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 参观鲁中

过了铁路线之后,肖柏他们就脱掉身上的“鬼子皮”,换上平民衣服。

寻到了附近村庄里的联络人,根据此前游击队送去的消息,新7军根据地的部分军官已经知道肖柏将要带着美国记者回来的事情,于是,王梓涵和李振华等人便做好安排,以保证肖柏他们能够安全抵达掖县。

一路过去,都有人接待和保护。

埃德加这一路走过去,他看到的场景,和国民中央政府所宣传的大不相同。这里,很明显不像是国民政府所说的,新7军的处境困难,日子过得痛苦不堪,整天遭到日伪军的围剿,而是一片祥和平安的景象,几乎看不出是战争年代。

当然,根据地的军民们衣服穿得破破烂烂,吃的东西也不是很好。那也是正常的事情,当年的中国农民,即使是在和平年代,生活也很困难,更不要说,现在是战争年代,日子过得苦一点,也属正常。

埃德加十分奇怪:“肖将军,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和贵国政府宣传的不一样呢?”

肖柏很清楚,因为蒋介石担心,新7军有“被赤化”的危险,所以说,把新7军和傅作义的绥远军一样,宣传得差一点,也是正常。更重要的是,蒋介石知道,美国人要支援中国,首先美国要得利。

如果把非嫡系部队的战绩给扩大了,那么美国要对中央军的援助必然会减少,甚至有可能美国人会把大量美援投给非嫡系,甚至是八路军。

但是蒋介石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的中央军作战不得力,中国军队在盟军面前没有尊严,所以美国才会要求苏联出兵。其结果就是,中国丢失了外蒙。更惨痛的是,苏军进入东北之后,大肆抢劫掠夺,使得那些被日本人收刮的,尚未运回日本的财富都被苏联军队洗劫一空,中国损失了应得的利益。

现在肖柏想要做的事情,就是首先不能让历史上的这一幕再次发生。其次,他要更多的美援,以扩充自己的实力,最终达到能够挥师东京的目的。

尚未抵达掖县境内,肖柏远远的就看到副军长王梓涵和参谋长李振华带人迎上来。

“来了!是来接应我们的人来了!”肖柏对美国人埃德加说。

王梓涵和李振华迎上来,毕竟李振华是真正有文化的人,他走上前,就以英语说道:“欢迎美国友人前来我地参观!”

埃德加连忙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哈哈!想不到,这位中国将军,也如此熟悉英语!看样子,新七军可是人才济济啊!”

“来!这里请!”李振华热情的招呼美国人。

李振华虽然曾经是军统的人,但是他现在已经完全被肖柏所折服。他被肖柏提出的“参加盟军,终究一日饮马东京”这样的建议,感觉十分振奋。所以现在,李振华已经不会再去向军统通报什么事情。

肖柏平时还经常告诉他:“我最不愿意参加的,就是什么党派之争!作为中国人,要真正让外国人看得起我们,我们只有打出去!”

至于那些所谓的“仁义之师”,所谓的“师出有名”,肖柏对这些都不屑一顾。

“什么叫师出有名?这个世界上,只有胜利者才有说话的权利!只有拳头硬,才是真正的硬道理!我最崇尚的,就是俾斯麦的一句:真理只在我的大炮射程之内!其他的,一切都是狗屁!”这就是肖柏的观念。

李振华也算是一个热血青年,于是和肖柏一拍即合。

他们并没有进掖县县城,因为肖柏很清楚,美国记者到来,肯定会被掖县暗藏的日本特务所发现。毕竟美国人的目标太明显了。只要日本特务发现,必然会召唤飞机轰炸,那么将会给掖县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安排美国人居住的地方,是掖县附近山中的一处原刘黑七的山寨。

肖柏对埃德加说:“尊敬的埃德加先生,您是美国人,目标太大,我们只能把您安排在山寨里了。”

这座原土匪的山寨,经过肖柏他们的改造,早已是一座同坑道相连的军事基地。山上是几座房子,房屋后面,有石洞同地下坑道连接。从山头到半山腰,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地下工事群。而且,有几座兵工厂和工厂,也藏身在山洞中。

走上山寨,来到一座大石洞门口,肖柏带着美国人走进洞内。

一直走到深藏地下几十米深处的洞内,这里冬暖夏凉,唯一的缺点就是,地下太潮湿,湿气重。除此之外,这座被当成“招待所”的山洞内,可是应有尽有,除了有柴油发电机和电灯等设备之外,洞壁上还铺设上木板,可以抽去潮气。地面铺着木头地板,上面再覆盖上毛毡。房间里,架着柔软的钢丝床。

洞内,还有带抽水马桶和洗脸盆的卫生间,里面还有热水,可以洗热水澡。

“真想不到,你们这里的条件那么好!”埃德加惊叹了声。

其实不是每座坑道条件都那么好,只有几个地方条件比较好,而且那些条件好的地方,都不是军官住所,而是招待所、野战医院等设施。事实上在这里官兵平等,能够享受好待遇的只有客人和伤员。

入驻进洞穴之后,当天肖柏就陪同美国人,对这里的坑道设施进行了参观。

“真是伟大而奇妙的工程啊!难怪,我们在贵军的根据地里,看起来那么和平,就好像没有战争发生一样!原来是这些工事群,挡住了日本人!”埃德加惊叹道。

确实是这些工事群,阻挡住日军的攻击。日本人在鲁中山区损兵折将,于是他们不得不放弃了对这些资源贫瘠的山区进攻。虽然肖柏的“骚扰”让日本人受不了,但现在日本的大战略计划,就是“以战养战”,他们需要从中国获得资源,去维持太平洋战争。至于一个威胁他们华北“治安”的肖柏,也只能无奈的当成“没看见”。

当年日军兵力已经不足,留在中国的军队,除了部分老兵油子,很多都是新兵。大多数的精锐部队,都被迫迁往东南亚。

参观了坑道之后,埃德加他们又参观了肖柏在鲁中的工厂。

这里的兵工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有修理枪炮的工厂,有利用回收子弹壳生产子弹的工厂,有生产火药炸药的工厂。除了兵工厂之外,还有肥皂厂、被服厂、食品加工厂和土钢铁厂等工厂。

回到“招待所”,接待美国人的,是一顿丰盛的晚餐。

晚餐有腊肉,有香肠,有微山湖的咸鱼和腌野鸭,还有土豆炖牛肉等。

用完了晚餐,肖柏他们就让美国人好好休息,自己同王梓涵和李振华等人退出。

埃德加洗了澡之后,对放在床头的一份《鲁中日报》很感兴趣,于是拿起报纸,看上面的新闻报道。

报道上写着:日军在中国已经陷入了窘迫的地步,他们缺少吃的,只能出来抢粮。但是因为敌后抗战的发展,使得日军抢粮队经常是“无功而返”。日军在南方和东南亚的进攻,他们模仿游牧民族,军队出击,根本就没有携带足够的食物,都是“就地取材”,到处抢劫。其实现在的日军,在伙食方面,甚至还不如八路军。

根据一些被俘的伪军交代,日本人现在连他们最爱吃的大米都无法保障,他们往往只能吃夹杂了红薯和南瓜的杂米饭,或者是夹杂了高粱等杂粮。就这样,他们还无法保证每一名士兵吃饱。

至于蔬菜,一天最多吃到一次。至于肉食,更是难以见到。

埃德加看了报纸,又把报纸递给白修德:“您看看这份报道吧!或许,这对于我们将来的战略政策有帮助。”

白修德接过报纸,看了报道之后,很是疑惑的说了句:“日军的后勤保障又那么差吗?如果真如中国人说的那样,他们怎么打仗?”

“我想是真实的!”埃德加说道,“日本人向来就是以战养战,他们占领满洲地区,目的就是要在世界上称霸。现在肖将军提出,要进攻东北,那样将会减轻我们在太平洋上的压力。我觉得,肖将军的话有道理。”

白修德说了句:“我觉得,这肯定是肖柏为了争取我们的援助搞的假报道!要问清楚,看样子,得要问一问日军的俘虏。”

“不过,他们的新七军好像没有俘虏日本人的习惯。所有的日本人,只要落入他们的手里,都会被杀死。”

“难道一个俘虏都没有?”

“应该是没有,我们明天去问问。”埃德加道。

次日一早,埃德加见到了肖柏之后,就提出说,自己想看看,这里有没有日军俘虏。

肖柏当然明白美国人的意思,其实昨日放在美国人床头的报纸,就是肖柏授意让报社的工作人员印的。事实上,肖柏所说的也是真实情况。当年的日军,因为后勤保障的落后,他们身上携带的食物很少,从来都是模仿游牧民族那样,打到一个地方,就抢劫到一个地方。结果,日军到了东南亚之后,那里不像是中国,有食物让他们抢。日军到了东南亚那些岛上,一个个都饿得皮包骨头。

肖柏笑着道:“埃德加先生,要日本俘虏,那还不容易?我们随时可以去抓一个来,让您询问。”

白修德说了句:“听说你们平时抓住日本人,都是就地处死,这是违反国际法的。”

“违反国际法?”肖柏怒道,“你们应该问一问,日本人当年在南京的时候,他们遵守过国际法没有!”

第八十二 YF22和YF23第八十 横扫北海道(3)第十六 日本特工队(2)第二十一节 远征军计划第十九 收复旅大(2)第六十三 血战同古(6)第四十六 巷战(5)第八十三 北线攻势(1)第二十九 解救矿工(1)第六十八 袭击汉口机场(5)第三十六 鲁中南大发展第八十 围堵美军第四十六 踏上九州岛(10)第二百二十二章节 利比亚和期货第五十九 血战同古(2)第六十 太平洋空战(8)第三十 兰伊合作第八十二 拦截巴顿(2)第六十三 血战济南(1)第十四 血腥海滩(4)第六十九 审判冈村第七十六 德黑兰之战(5)第四十八 诱饵战术第二十六 伊朗(上)第六十二 太平洋空战(10)第十四 掖县大捷(1)第九十四 巴顿末日(4)第二十三 收复旅大(6)第七十九 巧取威海(2)第五十七 平息内战(3)第一零三 真正停战第二十 日本特工队(6)第七十八 对海攻击(12)第七十三 德黑兰之战(2)第五十一 山东发展第七 美军大登陆(6)第十七 收复大同(2)第二百二十一章节 鲍威尔总统第四十六 远征军郭伟(3)第八十五 拦截巴顿(5)第二十三 攻击熊本(3)第一百五十五章节 入侵伊拉克(3)第九十三 美国人的心思第七十四 美军舰队第六十六 巨奸殒命(2)第八十五 奇袭北平第二十二 前往重庆第一百零一 收复平津(1)第十二 围点打援(3)第四十 外蒙归来(6)第一百七十四章节 推波助澜第五十 再战胶济线(6)第七十一 收复归绥(7)第十七 登陆战(6)第七 歼灭悍匪(1)第二十二 圣战者训练营第三十二 密会萨达姆(下)第二十三 特种兵分队第十七 巴基斯坦(7)第二十八 鏖战(3)第三十七 入侵伊朗(1)第六十三 击毙鹫津松平第一百一十二 收复平津(12)第十一 山本义正第五十五 太平洋空战(3)第四十 二代机显神威第六十六 美军地面进攻(4)第四十三 攻占库伦(2)第四 德国对日援助第十五 退往中华门(3)第八 崭露头角(6)第三十四 日军俘虏第六 崭露头角(4)淞沪会战日军部队简介第六十九 大空战(4)第四十四 美日战赤塔(14)第四十八 川岛芳子第二百一十二章节 美国反犹运动第三十六 外蒙归来(2)第五十一 再战胶济线(7)第六十七 收复归绥(3)第八十七 天降神兵(1)第九十章 美军救人质第三十八 重返南京城第四十二 印东大反击(2)第八十八 收复青岛(6)第十二 歼灭战车师团(2)第四十四 远征军郭伟(1)小米加步枪的书评第二十一 收复大同(6)第五 美军大登陆(4)第一百零二 收复平津(2)第五十三 出击贝加尔(3)第五十六 出击贝加尔(6)第二十二 争取美援第五十四 抗美援阿(8)第五十九 血战同古(2)第七 日本高级特工(6)第五十七 回马枪(3)评论---孟建宗
第八十二 YF22和YF23第八十 横扫北海道(3)第十六 日本特工队(2)第二十一节 远征军计划第十九 收复旅大(2)第六十三 血战同古(6)第四十六 巷战(5)第八十三 北线攻势(1)第二十九 解救矿工(1)第六十八 袭击汉口机场(5)第三十六 鲁中南大发展第八十 围堵美军第四十六 踏上九州岛(10)第二百二十二章节 利比亚和期货第五十九 血战同古(2)第六十 太平洋空战(8)第三十 兰伊合作第八十二 拦截巴顿(2)第六十三 血战济南(1)第十四 血腥海滩(4)第六十九 审判冈村第七十六 德黑兰之战(5)第四十八 诱饵战术第二十六 伊朗(上)第六十二 太平洋空战(10)第十四 掖县大捷(1)第九十四 巴顿末日(4)第二十三 收复旅大(6)第七十九 巧取威海(2)第五十七 平息内战(3)第一零三 真正停战第二十 日本特工队(6)第七十八 对海攻击(12)第七十三 德黑兰之战(2)第五十一 山东发展第七 美军大登陆(6)第十七 收复大同(2)第二百二十一章节 鲍威尔总统第四十六 远征军郭伟(3)第八十五 拦截巴顿(5)第二十三 攻击熊本(3)第一百五十五章节 入侵伊拉克(3)第九十三 美国人的心思第七十四 美军舰队第六十六 巨奸殒命(2)第八十五 奇袭北平第二十二 前往重庆第一百零一 收复平津(1)第十二 围点打援(3)第四十 外蒙归来(6)第一百七十四章节 推波助澜第五十 再战胶济线(6)第七十一 收复归绥(7)第十七 登陆战(6)第七 歼灭悍匪(1)第二十二 圣战者训练营第三十二 密会萨达姆(下)第二十三 特种兵分队第十七 巴基斯坦(7)第二十八 鏖战(3)第三十七 入侵伊朗(1)第六十三 击毙鹫津松平第一百一十二 收复平津(12)第十一 山本义正第五十五 太平洋空战(3)第四十 二代机显神威第六十六 美军地面进攻(4)第四十三 攻占库伦(2)第四 德国对日援助第十五 退往中华门(3)第八 崭露头角(6)第三十四 日军俘虏第六 崭露头角(4)淞沪会战日军部队简介第六十九 大空战(4)第四十四 美日战赤塔(14)第四十八 川岛芳子第二百一十二章节 美国反犹运动第三十六 外蒙归来(2)第五十一 再战胶济线(7)第六十七 收复归绥(3)第八十七 天降神兵(1)第九十章 美军救人质第三十八 重返南京城第四十二 印东大反击(2)第八十八 收复青岛(6)第十二 歼灭战车师团(2)第四十四 远征军郭伟(1)小米加步枪的书评第二十一 收复大同(6)第五 美军大登陆(4)第一百零二 收复平津(2)第五十三 出击贝加尔(3)第五十六 出击贝加尔(6)第二十二 争取美援第五十四 抗美援阿(8)第五十九 血战同古(2)第七 日本高级特工(6)第五十七 回马枪(3)评论---孟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