的精锐都已经压在了豫州路战场上。如果豫州路那边出了问题,那清风也就离亡国不远了。昊天是清风皇室的死忠分子,手下也不乏能人异士,自然明白这一战的后果。为了分散卡辛巴斯的注意力,昊天不惜冒大风险突入幽云十六州,给东北三国造成一种河套准备趁机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感觉。不过河套留守的兵力有限,这次能够吃下晋州大营的五万士兵,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以河套现在的兵力,要想扩大战绩,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以曼丹士兵的精锐,河套大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想全部吃下,也是很困难的事情。而这一路河套骑兵,很显然就是在拖延时间。

第692章 进军金花第522章 回家第82章 拒不出兵第534章 父子争吵第101章 如何安置第334章 清风帝国挽歌(五)第365章 拜京奇兵第679章 玄机论势第664章 村正石修第674章 灭东倭(中)第321章 帅星陨落(中)第126章 安永昌的面目第418章 军事改革的前奏第352章 水师覆灭第420章 人性之怒第70章 再现蒙面人第553章 白骨之城第800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327章 兵在何方第233章 信刻发威第255章 金川海子第287章 又见纳兰冰蝉第274章 刺杀(上)第359章 望江桥(下)第235章 间谍第544章 内奸之怒第256章 回家第13章 荐才第743章 做么不做要么做绝第460章 玉门关外第544章 内奸之怒第274章 刺杀(上)第214章 天意的大手笔第677章 潜在的新世家第761章 损失惨重第528章 冰封天下谱第444章 回家第522章 回家第705章 破城第513章 西域六国第763章 决战乘风海子(上)第286章 吕布迷第602章 将军百战死第385章 闻香识敌军第249章 城破第88章 壶口会战(四)第336章 清风帝国挽歌(七)第244章 昊天的血腥第45章 仙恋尘的提议第426章 极乐流寇第228章 极乐内争(六)第606章 白帝城陷落第66章 英武居士第694章 擒王(下)第307章 胜利归来第121章 欲南下第191章 初露锋芒(一)第410章 宾州第183章 初战江南(中)第102章 雪女倾城第302章 太行风云再起(四)第215章 欲战第397章 最残忍的死法第185章 船出大江第272章 誓死一战第467章 老友会面第337章 巨大的战损第236章 策略第229章 张贺对话第289章 布防第715章 鸡鸣驿道交锋第752章 昊晋六岁了第655章 千帆竞渡第704章 征东都护府第115章 野外遭遇战第457章 李箫漠的智慧第190章 覆灭第782章 无奈出击第237章 妖孽的秋沐第278章 清风的尴尬第142章 突袭之战(下)第404章 毒辣的骆祥第140章 突袭之战(上)第312章 困扰第792章 看谁阴险第411章 又是合州(上)第322章 帅星陨落(下)第414章 洪州第327章 兵在何方第716章 名帅之威第629章 破天都第158章 独孤领兵(中)第271章 铁真之命第702章 金宗彪之死第15章 北伐(二)第444章 回家第770章 楼兰第394章 黄巾军团第21章 骆详的秘密第51章 辛皎
第692章 进军金花第522章 回家第82章 拒不出兵第534章 父子争吵第101章 如何安置第334章 清风帝国挽歌(五)第365章 拜京奇兵第679章 玄机论势第664章 村正石修第674章 灭东倭(中)第321章 帅星陨落(中)第126章 安永昌的面目第418章 军事改革的前奏第352章 水师覆灭第420章 人性之怒第70章 再现蒙面人第553章 白骨之城第800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327章 兵在何方第233章 信刻发威第255章 金川海子第287章 又见纳兰冰蝉第274章 刺杀(上)第359章 望江桥(下)第235章 间谍第544章 内奸之怒第256章 回家第13章 荐才第743章 做么不做要么做绝第460章 玉门关外第544章 内奸之怒第274章 刺杀(上)第214章 天意的大手笔第677章 潜在的新世家第761章 损失惨重第528章 冰封天下谱第444章 回家第522章 回家第705章 破城第513章 西域六国第763章 决战乘风海子(上)第286章 吕布迷第602章 将军百战死第385章 闻香识敌军第249章 城破第88章 壶口会战(四)第336章 清风帝国挽歌(七)第244章 昊天的血腥第45章 仙恋尘的提议第426章 极乐流寇第228章 极乐内争(六)第606章 白帝城陷落第66章 英武居士第694章 擒王(下)第307章 胜利归来第121章 欲南下第191章 初露锋芒(一)第410章 宾州第183章 初战江南(中)第102章 雪女倾城第302章 太行风云再起(四)第215章 欲战第397章 最残忍的死法第185章 船出大江第272章 誓死一战第467章 老友会面第337章 巨大的战损第236章 策略第229章 张贺对话第289章 布防第715章 鸡鸣驿道交锋第752章 昊晋六岁了第655章 千帆竞渡第704章 征东都护府第115章 野外遭遇战第457章 李箫漠的智慧第190章 覆灭第782章 无奈出击第237章 妖孽的秋沐第278章 清风的尴尬第142章 突袭之战(下)第404章 毒辣的骆祥第140章 突袭之战(上)第312章 困扰第792章 看谁阴险第411章 又是合州(上)第322章 帅星陨落(下)第414章 洪州第327章 兵在何方第716章 名帅之威第629章 破天都第158章 独孤领兵(中)第271章 铁真之命第702章 金宗彪之死第15章 北伐(二)第444章 回家第770章 楼兰第394章 黄巾军团第21章 骆详的秘密第51章 辛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