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二 该死的政治啊

王锡爵大喜之下,召集了兵部户部尚书还有内阁的其他成员一起来开会,公布了这个消息,把萧如薰的捷报给他们看,看完之后,杨俊民长舒一口气,石星长叹一口气,赵志皋微微摇头不言不语,张位则感叹道:“萧季馨不愧良将,深明朝廷之意也,此计,不失为以退为进之策。”

大家的意思,萧如薰早就知道了,他不是傻子,他也有自己的交际圈,对朝廷的一些风向标,他清楚得很,所以朝廷让他打缅甸他就打缅甸去了,打完缅甸之后也就不回来了,他知道自己立下大功,朝廷官员不欢迎他回来,所以干脆就自己提出不回来,担心缅甸贼人死灰复燃,请求永镇缅甸,不回来了。

聪明人啊!

张位就是这个意思。

杨俊民则是着重看到了萧如薰请求流民填充缅甸的建议,帮大明解决流民的问题,还能填充缅甸的人口,让缅甸加速发展起来,成为大明新的领土,不失为一石二鸟之策。

石星则是感叹,则是叹息,好好的一个将军,居然被朝廷的政策逼得不敢回来,打遍四方无敌手的大将,终于也要急流勇退,不再参合中原之事,而是老老实实的待在边疆戍边,以期平安一生了。

就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萧如薰比狄青和李成梁要聪明些。

他知道中央政府里容不下一个纯粹的武人,所以干脆就不回来了,直接待在打仗的地方,借着戍守边疆的理由,让自己安全的度过余生,反正边疆之地,蛮荒之地,朝廷不感兴趣,更别说是缅甸那种化外之地,根本就不在官员的眼里,辽东尚且需要考虑,缅甸根本不用考虑,本来没人愿意守的话直接放弃都可以,现在有人愿意守,还有好处,那就守呗!

“本朝立国以来,除云南沐氏用镇云南之外,还没有永镇的例子,萧如薰善战,善守,难得良将,不用在征讨四方为国立功,而永守缅甸蛮荒之地,是否太过于屈才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石星是真的欣赏萧如薰,当初弃用李如松选择萧如薰的就是他,是他一手提拔了萧如薰,现在萧如薰立下大功,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渐渐有了问鼎内阁阁臣的资格,此时此刻让萧如薰永镇缅甸偃旗息鼓,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好处,他当然希望萧如薰继续打仗,继续给他造势。

赵志皋也支持石星的看法:“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要有用到萧如薰的地方,让他永镇缅甸不是不可以,但是难得良将,也太屈才了。”

张位不爽了,他是坚定的大臣派系。

“此言老夫不敢苟同,萧如薰有大将之才,永镇缅甸只是一个名目,真正的目的是永镇大明南疆,将战火阻隔在大明国土之外,是我大明南方的一道长城,自正德以来,南方海疆不稳,佛朗机人犯边,洞武人犯边,下一回还不知道要有什么人犯边,天下越来越不稳,北方风起云涌,正是我等需要投入大精力之时。

我等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南边,此时有萧如薰这等良将主掌南疆兵务,为大明挡住兵灾,我等就能全力以赴北方边患,解决蒙古,解决女真,解决流民和粮荒的问题,岂不妙哉?”

张位的发言得到了杨俊民的全力支持,他只在意流民问题,拿不出银子赈灾的是他,要是流民造反事情闹大,他估计有性命之忧,如今哪怕是一根救命稻草他也不敢放过。

“张阁老所言即是,下官也十分赞同,如今北方各地流民汹涌,各地官府告急,国库却空虚不已,无能为力,一旦地方粮库告罄,没有存粮救济灾民,那可如何是好?流民没饭吃,什么事情都敢做!诸位,我们要眼睁睁看着流民造反吗?如今给他们一条活路是最重要的,重建缅甸宣慰司,就是这条活路!”

两人赞成,两人反对,主导权就落在了王锡爵的身上。

王锡爵的选择是十分明确的,或者说,他没有别的选择,他已经决定,此事解决之后,他就退出朝廷告老还乡,从此在皇室的监督下了此余生,他已经没有别的想法和政治抱负了,唯一的期望,就是临走前再办成一件事情。

让萧如薰留在缅甸当地,是开战之前,他和皇太后商量好的事情,他是必须要走的,如果他走了,萧如薰回来了,谁还能阻止皇帝和萧如薰之间的秘密联系呢?别看皇帝现在偃旗息鼓一副乖孩子的样子,谁知道心里是不是藏这一团火?皇帝才三十岁,还没到偃旗息鼓的时候,嘉靖爷这个时候正在火力全开的折腾群臣呢!

必须要防患于未然,不能把有大名望的大将放在皇帝身边,以免皇帝重掌军权,对文臣不利。

所以,萧如薰主动提出最好,他要是不主动提出,朝廷还要他永镇当地,那就有些吃相太难看的意思了……

这个事情本身就是朝廷和皇家不地道,萧如薰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所以说,如果没有这块遮羞布,他们还真不好意思叫萧如薰待在那儿就别回来了。

现在可好,萧如薰自己提出来了,那就最好不过了。

王锡爵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

“如薰良将难求,放置边关,未免大材小用,老夫深感不妥……”

此言一出,张位和杨俊民大惊失色,而赵志皋和石星则喜不自胜。

“然国朝南疆边患慎重,更有佛朗机人自海边来,不得不防,近年来北方边患日重,朝廷精力不足,无法同时兼顾南北,因此,安排一员得力大将镇守南疆纵览兵务,未必不是可行之策,老夫以为,萧如薰永镇缅甸之事,可上奏天听,请陛下给予批复,我等只需要听从陛下的意见就好。”

王锡爵的话说的冠冕堂皇,但是无论是石星还是赵志皋都清楚,王锡爵站在了张位那边儿,希望把萧如薰留在当地,别让他回来了,为此,把永镇缅甸的资格给他也未尝不可,哪怕是封个国公也可以,只要他别回来,别打破了京城现有的利益均衡。

该死的政治啊!

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钧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九百六十五 命运线一千零八十八 黑阎王与黑无常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劝说信三百五十 瘟疫爆发三百九十七 陈龙正西行记(三)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军改组计划和北伐五年计划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业皆平等,无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陈龙正与热切的欧洲一百二十一 本督亲自为将军牵马六百三十八 三绝三百九十六 陈龙正西行记(二)四百九十六 朱翊钧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一千三百七十三 愿我大秦繁荣昌盛,永世不衰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观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尔哈赤六百二十九 鸠占鹊巢八百四十八 我决不允许任何人侮辱我的将士三百五十八 夜袭(三)三百八十一 萧如薰的捷报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一百九十三 压倒性的优势九百六十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三十五 例外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军侯八百九十三 诛杀(上)二百五十九 朱翊钧的组合拳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八百一十 心虚九百一十 怎么就输了呢?二百一十三 丰臣秀吉追上了织田信长的步伐九百三十四 为我而战吧,士兵们!九十二 帝国最后的荣耀一百零八 水陆并进的构想九百五十四 重新开始吧!四百二十四 归来的利玛窦一千三百二十一 养鸭治蝗四十 哱承宠游说周国柱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梁一百二十八 碧蹄馆遭遇战(上)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八百零八 沈一贯是极其诧异的八百七十一 李汶坚持自己的判断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八百五十 没人可以阻止我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与留六百零八 萧如薰的目的七百五十七 沈一贯没安好心四百四十九 山头三百三十一 中国人回来了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严六百九十五 请沈阁老务必要小心一个人八百六十九 寒风瑟瑟一百零八 水陆并进的构想三百六十四 大决战三百一十三 几千年的套路六百二十一 开始吧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们需要尽快掌握专业技能八百五十七 第二轮北伐开始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六百四十五 绝对不会背叛投敌的人五百零九 阴狠的套路六百一十四 想种田的努尔哈赤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零九十七 斥责毛文龙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俨被捕七百五十四 李如松做了一个决定二百九十七 李如松开始思考六百六十 男人的欲望一百三十六 血战碧蹄馆(五)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九百四十五 也不能让这些人继续姓朱了四百零八 条件(上)四十七 战后一百六十五 时代的脚步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一百一十 汉城刮起的恐惧旋风(上)一千零七十八 杨应龙的挑衅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五百六十五 萧如薰的嘱咐五百零三 我虽文弱,却不怕死六百二十九 鸠占鹊巢三百四十六 焦土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八百七十四 当小人物撞上大时代九百一十四 赭黄色的绢布六百五十五 一个都不会放过八百九十四 诛杀(下)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准备二百二十五 换约之战(中)二百七十九 门庭若市的萧府二百五十一 三王并封五百一十八 将大明的未来夺回来!一千二百一十五 并没有什么卵用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无敌舰队
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钧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九百六十五 命运线一千零八十八 黑阎王与黑无常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劝说信三百五十 瘟疫爆发三百九十七 陈龙正西行记(三)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军改组计划和北伐五年计划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业皆平等,无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陈龙正与热切的欧洲一百二十一 本督亲自为将军牵马六百三十八 三绝三百九十六 陈龙正西行记(二)四百九十六 朱翊钧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一千三百七十三 愿我大秦繁荣昌盛,永世不衰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观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尔哈赤六百二十九 鸠占鹊巢八百四十八 我决不允许任何人侮辱我的将士三百五十八 夜袭(三)三百八十一 萧如薰的捷报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一百九十三 压倒性的优势九百六十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三十五 例外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军侯八百九十三 诛杀(上)二百五十九 朱翊钧的组合拳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八百一十 心虚九百一十 怎么就输了呢?二百一十三 丰臣秀吉追上了织田信长的步伐九百三十四 为我而战吧,士兵们!九十二 帝国最后的荣耀一百零八 水陆并进的构想九百五十四 重新开始吧!四百二十四 归来的利玛窦一千三百二十一 养鸭治蝗四十 哱承宠游说周国柱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梁一百二十八 碧蹄馆遭遇战(上)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八百零八 沈一贯是极其诧异的八百七十一 李汶坚持自己的判断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八百五十 没人可以阻止我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与留六百零八 萧如薰的目的七百五十七 沈一贯没安好心四百四十九 山头三百三十一 中国人回来了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严六百九十五 请沈阁老务必要小心一个人八百六十九 寒风瑟瑟一百零八 水陆并进的构想三百六十四 大决战三百一十三 几千年的套路六百二十一 开始吧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们需要尽快掌握专业技能八百五十七 第二轮北伐开始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六百四十五 绝对不会背叛投敌的人五百零九 阴狠的套路六百一十四 想种田的努尔哈赤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零九十七 斥责毛文龙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俨被捕七百五十四 李如松做了一个决定二百九十七 李如松开始思考六百六十 男人的欲望一百三十六 血战碧蹄馆(五)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九百四十五 也不能让这些人继续姓朱了四百零八 条件(上)四十七 战后一百六十五 时代的脚步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一百一十 汉城刮起的恐惧旋风(上)一千零七十八 杨应龙的挑衅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五百六十五 萧如薰的嘱咐五百零三 我虽文弱,却不怕死六百二十九 鸠占鹊巢三百四十六 焦土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八百七十四 当小人物撞上大时代九百一十四 赭黄色的绢布六百五十五 一个都不会放过八百九十四 诛杀(下)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准备二百二十五 换约之战(中)二百七十九 门庭若市的萧府二百五十一 三王并封五百一十八 将大明的未来夺回来!一千二百一十五 并没有什么卵用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无敌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