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折扇

又是厚道的4000字!

愣了下神,看了看林老头,发现林老头除了手上握着一把看起来品相相当不错的折扇之外,再无他物,便知道这老头故弄玄虚,所说的玩意儿便是手中这把折扇,便笑着说道:

“呵呵,林爷爷,您老是风流不减当年啊,如果换上黄袍马褂,像乾隆皇帝一样去江南走走,都不知道会迷倒多少江南老太太哦!”

“哈哈,墨白,说得好说得好!”老头儿见李墨白打趣儿林老头,笑着起哄道,“老林,你也是的,半截身子骨都入土了,怎么聊发少年狂,拿把折扇晃悠啊!咦,莫非你说的玩意儿就是这把折扇?”

“哈哈,我的老伙计啊,不服老不行吧,我看啊,估计在我一进来墨白就盯上我这把折扇喽!”林老头也不怪,颇有几分得色地哈哈笑道。说着话将手上的折扇利落的一转,将扇头递给了林墨白,“既然墨白早看出来了,就让墨白先看吧,谁让你老头子老眼昏花呢!”折扇不是易碎品,倒也没有瓷器那样娇贵,有那么多讲究,直接递过去也无妨。林老头说话可是很讲究,显然得到这把折扇后,颇为下了一番功夫,一般人会把折扇说成‘柄’,但实际上折扇应说‘把’,只有团扇才会说‘柄’,因为折扇是把玩之物,团扇才有手柄。

“呃,爷爷您先吧!”接过折扇,李墨白很是恭敬的递给了自家老头子。林老头挤兑老爷子,自己可不能在外人面前失礼,握在手里时感觉扇骨不错,虽然心下着实好奇,这林老头淘弄到谁的扇面了,颠颠的来献宝,但古玩毕竟是一种文化不是,咱又不是那些附庸风雅的暴发户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既然带一个古字,那传统的礼仪尊卑绝不可失。

“哈哈,老东西,羡慕吧!”这林老头的几个儿子孙子没有一个喜欢古玩的,被老头引为憾事儿,老爷子却是毫不留情地打击道。接过折扇,也不撒开,老头儿先是仔细地打量着扇骨,然后撒开折扇,仔细观察扇面,期间还拿起放大镜仔细的观察扇头的包浆、扇画和落款印鉴。

折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也是中国传统文人雅士的最爱。用时须撒开,成半圆形,聚头散尾。又名撒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折扇最早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这“腰扇”,据《通鉴注》上的解释,“即折叠扇。”不过那时还不流行。到了北宋,“如市井中所制折叠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市井有制,说明它已不是少数人专用的了,而是已经成为商品了,并且流行开来。

另一说折扇是一种舶来品,由日本遣唐使作为进贡礼品送到中国。但个人以为,《南齐书》所载还是比较靠谱的,堂堂中华一把折扇还需要从当时还是半奴隶社会的小日本引进,笑话耳!

约莫过了十分钟,合上折扇,递给了李墨白,笑眯眯地说道,“墨白,你看看,然后说叨说叨,要是说得好,还比较喜欢的话,就留下吧!”老头儿宛若这折扇是自己的一般,旁若无人地考校起李墨白,也不看旁边的林老头,林老头听老头子如此说也不恼,笑眯眯的,如同一尊弥勒佛。

“呵呵,这可是林爷爷的心爱之物,我可不敢夺林爷爷所爱啊!”接过折扇,听老爷子如此说,虽然没有看但心中已经笃定这是一件大开门的玩意儿,老头子是在给自己抬轿子呢,毕竟古玩圈儿就这么大,从来都是口口相传。

拿起折扇,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是一件难得地精品,也颇为震惊,难怪老头儿上手就舍不得放下,“林爷爷,您这可是件难得一件的精品呐!九五十六方的浅刻平地留青雕古方头玉竹骨折扇,扇骨是支慈庵大师雕刻的《青莲图》,扇画是虎痴张善孖大师画的《虎啸图》,好东西啊,我真的都想留下了,就是不知道林爷爷您是否肯割爱呢!”

李墨白不由大赞,所谓九五十六方指的是扇骨长九寸五分,大骨小骨合计十六档,乃是清末民国时期的最流行的标准规格;浅刻平地留青雕是说扇骨的雕刻工艺,即将图文留于竹皮(青)上,其余铲去为底(地),图文再以浅刻法,分出层次,从而具有深淡的墨色效果;古方头是说扇头的样式,常见的扇头样式有直方、古方、鱼尾、葫芦、如意、和尚头(圆头)。

至于支慈庵大师,不得不先介绍下支慈庵大师的背景了。支慈庵大师则是近代最著名的竹刻大师,艺术造诣深厚,能书善画,尤擅金石。以画理刻竹,讲意境,求情趣,熔书、画、刻于一炉,刀工精致,谨严有法。竹刻画面结构完整协调,刀法准确精细,善于运用竹片自然的“皮”、“青”,表现画色的浓淡阴阳。雕刻手法有阴文浅刻、留青浅刻、浅浮雕和高浮雕等表现形式。

日本入侵上海后,支慈庵刻“蒲塘清趣及蚕叶图臂搁”,作品正面用留青法刻荷塘景色,荷花花瓣纤细轻薄,花蕊上有幼蜓点足,飘飘欲飞,荷叶翻卷舒展,叶面的筋脉纹理及高低起伏,状写入微。臂搁背面在竹簧上用浅浮雕手法刻“蚕叶图”,桑叶上有数条银蚕蠕动,叶面蚀孔累累,刻划得惟妙惟肖。《竹人续录》的作者、文物鉴赏家禇德彝题跋曰:“慈庵刻竹,今之希黄、松邻也。此秘搁刻蚕叶图,适强邻来侵,郡县皆遭残焚。未逐鲸吞,先为蚕食,此画为预兆矣。”评价不可谓不高,支慈庵刻这件臂搁,意在影射日寇入侵,国土沦丧,民族危亡,忧国之情溢于刀锋。

而虎痴张善孖,那就更是大大有名了,中国画虎第一人,如果这样说还不够清晰的话,庸俗点说就是著名画家张大千大师的二哥。张善孖善画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尤精画虎,他笔下之虎同前人画虎颇有不同,前人画虎多为臆测,着重虎威的表现,至于虎的形体结构则不免有失,而张善孖笔下猛虎,既不失虎的威猛,又富有人性,含有一种温情,同时结构准确,虎的特征明显。

同时,这老人家不但是虎痴还是位忧国忧民的抗日志士,关于他的故事可真不少。1935年,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国民党师长郝梦麟被调入贵州,参加围剿。他的部队在黔岱的深山洞窟里抓到一虎崽,不久带回汉口“绥靖公署”,送给总参议朱伯林,时间长了,乳虎成了小老虎,每日再跟家里的孩子玩耍不免危险,朱伯林知道老友张善孖善画虎,就打个电报到苏州,问送你一头老虎要不要,这样的电报实在好玩,而张善孖接到电报是喜出望外——为了画好老虎,他是养过老虎的,不过还是以前在四川的时候,这只老虎大概吃肉比较厉害,肉多生痰不幸夭折了,张善孖一直引为憾事。现在佳音传来,他立刻抱病专门去了汉口,载虎归来,网师园里的假山洞成了幼虎的新家。当他抱着小虎穿过苏州的繁华街道时,观者惊诧,一时轰动。

抗战爆发后,他画了一群老虎,扑向前方,题名为《怒吼吧,中国》,以表达他对全民抗战胜利的歌颂。画有上有二十八只猛虎,奔腾跳跃,追扑一线落日。老虎像征中国二十八省,威武勇猛,生气勃勃;落日像征日寇,夕阳西下,气息奄奄。他还在上面题词:“雄大王风,一致怒吼;威憾河山,势吞小丑!”当晚他对朋友说:“你们看,二十八省都怒吼了,小日本焉有不败之理。”后来他站在画前请人拍照,浓髯长袍的张善孖与这幅巨作融为一体,大义凛然,慷慨豪迈,显示了他的尊严与人格。除此之外,还画有著名的《十二金钗图》,画虎的各种形态,各摘西厢记词句题之。如“临去秋波那一转”、“怎么回不过脸来”、“终日价情思睡昏昏”等,以寓美人猛虎之意。之后,又于欧美办举办100多场抗日募捐画展,前后所得捐款共达美金20多万美元,其中个人义卖虎画就得款10多万美元,获得各方高度评价。

他画的虎和他的人格一样名垂千古,令人景仰。同样精彩而又真实的故事还不少,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而被人刻意地忽视了。

“啧啧,陈年玉竹,牛角钉贯穿大小扇骨,钱眼及扇骨包浆浓厚幽亮,显然是经过长期把玩才形成,并非刚出炉做旧后的那种锋芒毕露的‘贼光’;看这竹刻,荷花花瓣纤细轻薄,荷叶翻卷舒展,筋脉纹理高低起伏,立意高远,意趣盎然,刀工精致,谨严有法,绝非伪作,作伪做到这一步也不是作伪了,而是大师了,铃印染香馆主,这个染香馆主可是个了不起的大师,被誉为二十世纪唯一可与竹刻开派立宗的领军人物朱松麟、张希黄齐名的人物。印章字迹细若纤毫,却清晰挺括,古朴遒劲;品相完好,材质上佳,款式高古优雅。

扇画是张善孖的《独步山林》,笔墨恣肆雄健,气势豪迈,虎虎生威,一肌一脊、一肩一爪,无不精力磅礴,精纯逼真,果然是虎啸丛林,尽显山林之主豪迈本色,从用笔、用墨、用色、章法来看无疑是张善孖真迹;落款‘力拔山兮气盖世,天下无人不识君。元白仁兄先生正,弟虎痴张善孖写於网师园’。三枚钤印分别是张善孖的姓名字号印‘张泽善孖印信’,抒发胸中志向的成语印‘胸中之气以吞牛’,斋馆印‘大风堂’,印章轮廓圆润,表面光滑,篆法合度,章法合理,刀法精致。成画时间应该是张善孖大师居于网师园期间,款识里提到的元白是当时著名古琴家徐元白,张善孖本人善古琴,与之交好,可谓是传承有序。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由于张善孖的市场认知度相对较低,支慈庵的竹刻虽有有名,但竹刻是小众市场,如果上拍的话,起拍价能达到十万元,如果遇到爱好者相互竞争,价格会翻番甚至更多。”

“哈哈,没想到我老头子在风烛晚年竟然拣了个传说中的大漏!”听李墨白说完,林老头得意地哈哈大笑道,“墨白,你要是喜欢,你就留下吧!”

“林爷爷,这样不好吧,这可是你的心爱之物呢!”李墨白虽然心中喜欢,却也不好吃相太难看,毕竟这老头待自己不错,小的时候对自己更是豪不藏私。

“呵呵,墨白和这老东西不必客气,喜欢就留下吧,!”老头儿一直没有插话,这时候乐呵呵地说道,显然也颇为喜欢这把折扇。

“呵呵,和我老人家不必客气,不过只是仅限于墨白啊!”林老头心情舒畅,满面红光地说道。

“那成,林爷爷您看十五万让给我如何?”李墨白想了想,自己手头的资金也不算多啊,地主家也没有存粮啊。

“哈哈,算了,就按你说的起拍价十万吧,超出部分就算我老人家给你的礼物!”虽然林老头拣了个漏,但是要是让老头原价转让,那就完全失去拣漏的乐趣了,而不是钱多少的问题,所以林老头便按照李墨白自己预估的价格转让了,这也是圈子里的行规,市面上拍到一百万的物件儿,圈子里自己人可能七八十万就拿下了。

“墨白你晚上要是有空的话,去我家吃饭吧,我那孙女要是见到你了,肯定会高兴坏的!”还沉浸在拣漏后的兴奋中,林老头又若有所指地说道。

PS:票票啊票票,推荐票、收藏(加入书架)、签到都给我拿来吧!

第138章 警察来了第507章 全球曝光第175章 天花乱坠第423章 蝉、螳螂与黄雀第456章 惊世铜车马第126章 王老头的宝贝第501章 造势(一)第190章 艰难的选择第370章 情迷威尼斯第194章 陶醉第342章 未雨绸缪第427章 绝世宝藏第179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163章 震惊全场的白雪第192章 名砚汇聚第349章 再赴印度,打开宝库第22章 老北京豆汁儿第366章 天上掉馅饼?第8章 惜古斋第442章 贺寿第399章 这是一个奇迹第269章 见家长第523章 宝岛之行第39章 采购毛料(四)第132章 回报第309章 最爱巨无霸第277章 我生君未生第13章 交流第213章 翡翠毛料也作假第198章 返回秦城,又见无名古画第306章 惊天之密第319章 发现宝藏第350章 惊天宝藏到手第51章 沐家断玉决第375章 未雨绸缪的阳谋第281章 准备起航第450章 视察华星,准备进藏第235章 又见巨无霸第277章 我生君未生第386章 丰硕的成果第432章 天下第一剑第374章 荣归第509章 强硬的战斗檄文第268章 体验偷情的滋味第510章 奇迹,全民见证第404章 大刀阔斧,花落谁家第421章 一句话引发的风暴第446章 林半山的秘密第258章 语不惊人誓不休第145章 对不住啊,我不是有意的第91章 创业其实很琐碎第111章 破解神秘路线第136章 我脸上写的有骗子二字吗?第70章 尘埃落定第160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第229章 嚣张地连中17标第455章 神庙遗址第188章 大开眼界第2章 回家(上)第295章 极品黑陶与稀世赝品第292章 古堡春色第34章 佚名仕女图第218章 久别重逢第426章 初现端倪第318章 溶洞第455章 神庙遗址第230章 去平洲捞钱第441章 金缕玉衣,疑窦重重第343章 最后的喧嚣第169章 再切一刀看看第277章 我生君未生第76章 车子与房子第270章 收买丈母娘第366章 天上掉馅饼?第351章 连番遭遇海盗第48章 好运连连(下)第148章 玻璃种帝王绿?第341章 旧貌换新颜第378章 掸族寨子第436章 悲喜两重天第499章 日军宝藏(六)第152章 享受翡翠王的待遇第14章 真真假假谁又能分清(下)第268章 体验偷情的滋味第161章 胎死腹中的突袭第501章 造势(一)第284章 荣光初见第503章 造势(三)第487章 明标(十)第440章 虎符,搅局第412章 火烧乌纱帽第424章 风云汇聚,一触即发第14章 真真假假谁又能分清(上)第40章 初战告捷(上)第187章 鉴宝会开始第168章 洗具之后是杯具第304章 招摇过市,大肆采购第48章 好运连连(下)第58章 赌赌玩石头的缘分(下)第458章 神秘帛书
第138章 警察来了第507章 全球曝光第175章 天花乱坠第423章 蝉、螳螂与黄雀第456章 惊世铜车马第126章 王老头的宝贝第501章 造势(一)第190章 艰难的选择第370章 情迷威尼斯第194章 陶醉第342章 未雨绸缪第427章 绝世宝藏第179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163章 震惊全场的白雪第192章 名砚汇聚第349章 再赴印度,打开宝库第22章 老北京豆汁儿第366章 天上掉馅饼?第8章 惜古斋第442章 贺寿第399章 这是一个奇迹第269章 见家长第523章 宝岛之行第39章 采购毛料(四)第132章 回报第309章 最爱巨无霸第277章 我生君未生第13章 交流第213章 翡翠毛料也作假第198章 返回秦城,又见无名古画第306章 惊天之密第319章 发现宝藏第350章 惊天宝藏到手第51章 沐家断玉决第375章 未雨绸缪的阳谋第281章 准备起航第450章 视察华星,准备进藏第235章 又见巨无霸第277章 我生君未生第386章 丰硕的成果第432章 天下第一剑第374章 荣归第509章 强硬的战斗檄文第268章 体验偷情的滋味第510章 奇迹,全民见证第404章 大刀阔斧,花落谁家第421章 一句话引发的风暴第446章 林半山的秘密第258章 语不惊人誓不休第145章 对不住啊,我不是有意的第91章 创业其实很琐碎第111章 破解神秘路线第136章 我脸上写的有骗子二字吗?第70章 尘埃落定第160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第229章 嚣张地连中17标第455章 神庙遗址第188章 大开眼界第2章 回家(上)第295章 极品黑陶与稀世赝品第292章 古堡春色第34章 佚名仕女图第218章 久别重逢第426章 初现端倪第318章 溶洞第455章 神庙遗址第230章 去平洲捞钱第441章 金缕玉衣,疑窦重重第343章 最后的喧嚣第169章 再切一刀看看第277章 我生君未生第76章 车子与房子第270章 收买丈母娘第366章 天上掉馅饼?第351章 连番遭遇海盗第48章 好运连连(下)第148章 玻璃种帝王绿?第341章 旧貌换新颜第378章 掸族寨子第436章 悲喜两重天第499章 日军宝藏(六)第152章 享受翡翠王的待遇第14章 真真假假谁又能分清(下)第268章 体验偷情的滋味第161章 胎死腹中的突袭第501章 造势(一)第284章 荣光初见第503章 造势(三)第487章 明标(十)第440章 虎符,搅局第412章 火烧乌纱帽第424章 风云汇聚,一触即发第14章 真真假假谁又能分清(上)第40章 初战告捷(上)第187章 鉴宝会开始第168章 洗具之后是杯具第304章 招摇过市,大肆采购第48章 好运连连(下)第58章 赌赌玩石头的缘分(下)第458章 神秘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