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釜底抽薪

边重行看见冠英也在,微微有些错愕,好奇的问道:“冠英,好久不见,有什么事情吗?”

冠英也知道边重行这人素来不喜欢寒暄,也不以为意,站起来说道:“主公刚刚传来最新的战报,我河套大军在黑石城下大败曼丹士兵,琅邪王耶律沧桑和耶律沧海等人战死,耶律明辉率领着三万多残兵败将退守曼丹王宫,正在进行最后的负隅顽抗。百度搜索给力文学网整个黑石城,就只有耶律沧浪成功逃走。而与此同时,奉帅和信帅在密丰城下全歼耶律边荒的十万士兵,曼丹已经离灭国不远。”

边重行自顾自的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皱着眉头说道:“也不能这么说,密丰城内还有萧士成存在,此人打仗是一把好手,不把密丰城拔掉,我们的后勤运输始终会有风险。其次,曼丹虽然主要的人口和经济区域都在中南部地区,可是他们北部地区至少还有三百万人口,只要组织得当,拉起一支二三十万的军队并非难事。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楚相成赞同的点头,骆祥传回来的战报之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看来河套将领并没有因为这场胜利而冲晕了脑袋,都很敏锐的意识到了里面的风险。

“骆祥在战报中提到,现在主公想要趁热打铁拿下拜京,因此不会倾注太多注意力和兵力在这上面。刚才老夫还愁眉不展,不过冠英刚才提到一件事情,老夫突然觉得有些眉目了。”楚相成笑呵呵的说道。

边重行愣了一下,偏过头来看着这个和自己一样的独臂将领。

“由于主公率领主力大军离境,我们在大河以南仅仅只有磐石军团的五万将士,因此帝国内部很有些人在蠢蠢欲动。”冠英道。

“秦川李家、淮水张家还是宋家余孽?”边重行随口问道。他虽然南下只有半年,不过毕竟是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军务问题,因此对于国内的情况很是了解。

“还有刘家和极乐圣教余孽以及逻些王朝。”冠英脸色严肃的说道,顿了一下,冠英看了看面容古井不波的楚相成。

楚相成抬了一下眼皮,淡淡说道:“说下去。”

“定南军团也颇不稳定,而名剑山庄的楚庄主最近的活动有些频繁,经常和瑶池玉宫的天风钰宫主接触。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九天御神箭君唯明出现在了扬州路瓜州金湾县附近。”冠英大着胆子说道。

楚相成眉头紧皱,冠英则是鼻息凝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现在天下人都很清楚楚见焕和楚相成的关系,可楚见焕现在分明就有些问题,谁知道楚相成会怎样处理。

良久,楚相成总算是冷哼了一声:“极乐圣教、益州宋家、还有清风刘家,早知道当初无法将他们彻底铲除,淮水张家和秦川李家也太沉不住气了,居然这么快就跳了出来。只是没想到啊,连定南军团都有问题。”

冠英试探着说道:“大人,属下觉得这是对方在有意试探我们是否知道了内应的身份,毕竟他们的动作还是相对低调,如果我们不是特别关注他们的举动,根本察觉不到。”

楚相成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上,沉吟了一会,道:“说具体的。”

冠英点头道:“秦川李家私下里在秘密联系那些被我们解散了的旧部。在南部四州,他们不断的将以前曾经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精壮男子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集中起来。而在淮水地区,则是突然出现了不少的盗匪,淮水商家大为不满,大肆招募保镖护院。两者加起来,至少能够聚集起十五万士兵。”

“定南军团了?”边重行关心的问道。

“成国赤等人和大湖路太守顾长风频繁接触,洪州城内的粮食有大量储备的趋势,大湖路地区大部分的铁匠皮匠等已经被纳入军旅,这是典型的备战行为。”冠英答道:“逻些王朝暂时没有异动,只是乌必苍雄在最近两个月内四次秘密接见了几个来自帝国内部的商旅。”

边重行想了一下说道:“暂时应该没问题,主公的大军在塞外正节节胜利,他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发起叛乱。现在应该只是在储备力量,如果不出意外,他们会选在主公大军战败之后。”

楚相成笑呵呵的道:“养虎是为了杀虎,而不是为患。不过他们的力量膨胀的还是太厉害了。仅仅是四个正规军团,便有三十五万士兵。加上这杂七杂八的军队,一不小心,就能够拼凑起五六十万。而我们现在在大河以南的总兵力就只有朱希高的五万,情况不容乐观啊。对了,东方军团情绪如何?”

“东方军团情绪稳定,这毕竟是向将军一手带出来的军队,无论是忠诚度还是士气都很不错。但是,名剑山庄、瑶池玉宫和烟雨凝花宫向来是清风刘家的忠实盟友,属下担心,他们的高层如果发生变动,那么这个军团将遭受不白之冤。”

“怜风不会有问题,他如果真有野心,当初老夫提出让他过继的时候,他就不会拒绝。刘家能给他什么好处,而只要过继给老夫,以后少不得封侯拜相。”楚相成自信满满的说道,不过一想到自己的兄弟,那个倔强的就像是一头牛的兄弟,楚相成又不由得长长一叹。

边重行眼中精光闪烁:“楚大人,对方的力量膨胀的太厉害了,我们必须先打压一下才行,不然场面必然会失去控制。哼,早知道他们不安好心,必定会存心叛乱,果然如此。”

楚相成笑着说道:“老夫刚才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虽然这四个军团人心不稳,但是下面的士兵,并不是每个都如同他们的上级一样心存不轨。所以,老夫准备来一招釜底抽薪。”

顿了一下,看了眼若有所悟的边冠二人,楚相成道:“东方军团先整体调到塞外,然后在重新组建一个军团,由破立、黄巾、定南和雪狼四个军团中抽调人员,以自愿为主,有多少去多少。这些人一走,那李铁鸣等人必然会立刻将他们的忠实部下采用各种方法混入军方之中。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够为塞外提供至少十万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对方暗藏的势力暴露在阳光之下。独帅意下如何?”

边重行点了点头:“楚大人这一招实在是高明,本帅认为,我们有必要将帝国所有的铁匠和皮匠这些尽可能的集中到河套以及大河以北地区。理由嘛,就说这是为了征讨塞外方便。并且限制商贾之间的粮食流通,将大河以南地方州府储备的粮食尽可能的收上来,以最大程度的削减对方的持续作战能力。”

楚相成也很是赞同边重行的意见,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事情,各种经济政治因素同样重要。

“我们欠李萧漠一份人情,不如让他担任这个新成立的军团的军团长,至于岭南和百越两路,就由李铁战暂时军管,反正这里都还没有帝国的百姓,给他一个好听的名头,先稳定一下他们的心思。”楚相成道:“主公准备在曼丹和拜京的中南部地区设立岭北路,让老夫拟一个方案出来,正好一举数得。”

冠英在一边听得心悦诚服,这就是河套最顶尖的谋士,片刻之间便将所有的事情处理的妥妥当当,根本没有任何的疏漏,和这样的人做对手,实在是李铁鸣等人的不幸。

“密切监视名剑山庄、烟雨凝花宫和瑶池玉宫的动向,注意,这些人都是高手,不要让对方看出来。”楚相成断然喝道。

“是!”

“兴安岭以西,断魂岭以东,长城山脉以北,黑石沉沙二城以南,设岭北路,治所未定,擢升李萧漠为岭北路太守。设边军飞熊军团,最大编制五万,李萧漠暂摄军团长一职。楚怜风东方军团北上岭北路,协助李萧漠剿灭曼丹残余。飞熊军团兵员由定南、黄巾和破立军团中抽调,空缺部分,由军团长和地方政府协商补充。”

在接到楚相成的建议之后,昊天毫不犹豫的下达了这道命令。

看到这份战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李铁鸣等人可以说是欣喜若狂,由于飞熊军团的兵员是由各个军团抽调,因此正好可以将军队中那些对河套有感情的部分全部抽走,然后将自己的死忠部下填进来。虽然这样一来导致李萧漠和楚怜风去了塞外,短时间内不可能回到大河以南,但是自己手中的力量却相对增加了很多。最为重要的是,河套方面根本就没有增加地方驻军,整个大河以南,他们的总兵力不过五万。即便是加上河套和大河以北,也仅仅只有一个完整的磐石军团和金雕、苍狼、麒麟三个军团三十万军队,只要昊天在拜京吃一个大亏,就能够给河套一个好看。

奉敬叹了口气,楚相成终究还是开始执行这个计划了。按照奉敬的想法,其实解决问题的手段并不一定要通过无休止的杀戮。破立黄巾等军团既然不怎么稳定,那么不妨将他们全部迁徙到东北三国故地,暂时充作边防军团,让他们剿灭东北三国的残余势力,并且防止北面阿巴特人趁机扩大势力范围。

东北三国虽然曾经也是相对繁华的所在,可是在经过了河套的战火之后,已经不是地广人稀的问题,而是千里无人烟白骨遍于野。破立军团等的士兵不是北方人,也不懂放牧,他们在这里根本无法从当地获得任何的补给,所有的物资和粮食都必须通过河套供给。这样一来,军权和地方被河套一南一北分开,李铁鸣等人就算有任何想法,都不可能实施。而将这些人在塞外放上十年八年,他们就算再有野心,到时候也不可能在威胁到河套的安全。

如果他们要武力反抗,那也没什么,反正长城防线就在自己手中,他们难道还比当年鼎盛时期的东北三国厉害?

可是楚相成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他们之中忠于河套的部分迁到了这里,留下的空缺也是让李铁战成国赤等人自行解决,如此一来,这些人就全部成为了他们的死党。说的更好听一点就是,等他们高举反旗,河套发兵平叛的时候,杀起人来相当的方便,根本不用去辨别他是否是被迫。

骆祥微微一笑,他明白楚相成的想法。他们一开始的计划就是养虎杀虎,昊天心肠很软,至少在面对着自己的族人和曾经的朋友的时候,昊天总是难以狠下心肠。不过无论是秦川李铁鸣还是淮水张家,都不甘于失去他们曾经的权力,他们必定会不择手段的恢复以前的荣光。因此,长痛不如短痛,还不如将他们所有的力量全部晾到明面上。楚相成这一招,很显然是在开始着手日后大清洗的计划了。

没有人意识到楚相成现在究竟在做什么,就算是现在作为楚相成的副手的魏鹤夏侯名郑承恩等人都只能隐约猜到。不过骆祥明白,因为他就是计划的制定者之一。

河套统一了神州之后,并没有对大河以南实行有效的治理,理由是河套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不过这确实只是一个借口,河套当年起兵仅仅一年,便收复了西北二路,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依然有足够的人手担任地方知府,并且将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这说明河套根本就不缺少人才。然而现在,河套除了各路的太守,居然是将整个地方治理拱手让给了地方势力和三大世家以及当年清风帝国的残余势力。

对于地方上有名望和有骨气的人,河套要么是以集中富户,恢复天都圣京经济为由,将他们家族中人基本集中到了天都圣京。对于那些对河套有着好感的普通百姓,河套以赐予土地的方式,让他们大规模的迁往人烟稀少的幽云十六州地区。

在经过了多年战乱之后,大河以南的总人口已经下降到了三千万多一点,即便是加上河套原有的人口,整个神州的总人口也不超过五千万,较之618年前的清风帝国,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二。河套这次组织百姓北迁,由于待遇相当的丰厚,即便是神州子民有着根深蒂固的故土情结,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依然有超过五百万百姓迁往幽云十六州地区。而李铁鸣等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人都是相当的拥护河套政权,并且和他们原有的统治者不怎么合拍。

在李铁鸣等人看来,河套这是在对那些倾向于他们的人示好。而且迁徙百姓充实边关,这也是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情,自然没有放在心上。于是,在河套的大力组织下,这还是自君临天下王朝以来,神州第一次出现南民北迁的浪潮。

李铁鸣等人也都算是老狐狸了,不过他们依旧没看清河套的意图。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们没想到河套居然能够狠到如此地步。楚相成和骆祥的意思已经很明显,凡是忠于河套的百姓,都已经迁往幽云十六州,地方上有些名望和骨气的人,也全部集中到了天都圣京,一旦情况不对,那么便能够轻而易举的掩护着自己的拥护者回到大河以北。而等河套大军在此南下的时候,必然是毫不留情的大屠杀。

骆祥正在得意的微笑,一个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先生,为何总要用如此血腥的手段解决问题了?”

骆祥一阵心惊,不过迅速便回过了神来,当今天下能够在他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欺近自己的,仅仅只有两人,而英武居士现在应该还在血色高原,这个人自然只有辛皎。

骆祥转过身子,迎着辛皎的目光说道:“因为我们要开万世之太平,因此必须将一切不良的因素全部剔除。主公太心软了,而这些人分明就是居心不良,将他们留着,日后必生事端。养猫不养虎,养狗不养狼,这个道理主母你应该明白。”

“先生是担心养虎为患?”

骆祥点头:“不错,主公这是在养虎。现在不提前做出准备,那么日后必然会造成更大的灾难。大乱之后应该有大治,可这些人一天不死,神州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大治。”

辛皎默然无语,她不喜欢参与到这样的勾心斗角中去,她也很讨厌这种感觉。不过对于骆祥等人动辄杀人数以万计的行为,她还是颇有微词。

“先生,不管是秦川李家还是淮水张家,都是后继无人,就只有一个李萧漠能堪大用。可是我们河套人才济济,像先生你和血帅他们,任何一个存在,李萧漠都掀不起大风浪,先生又何必斩尽杀绝了?”辛皎叹气道。

看着辛皎那悲天悯人的神情,骆祥叹了口气:“主母,你以为我们就真的这么热衷于杀戮吗?只是这些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辈,他们一天不死,神州就不得安宁。现在刚好是大乱之后,他们现在发难,至少能够将灾难降低到最小。若是再过十年八年,等他们恢复了元气,而当时恰巧又是太平年间,造成的破坏必然会更大。要想让帝国长治久安,必然为常人不能为。”

顿了一下,骆祥转过身子,仰望着漫天的繁星,感慨的说道:“主母,你相信有天意存在吗?”

辛皎愣了一下,她不知道骆祥怎么会突然转到这个上面来,思索了良久,这才说道:“妾身并不相信有天意存在,否则神州就不会又这么多屈死的人,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不公正。”

骆祥没有转身,只是背对着辛皎说道:“但是老夫相信,天道不徇常人,故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是,当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之后,必然会遭受天谴。”

辛皎心中一动,眉目连眨:“先生,你的意思是?”

“动辄杀人百万,就算有正当的理由,可毕竟是屠戮生灵,逆天之举,必遭天谴。当日窥天居士就说过,除非是大善若恶或者命硬逆天之人,绝对难以逃过天谴之罚。老夫担心的就是,当我们这一代人先后辞世,帝国正当青黄不接的时候,南面会发生一些意外。为了避免帝国顺利的过度,还是有我们来做恶人,将这些问题先全部解决了再说。”

第284章 花园渡口(上)第71章 难题第105章 仙恋尘的顽皮第300章 太行风云再起(二)第770章 楼兰第232章 狭路相逢第376章 刁难第292章 沙州前线第759章 乱石荒原(五)第631章 安永昌的大礼第214章 天意的大手笔第647章 灭极乐(七)第268章 探底(四)第648章 灭极乐(八)第650章 兄弟情深第353章 风起河套第491章 再设军团第697章 昊天的布局第216章 奉敬领军(一)第50章 试探第289章 布防第265章 探底(一)第258章 霸主气概第494章 同州突围第498章 卡帅回国第407章 辩解第217章 奉敬领军(二)第338章 策略第167章 胜利告终第302章 太行风云再起(四)第774章 灭国西域第332章 清风帝国挽歌(三)第793章 顽强苍狼第717章 战前内讧第334章 清风帝国挽歌(五)第801章 谁算谁?第814章 最后通牒第137章 楚相成第225章 极乐内争(三)第694章 擒王(下)第220章 奉敬领兵(五)第259章 朝议(上)第143章 昊天的担心第167章 胜利告终第751章 进攻!第252章 放行第357章 望江桥(上)第300章 太行风云再起(二)第504章 昊天取名第650章 兄弟情深第199章 拦截(二)第774章 灭国西域第675章 灭东倭(下)第330章 清风帝国挽歌(一)第728章 坚壁清野第236章 策略第344章 新帝登基 解禁第50章 试探第307章 胜利归来第362章 昊天的承诺第642章 灭极乐(二)第310章 又到山阴第399章 朱兆突围第380章 克州第534章 父子争吵第715章 鸡鸣驿道交锋第340章 北方军团残部第536章 破居庸第380章 克州第275章 刺杀(中)第161章 初战金花第374章 也算喜事第96章 援兵何在(二)第537章 居庸关上第297章 全胜第751章 进攻!第42章 尚书府第88章 壶口会战(四)第533章 国殇第37章 骆寒风第314章 突变第480章 倾城解惑(上)第183章 初战江南(中)第766章 血脉延续第335章 清风帝国挽歌(六)第781章 分兵第524章 异常第210章 战极乐(下)第57章 祭春宴会第218章 奉敬领兵(三)第631章 安永昌的大礼第688章 巡视领地第340章 北方军团残部第356章 秦川事变第708章 暗流涌动(下)第172章 谁是内奸第201章 崇明岛水战(一)第387章 等待第473章 闻星繁第285章 花园渡口(下)
第284章 花园渡口(上)第71章 难题第105章 仙恋尘的顽皮第300章 太行风云再起(二)第770章 楼兰第232章 狭路相逢第376章 刁难第292章 沙州前线第759章 乱石荒原(五)第631章 安永昌的大礼第214章 天意的大手笔第647章 灭极乐(七)第268章 探底(四)第648章 灭极乐(八)第650章 兄弟情深第353章 风起河套第491章 再设军团第697章 昊天的布局第216章 奉敬领军(一)第50章 试探第289章 布防第265章 探底(一)第258章 霸主气概第494章 同州突围第498章 卡帅回国第407章 辩解第217章 奉敬领军(二)第338章 策略第167章 胜利告终第302章 太行风云再起(四)第774章 灭国西域第332章 清风帝国挽歌(三)第793章 顽强苍狼第717章 战前内讧第334章 清风帝国挽歌(五)第801章 谁算谁?第814章 最后通牒第137章 楚相成第225章 极乐内争(三)第694章 擒王(下)第220章 奉敬领兵(五)第259章 朝议(上)第143章 昊天的担心第167章 胜利告终第751章 进攻!第252章 放行第357章 望江桥(上)第300章 太行风云再起(二)第504章 昊天取名第650章 兄弟情深第199章 拦截(二)第774章 灭国西域第675章 灭东倭(下)第330章 清风帝国挽歌(一)第728章 坚壁清野第236章 策略第344章 新帝登基 解禁第50章 试探第307章 胜利归来第362章 昊天的承诺第642章 灭极乐(二)第310章 又到山阴第399章 朱兆突围第380章 克州第534章 父子争吵第715章 鸡鸣驿道交锋第340章 北方军团残部第536章 破居庸第380章 克州第275章 刺杀(中)第161章 初战金花第374章 也算喜事第96章 援兵何在(二)第537章 居庸关上第297章 全胜第751章 进攻!第42章 尚书府第88章 壶口会战(四)第533章 国殇第37章 骆寒风第314章 突变第480章 倾城解惑(上)第183章 初战江南(中)第766章 血脉延续第335章 清风帝国挽歌(六)第781章 分兵第524章 异常第210章 战极乐(下)第57章 祭春宴会第218章 奉敬领兵(三)第631章 安永昌的大礼第688章 巡视领地第340章 北方军团残部第356章 秦川事变第708章 暗流涌动(下)第172章 谁是内奸第201章 崇明岛水战(一)第387章 等待第473章 闻星繁第285章 花园渡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