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见如故赵氏裔

bookmark

康老太君看着赵广陵和李秘被抬走,便朝楚定王问起赵广陵的身份,然而楚定王却只是说那是个有趣的孩儿,康老太君便更是好奇了。

楚定王看着老太君那一脸的期许,也终究是朝老太君问道:“老夫人适才可看出他的功夫套路?”

老太君是何等的眼力,虽然早先没有注意,到了后来才被吸引了眸光,但终究还是看得出来的,便朝楚定王回答道。

“该是俞大猷的传人,棍法名唤荆楚长剑,至于剑法,便是俞大猷的成名神剑,而拳法么,有点像少林的太祖拳,但比太祖拳要更加霸道……”

楚定王闻言,也呵呵一笑,朝康老太君道:“老太君既然能看出这些,便该知道他的身份了。”

“俞大猷的儿子?不可能,俞咨皋正在福建当都司佥事,断然不会出现在此地……”

老太君兀自摇了摇头,然而沉默了片刻,却又陡然抬起头来!

“难道……难道是……”

她的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然而楚定王却微笑着点了点头,眼望前方道:“是啊,就是那一家人了……”

康老太君自然知道那家人,那可是宋太祖赵匡胤的血脉!

俞大猷和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俞大猷比戚继光早生二十年,却又比戚继光晚死了差不多十年,按说活得久的才是更高明的那个,但实则不然。

戚继光虽然同样战功赫赫,但他懂得变通,为了戚家军,他可以像其他官员一般迎来送往,甚至有时候为了军饷,可以给朝廷上那些官员送礼走后门。

张居正就比较喜欢戚继光,而并不太喜欢俞大猷。

俞大猷虽然战功彪炳,四为参将,六为总兵,两为都督,但也遭遇了七次屈辱,四次贬官甚至罢免,还有一次入狱。

戚继光心思活络,情商极高,为达目的可以委曲求全,然而俞大猷却是刚正耿直,带着君子的傲气,如何都不肯委曲求全。

这些或许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他的老师便是赵本学。

这赵本学可是个奇人,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八世嫡孙,是泉州的大理学家,军事理论家,俞大猷后来能造出兵车来对抗骑兵,可以说最早就是受了赵本学的启蒙,这种兵车堪称坦克之祖,俞大猷的成就也就可想而知了。

赵本学是俞大猷的师父,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俞大猷正是受到了赵本学的影响,才会不卑不亢,不愿意委曲求全。

彼时戚继光到少林寺去求助,希望少林寺的武僧能够出面,组建一队僧兵来对抗倭寇,戚继光是个头脑灵活的人,很快就组建了僧兵团,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而俞大猷也曾经想要组建僧兵团,于是他便到少林寺走了一趟,由于他不像戚继光那么会说话,也没甚么孝敬,少林寺的大和尚便婉拒了他。

结果咱们俞大爷只是呲笑一声,说你这少林功夫一点不正宗,不要僧兵团也罢,招募了你们这些僧兵,说不定还会拖老子的后腿。

武僧们自是大怒,俞大猷正好教这些大和尚怎么做人,打斗过程如何已经无从考证,但俞大猷的自述文集里,却记载了这么一段。

“予昔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击剑之技,后自云中回,取道至寺,僧自负精其技者千余人,咸出见呈之。视其技,已失古人真诀。明告众僧,皆曰:此必积之岁月而后得也。”

这段话其实是老俞同志写在自己日记上的,意思是老俞我听说少林有七十二绝技神马的绝活儿,从云中回来,正好路过,就上去拜访,结果光头佬们很是自负,说少林寺人人都是扫地僧那样的高手,随便拉几个出来要教我做人。

老俞我看过之后,觉得他们实在不行,徒有虚名罢了,在一番友好而和谐的切磋之后,我就跟他们说了,你们不给力啊,老俞我教你们吧,那些个和尚就说了,愿意接受我的指教,老子却跟他们说,你们还嫩,要多练个三年五年才行呢。

这可是出自老俞日记的内容,而且是要刊印出来给别人看的,相信老俞也不会吹牛逼或者装逼,他的个性之高傲,武功之高强,也就略见一斑了。

也有人推断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便是因为适才赵广陵施展的那套太祖拳!

少林寺虽然是佛教祖庭,但以武功出名,这是在宋朝才开始,也是赵匡胤的功劳。

赵匡胤曾经是少林寺弟子,当了皇帝之后,少林寺自然也是鸡犬升天,这太祖拳,便是赵匡胤自创的。

有一次喝大了,太祖皇帝就说了,我要把自创的拳法放在少林寺的藏经阁里,往后发扬光大。

所谓君无戏言,说到就要做到,可宋太祖到底有些舍不得,于是就把太祖拳的招式放在了藏经阁里,心法却没有交给少林寺,而是由赵氏子弟世代传承。

赵本学是赵匡胤的十八世孙,自然得了太祖拳的心法,而俞大猷是他的徒弟,俞大猷的太祖拳自然要比少林寺那些空有其表,只有招式而没有心法的武僧要厉害了。

要知道太祖拳是传男不传女,从不外传,即便在少林寺里头,也是绝密的,然而赵本学却传给了俞大猷,赵本学也是俞大猷除了父亲之外,最尊敬的一个人。

受了赵本学的影响之后,俞大猷的脾性自然也就与官场格格不入了。

康老太君想通了这一些,那赵广陵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俞大猷死了大概有十二三年,赵本学死了五六十年,所以赵广陵不是赵本学曾孙,也该是孙子辈了。

也难怪楚定王对他如此优待,毕竟是赵氏皇族的后人!

明王朝是汉人王朝,也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对于同样是汉人王朝的赵氏皇族后裔,自是非常优待的。

而赵氏到底是前朝遗老,又自诩高贵,所以身份比较敏感,也就足以解释为了楚定王是欢喜又遮掩了。

康老太君猜出了赵广陵的身份,李秘对此却知道不多,只晓得这是俞大猷的传人,两人不打不相识,如今也懒得换衣服,见得甲士暂时离开了,便摘下面具来。

李秘早就犯了烟瘾,摸索了一通,摸出烟枪来,便美美地吸了一口,又将烟杆子递给了赵广陵。

赵广陵显然没想到李秘竟然会有这等好东西,当即美滋滋地抽了起来。

彼时抽烟是士大夫极其鄙夷的一件事,但也有不少人偷偷抽着,毕竟金丝熏是金贵的外来品,这东西不喜欢的弃之如敝履,唾弃到极点,可喜欢的却又视之为价值连城的良品。

赵广陵家里自是钟鸣鼎食,但毕竟出身高贵,也不准他们抽烟,然而赵广陵是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人,也是个老烟民,抽了李秘的烟,发现竟然还是极其上等的金丝熏,对李秘就更是感兴趣了。

“喂,你这家伙可是深藏不露,到底还有多少好玩意儿藏着掖着啊?”

他美滋滋地抽着烟,李秘也笑了:“你不也留手了么,到底还有多少绝招藏着,也不拿出来教教我,就知道蹭我烟抽。”

赵广陵吞云吐雾,稍稍昂起头来,得意道:“不是我说胡话,就你这资质,根本不是练武的料,也就舍得拼命罢了,想要拜我为师,先磕百八十个响头再说!”

李秘一把夺过烟枪来,嘀嘀咕咕骂了几句,脸上却很是轻松,他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一见如故了。

赵广陵虽然本事大,但没有周瑜那种阴沉,也不需担心会被算计,坦坦荡荡,交往起来很是舒畅,说甚么做甚么都可以肆无忌惮,自由洒脱,充满了狂士的狷疏,又有着国士的心胸与本事。

抽了两口烟之后,李秘又问道:“你不会也要考武举吧?一看你就是吃穿不愁的贵家公子,又是俞大猷老将军的徒弟,随便开声说句话,混顶官帽子全然不是问题,何必来受这个罪,打生打死的,真真是要命得紧!”

赵广陵却是严肃起来,遥望着外头的青天,眸光高远,有些出神道。

“自己挣来的,才是真本事,享受起来才自在啊……”

李秘仿佛能看到他眼中满是淡淡的无奈和忧伤,与适才那个拼命的,或者不羁的男人,截然不同,但气氛显得有些沉重,李秘便朝他说道。

“哦,原来是下基层体验生活来了。”

李秘虽然说的是现代词汇,但赵广陵到底还是听懂了,朝李秘轻轻踢了一脚道。

“小爷是正经想打拼事业的,你可别挡我的道!”

李秘疼得呲牙咧嘴,朝赵广陵道:“眼下就是想挡道也是有心无力了,你这手也是够黑……”

赵广陵也嘿嘿笑了,过得片刻才说道:“戚继光,果是个人物,难怪师父一直以他为对手……”

戚继光和俞大猷也是一时瑜亮,只不过各有千秋,史书上的头衔几乎都差不多。

戚继光是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而俞大猷的则是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二者差别就在于一个是书法家,一个是武术家,一文一武。

而大明朝是崇文抑武,或许也决定了俞大猷的境遇终究是不如戚继光了。

其实俞大猷最先学的是易经,后来跟着赵本学则是学习儒家理学,他也不是没文化的粗鄙武夫,只不过他在朝堂上的定位和官职,才决定了他武人的身份罢了。

明朝武将地位低下,便如王阳明和孙承宗等人,都是文官做武事,而且还能做出天大的成就来,这便是明朝忌惮武将甚至歧视武将的证明了。

李秘如此想着,也在为自己的前途思量了一番,赵广陵仿佛也陷入了短暂的迷茫。

不过这种休闲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因为外头的甲士已经在催促:“二位且快些换衣服,下一轮比较的时辰要到了。”

赵广陵此时才挣扎着坐起来,朝李秘道:“再来?”

李秘露出白牙:“再来!”

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还阳气第二百七十二章 搜查住处无隐匿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达京城宣召急第一百三十二章 令官好心或恶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个中内情俱已知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参领不识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临别事多乱心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灯瞎火荒唐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举士子来挑事第十二章 悲恸茂才领妻子第六十二章 无妄招灾清白日第四百五十章 谨慎收场无巨细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扬镳各归梓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后查案无的矢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还阳气第六百三十二章 紧随敌军暗虎视第一百九十八章 知县都督叙旧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场面混乱有勇气第四百三十三章 诏狱深处审妖异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下水道好探秘第一百七十三章 心病尽去人长辞第五百四十二章 后宫召见举能吏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乱曲直第二十四章 刑房司吏暴发癔第三百零零三章 回归姑苏年将至第五百八十章 为着大局把图刺第六百零零五章 两相权衡皆便宜第四十二章 隐匿墙外听消息第九十九章 且把生机托葛氏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通检验老教士第三百五十一章 鱼龙蔓延幻术师第五百二十章 生则同袍不忘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周旋缠斗暗射击第三百五十七章 顾虑尽去待府试第五百六十七章 野庙山坡冷月低第四百七十九章 顺藤摸瓜查游击第二百九十四章 启程前夜盗书急第二百零九章 接二连三遭骗欺第六百零零四章 文官魁首斗锋机第三十六章 震慑全场扬心气第四百七十一章 角楼坍塌魂飞兮第六百三十二章 紧随敌军暗虎视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平圣令独遗世第五百六十六章 乡学先生有见地第五十八章 临行会面预结义第四百二十七章 献计皇子掴外使第六百零零五章 两相权衡皆便宜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军又宣旨第四百八十七章 年末辽东冰雪地第十七章 卷宗暗藏敌奸细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乱阴阳有怪疾第一百五十四章 官途艰难需隐逸第五百七十八章 为求震慑不姑息第一百四十七章 爆发恶念之种子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宫里几失礼第四十七章 知府青睐隐深意第五十七章 情报确定大军机第五百零零二章 阴阳神道传宗嫡第四百七十一章 角楼坍塌魂飞兮第三百零零六章 寻访闺蜜红巷里第六百四十二章 外号疯狗之御史第二百九十章 红毛外援终来至第一百八十八章 沙所衙堂争锋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头场新雪为新诗第四百四十三章 地宫宝库遇玄奇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扬镳各归梓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来要托遗第四百四十章 青雀出击显凶戾第四百二十三章 两大宗师谈新戏第八十一章 罪魁祸首一官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邪恶震慑世家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见识广博引诧异第五百六十四章 吞书割舌有所指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来致意第二百三十章 魔女开刀救士子第六百零零二章 殷勤接洽惹怀疑第五百六十一章 穷途末路仍理智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诚意第四百零零二章 难得清闲又来事第二百二十章 可怕奴具血滴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营边军矛盾起第五百二十八章 执迷不悟是崔氏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晓原意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见贵妃双对峙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云忆今昔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见新太子第六十一章 瞒天过海入宅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分散行动靠本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见得司马说秘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针锋相对争大气第五百九十六章 飞出樊笼名右离第三百九十一章 应对后续连环计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战启幕炮声急第二章 浅滩小蛟意崛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密之后仍是谜第五百九十四章 天照大神之奇迹第五百一十七章 趁乱救人看起义第四百九十五章 豪气干云险竞技第六百三十四章 危难时刻同母弟第一百一十一章 群英会之大来历
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还阳气第二百七十二章 搜查住处无隐匿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达京城宣召急第一百三十二章 令官好心或恶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个中内情俱已知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参领不识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临别事多乱心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灯瞎火荒唐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举士子来挑事第十二章 悲恸茂才领妻子第六十二章 无妄招灾清白日第四百五十章 谨慎收场无巨细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扬镳各归梓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后查案无的矢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还阳气第六百三十二章 紧随敌军暗虎视第一百九十八章 知县都督叙旧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场面混乱有勇气第四百三十三章 诏狱深处审妖异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下水道好探秘第一百七十三章 心病尽去人长辞第五百四十二章 后宫召见举能吏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乱曲直第二十四章 刑房司吏暴发癔第三百零零三章 回归姑苏年将至第五百八十章 为着大局把图刺第六百零零五章 两相权衡皆便宜第四十二章 隐匿墙外听消息第九十九章 且把生机托葛氏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通检验老教士第三百五十一章 鱼龙蔓延幻术师第五百二十章 生则同袍不忘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周旋缠斗暗射击第三百五十七章 顾虑尽去待府试第五百六十七章 野庙山坡冷月低第四百七十九章 顺藤摸瓜查游击第二百九十四章 启程前夜盗书急第二百零九章 接二连三遭骗欺第六百零零四章 文官魁首斗锋机第三十六章 震慑全场扬心气第四百七十一章 角楼坍塌魂飞兮第六百三十二章 紧随敌军暗虎视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平圣令独遗世第五百六十六章 乡学先生有见地第五十八章 临行会面预结义第四百二十七章 献计皇子掴外使第六百零零五章 两相权衡皆便宜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军又宣旨第四百八十七章 年末辽东冰雪地第十七章 卷宗暗藏敌奸细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乱阴阳有怪疾第一百五十四章 官途艰难需隐逸第五百七十八章 为求震慑不姑息第一百四十七章 爆发恶念之种子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宫里几失礼第四十七章 知府青睐隐深意第五十七章 情报确定大军机第五百零零二章 阴阳神道传宗嫡第四百七十一章 角楼坍塌魂飞兮第三百零零六章 寻访闺蜜红巷里第六百四十二章 外号疯狗之御史第二百九十章 红毛外援终来至第一百八十八章 沙所衙堂争锋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头场新雪为新诗第四百四十三章 地宫宝库遇玄奇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扬镳各归梓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来要托遗第四百四十章 青雀出击显凶戾第四百二十三章 两大宗师谈新戏第八十一章 罪魁祸首一官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邪恶震慑世家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见识广博引诧异第五百六十四章 吞书割舌有所指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来致意第二百三十章 魔女开刀救士子第六百零零二章 殷勤接洽惹怀疑第五百六十一章 穷途末路仍理智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诚意第四百零零二章 难得清闲又来事第二百二十章 可怕奴具血滴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营边军矛盾起第五百二十八章 执迷不悟是崔氏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晓原意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见贵妃双对峙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云忆今昔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见新太子第六十一章 瞒天过海入宅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分散行动靠本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见得司马说秘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针锋相对争大气第五百九十六章 飞出樊笼名右离第三百九十一章 应对后续连环计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战启幕炮声急第二章 浅滩小蛟意崛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密之后仍是谜第五百九十四章 天照大神之奇迹第五百一十七章 趁乱救人看起义第四百九十五章 豪气干云险竞技第六百三十四章 危难时刻同母弟第一百一十一章 群英会之大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