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轰炸苏联

面对一群发动游击战的苏俄暴民,尼古拉二世在中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采取了多种手段。

首先就是采取严格的村级看守制度,每个居民点派遣人员监视。

同时承认那些苏俄民众的财产,并且给他们打新的地契,并且给他们提供基础生活物资保障,再则就是加大宣传。

如果还没用,某一地区还是很混乱,人民还是支持游击战,那么就采取第二套手段,也就是将整个居民点的人都迁移到俄国后方的西伯利亚地区,并给他们安排工作,但自由受限。

这是柔和手段,还有一套清剿措施。

清剿这些游击队,情报很重要。因此对于提供可靠情报的人,一律给与高额奖励。

同时中俄两国都专门成立一支用来清剿游击队的特种部队。

游击战很灵活,一般的部队对付不了,特别是像俄国这样的国家,其有自己的重工业体系,能够生产武器。

如果是像原定历史上的中国,因为武器生产很落后,游击战的战斗力不是很高,但在后期却是越打越强。

苏俄的游击队的火力更猛,手段也就更灵活了,不会因为武器方面的限制而武器采取一些攻击方式。

因此需要一支特种部队来对付苏俄游击队。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练兵环境,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支人员庞大的极寒气候作战的特种部队,总数已经达到了个师的规模。

这些特种部队分成小股作战,拥有最先进的武器,同时装备夜视仪的装备,可以进行夜战。

中俄联军推进到伏尔加格勒之后,便暂缓了进攻,尼古拉二世此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口才是王道啊!

俄国人口增长速度太慢了。

必须从苏俄那里抢夺人口,因此对版图的渴望大大降低了,因为有人口就有兵力,有兵力就能占据更多的地盘。

部队在前方推进的时候,后方却是在加紧修建公路和铁路,以确保部队的作战不受后勤制约。

此时铁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再有一个月就能够通畅的把物资运到高加索地区了。

这是效率非常高的一次铁路建设,横跨中俄两国,铁路从中国西域省一直修到了高加索地区。

而中国西域省的铁路干线也开始修第二条轨道了,建成后将变成一个双轨铁路,运输效率倍增。

不管是中国还是俄国境内,都在疯狂的建设着基础设施。

俄国境内的基础设施自然是用来发动战争的,但实际上更大的作用是将俄国的资源运回中国。

中国资本已经占领了俄国大部分的资源,这些铁路修好后,那些资源就可以开采了。

疯狂的建设,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强大起来。

为了强大自身的经济,为了强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所以要疯狂的建设。

一百万中俄联军在伏尔加格勒地区开始重点清剿游击队,以及占领周边居民点等行动,主要就是抓人口。

由于苏俄游击队很活跃,因此尼古拉二世打算把这些人口转移到后方的西伯利亚去。

伏尔加格勒地区的人口因此而迅速减少,居民点内很快就没人了,苏俄游击队在重点清剿下又失去了人民群众的基础,很快被逐出了伏尔加格勒地区周边地区。

中俄联军开始蚕食苏联版图,这种蚕食的进展还是很快的。

在战争时期,谁考虑什么人权问题,你不搬迂也得搬迂,到西伯利亚去谋生吧!直接全家人架上火车送走。

这些苏俄居民将先送到集中营里做思想教育,等他们的思想改变过来了,再他给他们安排工作。

在这样的政策下,伏尔加格勒地区很快就陷入了中俄联军的中控之中。

中华帝国空军则来得很快,朝鲜战争刚结束没多久,就陆续成群的飞到了南乌拉尔军区。

在南乌拉尔军区机场,不断有飞机起飞,对苏联的重要目标进行轰炸。

有空军的绝对优势的掩护,中俄联军又不冒进,基本上无敌,苏联根本无法在军事上和中俄联军抗衡。

蚕食是很有效果的。

在把人口转移了之后,中俄联军开始攻入乌克兰地区。

中俄联军向西,等于是切断了苏联的黑海交通线,同时攻入乌克兰,等于是在给苏俄断粮。

乌克兰地区是俄国的主要产粮地,是整个国家的粮仓。

乌克兰地区是斯拉夫民族,美女资源很丰富,不过中俄联军在越过乌克兰地界时,只向前推进了五十公里就停下来了,继续按照之前的步骤对当地居民进行控制,或者是直接的迁移。

中国陆军此时已经确定下了对苏联的兵力布置,东北军区的兵力从五十多万降低到了十五万。

而其他兵力都调到西线去了。

东线基本上没什么敌人。

日本已是半残,对中国来说不足为虑,而且目前日本龟缩海岛,有英美护着,一时也不好下手。

起码在未发生全面战争之前不好下手。

终有一日,夏钧定然要踏平东京。

但目前首要的威胁还是苏联,因此主力部队开始向西线调集。

北部三大军区,在不断的扩军之后,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两百万,这次兵力调动,中华帝国军部一口气往苏联边境调遣了一百二十万,加上之前的三十万,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

一百五十万的兵力,尼吉拉二世激动死了,这女婿太给力了。

加上俄国的一百五十万兵力,就是三百万大军了。虽然相比当初俄国十分疯狂的一千六百万大军来说不算什么,但问题是这些都是精兵。

都是装备了先进武器,进行专业训练的部队。

这仅是陆军,而空军加起来,总人数也超过了五万人。

俄国人此时还没有发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华帝国贷款给俄国打仗,前面把地盘打下来了,后脚跟中国的商人就把这些地方的资源给圈光了。

等于是在给中国资本打仗。

还要自己掏钱。

但不是谁都能看出这个问题来的,而且看出来了也一般不会联想到这上面。

毕竟打苏联,中国陆军也是参与的,并且承担了一部分的任务和军费。看上去,中华帝国元首,确实是尽到了一个女婿的责任了。换句话说,就是这女婿已经很厚道了,而且是非常厚道。

对苏联的战争,实际上就是一场’虐怪战争’,面对中俄联军的凶猛炮火和空中打击,以及庞大的战车群,苏联军队在正面是无法抗衡的。

而中华帝国空军,以及俄国空军,此时正在不断的对苏联境内的工厂进行轰炸。

尼古拉二世一边轰炸,一边按照中国军事顾问的建议,在苏联境内播撒大量的传单。

这些传单都是宣扬自己好和苏联不好的。

不得不说的是,这些传单是有很大效果的。

不管苏联政府如何反驳,俄国此时的民生发展还算是不错的,这主要是有中国的支持。

民生发展得好,物质生活更丰富,这对普通民众来说确实是有很大吸引力的,特别是俄国在革命之后,苏维埃并未兑现他们的承诺,日子还是很苦,而且今年的粮食欠收,很可能要发生大饥荒。

在共产主义国家,因为社会操作能力低下,发生饥荒是常有的。

特别是对于俄国苏维埃这个刚掌控政权的群体,他们之前没有管理国际的经验,也没有共产主义实践经验。

所谓实践出真知。

此时的苏联就是在寻找共产主义真知,但苏联解体后,列宁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被国民骂了个一塌糊涂。

苏联不管是战时还是在战后,都没有兑现他们的诺言。

而此时的新俄国,则很大程度上走上了一条加强自身统治的道路。

尼古拉二世之前不是一个高明的统治者,高明的统治者是让更多人获得利益去支持他。

而不是把人逼迫到反对他的阵营。

此时尼吉拉二世在中国的指导下,领悟了这一至理,并加强了教育。

俄国的教育,此时就是忠君、中俄友好。

而在中国的教科书里,并未有什么中俄友好。

给俄国人从小灌输中俄友好的思想,是为了让中国以后更好的挤奶,从而不会被反抗。

此时的俄国还没有到富裕得可以开杀的程度,中国还在养这头北极熊,因此这头北极熊不断的供养下,看上去越来越肥。

这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

新俄国民众的生活方式是对苏联民众宣传的重点,也许传单上说那些什么一战战败是革命的原因,或者鼓吹尼古拉二世是好皇帝等等这些都可以被苏维埃政权所驳斥,但新俄国民众的生活状况被苏联民众得知后,以及中俄联军打来时可以享有的福利知道后,反抗也就轻微了,因为这些东西在他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7在苏联人看来这是很好过的日子,但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温饱而已,一个不愁吃穿的状态,在中国早就过时了。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不是仅仅吃饱肚子就可以的,这对于落后国家来说确实是如此的。

但在一个发达国家,人是有攀比的。

当别人有了这个东西,我们也肯定要有的。

这种攀比很多时候被一些人认为是错的,但其实他们才是错的,这种攀比是社会必然,你跟不上就无法享有社会上的一些资源。

例如在二十一世纪,一户人家仅仅能够维持温饱,而家徒四壁,那么有谁愿意把闺女嫁过去昵?父母愿意,人家闺女也不愿意啊!

说到根本性的问题,也就是女人。

女人会足艮什么样的水平线上的人好好过日子。

当社会上普遍都无法温饱的情况下,女人的选择不多,吃不饱饭也只能跟着这个男人。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先进的生产力未必可以让民众比落后生产力时代更幸福。

一切只在贫富差距问题。

在饿肚子的威胁下,苏联民众确实对新俄国的物质条件很向往。

这不就出问题了吗?

若是尼古拉二世之前被干掉了,苏联统一了俄国,那么结果就是再苦也没太大的对比性。

毕竟那是其他民族,不和你在一家子里过日子的。

但尼古拉二世的新俄国不一样,还是会和他们一起过日子的,是否等于说,回归尼吉拉二世的怀抱,就能获得相应的物质生活条件?

答案是肯定的!

只是一个基础生活物质保障,俄国的需求加十倍中国都能轻松生产出来,这些基础的物质并不值多少钱。

问题是这些物质所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性价比是很高的。

空军一边轰炸,一边又播撒传单,这给苏联民众所造威的冲击力是很大的。

同时对于苏联的生产破坏性也是很大的。

蚊式轰炸机轰炸半径一千五百公里,是当前世界上轰炸半径最远的飞机,而中俄打到了高加索地区,以高加索空军基地的延伸能力,足以打击到大部分的苏联版图,苏联的重工业在轰炸开始的头三天就遭受到了惨重的损失。

近八百家工厂被炸毁,同时到处的铁路、公路、桥梁都成了轰炸目标,虽然轰炸不可能把整条铁轨都炸掉,但只要炸掉一部分马上就会使交通瘫痪几天,甚至是十天半个月。

特别是桥梁最伤,炸掉之后起码得几个月才能修复,不过搭个浮桥还是可以的,但不牢固啊!

当摧毁的道路点多了,会使俄国突然陷入一个生产瘫痪状态,即使是一天,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

何况还不止一天。

这种轰炸会使生产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萎缩状态。

比如说农业生产,这个季节要施肥的,结果肥料运不到目的地,没办法施肥了,农作物减产了。

农作物减产,灾荒更严重了。

人都没心思去干活了。

苏联境内突然遭到大规模的轰炸,马上惊动了英美国家。

但这是苏俄内战,又不好明确的干预,而且这是尼古拉二世的新俄国国防军的轰炸行动,和中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有什么事找尼古拉二世说去。

尼古拉二世自然不买英美的账,他算是恨透英美了,怎么可能按照英美如意的想法去做,英美是要支持苏联,一心想要分裂俄国。

苏联面临的如此严峻的问题,英美国家不得不高度重视。

首先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饥荒的可能性,斯大林为了解决苏联的饥荒问题,向美国伸手要了大笔的粮食。

美国在经过商讨过后,认为给苏联粮食是必须要进行的支持政策。

因为中国正在用这样的政策来支持新俄国,而苏联民众可能会因为饥荒而失控,从而倒向尼吉拉二世。

这是英美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一旦新俄国将苏联灭掉重新统一了俄国,那么中国就基本上等于是控制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结果啊!

虽然现在已经控制了很大一部分,但起码还有一个苏联在西线挡着。

苏联是一头喂不饱的饿熊,而且家底很光、很清。

挑起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战争,美国是有利润的,但中俄与苏联的战争,美国是要倒贴钱的。

而且好像是一个无底洞的样子。

美国别无选择。

严格的说,是那些垄断资本商人产生了极度的危机感,因此迫使美国政府开始大力围堵中国。

美国在这个时代,军事上可能不强,但在经济上是绝对的强。

只是中国也追上来了,中国在疯狂的建设之中,其速度让美国惊惧,再过几年,可能中国的重工业规模将全面超过美国了。

在美国政府看来,围堵是迫于无奈的。

只因为中国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和安全。

苏联这头七我熊正好乘机索要各种吃食,美国也给得很干脆。

不仅给粮食,而且还给防空技术。

虽然是一个不成熟的防空技术,但却是从德国魏玛共和国那里买来的,听说这是中国人搞出来的防空技术。

英国对次咬牙切齿。

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德国的防空力量是很强的,加上强大的战斗机,以至于协约国的空军一直无法取得优势,尽管他们花在中国人身上的钱是德国的十倍。

苏联得到这种防空技术后,过很不久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防空炮对于蚊式轰炸机来说没用。

蚊式轰炸机可以非得很低很低,甚至是离地面不足十米。

在如此低空状态下,投弹也很精准,防空炮根本没用。

而高射机枪倒是有用,但高射机枪的打击范围和小,最为防空手段也不太理想。

诸多的问题暴露在苏联政府面前。

在中俄联合空军的大规模轰炸之后,苏联面临的问题简直就是焦头烂额。

到处都是损毁的道路需要抢修,到处都是毁坏的工厂需要恢复,还有很多工厂不够安全需要转移。

向哪里转移?

这是一个很费解的问题。

整个社会秩序在这种有预谋,有组织的大规模轰炸下,已经呈现出一种十分混乱的状态。

大量的生产被荒废了。

损失异常严重。

人民吃不饱,军火生产停滞,社会陷入恐慌。

一系列的问题,在轰炸之后就出现了。

中俄联合空军对苏联的这次大规模轰炸不同于轰炸日本东京,轰炸日本东京只是泄愤式的轰炸。

而轰炸苏联是像动外科手术一样,把一个人肌体中的血管切断,使血液无法正常循环。

这也让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了空军的巨大战争潜力。

中国在空军上的发展,就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其他国家上面。

中国此时是唯一一个可以制造全金属飞机的国家,其他国家有的已经也快研制出全金属军用飞机了,但还没有进入生产状态。

而其他国家不知道的是,中国在空军上还储备这一堆的新技术没有使用。

第二更到!

()

第186章 受降仪式第64章 潜艇第93章 威压第12章 一面倒屠杀第30章 阿布洛特第62章 航道开通第27章 开办工厂第128章 日本妥协,停战十五月第396章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39章 杀向县城341章 特拉斯线圈免费能源第158章 扫盲风暴第349章 甩开美国第188章 恐怖的蚕食政策第78章 春节大捐款第235章 南洋共和国成立第185章 各方反应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73章 光复会第30章 基础工业第291章 中国武力干涉,请君入瓮第410章 北海道海军对峙,战争临近第27章 开办工厂第260章 埋伏,全歼英军第377章 偷着乐第63章 十大油田占了两个第312章 科学大棒第92章 收回中国海关第398章 第三世界联盟反倾销预案第45章 激战大洋山第35章 摘桃子第254章 定都开封第404章 以工代赈第81章 修铁路第307章 无比效率的干涉第174章 装甲师――突击!第19章 摩托化部队第316章 新俄国变化第26章 造纸厂第66章 福建第一师第73章 13年财政预算(一)第60章 港口第404章 以工代赈第16章 说服第366章 不完全跟进政策第203章 到达中国第205章 挑拨、忽悠尼古拉二世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奥伦堡大捷第61章 秋收!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发展第60章 港口第351章 国家气运第74章 震撼第334章 亚元的流通第335章 世界降息风潮第194章 缅甸汉族第192章 夸张的战败条款第335章 世界降息风潮第58章 到处拉皮条第100章 震惊世界的血案第290章 收复远东,中俄‘友好’协议第73章 光复会章节内容重复问题第311章 华人黑手党第394章 战争疑云,中国资本抽逃第320章 民族资本家的行为规范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国与权力平衡第243章 帝制呼声高涨第26章 三酸二碱第33章 南北议和之机会第32章 大练兵的前奏第182章 全体投降第25章 私下通信第71章 编练第321章 世界最多的黄金储备第349章 甩开美国第402章 养猪,崩溃前奏第56章 洋妞第379章 十国联军联合军事演习第338章 军备战略第273章 美国参战,帝国中立态度第76章 邀请第61章 秋收!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启动第43章 资本雄厚的农垦公司第95章 出征东北第36章 民族与信仰第15章 民心系统第288章 美国武力干涉意第93章 张作霖的不合作第33章 南北议和之机会第193章 巨额赔款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礼第87章 日舰进犯第55章 民心归附第313章 大战结束,产业转型第414章 被抛弃的日本第28章 巨额贷款第46章 民族资本的反攻号角第49章 阎长官的狐疑
第186章 受降仪式第64章 潜艇第93章 威压第12章 一面倒屠杀第30章 阿布洛特第62章 航道开通第27章 开办工厂第128章 日本妥协,停战十五月第396章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39章 杀向县城341章 特拉斯线圈免费能源第158章 扫盲风暴第349章 甩开美国第188章 恐怖的蚕食政策第78章 春节大捐款第235章 南洋共和国成立第185章 各方反应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73章 光复会第30章 基础工业第291章 中国武力干涉,请君入瓮第410章 北海道海军对峙,战争临近第27章 开办工厂第260章 埋伏,全歼英军第377章 偷着乐第63章 十大油田占了两个第312章 科学大棒第92章 收回中国海关第398章 第三世界联盟反倾销预案第45章 激战大洋山第35章 摘桃子第254章 定都开封第404章 以工代赈第81章 修铁路第307章 无比效率的干涉第174章 装甲师――突击!第19章 摩托化部队第316章 新俄国变化第26章 造纸厂第66章 福建第一师第73章 13年财政预算(一)第60章 港口第404章 以工代赈第16章 说服第366章 不完全跟进政策第203章 到达中国第205章 挑拨、忽悠尼古拉二世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奥伦堡大捷第61章 秋收!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发展第60章 港口第351章 国家气运第74章 震撼第334章 亚元的流通第335章 世界降息风潮第194章 缅甸汉族第192章 夸张的战败条款第335章 世界降息风潮第58章 到处拉皮条第100章 震惊世界的血案第290章 收复远东,中俄‘友好’协议第73章 光复会章节内容重复问题第311章 华人黑手党第394章 战争疑云,中国资本抽逃第320章 民族资本家的行为规范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国与权力平衡第243章 帝制呼声高涨第26章 三酸二碱第33章 南北议和之机会第32章 大练兵的前奏第182章 全体投降第25章 私下通信第71章 编练第321章 世界最多的黄金储备第349章 甩开美国第402章 养猪,崩溃前奏第56章 洋妞第379章 十国联军联合军事演习第338章 军备战略第273章 美国参战,帝国中立态度第76章 邀请第61章 秋收!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启动第43章 资本雄厚的农垦公司第95章 出征东北第36章 民族与信仰第15章 民心系统第288章 美国武力干涉意第93章 张作霖的不合作第33章 南北议和之机会第193章 巨额赔款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礼第87章 日舰进犯第55章 民心归附第313章 大战结束,产业转型第414章 被抛弃的日本第28章 巨额贷款第46章 民族资本的反攻号角第49章 阎长官的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