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大盟主

自皇帝被俘后,这天下就好像一锅被烧沸的水一样蒸腾起来,曾经锅底安静卧着的牛鬼蛇神全都随着蒸腾而起的滚水冒出来。

这世间的人,绝大多数百姓就如水中浮萍,被动的随着水波流转,无着无依,没有的选择;

少部分人能够选择阵营,或是投靠匈奴,或是到江东去投靠刚冒头的琅琊王,再或者去豫州投奔赵含章;

更少的人则决定创造阵营,让自己成为被选择的人。

司马睿是宗室远房,非武帝血脉,除了王导王敦外,支持认同他的人并不多。

豫章王、秦王和新都王几个还没下落呢,他们虽然年纪小,却是武帝的亲孙子,血脉更近,到时候从中选一个更聪慧的扶持就是。

最重要的是,赵含章还没说话呢。

所以司马睿的檄文虽发布了,但***的人没几个。

王敦便带上大军,从建邺出发往上游征讨谋逆和流民军,为司马睿立威。

豫州没搭理他们,赵铭一边派人去寻找宗室遗珠,一边源源不断的给赵含章提供能够管理地方,又能打仗的官吏。

赵含章一路高歌猛进,直接打到了平阳城外。

上党郡、平阳郡,甚至是广平郡都被她收了大半,他现在没空搭理江东的变势。

那里的势力他们本就触摸不到,所以司马睿冒头,赵铭虽不开心,却也不会浪费人力和精力在他上面。

不过,王敦和王导想要荆州服从于司马睿就很过分了。

他略一思考就以赵含章的名义也发了一篇檄文,召天下义士援助晋庭,将皇帝救出来。

檄文发到荆州,在王四娘的运作下,百姓群情激奋,都撸了袖子要参军北上去打匈奴,救皇帝。

皇帝和赵含章的声望在荆州愈加大,零星作乱的流民听说赵家军不会克扣粮草,立即也不造反了,直接就地从乱军变成义军,跑到当地县衙找县令,说他们就是来参加北上讨逆的义军的。

他们希望他们能姓赵。

县衙的县令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他们的来历,但……在荆州作乱和北上作乱匈奴,他们自然是选择后者了,所以他们睁只眼闭只眼只当不知,将人收下来后送到江陵刺史府,由那边统一给粮草和委派将军,把人带到北边去抗击匈奴。

此举直接断了王敦的后路,他本想以讨伐乱军的借口进入荆州的,现在不行了,他便只能书信通知王四娘和王眉子,大盟主要召见他们,共同商讨讨逆的事。

当然,此时王敦还在庐江呢,距离荆州还远,所以信先送过去。

王眉子蹙眉将信看完,问王四娘,「我们去吗?」

王四娘当着他的面将信撕了,面无表情的道:「不去!」

她是赵含章的人,只听豫州调遣,司马睿自封为大盟主,他就能指使她了?都是刺史,他一个徐州刺史凭什么管到她荆州刺史的头上来?

王眉子看着被她撕碎的信,半晌无言,「你就是不去也没必要撕了它去呀,我还要对照着给叔父回信呢。」

王仪风很不高兴,冷冷地道:「何必回他?直接让他的信使回去告诉他,就说贪生好利之人不配与我说话。」

王眉子:……

王仪风愤愤道:「我虽未亲去郓城,但我知道,他答应出兵襄助陛下的。」

「他能做这个光州刺史,一是含章说和;二是陛下宽厚;就是苟晞,他都退了一步,怎么说他都该回报一二吧?」王仪风道:「结果他回到光州竟然带着人和财物跑了,还推举一个什么王爷当大盟主。」

「他也不看看,有含章在,他司马睿算什么东西?」王仪风道:「郓城几日,他

连去拜见含章的资格都没有。」

王眉子:「……倒也不是,他不去是为了避嫌,宗室中谁敢当着皇帝和苟晞的面去拜见赵含章。」

不怕皇帝和苟晞怀疑他和赵含章勾结,改换天地吗?

王仪风可不管,反正她现在讨厌王敦。

她以前只讨厌王澄,可现在看来,王敦也一样讨厌,「阿父的眼光果然一如既往的差,选的两个人都不怎么样。」

王眉子头疼,转开话题,「你想让谁领军北上?」

王仪风道:「我想让阿兄你去。」

王眉子一愣,「我?」

王仪风点头,「北地正混战,我有些不放心洛阳,也忧心二姐,你直接带大军去往洛阳支援,还可以照顾一下二姐。」

王眉子想了想,也想去,若能和赵含章一起收复故土,使北地彻底安定下来就更好了。

于是他点头,「你一人在这里能行吗?」

王仪风道:「我怎会是一人呢,衙门里这么多人在呢。」

她顿了顿后道:「而且,还有二叔呢。」

王澄是他们的亲叔叔,和王敦这个族叔不一样,虽然他们叔侄间互相看不惯,但还是有些感情在的。

尤其,王澄在一些事的看法上和王仪风一样。

比如,他们都支持***,北上抗击匈奴救皇帝。

连被王氏子弟控制的荆州都不应琅琊王的号召,其他人更不搭理琅琊王了。

王导不得不亲自出面劝说王仪风。

王仪风并不害怕这位叔叔, 当即与他在书信上辩论起来,认为以琅琊王的声望不足以担任大盟主这样的职位,现在全天下只有赵含章才有这个资格。

现在皇帝被俘,当务之急是寻找其他宗室子弟,由赵含章牵头选出太子来,再着力援救皇帝。

不管是从豫州的地理位置,赵含章的权势和声望来看,她都是最合适做大盟主的人,琅琊王的声望还不足以号令天下。

不信您看看,现在谁愿意听他号召了?

王导默然不语,不再与她辩论,而是开始联络江东本地士族,先说服他们,再借他们的势力为琅琊王造势;

另一边,他让王敦继续征讨乱军和流民,保证建邺上游的安全。

而在他们挤破了脑袋想要坐稳大盟主这个位置时,赵含章已经和傅庭涵汇合,并写信给刘琨和王浚等人,让他们一起向匈奴出兵。

她虽未有大盟主之名,但行的却是大盟主之实。

第361章 受伤了吗第1136章 相遇第1222章 专治不服第693章 日常政务第864章 围杀第845章 谋杀第387章 渡江第372章 向皇帝问好第69章 扶棺而行第1260章 吓死你们第174章 邀请第1178章 赵含章之心第270章 檄文第500章 心生杀意第604章 上有所好第313章 发财了第1135章 举荐人选第416章 优待人才第763章 上折举荐第1065章 父母第579章 演习第669章 心慌慌第688章 上课吗第1059章 盟成第1157章 登报第1260章 吓死你们第256章 活动第1322章 婚期定下第547章 汇合第1304章 一起努力第757章 重灾第667章 说和第1267章 安全回京第971章 连下圣旨第856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528章 恩怨第751章 打君第859章 伏击第627章 好处第116章 一起第649章 最大得益者第1247章 插手第1361章 平乱第570章 思想的改变第82章 打听第793章 谁举荐的第737章 告辞第1039章 他有钱第293章 郡丞第357章 微微地感动第271章 扯大旗第90章 美酒美人第241章 放在你名下第66章 有村落第224章 改变一第952章 谈判第1101章 宫宴第1091章 婚制第119章 里应外合第774章 重伤第419章 认同第758章 变化第316章 招安一第407章 赚钱第464章 火药第74章 满意第1043章 点兵点将第1214章 骂人第51章 巴掌1410.第1395章 番外 赵长舆(九)第902章 多疑第841章 汇合第373章 举荐1419.第1404章 番外 现代(五)第31章 做媒第1011章 风水第1120章 少猜疑第818章 造反第194章 织机第825章 攻城略地第1255章 一条绳子有两端第337章 劝人被反劝第1345章 回来第249章 豆制品第530章 对峙第555章 难眠第490章 赎买中第1143章 结庐第215章 小人剑第919章 心悦诚服第447章 微服私访第1373章 番外 历练(五)第1268章 放弃第555章 难眠第342章 集结第373章 举荐第181章 拉下水第903章 误会第1308章 新年新气象1411.第1396章 番外 阴间(八)
第361章 受伤了吗第1136章 相遇第1222章 专治不服第693章 日常政务第864章 围杀第845章 谋杀第387章 渡江第372章 向皇帝问好第69章 扶棺而行第1260章 吓死你们第174章 邀请第1178章 赵含章之心第270章 檄文第500章 心生杀意第604章 上有所好第313章 发财了第1135章 举荐人选第416章 优待人才第763章 上折举荐第1065章 父母第579章 演习第669章 心慌慌第688章 上课吗第1059章 盟成第1157章 登报第1260章 吓死你们第256章 活动第1322章 婚期定下第547章 汇合第1304章 一起努力第757章 重灾第667章 说和第1267章 安全回京第971章 连下圣旨第856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528章 恩怨第751章 打君第859章 伏击第627章 好处第116章 一起第649章 最大得益者第1247章 插手第1361章 平乱第570章 思想的改变第82章 打听第793章 谁举荐的第737章 告辞第1039章 他有钱第293章 郡丞第357章 微微地感动第271章 扯大旗第90章 美酒美人第241章 放在你名下第66章 有村落第224章 改变一第952章 谈判第1101章 宫宴第1091章 婚制第119章 里应外合第774章 重伤第419章 认同第758章 变化第316章 招安一第407章 赚钱第464章 火药第74章 满意第1043章 点兵点将第1214章 骂人第51章 巴掌1410.第1395章 番外 赵长舆(九)第902章 多疑第841章 汇合第373章 举荐1419.第1404章 番外 现代(五)第31章 做媒第1011章 风水第1120章 少猜疑第818章 造反第194章 织机第825章 攻城略地第1255章 一条绳子有两端第337章 劝人被反劝第1345章 回来第249章 豆制品第530章 对峙第555章 难眠第490章 赎买中第1143章 结庐第215章 小人剑第919章 心悦诚服第447章 微服私访第1373章 番外 历练(五)第1268章 放弃第555章 难眠第342章 集结第373章 举荐第181章 拉下水第903章 误会第1308章 新年新气象1411.第1396章 番外 阴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