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万世太平

朱棣的变脸之快,超乎了大家的想象。

以至于胡广看着朱棣方才还在感慨着民生多艰,为皇孙说起农人的艰辛而动容,却又一转眼,见朱棣虎躯为之一震,好像又变了一个人一般。

变化之大,真教人叹为观止。

此时便听朱瞻基道:“论起来,确实是没有这样快的,不过孙臣抵达和州赴任的时候,阿舅调拨了一些干吏来这和州。”

“此外,和州的钱粮计算,倒也方便,毕竟大多都是外来户,所有迁徙之民,都进行了统一的登基,还有迁入的商户,也都有数。起初的时候,为了迎接这些迁徙的百姓,还有商户,和州就已未雨绸缪,进行了一些布置,所以……”

朱棣目光灼灼地道:“有钱粮几何?”

朱瞻基道:“大致的估算,今年若是夏税开征,粮食可增三成,为七十五万石。皇爷,这和州名为一州,实则却不过是一县之地,再加上早已进行了新政,今岁增涨了三成,已是很不容易了。”

朱棣听罢颔首。

其实七十五万石,已不是小数目了。

朱棣对此还算颇为满意,兴致勃勃地又问道:“其他的呢?”

“都用过了。”陈礼带着几分沮丧地叹气道:“除了可能要他性命的手段,该上的都上了,可此人硬气,只是咬紧牙关。”

朱棣不禁为之动容:“如何有这样多?”

当然,张安世早已预判到了这一点,自然没有动怒,于是叹道:“来人,给他治一下伤,换一身干净的衣衫,这两日,就不必用刑了。”

说着,快步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囚笼。

如此,非但这最后开万世太平的话很有分量,使人信服,而且令朱棣觉得杨荣此人稳重,是真正老成谋国,非那寻常溜须拍马之辈可比。

张安世挑眉道:“刑都用过了吗?”

朱棣听着,不断地点头,眼中闪动着流光,显得甚是高兴,道:“不错,不错,好的很。杨卿家,你看如何呢?”

杨荣却微笑道:“不过,臣却以为……若只是靠迁徙之民,似乎……也未必算是全功。”

此言一出,朱棣倒吸一口凉气。

张安世应下,随即告退。

可似杨荣这般较真且稳重之人,此时偶然的一句夸赞,却已令朱瞻基感觉到飘飘欲仙。

朱瞻基便道:“增长最多的,就是商税以及其他的杂税,今年若是开征,所得之银,怕要超七百九十五万两。比之去岁,至少能增长二十三倍。”

张安世忙道:“臣在。”

这一次,他再也不吭一句,他的答案写在了他的脸上。

朱棣便道:“这样说来,朕孙足以为天下第二州牧了吧。”

可区区一个和州,直接商税暴涨二十多倍,短短一年之间,便能迅速膨胀。这是什么概念?

这样的增长,只怕当年的太平府,也不曾有过。

陈登终于停下了咳嗽,却不屑于顾的样子,他想要冷哼,只是没发出声音。

有了河南和关中的事后,朱棣对胡广颇有几分轻视,当即道:“胡卿以为呢?”

这可是皇孙,杨荣对皇孙却好像颇有微词。

胡广心里忍不住翻白眼,看吧,个个都是有能耐的,这张安世,也不是一个善茬,一句话里,不知蕴藏了多少玄机和信息量。

而对于朱瞻基,也不禁满面红光。人就是如此,一个时常在你面前溜须拍马之人,成日说你的好话,他再如何夸奖你,用上了吃乳的劲头,你也不会稀罕他的话。

张安世道:“可我想告诉你,你们的盘算,根本没有任何的胜算,本王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可若是本王告诉你,这一切不过是痴心妄想,想来,你也不会相信,毕竟……偏执令你丧失了判断。”

朱瞻基好像一下子被激将了一般,他已有不符合自己本身年龄的成熟,可毕竟终究还残留着少年的心性,当即道:“皇爷爷,可不是这样说的,这和州迁徙的百姓,一下子涌入进来,区区一州之地,如何安置?来了这么多人,又如何扩大和兴建城区,如何扩大港口与码头,若是遇到了天灾暴雨,如何引水,免得城区的低洼处被水淹了?”

张安世徐步走到他的跟前,才道:“我听说……他们对你用过了刑,可你依旧死咬不出口,哎……论起来,我张某人,倒也佩服你,无论你所犯何罪,却能坚持下来,已是不容易了,若换做是本王,只怕坚持不了一炷香。”

朱棣眉眼带笑地道:“以后还要多多提点。”

张安世却不在意他的反应,继续自顾自地道:“没错,新政之后,天下不少人,心怀怨愤,这一点本王是承认的。宋朝的时候,王安石变法,不过是稍稍的进行一些变革呢,就已闹了数十年,同朝为官的人,彼此之间,却都将对方当做寇仇来看待,双方势同水火。”

张安世点头道:“陛下所言非虚,此人既能承受如此严刑拷打,臣倒以为,必然是他心怀着某种……希望。”

朱棣却含笑看了一眼胡广,见胡广失魂落魄的样子,当下脸色微冷。

提到陈登,朱棣的神情又凝重起来,眉眼间又升起了几分怒气,道:“此人不开口,迟早要留下祸患,朕万万没料到,一个人……竟还如此顽固,莫非是锦衣卫的刑罚,还是太轻吗?”

张安世又道:“可当今之新政,比之宋时的新政,要激烈十倍,怎么可能……轻易的化解这怨愤呢?说到底,到了这一步……除了刀兵相见,甚至是血流成河,其实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张安世抿了抿唇,便道:“无碍,我去看看他。”

果然,朱棣非但不怒,反而含笑道:“杨卿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瞻基还需谦虚,切莫自满,毕竟……这是迁徙之民的功劳。”

朱棣听罢,脸色温和起来:“时间已经很紧迫了,那就……三五日吧。”

张安世不理会他的表情,依旧道:“不肯说,必定这个人,一定与你关系匪浅,与此同时,你自觉得此人或可成事,是以你为了袒护他,无论如何也愿意坚持下去。可是……你真的认为,你们可以成事吗?”

陈登听罢,干裂的嘴唇蠕动一下,终于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朱棣不耐地道:“你休要啰嗦这么多,直截了当些。”

张安世道:“臣打小就受陛下和太子的言传身教,这才有了几分长进,如今正是报效陛下厚爱和太子殿下养育之恩的时候,自是粉身碎骨,也要调教皇孙殿下……”

于是这廨舍里,便有了愉悦的气氛,大家都轻快起来。

朱棣更是听得眉开眼笑。

“这话的意思是,涌入的和州人有银子,他们每日在衣食住行上头的花销,哪怕京城的百姓和他们比起来,也是远远不如的。”

朱棣此时却是将目光落在了另一个人身上,道:“这也离不开张卿的教导,朕将孙儿交给张卿,算是找对人了。张卿……”

陈登冷声道:“贼子只可猖獗一时。”

于是此时众人的目光,又聚焦到了杨荣的身上。

“皇爷爷,方才孙儿说到了民生多艰……”朱瞻基沉吟着,继续道:“可这一个民字,到底为何物呢?孙儿读书时,教孙儿读书的师傅们也每日将民挂在嘴边。孙臣读诗书,亦艰诸多悯民之语。可孙儿在太平府为吏时才发现,这一个民字,来总揽天下的百姓,实为懒惰。”

和州毕竟是小地方,在朱棣的印象之中,这样的地方,能有二十万两银税就已难得了。

陈礼一脸惭愧,道:“卑下还在想办法,这陈登,真是奇怪,无论如何……他也死不松口……”

还不等张安世说下去,朱棣显然已经足够明白什么意思了,于是朱棣打断张安世道:“这样说来,这个案子,既更不能小看了。”

张安世想了想,才道:“臣正在想办法……争取在这三五日内……教此人彻底就范。”

好像就他胡广一个最嘴笨了。胡广心里忍不住想要骂娘,心塞得难受这群心眼比马蜂窝还多的家伙……

说罢,他剧烈地咳嗽起来,每咳一下,都牵动浑身的伤口,于是他面色因痛苦而变得扭曲。

“和州就是如此,之所以有百姓迁入,是因为和州能够使他们安居乐业,而要令他们安居乐业,除了严苛的制定律令,又要对不同的百姓,予以不同的举措,使他们能够安分守己。除此之外,想要商贸的繁荣,又需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农户该使用什么举措,对迁居而来的读书人该用什么方法,对商贾实行什么办法,又要做到尽量一碗水端平,令他们各司其职,安于本分,其中的苦心,所需花费的心思,怎可用一句迁徙之民的功劳来概括?若如此,那么这迁徙之民,为何不去其他的州府?偏来此和州?”

“且这和州,距离京城和太平府又不远,本就有铁路,再加上有大量的渡口和码头,交通便利,乃是直隶的腹地,因此,有了这些迁徙之民后,百业催生,有这样的结果,也就不奇怪了。”

朱瞻基道:“其一,是大量的百姓迁入,使这和州从十一万户,增长到了三十余万户,人口大量的增加。这其次,便是大量的商货涌入,皇爷爷,和州涌入的人口,可和寻常地方不一样,在市井之间,人们都说,一个和州汉,可抵京城二十口。”

只有胡广面无表情,别人可能不知道,他跟杨荣相处时间多,心里清楚呢,这杨荣鸡贼着呢,杨荣这家伙说这话,肯定有他的道理。

张安世道:“不错,可能他认为,他的同党,当真可以成功……所以……才咬牙坚持,毕竟他已自知自己死路一条,倒不如索性……”

朱棣凝视着张安世。

胡广只好道:“臣也一样。”

胡广一时愣住,毕竟方才心思都在杨荣的应对上,此时竟有些措手不及,踟蹰良久,才期期艾艾地道:“杨公与臣,平日多感慨民生多艰。杨公多谋,臣一向钦佩之至,今见皇孙治和州如此有方,杨公所言,臣感同身受……”

朱棣却留下了张安世一个,此时收起了笑意,轻皱眉头道:“张卿,那陈登……如此硬气……不可再拖延了。”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

“有人舍得花银子,自然也就有大量的商户贩货而来,只短短一年不到的功夫,开设的商铺,就已超过了大小两千多家,这和州一地,单单丝绸的销量,就超过了小半个直隶。”

陈登的脸上,露出了讽刺之色。

他一见张安世进来,便闭上眼睛,方才还发出痛苦的声音,现在连这声音,也咬牙屏住。

杨荣缓缓而出,道:“陛下,政绩卓然,实是非同凡响。”

陈登这才微微张开了眼睛,脸上只是冷笑。

抵达百户所的时候,陈礼等人听闻张安世到了,连忙出来相迎。

张安世笑了笑道:“不必和我拽什么文词,我知你擅长讲大道理,本王不是你们的对手。想必这个时候,你也依旧还深信,你们这些人……将来一定可以成功,对吧?”

“希望?”

此时的陈登,早已是遍体鳞伤,身上的锦服血迹斑斑,带着血丝的嘴唇正有气无力地喘着气,伴随着痛苦的呻吟,整个人狼狈至极。

朱棣认真地看着张安世:“如何断绝?”

张安世道:“臣正在想办法。”

张安世道:“不过这不要紧,过两日,本王便可教你知道……你们已经全部完蛋了,你可相信?”

“是。所以臣以为,想要教他开口,就要断绝他的希望。”张安世道。

该说的都说了,君臣倒也没有再在此耗费时间,于是杨荣等人告辞,又回到了那憋屈的签押房去。

胡广最是深知杨荣的为人,也知这家伙老谋深算,只今日的表现,就足够他杨荣三世之内,被大明君王们视他为腹心了,胡广心里酸溜溜的,忍不住嘀咕着。

朱瞻基道:“天下之民,何其多。有人从商,有人务工,有人务农,有人读书,有人为丐,有人为僧道,所司之职各有不同,所谋的生计,也各有不同。要治理他们,或执以偏见,只将读书人或为士绅视为民。又或将他们一以概之,分不清这些百姓之间的不同,他们的愿望的区别,以上这些,如何能治理好一方呢?”

说实话,这天下毕竟不是各个地方都是太平府,太平府能创造奇迹,是有诸多原因的。

“再有……这么多人,必是良莠不齐,总是有作奸犯科之人,那么州府如何应对。这迁徙来的士绅,应如何对待他们,怎么样既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却又不可使他们自诩豪强,欺凌百姓?还有此后涌入的大量商户,这些商户,是冲着士绅和读书人的银子来的,该如何既鼓励又规范他们,此间种种,因为和州的特殊,在整个直隶各州府之中,都可谓是前所未有,虽有太平府的一些情况可以借鉴,却又因和州的不同,需有自己独创的应对方法。”

胡广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虽然知道杨荣这家伙的能耐,却还是忍不住瞠目结舌,方才还有人给杨荣捏了一把汗呢,可现在……有人也开始回过味来了。

陈登依旧不言,只冷冷地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笑着道:“怎么样,如何?”

被点到名的杨荣,这时感慨道:“皇孙之言,臣受教,如此惊人之语,细细思来,却实为至理。倒是臣下久居中枢,竟无法想透,实在惭愧。大明能有如此贤皇孙,必要光耀万世,开万世太平。”

这一番话,更是令朱棣心花怒放,非但不觉得杨荣方才的话的话刺耳,反而觉得杨荣谨慎,绝不一味的吹捧皇孙,而是认真地了解之后,方才根据他的智慧,来评判一件事。

朱瞻基侃侃而谈,朱棣听着不断的点头,脸上的笑容更盛,不断道:“有理,有理,哎……朕平日里反而想不出这样的道理来,杨卿,你还有什么话说?”

朱棣颔首,喜道:“和州上下,功劳不小,也非皇孙一人的功劳,可无论如何,皇孙政绩卓著,令朕欣慰,此孙不愧为太祖高皇帝之后,朕得孙如此,死也瞑目。”

州牧乃是地方官的代名词,朱棣还是很谦虚的,没有说自己的孙儿是天下第一。

杨荣此言一出,有人为杨荣捏了一把汗。

跟随在后的陈礼听罢,不由得微微一惊,当即道:“殿下……这……”

张安世道:“既然严刑拷打不管用,难道非要打死他吗?做人要懂变通,锦衣卫也是如此,这锦衣卫,不是成日打打杀杀。有什么事,都等两日之后再说。”

陈礼慌忙羞愧垂头,恭谨地道:“是,卑下遵命!”

…………

第311章 震惊四座第75章 圣驾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296章 血流成河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257章 大喜第94章 陛下圣明第429章 他们都是自愿的第234章 主谋落网老虎祝大家新年快乐!第114章 双喜临门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307章 至宝第92章 封官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565章 暴富第201章 功德圆满第295章 杀心骤起第47章 炸的好啊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393章 清算第308章 臣不密则失身第356章 捷报入宫第64章 天子一怒第227章 毁天灭地第533章 努力罢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177章 诛灭第174章 通通拿下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187章 总算捉住你了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36章 褒奖第373章 罪魁祸首竟是他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312章 告祭太庙第506章 双喜临门第423章 重获新生第370章 天大功劳与万死之罪第63章 秦王绕柱第577章 神奇的事发生了第102章 高中会元第250章 论功行赏第24章 重逢第182章 张安世发老婆了第312章 告祭太庙第304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13章 君无戏言第364章 揭开谜底第41章 老兄威武第472章 杀无赦第598章 龙颜震怒第524章 位极人臣第123章 碎尸万段第522章 赚疯了第349章 无双国士第432章 挫骨扬灰第272章 一桩天大的功劳第155章 巨大的收获第124章 此孙必为圣主第132章 大杀器问世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387章 陛下来算账了第599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283章 双喜第454章 赏赐第209章 龙心大悦第126章 不堪一击第44章 惊天动地第554章 龙颜震怒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100章 加官进爵第300章 给你们开开眼第67章 真相第21章 他们的恶名无人不晓第42章 京城三凶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击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545章 族灭第157章 封侯第371章 文臣皆可杀第396章 你也敢代表太子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533章 努力罢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439章 有钱就可为所欲为?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33章 入宫第399章 有杀气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198章 救驾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451章 真汉子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
第311章 震惊四座第75章 圣驾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报第296章 血流成河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257章 大喜第94章 陛下圣明第429章 他们都是自愿的第234章 主谋落网老虎祝大家新年快乐!第114章 双喜临门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307章 至宝第92章 封官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565章 暴富第201章 功德圆满第295章 杀心骤起第47章 炸的好啊第166章 有一百六十六章:必死无疑第393章 清算第308章 臣不密则失身第356章 捷报入宫第64章 天子一怒第227章 毁天灭地第533章 努力罢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147章 丰功伟绩啊第177章 诛灭第174章 通通拿下第519章 彻底的清算第187章 总算捉住你了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36章 褒奖第373章 罪魁祸首竟是他第435章 难以想象的财富第269章 借你头颅一用第106章 揭开真相第312章 告祭太庙第506章 双喜临门第423章 重获新生第370章 天大功劳与万死之罪第63章 秦王绕柱第577章 神奇的事发生了第102章 高中会元第250章 论功行赏第24章 重逢第182章 张安世发老婆了第312章 告祭太庙第304章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13章 君无戏言第364章 揭开谜底第41章 老兄威武第472章 杀无赦第598章 龙颜震怒第524章 位极人臣第123章 碎尸万段第522章 赚疯了第349章 无双国士第432章 挫骨扬灰第272章 一桩天大的功劳第155章 巨大的收获第124章 此孙必为圣主第132章 大杀器问世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387章 陛下来算账了第599章 张安世的杀手锏第283章 双喜第454章 赏赐第209章 龙心大悦第126章 不堪一击第44章 惊天动地第554章 龙颜震怒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100章 加官进爵第300章 给你们开开眼第67章 真相第21章 他们的恶名无人不晓第42章 京城三凶第168章 有一百六十八章:东窗事发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击第332章 绝不可能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545章 族灭第157章 封侯第371章 文臣皆可杀第396章 你也敢代表太子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533章 努力罢第239章 死而复生第439章 有钱就可为所欲为?第115章 晴天霹雳第33章 入宫第399章 有杀气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198章 救驾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171章 斩尽杀绝第451章 真汉子第104章 陛下 我们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