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bookmark

李璟没有刻意向杨复光展示秦军军威,但仅仅是一座燕京城,就已经让杨复光明白,这次的谈判可能会更加的艰难。果不其然,在那富丽堂华,辉煌耀眼的宫城里,李璟丝毫没有和他绕弯子,而是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孤知道杨公此次前来的目的,在这里也就不绕圈子了,我干脆的开门见山的说吧,若杨公想要孤放弃册立新皇也并非不可以,但若要孤放弃这个打算,就看杨公准备拿出什么样的诚意来了。”李璟端起一盏琉璃茶杯,拿着杯盖轻轻的撇着茶沫,一脸轻松云淡风轻的说道。

会面的地点在奉天殿,杨复光一方是杨守亮和杨守义两个义子陪同。而李璟这边,则是政事堂会议的省阁府院的诸重臣们。

杨复光本来一路上想了许多什么忠臣大义之类的话,准备在今日劝说李璟放弃册立新帝,却没有料到,李璟居然如此直接,连半点的门面功夫也不做,直接就开门见山的说到了此次双方的目标上来。

准备好的说词完全失去了作用,杨复光稍愣了一下,也很快明白过来。李璟如今,确实有这份实力说这样的话。

“不知秦王想要什么条件?”

既然自己的计划完全被打乱了,那么杨复光也很快的就调整了一下,打算放弃在长安和兄长杨复恭所做的计划。这一路上所看到的一切,让他对秦藩有了一个新的了解,而今天李璟这种直接的态度。更是让他明白。原来的筹码完全不够。李璟是直接的。来不得半点虚的,虽然李璟现在表示愿意放弃拥立新皇,可这是在他们能拿出让李璟心动的条件交换之后。如果他们不能给予李璟想要的,那么以李璟的实力,他随时能拥立一个新皇。

他打算先探探李璟的口风,看看李璟有什么样的条件。

“哈哈!”李璟一阵哈哈大笑,看了杨复光一眼。

后世史书评价杨复光,将其称为晚唐最为忠义的两个太监之一。另一个则是李璟的内侍司总管张承业。而且与张承业相比,杨复光此人不但史书上称其忠义,还对他的军事才能极为称赞。称其有军事才能,有谋略,能临危不惧,并且还爱护士卒,并且不以权谋奸利,在晚唐的诸藩镇军队之中有极高的威信。特别是他既出身于晚唐宫中的权宦世家,同时又累镇藩镇,并且在各地的叛乱之时。对镇压叛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倾颓的唐王朝。更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对于这些评价,李璟认为还算是公正的。当然,这在李璟看来,其实同样也是利益的选择。杨复光早年只是一个福建的穷困小子,家贫被迫送入宫中,然后就拜在了宫中权宦门下做义子。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和李唐利益相连,捆绑在一起了。

维护李唐王朝,也就相当于维护依靠于李唐而生的太监们的利益。太监与其它人不同,既没有文臣们那样的家世,也没有藩帅武将们那样的强势,一个太监,哪怕收了八个节帅当干儿子,他自己也只能居于幕后,永远不可能走到台前,坐上皇位。在这个时代,太监,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这也正是哪怕如当初田令孜如此权势熏天之时,也一样得借助天子才行一样。杨氏兄弟虽然也扶立李晔立了一个新朝,可他和李璟相比,受到的限制太大了。李璟可以随时策立新皇,甚至随时可能干脆建极登基,可一个太监就不行。没了李唐这面旗号,也不会真的有藩镇将士们会继续跟随一个太监。

从这方面来讲,这次的谈判其实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李璟既可以马上拥立新帝,也可以暂缓拥立,甚至自立为皇。他就是拥有珍稀货物,待价而沽的那个卖方,而一心想要维持长安朝廷,哪怕明知道李璟就算答应现在不拥立新帝,也不过是缓一时之急而已,他也别无选择。李唐王朝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倾颓。就如同安史之乱后期一样,虽然看起来李唐收复了旧山河,可实际上叛军的实力依然强劲。李唐王朝不敢继续打下去,只能“招降”叛军,实际上却是等于承认河北藩镇的实际割据。

如今的杨复光和长安朝廷也是如此,十八藩镇趁李璟不在家突袭秦藩,可结果却是连人家一座城也没拿下,反而被李璟只招纳了几支叛军就把豫西打成了一锅粥。真正要想用武力打服李璟,这是不可能的,起码是现在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但打不服李璟,还得防止李璟要来打服他们。因此,谈判,安抚,就成了唯一手段了。

只要能让李璟哪怕是表面臣服于长安,这也对于新朝意义重大。先稳住李璟,然后去稳固各镇,重新建立起新朝的威信。

“孤的条件只有两个,第一,此次诸藩无故进犯我秦藩边界,毁我庄稼,夺我粮食,抢我人口,这种挑衅行为实在是不可原谅。因此,做为此次犯边藩镇的首谋者李克用和朱全忠二人,朝廷必须将他们交由我秦藩处置。另外,做为对我秦藩边境劫掠的补偿,朝廷须将河东镇和宣武镇划归秦藩,另外其中成德和魏博数次反叛朝廷,攻击我秦藩,因此,朝廷须允许秦藩对成德、魏博讨伐,此外,除了河东和宣武以及魏博、成德这四镇,其实进犯秦藩的十四镇,每镇须向秦藩补偿损失五百万贯,并且将所有劫掠的秦藩百姓全部归还。”

李璟慢慢升出一根手指,缓缓的将自己的第一个要求提了出来。

他的话不急不缓,可却已经让杨复光那张白脸越来越黑,越来越青。他早知道李璟的条件绝不会简单,可却想不到。李璟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条件了。这是好多个条件。而且一个比一个过份。首先李璟要求长安把李克用和朱全忠交给秦藩处置,这就等于要这两人的命啊。这倒不是说杨复光收了二人为干儿子,就舍不得他们了。若是真的送出两人能换来两边停止干戈,他倒是不介意的。可关键是,这种可能性极小,而且朱全忠和李克用可不是一般人,李克用如今是河东节度使,朱全忠是宣武节度使。而且朱全忠还通过他哥哥朱存控制着金商镇,甚至还控制着陕虢镇,朱全忠这个李璟曾经的马前小卒,黄巢的反军大将,如今可是手握着河南汴河以西大半个豫西的地盘,势力在长安新朝诸镇中也能排到前三。李克用更是跟李璟打了多年,哪怕一直被李璟击破,从来没胜过,可这样的悍将,怎么能随意送掉。将来还如何与李璟争斗?

光这两个条件已经让杨复光无比难过了,更何况这还只是李璟第一个条件之中的第一条而已。李璟的胃口可不止如此。他居然还要朝廷把河东和宣武二镇,并且还要让朝廷同意他光明正大的吞掉魏博和成德二镇。至于最后一条让其余十四镇每个出五百万赔款和返还秦藩被掠百姓之事,他倒并不放在心上。返还百姓之事不难,至于赔钱,而且还要赔这么多,他倒觉得这只是李璟的漫天要价,好让他就地还钱而已。

可不管是交出李克用、朱全忠,还是把河东和宣武划给秦藩,都是让他们难以接受的。就算是河北的魏博和成德这两镇,如今也是他们兄弟俩好不容易才拉拢到长安新朝这条船上来的。他们的位置正好在李璟南下的位置上,十分重要,是李璟进攻豫西的一块挡块。李璟要是一口吞下了魏博和成德,那洛阳还能守的住?

“秦王,你这也太狮子大开口了,这难道就是你的诚意?”杨守亮怒气冲冲的质问道。

李璟只是微微笑着,理也没有理杨守亮一眼,而是直接将目光望向杨复光,“莫非杨公也是如此态度?若真是如此,那就没什么可谈了,杨公来找我谈判,又让我提条件,我按杨公所请,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可你却又如何一口回绝,这就是你们的诚意吗?”

说着李璟端起茶杯,内阁新首辅罗隐立即起身上前一步,伸出右手一展:“杨公请随某来,殿下为杨公安排好了钓鱼台宾馆入住!”

这个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端茶送客,摆明李璟不想谈了。不管这是不是真的,但起码李璟把这态度摆出来了。杨复光心里暗暗吃苦,李璟太强势了,一点余地也不给。今天自己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咽了,要不然,这事还真有可能就此谈崩了。

“秦王且慢!”杨复光起身对着李璟先是行了一礼,然后道:“犬子不懂礼数,冲撞了秦王还请见谅。”说完瞪了杨守亮一眼,让他给李璟赔罪。杨守亮不甘不愿的起身给李璟赔了个不是,李璟的脸色马上又变了,居然笑着道“这么说来,本王的这一点小小要求,杨公是答应了?”

杨复光苦笑一下,“秦王提出的要求,确实有些强人所难啊。不过咱家既然来了,就是带着全心的诚意来的,不如秦王先把另一条要求也提出来,让咱家一起听听如何?”

李璟对这老狐狸的手段也不以为意,反正在这次的谈判上,秦藩完全占据着主动。

“是还有一个小条件,秦藩可以承认长安朝廷为正统,也可以向长安天子表示效忠。但是....”

听到一个但是,杨复光脸上肌肉不由的抽动了几下,这个但是太让人无奈了。

“但是,我以为长安天子还年幼,偏偏眼下天下又不太平。老成谋国之见,孤以为,最好是再立一位监国,以为临时储君,一旦有变,也不至于出现麻烦之事,杨公以为呢?”

监国,临时储君!杨复光心砰砰直跳的厉害,李璟这个要求越发的过份了,虽然他没说立谁为监国,但很明显,这个监国肯定得是李璟拥立之人,要不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单独提出来了。

成都有个太上皇,长安有个新天子。如今李璟又要在燕京立一个监国储君么?这他娘的跟没谈有什么鸟样。李璟立个储君。和他立一个天子有多大区别?这一刻,杨复光差点忍不住跳脚大骂了,但最终他还是压下了心中的怒火。

“那秦王以为立何人为储君合适?”

李璟嘿嘿一笑,笑的如同无良奸商一样,更似猎入对着猎物微笑。

“嗯,储君,副主!此人选非常之重要,因此孤想来可以由大家一起坐下来商议嘛。孤这里也确实有几个人选,一个是宣宗皇帝八子,懿宗皇帝之弟,太上皇和当今的皇叔,昭王汭。另外还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懿宗六皇子,当今和太上皇的兄弟吉王李保,另一个则同是太上皇与当今的兄弟,懿宗八皇子的睦王李倚。当然,储君这么重要的人选。还是大家仔细商量为好。不过,皇储人选可以商量。但孤认为,未来选出监国人选后,最好是就在洛阳监国并在洛阳设立一个留守朝廷。”

杨复光没有接话,他知道李璟不可能真的会提出拥立一个不由他控制的人。他相信,李璟后面肯定还会有什么其它的伏笔。

果然,李璟顿了顿,又自顾自的继续道:“孤以为天子在长安临朝,储君在洛阳监国,一东一西,在如今这个混乱的时候,将会极大有助于重新恢复李唐的荣光,恢复朝廷的威信。”

如今的洛阳是由杨复光亲自坐镇,他才不会相信李璟真的把储君送到他手中来。他在等着李璟的伏棋暗了,李璟的最后一句话证明了他的想法没有错。

“当然,做为双方诚意的见证,孤觉得洛阳应当交由本王率军守护,秦藩将士个个忠心耿耿,勇猛善战,若是由我们护卫监国殿下和洛阳留守朝廷安全,定难保万无一失。”

怪不得李璟先前会说立谁为储君可以大家一起商量,原来他在这里安排着伏招。若是李璟控制着洛阳,那不管他们商量立谁为储君,有又何意义呢。反正人掌握在了李璟手里之后,他立的还是别人立的,不都是一个样。

杨复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真想甩袖而走。李璟的所谓两个小条件,简直就是无理取闹,狮子大开口。

若真按李璟说的答应了他,那等于李璟一下子把河北彻底的吞了,再吞掉本来就已经只剩下一半的洒落的小半,然后把个只剩下半个的河南西部再吞掉小半。

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李璟只是各咬一口。可实际上,如今的半个河东,如果李璟占据代北之后再占据了太原,那整个河东就根本守不住了。而河南也是一样,若是剩下的半个河南,连洛阳也丢给李璟了,那整个河南也就都成李璟的囊中之物了。

还有这个该死的储君计划,若是最后按李璟的想法立诸君,并受他控制,那和由李璟拥立一个新天子也没多大区别了。

不论如何,这样的条件,杨复光是不可能答应的。

想了想,他有些忍不住愠怒的直接把自己的条件摆在了李璟的面前。

第一,各藩镇将从秦藩带走的百姓归还秦藩。

第二,各藩镇可以适当拿出一笔钱来,做为对秦藩的补偿。

第三,李璟向长安朝廷效忠,长安朝廷则将李璟现有实际控制地区划为李璟的秦王藩地。

第四,李璟立即下令秦宗权、尚让、葛从周、张归牟四将及豫西秦军退出豫西,并且秦军须将已经占领的汴河以西的蔡州、毫州、颍州、陈州四州交给长安朝廷。

第五,册立李璟嫡长女为皇后。

第六,李璟须向朝廷开放运河。

第七,秦藩所有税赋,按三分税制,一分上交藩府,一份各州自留,一份上供朝廷。

第八,秦军军队定额十万,多余者裁撤。

李璟提出了两个条件,杨复光则一口气提了八条。实际上他提这八条的时候,正在火头上,甚至有几条提的很没有诚意。比如要李璟将三分之一的财赋上供朝廷,比如让秦藩只保留十万军队,多余裁撤。

杨复光也是觉得这次谈判完全难以达成,所以有些准备放弃了。在他想来,李璟开出的条件太难,而他这边提的条件则干脆是拿在长安时拟的条件,原本这八条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底限,多半都是用来讨价还价的。可现在,他直接提出来,也是打算放弃这次谈判了。

正在杨复光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却意外的看到李璟居然坐在那里笑了笑,很温和的道:“杨公提的这条件才是真正的强人所难呢,不过,谈判嘛,总得有个谈的过程。大家追求的是存同求异,目的还是化干戈为玉帛嘛。这样,不如今天就先到这里,大家都先回去好好考虑考虑一下,明天咱们接着再谈,如何?”

这个突然的峰回路转让杨复光基本都有些难以相信,但他还是马上点了点头,不论如何,这事总算还是有一丝机会。而只要有一点点机会,他就不会轻易的放过。(未完待续。。)

第889章 弹幕第794章 背叛第888章 阻击第800章 孤与将军解战袍第880章 心存侥幸第188章 一本万利的买卖第880章 心存侥幸第606章 东线无战事第419章 风雪入朔州第189章 点石成金第985章 再添一把火第991章 时机已至第844章 纵贯线第922章 东京登陆第434章 壮士断腕第1029章 扫平群藩第793章 李嗣源第461章 皇帝的安抚第1018章 席卷河东第200章 奇兵破贼寨第1024章 秦王入关第2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736章 丽华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955章 长安战栗第25章 发财了第863章 救兵第62章 刺杀第47章 变动第749章 瓜分第674章 圈钱第569章 床下贵妇床上荡妇第199章 美人如玉第319章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 流第646章 底气第118章 花和尚裸身战戍兵第101章 虎入羊群第590章 十八万北伐第653章 再来一炮第551章 美人归来佳音再传第180章 为了婊子和钱第824章 缘尽情灭第634章 奚王牙帐第166章 辽海会贼第996章 谁得利谁嫌疑第302章 谋士双璧之李振第614章 胜利者的烦扰第991章 时机已至第540章 内讧第964章 大清洗第19章 遇匪第390章 闻风而降第837章 逼反第978章 梁藩第130章 镇将府的新条例与宪兵队第448章 色字头上一把刀第236章 衙内第946章 好消息与好消息第938章第844章 纵贯线第938章第214章 连厨子也一人发一套铠甲武器第379章 镇东军兵入幽州城第443章 英雄起于微末第1012章 一战定江山第356章 约请出兵,共谋幽州!第997章 南征第2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590章 十八万北伐第952章 征服第40章 捷报第208章 投降不杀,弃械免死!第593章 殖民第332章 天上下鱼第762章 徐州第433章 生擒李国昌第64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021章 所谓忠诚 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第668章 失控第583章 横行天下第190章 骑兵训练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313章 养寇自重第43章 练兵之法第1013章 霸气侧漏第839章 失控第386章 直捣黄菊第858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827章 回马枪第28章 轰动蓬莱第722章 泗口第748章 应对第848章 陆士第222章 如烟花般绚烂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761章 皇叔第856章 斩帅第297章 只问一句,事成之后拿什么来酬谢?第554章 琉璃宝镜第782章 危机重重
第889章 弹幕第794章 背叛第888章 阻击第800章 孤与将军解战袍第880章 心存侥幸第188章 一本万利的买卖第880章 心存侥幸第606章 东线无战事第419章 风雪入朔州第189章 点石成金第985章 再添一把火第991章 时机已至第844章 纵贯线第922章 东京登陆第434章 壮士断腕第1029章 扫平群藩第793章 李嗣源第461章 皇帝的安抚第1018章 席卷河东第200章 奇兵破贼寨第1024章 秦王入关第2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736章 丽华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955章 长安战栗第25章 发财了第863章 救兵第62章 刺杀第47章 变动第749章 瓜分第674章 圈钱第569章 床下贵妇床上荡妇第199章 美人如玉第319章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 流第646章 底气第118章 花和尚裸身战戍兵第101章 虎入羊群第590章 十八万北伐第653章 再来一炮第551章 美人归来佳音再传第180章 为了婊子和钱第824章 缘尽情灭第634章 奚王牙帐第166章 辽海会贼第996章 谁得利谁嫌疑第302章 谋士双璧之李振第614章 胜利者的烦扰第991章 时机已至第540章 内讧第964章 大清洗第19章 遇匪第390章 闻风而降第837章 逼反第978章 梁藩第130章 镇将府的新条例与宪兵队第448章 色字头上一把刀第236章 衙内第946章 好消息与好消息第938章第844章 纵贯线第938章第214章 连厨子也一人发一套铠甲武器第379章 镇东军兵入幽州城第443章 英雄起于微末第1012章 一战定江山第356章 约请出兵,共谋幽州!第997章 南征第2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590章 十八万北伐第952章 征服第40章 捷报第208章 投降不杀,弃械免死!第593章 殖民第332章 天上下鱼第762章 徐州第433章 生擒李国昌第64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021章 所谓忠诚 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第668章 失控第583章 横行天下第190章 骑兵训练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313章 养寇自重第43章 练兵之法第1013章 霸气侧漏第839章 失控第386章 直捣黄菊第858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827章 回马枪第28章 轰动蓬莱第722章 泗口第748章 应对第848章 陆士第222章 如烟花般绚烂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761章 皇叔第856章 斩帅第297章 只问一句,事成之后拿什么来酬谢?第554章 琉璃宝镜第782章 危机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