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潜移默化,莫让心理效应破坏生活平衡(2)

詹森效应在中国的运动员身上也曾经出现过。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被寄予夺金厚望的中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李小鹏在男子单项比赛中发挥失常,仅获得一枚双杠铜牌。而同样是他,在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却获得了这两个项目的冠军,而且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双杠金牌得主。由此我们不能说他没有夺金的实力,事实上,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况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同样是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2战胜俄罗斯队,赢得了奥运冠军。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的时候,有多少人为此落泪。这不只是因为我们赢了,更多的是因为在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女排精神。事实上,她们起先负于俄罗斯队两局,不能再失局的中国队在第三局并没有出现人们意料中的慌乱,打得依然有板有眼,除了其间出现一次12平外,比分更是一路压着对手。就这样,赢回信心的中国姑娘笑到了最后。由此,我们不得不说是中国女排良好的心理素质赢了这场比赛。还有乒乓女将邓亚萍,虽然已经隐退,但每每提起她,我们总会想到她在赛场上胜败取决于最后几个球的关键时刻,总能沉着冷静,最终赢得胜利。她自己也曾经说过,其实技术有时是不分上下的,这时靠的就是心理素质。

有些实力相当强的运动员却在赛场上发挥异常,饮恨败北等等。细细听来,“实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惟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而造成。当然,失败的因素应该是综合的,但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周围的人对自己期待越来越高,随之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在高期待下的落差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别人对我们抱有期待的时候,首先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即你是优秀的,有能力的。这样的信息能满足我们自尊的需要,使我们产生价值感与满足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当这种价值感产生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便是不想失去。而维系别人肯定、承认与赞赏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便是把事情做成功,不能失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会对所做的事情更加重视,更加认真对待,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心理学上有一个动机与效率的倒U曲线理论,即当人的动机过强或过弱的时候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只有动机适中,才能达到最高的做事效率。所以,当人们害怕“辜负”别人的动机过强的时候,则会由于担心做不好而陷入焦虑状态。

实际上,无论别人的期待怎样,你本身的能力、水平、价值都是客观的存在,因此,首先要在理性上将“别人的期待”与“自我价值”分开。尽量按照自己的频率和步骤做事,展现真实的自我,做到心态超然,不要让别人的期待成为羁绊,这样才不会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捂紧钱包,不为所动,做一个“聪明”的人

古希腊有个神话,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为什么不能打开?还要‘绝对’?里面该不会是稀世珍宝吧?”潘多拉越想越好奇,越想揭开真相。憋了一段时间后,她终于把盒子打开了。谁知盒子里装的是人类的全部罪恶,结果让它们都跑到人间了。心理学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做“潘多拉效应”。

倘若宙斯给潘多拉盒子时,告诉她盒子里装的是人类的罪恶,想必潘多拉是不会打开盒子的,反之,倘若不加令人信服的说明和解释,或说明和解释不能为人们所领会,只是简单地“禁止”,那么,禁止的结果必然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疑虑、揣度、猜测,并为探究其原因而跨越禁区,结果是人们偏偏要犯禁。

在现实生活中,潘多拉效应也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最为著名的要算马铃薯传种的神奇故事了。在法国,马铃薯有很长一个时期得不到人们的青睐。这是因为教师称它为“魔鬼的苹果”。医生认为它们有害于身体,农学家认为它会枯竭土壤。著名法国农学家巴蒙蒂埃在德国做俘虏时,曾吃过马铃薯,释放归国时将它带到法国来,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说服任何人栽种马铃薯,于是他决定采取一个计策即潘多拉效应术。1787年,国王批准他在一块以贫瘠著称的土地上种植马铃薯。他要求国王派遣全副武装的土兵守在田野上,白天守卫,一到傍晚就撤兵。于是被禁止的马铃薯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他们开始在晚上偷偷地把马铃薯挖去,种到自己的菜园里。这正是巴蒙蒂埃所企求的。就这样,马铃薯很快在法国传播开了。

有的学者认为,潘多拉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般而言,新异的对象、反常的现象、禁止的东西,等等,对人们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引起他们追根究底的,从而产生与禁止行为相反的现象。

二是禁止的资源与信息的有限作用。例如,某物品一被禁止出售后,在社会上就所存无几,这种资源就立刻显得珍贵,“物以稀为贵”。因此,人们就会产生一种以拥有该物品为荣为贵的错误思想,再加上人们好奇心的驱使,因此,使更多的人卷入,从而使有限资源显得更加宝贵,这样就产生了潘多拉效应。信息也是如此,越被禁止传播的,要保密的,越被人打探偷听。这就是有限资源、有限信息的诱惑所在。

三是与一个人的自尊心有关。人都是有自尊需要的,并且力求得到满足。许多行为被硬性禁止后,人们会认为这是侵犯了他个人的权利,是一种不尊重他、不相信他的行为,因此,极易产生逆反行为,潘多拉效应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四是社会心理的传染作用。社会中有这样一种消极心理,认为禁止的、批判的、批评的东西是最好的广告。这种消极的社会心理就会在社会中传染开来。

说到底,潘多拉效应的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

据传,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爱读书。为了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他们的父亲苏洵不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而且煞费苦心地采用了“假禁”的手法:每当儿子们玩耍得不肯收场的时候,做父亲的就故意躲在角落里读书,说是躲吧,他又时不时冲儿子们咳嗽几声以引起他们的注意,神色上还装得慌慌张张的。儿子们一走过来,他就故意把书“藏起来”,还将自己夸张的动作让儿子们看得真真切切。父亲“偷偷摸摸”、“神秘兮兮”的举动让儿子们颇感好奇,他们猜想父亲一定在瞒着他们阅读什么好书,那书肯定是不想让他们看到的。满怀追根究底的欲念,苏氏兄弟乘父亲不在家时,把父亲藏起来的书“偷”出来读。日复一日,读书竟成了苏轼和苏辙的乐趣。再后来,他们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与父亲苏洵被誉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章回小说往往将故事的作为每一章的结尾,刻意安排,制造悬念,且加上一句“预知后事如何(来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这更加勾起读者阅读的;过去电视连续剧往往在剧情的关键处突然插播广告,这一是提高广告收视率;二是吊观众的胃口,不是停播不让观众看下去,而是像钓鱼一样希望观众长时间追着看。

所以,知道了“潘多拉效应”存在的心理依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被动地受“潘多拉效应”的影响,还可以主动地运用“潘多拉效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是避开“潘多拉效应”,如拒绝商家的“饥饿营销法”的蛊惑,捂紧钱包,不为所动,做一个“聪明”的人。

发挥优点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

有个人讲了自己的这样一番感受:四年前,我刚回国时,首先想到要买一辆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后,我决定买一辆墨绿色的中型轿车。当时我的印象是,一般人都买白色或黑色的车,所以认为自己的选择很独特,而且很有品位。正在为自己能买到一辆与众不同的车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不论是高速公路上,还是小巷子里,甚至我住的大楼的停车场中,都能看到许多和我同型,而且是墨绿色的轿车。

我开始觉得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间都开始买墨绿色的车呢?所以我就把我的观察与同事们分享。有一位女同事正好怀孕,听我讲完后就说:“我倒是没看见很多墨绿色的车。可是最近我发现,无论在哪里都会看到孕妇。我记得上个星期天在逛百货公司时,短短的两个小时就看到6个孕妇,人口出生率最近是不是有提高呢?”我与其他同事异口同声地说没发现孕妇有增加的现象,她看到那么多大概是很凑巧。后来,我有一次在国外听演讲,才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视网膜效应”。

确实,令他们感到困惑的现象在心理学中就是“视网膜效应”: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加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正如一个人所说:由于做了近10年的饲料,一走进农村,我就能够很轻松地找到哪里有鸡场,哪里有猪场,行驶在公路上,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饲料广告,去年去西藏时,竟然在拉萨的大街上找到了饲料店,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内看到了某一厂家的饲料包装袋!

在现实生活中,“视网膜效应”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国的戴尔·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和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道发掘自己的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仁兄,其实自己就是一位脾气很坏的人?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消极影响。

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养成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在“视网膜效应”的作用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当我们能发现自身的优点,肯定自己时,我们也会以包容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就像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觉得别人和自己一样善良。这是视网膜效应的积极影响。也正如英国文学家萨克雷先生所言: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只有当我们笑着面对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才能笑着面对我们。包容自己的缺点、肯定自己的优点,以一种欣赏的眼光面对周围的一切,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快乐!

视网膜效应不仅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对企业亦然。平时在运作我们的企业时,我们的经理人都在做什么、关注什么,哪个地方做得差,他们就到哪里去;哪件事情做得不好,他们就去抓哪件事。经理人都在关注企业的缺点、关注企业的问题,关注员工的缺点、关注员工的问题,以便弥补企业的不足,淘汰掉有问题的员工。

成功学中有一句话:改变缺点不能导致成功,发挥优点才可以导致成功。

所以,在企业的运作与经营过程中,经理人只有关注优秀的东西,并有效地支持他们,才能发挥优点的潜能,才容易获得更大的成功。

第4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4)第37章 瓦解对方心理防线(1)第33章 透过行为举止(3)第18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2)第21章 潜移默化,莫让心理效应破坏生活平衡(2)第9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4)第27章 洞悉对方深处潜藏的玄机(2)第31章 透过行为举止(1)第25章 掌握为人处世的策略,抢占主动权(2)第12章 揭开人性内衣(2)第37章 瓦解对方心理防线(1)第12章 揭开人性内衣(2)第4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4)第31章 透过行为举止(1)第21章 潜移默化,莫让心理效应破坏生活平衡(2)第9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4)第47章 绵里藏针,柔中带刚透(3)第17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1)第16章 透视举止奥秘(2)第33章 透过行为举止(3)第22章 藏巧于拙、锋芒不露不是阴险狡诈(1)第44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2)第32章 透过行为举止(2)第27章 洞悉对方深处潜藏的玄机(2)第5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5)第14章 揭开人性内衣(4)第6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1)第41章 透视职场心理操纵术(2)第44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2)第31章 透过行为举止(1)第15章 透视举止奥秘(1)第40章 透视职场心理操纵术(1)第10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5)第33章 透过行为举止(3)第12章 揭开人性内衣(2)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3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3)第40章 透视职场心理操纵术(1)第14章 揭开人性内衣(4)第3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3)第5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5)第43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1)第46章 绵里藏针,柔中带刚透(1)第10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5)第11章 揭开人性内衣(1)第38章 瓦解对方心理防线(2)第21章 潜移默化,莫让心理效应破坏生活平衡(2)第8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3)第16章 透视举止奥秘(2)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第22章 藏巧于拙、锋芒不露不是阴险狡诈(1)第25章 掌握为人处世的策略,抢占主动权(2)第23章 藏巧于拙、锋芒不露不是阴险狡诈(2)第5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5)第39章 瓦解对方心理防线(3)第7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2)第33章 透过行为举止(3)第36章 掌握辨心真招(3)第10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5)第31章 透过行为举止(1)第45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3)第18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2)第19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3)第5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5)第9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4)第12章 揭开人性内衣(2)第12章 揭开人性内衣(2)第46章 绵里藏针,柔中带刚透(1)第22章 藏巧于拙、锋芒不露不是阴险狡诈(1)第24章 掌握为人处世的策略,抢占主动权(1)第14章 揭开人性内衣(4)第7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2)第31章 透过行为举止(1)第4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4)第36章 掌握辨心真招(3)第43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1)第8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3)第43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1)第3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3)第43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1)第5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5)第36章 掌握辨心真招(3)第17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1)第16章 透视举止奥秘(2)第40章 透视职场心理操纵术(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8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3)第13章 揭开人性内衣(3)第3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3)第16章 透视举止奥秘(2)第7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2)第3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3)第8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3)第33章 透过行为举止(3)第17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19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3)第2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2)
第4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4)第37章 瓦解对方心理防线(1)第33章 透过行为举止(3)第18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2)第21章 潜移默化,莫让心理效应破坏生活平衡(2)第9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4)第27章 洞悉对方深处潜藏的玄机(2)第31章 透过行为举止(1)第25章 掌握为人处世的策略,抢占主动权(2)第12章 揭开人性内衣(2)第37章 瓦解对方心理防线(1)第12章 揭开人性内衣(2)第4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4)第31章 透过行为举止(1)第21章 潜移默化,莫让心理效应破坏生活平衡(2)第9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4)第47章 绵里藏针,柔中带刚透(3)第17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1)第16章 透视举止奥秘(2)第33章 透过行为举止(3)第22章 藏巧于拙、锋芒不露不是阴险狡诈(1)第44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2)第32章 透过行为举止(2)第27章 洞悉对方深处潜藏的玄机(2)第5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5)第14章 揭开人性内衣(4)第6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1)第41章 透视职场心理操纵术(2)第44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2)第31章 透过行为举止(1)第15章 透视举止奥秘(1)第40章 透视职场心理操纵术(1)第10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5)第33章 透过行为举止(3)第12章 揭开人性内衣(2)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3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3)第40章 透视职场心理操纵术(1)第14章 揭开人性内衣(4)第3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3)第5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5)第43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1)第46章 绵里藏针,柔中带刚透(1)第10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5)第11章 揭开人性内衣(1)第38章 瓦解对方心理防线(2)第21章 潜移默化,莫让心理效应破坏生活平衡(2)第8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3)第16章 透视举止奥秘(2)第35章 掌握辨心真招(2)第22章 藏巧于拙、锋芒不露不是阴险狡诈(1)第25章 掌握为人处世的策略,抢占主动权(2)第23章 藏巧于拙、锋芒不露不是阴险狡诈(2)第5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5)第39章 瓦解对方心理防线(3)第7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2)第33章 透过行为举止(3)第36章 掌握辨心真招(3)第10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5)第31章 透过行为举止(1)第45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3)第18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2)第19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3)第5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5)第9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4)第12章 揭开人性内衣(2)第12章 揭开人性内衣(2)第46章 绵里藏针,柔中带刚透(1)第22章 藏巧于拙、锋芒不露不是阴险狡诈(1)第24章 掌握为人处世的策略,抢占主动权(1)第14章 揭开人性内衣(4)第7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2)第31章 透过行为举止(1)第4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4)第36章 掌握辨心真招(3)第43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1)第8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3)第43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1)第3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3)第43章 鹿死谁手的对决(1)第5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5)第36章 掌握辨心真招(3)第17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1)第16章 透视举止奥秘(2)第40章 透视职场心理操纵术(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34章 掌握辨心真招(1)第8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3)第13章 揭开人性内衣(3)第3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3)第16章 透视举止奥秘(2)第7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2)第3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3)第8章 “天机”由言语道出(3)第33章 透过行为举止(3)第17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1)第30章 洞察他人心理第19章 识破谎言,让虚伪欺诈者显露真形(3)第2章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