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灭宋(中)

“好处吗?当然有。奉敬乐呵呵的说道:“将士们用心,本帅很是欣慰。而征战沙场这么多年,你蓝高平立下过大功,也确实是辛苦你了。这样,等这仗打完了,本帅就让你到幽云十六州好好的修养一下。你想想,幽云十六州是何等广阔的天地,你率领五万骑兵,又没有人在军衔上压得住你,那是何等的威风?”

蓝高平的双眼顿时变得老大,笑容虽然还在脸上,不过却完全僵硬了。也不顾形象,连忙拉住奉敬的衣袖,眼睛里满是恳求。

奉敬假意笑道:“呵呵,原来你这么高兴。既然如此,那本帅立刻下令,让横辉放下手中的事务,前来益州路接替你的职位。放心,你很快就能够前往幽云十六州潇洒了,横辉肯定不愿意让你久等。”

蓝高平不敢在废话了。南下的任务,那是他好不容易从横辉的手中拿过来的,如果现在让横辉前来,那他肯定跑的比狗还快。不过他也知道,奉敬这只是说说而已。不过,要是真让自己的老上司觉得自己在这里很碍事,那么谁知道奉敬会不会真的成全他。

宋正英很清楚,奉敬绝对不会轻易让他的大军北上。因此,在渡江之前,他一边尽力隐藏自己的战略意图,一边下令水师封锁沿江地带,不让奉敬收到半点的消息。并且在情报系统暗涌的协助下,监视白帝城内的奉敬动向。

在宋正英的设想之中,十万大军渡江北上,在一万五千水师的全力相助之下,抓紧一点时间,只需要半天多一点,便能够渡完。只要自己全军北上,有水师和当地百姓的帮助,奉敬就算五万骑兵全部抵达,也可以与之一战。况且,河套侥幸拿下白帝城,哪可能全军出动。因此,宋正英坚持认为,只要暗涌盯住了奉敬的猎鹰军团,那自己就能够从容应对。

不过,纸上谈兵和运筹帷幄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一个败了,而一个胜利了。说的更简略一点,便是只以成败论英雄。宋正英的想法不错,而且也具有可行性,换做是其他将领,也会采取这样的方法。这对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一年之前才从政务系统之中转过来的职军人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不过,他的对手是奉敬,河套五大战将之一,现在已经是整个神州大陆最顶尖的名将行列的奉敬。

从白帝城到应州的磨盘渡口北岸,直线距离都是一百三十里。如果是顺着大江沿岸西进,那么距离大约在一百五十里上下。这个距离,对河套步兵来说,是急行军大半天的路程。而骑兵,如果不体恤马力,只需要半天功夫便能够抵达战场。如果是换马而行的话,甚至只需要三个时辰的功夫。

在经过了数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加上血色高原的大力支援,河套骑兵的战马已经全部换上了来自血色高原的千里良驹。尤其是奉敬这样的主力骑兵军团,一个骑兵一般都是两匹战马。这样,在长途奔袭之中,两匹战马交替使用,不仅能够保持骑兵的速度和飘逸,而且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省马力。

刘家有采风,宋家有暗涌,李家有瓦全,张家有疾风,不过河套也有噬魂。虽然由于吕布迷的关系,河套的噬魂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不过噬魂统领中,负责西南事务的甘拉木甲,也确实是个人物。在他的调度之下,噬魂西南系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结果在噬魂系统大面积破坏的时候,甘拉木甲却一枝独秀因此很快便受到了楚相成等人的重视,现在已经被调任到楚相成的身边担任助手。而噬魂西南系统的统领,是冠英一开始时的老部下万良成。

依靠着噬魂的帮助,奉敬很轻易的知道了宋正英渡江北上的时间。虽然这个时间只是精确到了哪一天,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不过这一点对奉敬来说并不重要。

“宋正英着急于赶回益州,那么当他的大军从义州出发开始,中途绝对不会停留。宋家士兵都是新兵,行军速度和意志都不如老兵,因此,他们要抵达磨盘渡口,大概需要两天时间。”奉敬看着墙上的地图,笑着说道:“磨盘渡口并不是什么大地方,虽然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重要渡口,不过相较于帝国境内的其他渡口,规模还是太小,而且基础设施也不健全。因此,晚上渡江,危险性太大,所以,宋正英只能选择在黎明时分渡江。”

“大帅,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蓝高平谄笑着道。

“你说了?”奉敬微微一笑,不过笑容中却满是杀气。

许多年后,磨盘渡口之战成为了骑兵突袭的经典战术,此战,河套骑兵以损失不到六百人的代价,大破益州十万大军,当场战死者超过三万,溺水而死者不下五万,除了部分士兵侥幸逃到水师战舰之上得以逃脱升天,便是连宋正英自己,也死在乱军之中。

此战,相对于河套南征北战中的诸多经典战例,其实并不算辉煌。不过,奉敬在战斗中展现出来的出色谋略,却闪烁着灼灼的光彩。

宋正英在这场战斗之中,其实并没有犯错误,他的表现相当的中规中矩,在排兵布阵的时候,也没有多少值得挑剔的地方。不过,他犯了两个最大的错误,第一,他还是低估了奉敬的能力。第二,他高估了自己士兵的战斗力。

确实如奉敬所预料的那样,宋正英是在黎明时分开始渡江。而就在他渡江之前的一炷香时间,他总算是收到了暗涌的急报,白帝城内的河套骑兵并无异动,除了正在巡夜的战士,其余的全部在军营之中休息。也正因为如此,宋正英才敢在没有接应部队的情况之下,全军渡江。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暗涌的情报人员刚刚出发不久,奉敬的骑兵就出发了。而且,奉敬并不是如宋正英所想象的那样即便是出战,也要留下部分兵力。他调集了猎鹰军团所有的五万将士,完全放弃了白帝城要塞,天刚蒙蒙亮,便全速杀向磨盘渡口北岸。

由于猎鹰军团的每个士兵都具有两匹战马,因此奉敬一路上并没有丝毫的休息,一百多里的距离,猎鹰军团只用了三个时辰多一点,便跑完了全程。而这个时候,宋家士兵才渡过大半。

半渡而击,这是兵法常识。不过奉敬并没有这样做,他敏锐的意识到,由于河套骑兵的高速度和突然性,宋家大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抵达了战场东面十里处,而且,现在的秦川士兵多少还保存着几分警戒之心。最重要的是,他需要时间,用以调整战士们的状态,使麾下的五万骑兵恢复到最佳状态。

所以,奉敬做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很是大胆的决定,等李家骑兵全部渡江,然后一鼓作气将其全歼!

中午时分,宋家十万大军总算是全部渡过了磨盘渡口,宋正英总算是松了口气,正准备整肃队伍,灾难突然降临。伴随着一声沉闷的牛角号声,数万骑兵突然杀出,旌旗招展中,那硕大的奉字显得愈加的妖艳。

河套骑兵在经过战马提速之后,快要抵达战场的时候,速度便已经飙升到了极致。这个时候,宋家大军总算是见识了河套骑兵娴熟的骑射技巧,在抵达宋家阵营大约一百米的地方,河套骑兵开始搭弓射箭,几个呼吸之间,每个骑兵至少射出了三箭。这样的技巧,除了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便只有清风当年的龙骑军团能够办到。宋家士兵还没有回过神来,便已经像是割麦子一样倒下了一大片。

此时,河套骑兵已经接近了宋家阵营,马背上的骑兵不慌不忙的收起弓箭,抽出适合近战的砍刀。几乎所有的骑兵都是双手紧握刀柄,刀身斜向,双腿绷直,臀部提起,身子前倾,典型的骑兵近战冲击姿态。

骑兵之中,最为精锐的便是弓骑兵,他们的攻击距离最远,动作最为敏捷。而且,弓骑兵的贴身近战能力也很强。不过由于锻炼一支精锐的弓骑兵条件太过苛刻,因此即便是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这样的精锐部队也不是很多。不过,河套骑兵一开始的假想敌就是西北大草原上最精锐的游牧骑兵,而几个骑兵将领也全部都是天纵奇才,因此虽然无法将每一个骑兵都打造成弓骑兵这样的精锐,但是多少有了几分弓骑兵的影子。况且,河套骑兵的近战杀伤力可以说是天下无双。

宋家缺少骑兵,而且这些年来,除了一个白耳军团经常出去见见世面,其他的军队根本没有和骑兵交战的经历。因此,虽然有着白耳军团这样的一个榜样,但是他们在和骑兵对抗的时候,依然无法占到上风。尤其是这些都还是刚刚参军不久,而且从来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新兵。

在河套骑兵的冲锋之下,猝不及防的宋家大军顿时军心大乱,几乎只是一轮冲锋,宋家的防线便已经崩溃。宋正英见状,连忙率领着自己的嫡系部队前去抵抗,希望能够遏制住河套骑兵的攻势。但是,河套骑兵的彪悍又岂是宋正英能够阻挡的?当年奉敬纵横塞外笑傲幽云的时候,即便是孟菲斯和横石哈桑这等塞外名将,在遇到奉敬的时候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何况是这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老人?

奉敬并不是蛮干,他将手中的五个骑兵军全部分散,从宋家接近十里的正面防线上发起了猛攻,斩杀对方的有生力量,只是他们的任务之一。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不断地挤压着宋家士兵后退,然后将其逼入大江之中。

奉敬很清楚困兽犹斗的后果。如果是在平地作战,那么他也许还会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给对方留下一条生路,以防对方拼命。但是现在,完全没这个必要。宋家的水师舰队还在大江之上,而河套全是骑兵,只要能够爬上战船,那么必定能够逃得性命。在如此心情之下,宋家士兵开始拼命的朝后面逃跑。

河套骑兵的攻势实在是太过猛烈,但凡有留在原地抵抗的宋家士兵,几乎全是被一刀一个砍成两截。有些倒霉的宋家士兵甚至不是死在河套骑兵的刀下,而是被身边的同伴在逃命时推到,然后被踩成肉酱。有鉴于此,宋家士兵更不敢停下来反击,一个个全部都是在争先恐后的逃命。

“停下!停下!”宋正英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叫道,只是,根本没有人理会他的命令。他在军中的时间并不算久,还没有竖立足够的威望。而且,在这个时候,他还是缺少了足够的魄力和决断能力,以至于士兵溃逃成风,最后根本无法遏制。

看着眼前的逃兵和他们身后那张牙舞爪的河套骑兵。老人的心中涌起一阵悲哀。如果是正面决战,那么就算是全军覆没,至少也要将河套吃掉一半。但是,河套骑兵仅仅是一轮突袭,便完全崩溃了自己的防线以及战士的信心。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凭什么期望他能够保护益州的安全?

老人没有想到,自己的部下居然是如此一群贪生怕死之辈,他们不仅毫无军人的荣誉可言,便是连和对方决一死战的勇气都没有。他也没有想到,奉敬居然是如此的神勇,其实到死,他都没有明白奉敬的骑兵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而暗涌的情报人员为什么没有提前侦查到河套骑兵的行踪。

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速度!无与伦比的速度!就像是一块石头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够在水面上漂浮,方法很简单,那就是速度!当他的速度达到极致的时候,石头便能够在水面上漂浮起来。而奉敬,便是将速度和时间的综合运用到了极致。

河套最优秀的三个骑兵将领之中,奉敬最擅长的便是千里奔袭。而在奔袭的过程之中,奉敬根本不会采取所过之处屠城屠村这一类似的封锁消息的方法,他只是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终点,中间绝对不做半点的停留。等到对方的送信人员将消息送到的时候,奉敬的骑兵已经在打扫战场了。在西北大草原上,铁鹰和秋明便是多次领教了奉敬这一招的厉害。

这次也是一样,凭借着自己的高速度,奉敬很轻易的便将宋家的情报人员扔在了后面。甚至在抵达了战场之后,奉敬都还能够有余暇的先休息一下。然后,等宋家步兵已经全部上岸,这才不慌不忙的发起总攻。

乱糟糟的溃军之中,宋正风的身影显得愈加的无力。他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麾下那些平时龙精虎猛的士兵居然会变成这样,难道益州的未来真的不可救药了吗?

不知道是被人撞了一下还是脚下踩滑了,老人一个趔趄倒在地上,然后在没有起来。

磨盘渡口一战,最终就以这样的结果结束。宋正英就算不死,他也无法挽回战场的颓势。而丧失了斗志的宋家步兵,为了逃命,争先恐后的涌入江边,希望能够爬上水师的战舰。结果互相拉扯之间,无数的士兵溺水而死。以至于下游二十里处,大江的一个拐点附近,居然铺满了宋家士兵的遗体。

在歼灭了宋正英的十万士兵之后,奉敬骑兵在此休息了两天,然后接到了来自玄机的秘密命令。于是,奉敬披盔上马,顺着宜州前往为州的官道,一路北上。益州路乃是盆地地形,虽然周边地区群山环绕,不过盆地底部还相对平坦,对于骑兵的限制性并不是很大。为州,乃是宋无柯镇守大军的大本营,这里还有着宋家的十万精锐,他们的主要任务便是为了预防血色高原上的联军突袭。

就在奉敬歼灭宋正英大军的第三天,河套总算发起了对宋家的全面攻击。血色高原之上,雪倾城亲自率领着雪狮军团的四万骑兵以及磐石军团穆山部和五万血色一族留守士兵共计十四万人誓师东进,顺着益州路西部相对低缓的山地居高临下的发起俯冲,和奉敬的骑兵一起,两面夹击宋无柯的益州士兵。

而作为河套攻击的主力,独孤宇明和血杀信刻率领着白虎、血杀、青龙、荣誉和磐石军团的超过三十万大军,直接从襄州进攻益州宋家的首府阳州。在这里,独孤的白虎军团已经在菜子坝决战之后,便趁势夺下了阳州东面最重要的关口瓦伦关。当然,益州周边的地势相当的复杂,在瓦伦关背后,还有着腊子关及摩云岭两处关口,不过这对河套来说都不重要。毕竟通过了瓦伦关,河套的攻击方向和攻击路线已经有了选择。一方拥有充足的兵力和足够谋略的将领,而防守的一方则是兵微将寡军心动摇,虽然会有些坎坷,不过结局在一开始一定注定,尤其是奉敬的猎鹰军团杀入益州腹地之后,宋家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回旋余地。

为了抵抗河套的兵力优势,宋君临不得不全线收缩兵力,宋正雨的五万大军匆匆返回阳州,宋无柯虽然也想全军回防,不过为州东面便是神州七大密地之一的幻海情天,即便是生与死长于斯的宋无柯,也不想进入幻海情天冒险。毕竟,就在半年之前,提脓率领的十余万飒珊士兵才全军覆没于此处。

无可奈何之下,宋无柯全军退守为州府城,奉敬和雪倾城近二十万大军将为州团团包围,为州成为一座孤城。

本来自看書王小说

第37章 骆寒风第43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第160章 摊牌第238章 武林旧事第333章 清风帝国挽歌(四)第249章 城破第388章 程显清的抉择第777章 谣言四起第281章 辛皎的过去第794章 不倒军旗第409章 忧郁的昊天第206章 蓄势待发第385章 闻香识敌军第140章 突袭之战(上)第412章 又是合州(中)第233章 信刻发威第181章 燕悲歌第43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第547章 幻海情天(下)第715章 鸡鸣驿道交锋第223章 极乐内争(一)第113章 月婉到来第555章 南下序幕揭开第215章 欲战第665章 东倭备战第266章 探底(二)第159章 独孤领兵(下)第650章 兄弟情深第366章 昊天家宴(上)第451章 让人无语的反对第182章 初战江南(上)第787章 金屋藏之第203章 崇明岛水战(三)第406章 杀光王八蛋,回去吃早饭第314章 突变第742章 战士的荣耀第305章 太行风云再起(七)第744章 火熔冰城第701章 海西中计第231章 彪悍的信刻第183章 初战江南(中)第173章 嘉峪关上第304章 太行风云再起(六)第196章 目的第14章 北伐(一)第464章 独孤的疑惑第41章 论兵第291章 失算第254章 图谋第42章 尚书府第472章 巡视领地第347章 昊天之怒第431章 混战中的温馨第236章 策略第50章 试探第253章 五小郎君的去向第766章 血脉延续第50章 试探第670章 驱虎吞狼(上)第239章 态度第303章 太行风云再起(五)第469章 世家之惑第413章 又是合州(下)第402章 昊天的热血第310章 又到山阴第351章 屠杀第751章 进攻!第373章 东倭名将的才华第626章 单挑第285章 花园渡口(下)第227章 极乐内争(五)第79章 欲何为第525章 李萧然的选择第143章 昊天的担心第201章 崇明岛水战(一)第478章 信刻之败第148章 西线偏师(下)第295章 海西来袭第288章 两兄弟第210章 战极乐(下)第323章 许州第455章 叔侄之间第211章 昊天的郁闷第170章 白耳遇袭第600章 斗智斗勇第214章 天意的大手笔第683章 三越备战第256章 回家第231章 彪悍的信刻第270章 铁真的作战计划第286章 吕布迷第779章 各出奇兵第163章 独孤训话第209章 战极乐(中)第62章 战渡口(中)第286章 吕布迷第258章 霸主气概第523章 先行赏第676章 小儿女情怀第531章 最后的冲锋
第37章 骆寒风第43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第160章 摊牌第238章 武林旧事第333章 清风帝国挽歌(四)第249章 城破第388章 程显清的抉择第777章 谣言四起第281章 辛皎的过去第794章 不倒军旗第409章 忧郁的昊天第206章 蓄势待发第385章 闻香识敌军第140章 突袭之战(上)第412章 又是合州(中)第233章 信刻发威第181章 燕悲歌第43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第547章 幻海情天(下)第715章 鸡鸣驿道交锋第223章 极乐内争(一)第113章 月婉到来第555章 南下序幕揭开第215章 欲战第665章 东倭备战第266章 探底(二)第159章 独孤领兵(下)第650章 兄弟情深第366章 昊天家宴(上)第451章 让人无语的反对第182章 初战江南(上)第787章 金屋藏之第203章 崇明岛水战(三)第406章 杀光王八蛋,回去吃早饭第314章 突变第742章 战士的荣耀第305章 太行风云再起(七)第744章 火熔冰城第701章 海西中计第231章 彪悍的信刻第183章 初战江南(中)第173章 嘉峪关上第304章 太行风云再起(六)第196章 目的第14章 北伐(一)第464章 独孤的疑惑第41章 论兵第291章 失算第254章 图谋第42章 尚书府第472章 巡视领地第347章 昊天之怒第431章 混战中的温馨第236章 策略第50章 试探第253章 五小郎君的去向第766章 血脉延续第50章 试探第670章 驱虎吞狼(上)第239章 态度第303章 太行风云再起(五)第469章 世家之惑第413章 又是合州(下)第402章 昊天的热血第310章 又到山阴第351章 屠杀第751章 进攻!第373章 东倭名将的才华第626章 单挑第285章 花园渡口(下)第227章 极乐内争(五)第79章 欲何为第525章 李萧然的选择第143章 昊天的担心第201章 崇明岛水战(一)第478章 信刻之败第148章 西线偏师(下)第295章 海西来袭第288章 两兄弟第210章 战极乐(下)第323章 许州第455章 叔侄之间第211章 昊天的郁闷第170章 白耳遇袭第600章 斗智斗勇第214章 天意的大手笔第683章 三越备战第256章 回家第231章 彪悍的信刻第270章 铁真的作战计划第286章 吕布迷第779章 各出奇兵第163章 独孤训话第209章 战极乐(中)第62章 战渡口(中)第286章 吕布迷第258章 霸主气概第523章 先行赏第676章 小儿女情怀第531章 最后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