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难道又要出征吗?”王妃吃了一惊,疑疑惑惑地盯住夫君的眼睛,轻声问句。
“嗯。”李世民轻轻点了点头,回答道,“上朝时,父皇已下旨命我率军平定刘武周,明日就出发。所以,爱妃我……”
“这么快,你,你就不能等孩子出生后再走吗?”王妃含着几分怨怒地说,“眼看孩子就要出生,你这个做父亲的却要走。这,这太过分了吧!”
“我知道,可军令如山哪!再说,现在战事紧迫,不容我有丝毫延迟呀!”李世民难为情地说,“爱妃,希望你能理解我,原谅我的不是!”
“我,我还能责怪你什么呢?”王妃那张如花般的面庞上掠过一丝难以觉察的忧伤与无奈,轻声说道,“自从我嫁给你,就慢慢习惯了独守空房,与书作伴。这几年来,你总是征战在外,与我聚少离多。我呀,还不如你身下的战马,它跟你在一起的时间比我多得多呢!”
“爱妃,这些年让你受苦了,实在对不住你啊!”李世民歉疚地笑笑说,“不过你放心,等战事结束了,等天下太平了,我一定天天陪在你身边,陪在孩子们身边,做一个合格的丈夫,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算了吧,就算天下真的平安无事了,也不可能成天把你关在屋子里。”王妃噗哧一笑,拿手指轻轻戳了下夫君笔直的鼻梁,轻声说句,“你呀,是草原上的一匹骏马,驰骋沙场,纵横天下才是你的心愿。我怎能用一根缰绳把你这匹野马栓在府中,到时你不恨死我才怪呢!”
“爱妃,你真是太了解我了!”李世民动情地说,“有你这个知己红颜相伴一生,我李世民平生足矣!”
“恐怕不会吧!秦王,你可不是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风流才子哦!”王妃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你呀,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想拥有天下!”
“你……爱妃真爱开玩笑!”李世民心头一怔,像被人揭穿了心里的秘密。他掩饰地笑了笑,接着又正色道,“好了,我们还是说说孩子吧!”
长孙氏秀外慧中,深知李世民的城府,她知道他不甘心屈居于亲王之位,也不愿效仿周公,而是想尽量发挥自己出类拔萃的才干,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老天却跟他开了个玩笑,让他排行老二,不能堂而皇之地登上太子之位,不能顺理成章地继承大唐社稷。对此,他常感到苦闷,但从不对外人说,即便是同床共枕的爱妃也不例外。长孙氏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也就不怪他什么,只是偶尔用玩笑话来对他表明自己的清醒,表示对他的支持。点到为止,也就够了,挑明反倒不明智。因此,长孙氏见李世民在故意回避这个重大问题,也就不再说了。默然片刻,她附和着说:
“是呀,说说我们的孩子吧!你明日就要走了,一去恐怕至少又是三四个月吧。据御医说,再过三五天孩子就要出生了,等你回来孩子该有好几个月大,总不能没有个名字嘛。所以,请你现在就给肚里的孩子出个名字,好不好?”
“你说的也是!”李世民想了想说,“我也不知你肚里是男孩还是女孩,那就这样吧,要是女孩就叫玉屏,要是男孩……起名承乾,你看怎样?”
“承乾?”王妃沉吟着说,“承应天命,这确实是个好名字。这充分说明,你对我们的儿子期望很高嘛!”
“爱妃,你又想歪了!”李世民掩饰地呵呵一笑说,“我给孩子取这个名字,仅仅是因为他出生于承乾殿,别无他意!”
“哦,哦!”王妃瞧着夫君那么诡谲地轻轻一笑说,“好,我居住在承乾殿,我儿子叫承乾,这倒也挺有趣的嘛!”
李世民也跟着嘿嘿一笑,接着又握住王妃柔滑的手掌,说了一番体己话。然后,他挺起身,做出要离开的样子。长孙氏慌忙问道:
“世民,你这会儿就要走吗?”
“是呀!”李世民语调低缓地答道,“明日一早就要率军出征了,现在得回到军营中做准备了。你……”
“你去吧,我不留你!”沉默了会儿,王妃强作欢颜地说道,“世民,此次出征,我不能陪你去了,你一个人得好好保重身体,注意多休息哦!”
“放心吧,爱妃!”李世民动容地说,“我多年在外征战,早已学会了保重身体,你不用担心我。你快要生了,我倒是放心不下你呀!”
“不用担心!我这儿有这么多宫女伺候着,还有父皇呢!”王妃笑容里透着几分感动,安慰道,“世民,你尽管放心好了,我不会有什么事的!”
“好,好,那就好!”李世民放心地点头笑了,接着他又带着恋恋不舍之情与王妃道别,“爱妃,时候不早了,我该走了!”
长孙氏听了,心里不由得一阵难受,脸上饰着的浅笑也渐渐消失了。她翻身欲下床为自己深爱的男人送行,却被他阻止住了。李世民立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凝视了她好长一段时间,然后满怀眷恋之情转身朝紫色的帘外走过去。
长孙氏情不自禁地支起沉重的腰身,目送着李世民渐渐离去的背影,心头涌动一股浓浓的依依不舍之情。突然,她鼻子一酸,两颗晶莹的泪珠就从白皙的面颊上滚落了下来。尽管她与李世民的离合相当频繁,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每次的分别总是会令她伤心落泪。
第二天上午,天气相当不错,湛蓝的天空中了无纤云,一轮猩红的太阳高高地悬挂在天中,放射出来的光芒静静地映照着地面上的厚厚积雪。此时,一队人马从长安城内鱼贯而出,数面打着李字的旗帜迎风猎猎飘扬。待部队全部出了城,主帅李世民冲着将士们大喊一声出发。紧接着,鼓声震天,万马奔腾,一齐踏着积雪融化的大道朝前方飞驰而去。但见人影晃动,泥水夹着雪花四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经过几天日夜兼程的疾行军,李世民率领大部队抵达了龙门城外。起初,龙门守将张伦闻唐军至,大不以为然,可后来亲眼看到李世民率军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不由大惊失色,惶恐万状。他立即命令部下紧闭城门,坚守不出。李世民见张伦迟迟不肯出战,只好下令部队在城外安营扎寨。
当晚,李世民就把杜如晦、屈突通、殷开山、秦叔宝、程知节等将佐召集到自己的帐中商谈攻打龙门之事。龙门虽小,然事关重大,因为唐军只有占据龙门,然后渡过黄河,才能抵达柏壁攻打宋金刚。正因如此,李世民心里明白必须尽快拿下龙门,若稍有延迟,待敌军援兵赶到,那就更难办了。那如何才能速战速决,拿下龙门呢?李世民寻思良久,认为强攻是最佳的作战方案。虽说李世民一向喜欢采用后发制人的策略,但是这一次他决定先发制人。于是,他首先把自己这种想法对众将详实地说了遍,然后向他们征求意见。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帐内就响起了一片嗡嗡的声音,众将彼此交头接耳,就主帅的决策议论开了。他们纷纷点头称好,对秦王的主张表示认同。
过了会儿,身材中等、脸膛紫红的程知节眯着双细长眼睛望着李世民,笑呵呵地说道:
“秦王,您的话让在下大吃一惊哪!您一向喜欢采取后发制人的计策,这回怎么反其道而行之呢?在下愚钝,请秦王明示!”
“作战策略不应是一成不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变化。”李世民面带微笑地解释道,“今我军兵力多于对方,强于对方,且士气高涨,人人都想攻下龙门夺取首功。同时敌军城池不够坚固,主将张伦见我大军至已成惊弓之鸟,守城士卒又大多为原大唐将士。他们不得已才投靠了刘武周,今见我大唐决意收复河东,岂能不生异心?以我众志成城之强军战人心不齐之弱敌,岂有不胜之理?故而,本王决定强攻龙门。”
“秦王所言极是!”相貌俊朗、气宇轩昂的兵曹参军杜如晦颔首微笑道,“兵法云:用兵之道贵在变也,当因情形而变化,万不可墨守成规。昔日秦王攻霍邑战宗罗睺皆采取坚守不战之计,是因为敌军城池坚固,且兵力强于己方。而今情形不同,我军兵力优于敌方,气势胜于他们。若此时强攻,必能一举而夺下龙门。秦王熟知兵书,故能依情形而变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是呀,秦王虽年少,然军事才能无人能及,实在令人佩服之至啊!”屈突通打心里欣赏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华,对他赞不绝口。
“屈突将军过奖了!”李世民虚怀若谷地笑道,“老将军乃一代名将,打过无数大胜仗,闻名天下,实在令晚辈敬佩。晚辈得向您学习呢!”
“不敢当,不敢当!”屈突通一抱双拳,恭敬地答道,“在下能与秦王并肩作战,为大唐效命,真是三生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