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华夏应该有自己的诺贝尔奖

第159章 华夏应该有自己的诺贝尔奖

接下来,各大高校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打来了电话,透露出深入合作意愿。

卫康一一答应,许诺下大笔资助,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这些项目都要在新的盘古研究所开展研究,且每个重点实验室都要派出骨干科研团队。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长期以来,投入不足是多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共性问题。

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的经费大部分来自国家拨款,虽然国家每年都投入几十亿巨资支持,但全国有那么多所重点实验室,平均下来经费就不多了,而且处于僧多粥少的境地。

干得好的实验室每年有数千万经费,差的实验室最多也就两百万的经费。

实验室内部,对经费的竞争也十分激烈,许多优秀的科研人员想要研究感兴趣的课题,经费就是一个大问题。

一些重点实验室就算能与企业达成项目合作,但他们所依托的企业,大都希望研究成果立马见效,形成效益和利润,因此,企业大多数都投入给了应用技术研究,基础理论与共性关键技术方面研究投入明显不够。

这并不利于实验室的长远发展。

要知道,科学研究走得越深入,技术突破后带来的影响力和产业变革才能越大。

根扎得越深,大树才长得越高,底层科学研究对整个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至关重要,也是决定性的。这些基础研究和产品技术不一样,需要人才,科研设施投入,以及长时间的积累。

而现在,三清药业这个大金主入场了。

只要科研人员有明确的目标,能提出扎实的研究方案,他都愿意资助。

当然,前提是对方能够脚踏实地地进行研究,而不是随便找个课题骗经费水论文。

这方面他会好好把关,只挑选最优秀的人才和最重要的课题。

毕竟,他想要的是,一心一意做研究的真正科研人才。

长期以来,国内的科研环境一直被人诟病,都说国内科研环境太差,导致人才都向往国外,纷纷跑出国搞科研。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待遇问题,一直有各种科研人员薪水太低,多年不涨薪于是跳槽去企业,年薪瞬间翻好几倍的新闻爆出。

但是这并不是最致命的问题,国内科研人员那么多,也有不少不在乎待遇,只想做科研的人才,然而,他们还是不能如愿以偿,导致郁郁不得志。

原因有许多,一个原因是人脉关系大于一切。

现在国内的科研圈经过几代的利益分配已经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阶级壁垒,1%的大佬掌握着99%的资源,普通人想混下去必须千方百计的和大佬们攀上关系,甚至不少人采用非常手段,就连项目经费评奖都是人脉大于成果。

最扯淡的事,大佬们每次争权夺利,基层跟着受苦受累。

科研最讲究心无旁骛,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搞人脉关系上,往往是本末倒置。

还有一个原因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官本位风气。这些地方大多数都充斥着一股浓郁的官僚主义气息,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行政人员凌驾于普通科研人员之上。

教授副教授低声下气的找财务处科研处审批经费,某教授想招个人还得去求人事处通融,这些事情卫康当初在学校的时候都屡见不鲜。

而这些行政人员,还经常搞出一堆莫名奇妙的考核,严重影响科研工作。

最后一个原因,急功近利的科研风气,这可能不仅仅是科研圈的问题。

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础研究,有其特殊性,短期内看到成果是不现实的。

再看看现在各大高校研究所的考核要求,三年非升即走成为主流,甚至还有每年都考核,还跟工资挂钩的。这种违背科研规律的方式最终只能变成领导大佬打分制,一地鸡毛。

华夏的科研环境这么多问题,其实还是一个字,钱的问题,资源太少,科研人员又多,导致疯狂内卷。

所以卫康创建盘古研究院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

他要每年投入巨资,养起一批华夏学术界真正的优秀人才。

让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在基础科研上面,研究经费不用愁,待遇给够,人脉关系和官僚作风在这里更是不存在的。

至于长期的科研成果,他也等得起,反正三清是他的一言堂,利润足够高,又没有资本的短视干涉,每年几十亿上百亿的科研投入也花得起。

像鹰国的科研环境为什么那么好,因为科研经费实在太充足了,不但国家投入大,还有各大企业争相创办科研中心。底盘够大,经费够多,科研人员去哪都能活得很好,自然可以谁都不鸟,专注在科研本身上。

他要把从全球病人身上赚来的钱,投入到国内的基础研究中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华夏的科技腾飞,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且他还有一个私心,等干了一段时间以后,里面最优秀的人才,他都要尽可能留下来。

来了,就别走了。

这话当然不是狂妄。

现在的他,的确有这份能力。

抛开诺奖不谈。

在全球医疗界,许多大佬都私下将他称作医药界的“爱因斯坦”,这无疑是对他科研实力的最大认可。

事实上,他现在医药界,已经拥有了极其强大的号召力,不论国内国外,许多年轻科研学者,都将他视为心目中的偶像。

再挥舞金钱大棒,给足待遇和经费,足够挖来各种高端人才。

而且,盘古研究院不但要吸引国内最优秀的人才,国外的尖端人才,他也要。

博士后工作站正是为此而设。

从来都是国外的机构和高校,吸引全球以及华夏的人才。

如今,盘古研究院,也可以。

假以时日,这必将是一座全球最顶级的科研机构。

而且,卫康心中还有一个计划,正在徐徐展开。

他早就有一个想法,要打造属于华夏的最高科学奖项。

针对全球各个基础科学领域,打造一个能与诺贝尔奖齐名的科研奖项。

诺贝尔奖为什么能成为影响力如此巨大的奖项,一个原因是公正,另一个原因就是高额奖金。

当年诺贝尔设立奖金的时候,给的标准是,能让一个科研学者20年无后顾之忧,从而心无旁鹫地投入到基础科研上来。

所以每年诺贝尔奖的奖金一直都在膨胀,到现在已经是一百二十万美金左右的巨款了。

国内能与之媲美的是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800万,但是授予人数只有一两人。

卫康的野心则还要更大一点。

毕竟,现在一线城市,800万奖金也就够买套房。

他想要给的,其实很简单,一如诺贝尔当初一样,能让一个科学家,不管在哪里,都能有房有车有存款,下半辈子不用为生活发愁。

只要三清集团还存在一天,这个准则就不会变。

一个科学奖项的成立,离不开国内学术界的支持,这也是他要跟各位院士大佬一起商讨的原因。

看看时间,会议时间已到。

卫康登录视频会议,很快看到了熟悉的各位院士们。

物理学界的齐院士,生物学界的常三维院士,医药界的涂悠悠院士,航天航空的谢院士,等等,足有三十余人,全都是华夏科学院里面各行业的领军大佬。

卫康看着面前的屏幕,不由一阵恍惚。

不知不觉,他竟然已经结识了这么多的院士了。

不过他很快调整好情绪,恭敬地开始发言。

“感谢各位院士的支持和厚爱,实在让我感激不尽。大佬们的时间都很宝贵,那我就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了。”

与会诸人纷纷露出一丝笑容,随即专注地听了起来。

“之前已经透露过,三清集团想要成立一个基础科学领域的国际大奖,将邀请诸位以及其他数百名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作为评委,每年评选出获奖人,并为该奖的各项运作提供指导。”

“一份奖给在数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物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化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每份大奖可由1位或2至4位获奖人分享,奖金为,”卫康看着面前神情变得凝重起来的大佬们,深吸一口气道:“2000万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什么?”

“两千万?”

院士们神情骤变,有几位甚至惊呼出声。

齐院士是第一个开口的,他眼光一扫,将众人的神情都看在眼里,笑着问道:“小卫啊,我大胆问一句,2000万的奖金可不是小数目啊,你是认真的吗?”

他跟卫康最熟,这也算是问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卫康笑着点点头:“没错,五个大奖,每个奖2000万,一共一亿的奖金,千真万确。”

“而且我很快会成立一个科学基金会,负责整个奖项的运营,奖金会以我在三清的股份做担保,所以你们不用担心金钱这方面的问题,只要三清集团还活着,肯定每年都会办下去。”

“嚯!”这下连齐院士都脸色一变,倒吸一口冷气了:“卫总不亏是卫总,果然财大气粗。”

“一个亿啊,一个亿,”他摇摇头,苦笑道:“如今才知道做企业有多赚钱,不过更难得的是,你愿意把自己的钱,投入到基础科研上来。”

他面色一肃:“我代表华夏科研界,谢谢你了。”

卫康挥挥手,颇有些不好意思:“没事,这是我应该做的,国家不是在倡导共同富裕么,我这靠科学技术先富起来的人,当然也要带动科学家们都富起来嘛。呵呵。”

大佬们瞬间都笑了,看他的眼神都变得格外和蔼亲切,气氛也变得欢快起来。

卫康这个2000万大奖着实有点把大家都震住了,这可是一年一个亿的真金白银拿出来,就为了送给基础科学领域的科学家,简直就是真正的慈善。

要知道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大多是对世界的探索和发现,成果都是共享的知识,没有什么专利,跟应用技术不一样。

比如你发现人体中存在的一种蛋白质的结构,或者发现了一种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总不能把这个知识点给注册专利然后收钱吧。

因此大部分基础科学研究都是国家在资助,而科学家本人,除非去创业,很难从中获利。

大部分的科学家都不算有钱人,诺贝尔奖金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笔巨款了。

所以卫康这个2000万的大奖砸下来,如果运气好是由某一位科学家独享,那直接就可以达成普通人的财富自由成就了。

就算四位科学家分享奖金,每人也能分得500万,只要不是一线城市,足够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常三维独特的高亢声音响起来:“小卫,你这个想法非常有远见,是真正为科研着想。有了这笔奖金,一个科研工作者足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既然你出了大钱,我们肯定会全力支持你。”

“没错,科研人员也是人,也要操心油盐酱醋,而且巨额奖金对年轻人也是一种巨大的激励,能够做为一种信念,支撑他们度过一生中最困难的起步阶段了。”

谢院士笑眯眯地表达支持,他可是知道,航空航天机构的很多年轻人收入都不高,又不愿意放弃科研岗位去企业挣钱,如果能得奖,必然可以大大缓解年轻人的经济困境。

在场所有大佬们都纷纷点头。

卫康露出满意的笑容,接着说下去。

“各位的支持,我无以为报,只能再次谢过了。到时候还要请各位大佬对提名人进行筛选和审批,最终选拔出最优秀的获奖人。”

“不过,为了扶持国内的基础科研,我的想法是,前面几届,最好能选国内的科研学者或者海外华人。等到了以后,再考虑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们。”

“现在已经10月了,我会尽快邀请大家提名,预计明年春节之前选出获奖人,公布获奖名单,颁发奖项,争取让获奖人都能过个肥年。”

“听起来很不错,那么,这个大奖叫什么名字呢?”一位气质儒雅,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院士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卫氏科学奖。”

(本章完)

第565章 嘴强王者的摘袋方案第232章 让人震惊的药效第214章 闻人龙的挫败与斗志第592章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第463章 圆梦而归第152章 正经和不正经的专利授权第486章 与国家队合作第479章 新年新方向第572章 终于动了第393章 突然求婚,拒绝回国第349章 四处碰壁后的骚操作第17章 全场质疑,这数据真的没造假?第149章 三清美妆进军海外第294章 基因专利授权第27章 业务调整,化妆品集团的橄榄枝第295章 辉瑞:真香!第487章 超声刀片肉吃?第133章 止痛药千古未有之大变局第64章 东方佳丽,两代人的时尚梦第210章 主播在线亲子鉴定第22章 跨国巨头闻风而动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210章 主播在线亲子鉴定第162章 新的虚拟同事第542章 发布会上初露锋芒第346章 样品上了空间站第448章 婚期准备第570章 五虎将齐了第431章 用得起的空中120第105章 程序员美梦成真第653章 圆满解决,度过急性反应期第605章 体验和定价第341章 这次升级有点猛,多功能便携监护仪第69章 三清广纳贤才第394章 开启微生物的宝藏第39章 《柳叶刀》肿瘤治疗论文发表第491章 内镜世界杯?第188章 以牙还牙第642章 临床医学?不,是临床现学第340章 余波第389章 全球同此一心第219章 群众的呼声,进军动保领域第429章 生命突击第127章 进击的肥仔第456章 洛阳纸贵第537章 人造血管内痿,透析生命线第579章 脑机接口震惊全网第45章 真相大白,加速上市第436章 从嘴里飞了出来第486章 与国家队合作第148章 华夏之光第5章 同心协力,临床试验加速第217章 被当成猫药贩子了第194章 猫奴的执念第60章 美白产品终于上市第201章 新居聚会第379章 极端高温,新流行病来袭第546章 全球第一,千亿美元俱乐部第523章 抗氧化奇迹第590章 动物实验成功第555章 赛博心的猪站了起来第226章 全球蝗灾第562章 人造膀胱临床,灵魂拷问第212章 七款新药第368章 医疗器械攻略第484章 万事俱备第502章 内镜之王三清第86章 专家的质疑,巨头的阴招第160章 一去不回的间谍第481章 人造器官市场的搅局者第225章 抢购一空第137章 男性避孕药临床结果第134章 被禁售了?销量依然爆棚第634章 治疗渐冻症的曙光第433章 一切都是因为三清第196章 扬名海外第477章 坐二望一第254章 不可能的任务第282章 全球召回,独缺华夏第434章 第一次航天训练第239章 柳絮battle梧桐絮,谁更厉害?第231章 各国灭蝗,药效对比第358章 过年见家长第294章 基因专利授权第77章 自古忠孝难两全第87章 患者热捧,丑闻来袭第13章 卫总的大饼香又甜第539章 全口径通吃,从双杀到绝杀第44章 三清抗癌药,何日上市?第392章 便携彩超仪第465章 纳米药丸第270章 连夜修改专利法第451章 世纪婚礼第98章 全球专家惊叹,竞争对手绕行第332章 国士风范,资本上门第197章 搬到新总部第503章 16省集采联盟,快乐吃鸡第656章 再次升级,卫氏科学奖第107章 全球医药科研竞赛第633章 干细胞疗法
第565章 嘴强王者的摘袋方案第232章 让人震惊的药效第214章 闻人龙的挫败与斗志第592章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第463章 圆梦而归第152章 正经和不正经的专利授权第486章 与国家队合作第479章 新年新方向第572章 终于动了第393章 突然求婚,拒绝回国第349章 四处碰壁后的骚操作第17章 全场质疑,这数据真的没造假?第149章 三清美妆进军海外第294章 基因专利授权第27章 业务调整,化妆品集团的橄榄枝第295章 辉瑞:真香!第487章 超声刀片肉吃?第133章 止痛药千古未有之大变局第64章 东方佳丽,两代人的时尚梦第210章 主播在线亲子鉴定第22章 跨国巨头闻风而动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210章 主播在线亲子鉴定第162章 新的虚拟同事第542章 发布会上初露锋芒第346章 样品上了空间站第448章 婚期准备第570章 五虎将齐了第431章 用得起的空中120第105章 程序员美梦成真第653章 圆满解决,度过急性反应期第605章 体验和定价第341章 这次升级有点猛,多功能便携监护仪第69章 三清广纳贤才第394章 开启微生物的宝藏第39章 《柳叶刀》肿瘤治疗论文发表第491章 内镜世界杯?第188章 以牙还牙第642章 临床医学?不,是临床现学第340章 余波第389章 全球同此一心第219章 群众的呼声,进军动保领域第429章 生命突击第127章 进击的肥仔第456章 洛阳纸贵第537章 人造血管内痿,透析生命线第579章 脑机接口震惊全网第45章 真相大白,加速上市第436章 从嘴里飞了出来第486章 与国家队合作第148章 华夏之光第5章 同心协力,临床试验加速第217章 被当成猫药贩子了第194章 猫奴的执念第60章 美白产品终于上市第201章 新居聚会第379章 极端高温,新流行病来袭第546章 全球第一,千亿美元俱乐部第523章 抗氧化奇迹第590章 动物实验成功第555章 赛博心的猪站了起来第226章 全球蝗灾第562章 人造膀胱临床,灵魂拷问第212章 七款新药第368章 医疗器械攻略第484章 万事俱备第502章 内镜之王三清第86章 专家的质疑,巨头的阴招第160章 一去不回的间谍第481章 人造器官市场的搅局者第225章 抢购一空第137章 男性避孕药临床结果第134章 被禁售了?销量依然爆棚第634章 治疗渐冻症的曙光第433章 一切都是因为三清第196章 扬名海外第477章 坐二望一第254章 不可能的任务第282章 全球召回,独缺华夏第434章 第一次航天训练第239章 柳絮battle梧桐絮,谁更厉害?第231章 各国灭蝗,药效对比第358章 过年见家长第294章 基因专利授权第77章 自古忠孝难两全第87章 患者热捧,丑闻来袭第13章 卫总的大饼香又甜第539章 全口径通吃,从双杀到绝杀第44章 三清抗癌药,何日上市?第392章 便携彩超仪第465章 纳米药丸第270章 连夜修改专利法第451章 世纪婚礼第98章 全球专家惊叹,竞争对手绕行第332章 国士风范,资本上门第197章 搬到新总部第503章 16省集采联盟,快乐吃鸡第656章 再次升级,卫氏科学奖第107章 全球医药科研竞赛第633章 干细胞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