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江山如棋(八)

bookmark

“金兵?”李伯渊冷笑了一声道:“你们看见金兵的影子了吗?反正我是一个未见,如果你们说城外的这支军队是金兵,那就大错特错,你们看他们的军服、军旗,哪有半点金国的影子。”

“那他们是什么人?”

“这个我知道”一名年轻军官跳起来道:“他们经过我家村子时,给我爹说过,他们不是金兵,他们是山东振威军,要去四川打鞑子,必须要经过襄阳,他们不但对百姓秋毫不犯,还给了我家一袋米。”

“对!这位弟兄说得对,不是金兵,山东振威军,大伙儿都知道山东吗?那可是富得流油的地方,一个普通的士兵每月都有十贯鲁交,弟兄们,是鲁交,六贯就可以换一两银子,再想想咱们会子,老子是堂堂的指挥使,每月的俸禄连一两银子也换不了,还不说大部份士兵连饷都没有,现在宋国也灭了,老子就是不想姓齐,怎么样,大伙儿愿不愿意跟大哥干!”

“我们愿跟大哥干!”最后一丝叛国的担忧去了,生活的压力和对富贵的向往将这群汉子的热血全部都点燃起来,有几个尚在犹豫的,见众人长剑已经拔出,也不敢再吭声。

“好!大家回去安抚弟兄们,等会儿听我命令,咱们就开西门反戈。”

“轰隆!”震耳欲隆的炮声在城外响起,襄阳士卒个个唬得面如土色,一齐蹲在地上,可半天,并无灰飞墙倒的情况发生,众人战战兢兢从城垛探出头来,却发现敌军是用一种圆筒子大炮轰击刚刚砌成的平台,原来这青石平台竟是一座标靶,敌军用它来向襄阳城示威,青石平台已经被轰垮一角,露出里面褐黄色的泥土,“轰隆!”又是一声巨响,这却是另一种巨型投石机抛出一个硕大的震天雷,在青石平台上猛烈地爆炸,声音俨如天际闷雷,震耳欲聋,数十里外都可闻见,爆炸激起的漫天泥土碎石,劈头盖脸向城上士兵砸来,一些来不及躲的,竟被砸得头破血流,就连吕文德也被泥土扑得一脸,望着贾似道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一雷之威,竟如斯乎?吕大人你可知敌军此举何意?”

“不就是在向我示威吗?”吕文德抹去脸上的泥沙恨恨地道:“不战而屈人之兵,金兵想得倒美,可我吕文德又几时惧过?大不了与城同亡。”

“吕大人好大的面子!”贾似道冷冷笑道:“竟想让全城一百多万军民给大人殉葬,却成就了大人齐朝第一烈士的千古美名。”

“我几时想要百姓殉葬,我几时要、要当什么齐朝第一烈士!”吕文德盛怒之下,手指贾似道怒斥竟变得结结巴巴。

“吕大人休怪!似道只是以事论事,明摆着,敌军少说也有三、四十万军马,而襄阳守军不到五万,敌人大炮犀利,甚至连云梯都不用架,直接轰开城门,可大人还谈与城共亡,试问,大人的意思不就是等敌军将士卒、百姓都屠杀殆尽,再从容就义,这不就是想让全城一百多万军民给大人殉葬吗?至于齐朝,大人还真指望全大人刚烈忠勇,挥雷霆之师杀进临安恢复赵宋江山?若全大人兵败,那吕大人不就是齐朝第一烈士吗?”

吕文德猛地退了一步,眼睛紧紧盯着贾似道,慢慢地、一字一字道:“你—已—投—降—金—国!”

“金国?”贾似道淡淡笑道:“似道不才,还不至于忘掉靖康之耻,去投百年宿敌。”

“那你分明是在为金人说话,这你又作何解释?”

“哈!哈!”贾似道仰天大笑,负手道:“我一直当文德是个人才,不料见识鄙陋,竟连三岁小儿都不如,你当城下的还是金兵吗?你当金国还在吗?”

他蓦然转身,逼视着他道:“不错!我是来说降你的,但不是代表金国,而是代表山东!”

“山东?”吕文德喃喃低语道:“看来谣言都是真的,金国已名存实亡。”

“不错!金国确实已名存实亡,山东李思业已经控制了整个金国军政,我还年轻,胸中抱负还远未施展,可我又不愿事丁大全那种卑鄙小人,更不愿意为毁了我赵宋二百年江山的伪齐效力,所以我投奔了另一个汉人政权,山东,也就是现在在城下的军队,文德可知道它们为何要打襄阳?却又为何在城下久久不攻?”

吕文德茫然地抬起头来,呆呆地望着贾似道,却听他继续道:“他们打襄阳是想入川抗击蒙军,不让蒙古人占领我们富庶的巴蜀大地,所以要拿下挡路的襄阳,而他们又是汉人,不忍屠杀自己的同胞,所以纵有四十万大军也迟迟不想攻城,他们是想给城内的军民一个机会,大家和和气气地成为兄弟,可他们又是军人,不可能无功而返,若大人一意孤行,他们必然会炮轰襄阳,到时难保不会骨肉相残,大人!下决心吧!为了百姓献了襄阳城,让他们过境去打蒙古人。大人—!”

“似道,可是—”吕文德已经动心,可是他依然对全子才还报有一丝幻想。

突然,城下爆发出一声呐喊,西门处兵马大乱,喊杀声、吼叫声、战马的嘶鸣、刀枪的碰击声,将城上将士惊得面面相视,不知发生了何事,只见一军士飞奔上城,他满头大汗,脸色惊得煞白,几乎是扑在吕文德面前,大喊道:“大人,李伯渊已经献了西门,敌人先锋已经入城。”

“什么!”吕文德惊得目瞪口呆,一屁股坐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贾似道长长叹了口气,他还是输了,输给了余阶,这吕文德降不降已经无关痛痒,他意兴萧索,从怀中取出李思业的亲笔信,塞给吕文德,最后道:“本来吕大人若早降,是可以保留宋国的旗号不落,可以保住襄阳刺史的头衔,现在若降了,可能还有点商量余地,再迟一些,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了。”摇摇头,贾似道转身而去。

“师宪!”吕文德突然举手叫住了贾似道,他慢慢站起来,沉痛道:“我愿降,请他们放过城中百姓。”

金中兴二年三月,襄阳置制副使吕文德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压力下向振威军投降,献了襄阳城,依旧担任襄阳刺史,主管政务,就在他献城的三天前,宋国的最后一支军队,全子才的八万东征军,在安庆府以西被史嵩之的三十万齐军所围,最后粮尽军队哗变,全子才亦死在乱军之中。

取下襄阳后第四天,山东水师千艘战船云集襄阳,李思业当即命余阶为主将,刘整为副将,发兵十五万,分水陆两军,水师沿汉水南下,在鄂州入长江西进,陆路则走直线,两军在夔州会合后乘船直奔川中,按金国使臣张天纲在临安与丁大全达成的协议,金国取只取襄阳,不再东进、南下,以此为条件,齐国答应金兵借道入川,沿途齐军不得阻挠。

......

秦国灭楚采取司马错的战略决策,先兼并了巴蜀,然后顺流出峡,占领楚国的上游地区,为后秦夺取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后,晋灭东吴,用羊祜之计,从巴蜀以高屋建瓴之势,率舰队东去,一举突破了孙吴的建业外围防线,故后人总结道:“秦灭楚,晋灭吴,隋灭陈,必先举巴蜀,顺流以击吴之腰脊,兵不劳而迅若疾风之扫叶,得势故也。”

蒙哥欲取四川,也是看清了这个形势,但不仅如此,四川的富庶,也是蒙哥对四川志在必得的重要原因,‘取税一成,蜀占三分’四川在宋国经济中从来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几年前,孟拱主张从川出奇兵取关中被驳斥后,便亲往四川建立防御体系,命重庆制置使彭大雅完成了对重庆城的修缮,又用播州名士冉氏兄弟防卫四川的建议,在几个重要的州治地点,择其地理环境,沿山筑堡垒,在堡垒里储备粮食,同时将州署设在堡垒里,依山守水,一但遇敌进攻,立即将军民撤退到堡垒里,坚守堡垒,使敌人无法破坏地方政权,而且又无所得,当敌人攻势缓和后,则从堡垒里出动正规军与义军骚扰对方,使敌人最终将因粮草耗尽而被迫撤退,同时这些堡垒又相互联成一气,一遇战事,可以遥相呼应.

而现在蒙哥入川已近半年,那里又是是什么个局面,振威军能否夺取四川,完成包围伪齐的战略决策,一切都不得而知,金中兴二年四月,山东水师抵达重庆,由此,四川争夺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4章 蒲家再来(下)第1章 视察新港(上)第2章 风起云涌(二)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章 篝火夜话第11章 关中毒刺(三)第7章 风起云涌(七)第1章 风起云涌(一)第6章 徐州会战(六)第15章 山东格局第33章 剿灭海匪(下)第13章 移民风波(上)第3章 风起云涌(三)第13章 移民风波(上)第2章 天上馅饼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1章 徐州会战(一)第5章 完颜心事第2章 视察新港(下)第11章 关中毒刺(三)第34章 假道灭虢第6章 吞噬金国(六)第12章 毒杀大汗第5章 徐州会战(五)第18章 饮马江南(五)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25章 渤海战略(八)第6章 风起云涌(六)第23章 织布工场(上)第5章 吞噬金国(五)第7章 计取李文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25章 做大买卖第26章 渤海战略(九)第16章 饮马江南(三)第8章 风起云涌(八)第21章 货殖之利(中)第20章 渤海战略(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1章 惊闻母讯第13章 科举发榜(下)第12章 小镇闹鬼第19章 渤海战略(二)第5章 组建内务府第12章 毒杀大汗第35章 金国来使(上)第4章 吞噬金国(四)第31章 北方来使第6章 重获自由第18章 渤海战略(一)第1章 吞噬金国(一)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6章 杀鸡儆猴(中)第7章 计取李文第16章 百年大计(下)第23章 织布工场(上)第34章 皇宫国宴(下)第9章 爱恨情仇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3章 剿灭海匪(下)第19章 发行报纸(下)第16章 杀鸡儆猴(中)第2章 徐州会战(二)第24章 想做买卖第20章 货殖之利(上)第9章 铜矿新脉第31章 琉求试航(下)第7章 科举考试(二)第30章 大宋庙堂(三)第12章 擦枪走火(一)第20章 货殖之利(上)第30章 大宋庙堂(三)第5章 吞噬金国(五)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5章 徐州会战(五)第10章 蒲家撤资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7章 杀鸡儆猴(下)第10章 小乙小乙第29章 大宋庙堂(二)第5章 风起云涌(五)第6章 吞噬金国(六)第31章 琉求试航(下)第4章 徐州会战(四)第2章 视察新港(下)第8章 蛇吞大象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28章 大宋庙堂(一)第8章 艰难创业第21章 渤海战略(四)第26章 渤海战略(九)第3章 篝火夜话第18章 渤海战略(一)第15章 饮马江南(二)第33章 皇宫国宴(上)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3章 再见旧人
第4章 蒲家再来(下)第1章 视察新港(上)第2章 风起云涌(二)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章 篝火夜话第11章 关中毒刺(三)第7章 风起云涌(七)第1章 风起云涌(一)第6章 徐州会战(六)第15章 山东格局第33章 剿灭海匪(下)第13章 移民风波(上)第3章 风起云涌(三)第13章 移民风波(上)第2章 天上馅饼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1章 徐州会战(一)第5章 完颜心事第2章 视察新港(下)第11章 关中毒刺(三)第34章 假道灭虢第6章 吞噬金国(六)第12章 毒杀大汗第5章 徐州会战(五)第18章 饮马江南(五)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25章 渤海战略(八)第6章 风起云涌(六)第23章 织布工场(上)第5章 吞噬金国(五)第7章 计取李文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25章 做大买卖第26章 渤海战略(九)第16章 饮马江南(三)第8章 风起云涌(八)第21章 货殖之利(中)第20章 渤海战略(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11章 惊闻母讯第13章 科举发榜(下)第12章 小镇闹鬼第19章 渤海战略(二)第5章 组建内务府第12章 毒杀大汗第35章 金国来使(上)第4章 吞噬金国(四)第31章 北方来使第6章 重获自由第18章 渤海战略(一)第1章 吞噬金国(一)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6章 杀鸡儆猴(中)第7章 计取李文第16章 百年大计(下)第23章 织布工场(上)第34章 皇宫国宴(下)第9章 爱恨情仇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3章 剿灭海匪(下)第19章 发行报纸(下)第16章 杀鸡儆猴(中)第2章 徐州会战(二)第24章 想做买卖第20章 货殖之利(上)第9章 铜矿新脉第31章 琉求试航(下)第7章 科举考试(二)第30章 大宋庙堂(三)第12章 擦枪走火(一)第20章 货殖之利(上)第30章 大宋庙堂(三)第5章 吞噬金国(五)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5章 徐州会战(五)第10章 蒲家撤资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7章 杀鸡儆猴(下)第10章 小乙小乙第29章 大宋庙堂(二)第5章 风起云涌(五)第6章 吞噬金国(六)第31章 琉求试航(下)第4章 徐州会战(四)第2章 视察新港(下)第8章 蛇吞大象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28章 大宋庙堂(一)第8章 艰难创业第21章 渤海战略(四)第26章 渤海战略(九)第3章 篝火夜话第18章 渤海战略(一)第15章 饮马江南(二)第33章 皇宫国宴(上)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3章 再见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