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西进

胡亥对这一次到底是什么人什么族袭击笔架城其实根本不太在意,他在意的是九原军在笔架城兵卒的伤亡和这件事情能对大秦今后的战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老臣请领大军西行以全我大秦威名!请陛下恩准!”

既然弄清楚了这可能存在的袭击者,一众群臣心中马上活泛了起来。所以身为内阁辅政大臣的冯去疾率先站了出来。

如今大秦相比十余年前始皇帝之时无论军力还是实力,都要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当然,这其中始皇帝留下的海量财富也是其中一个方面。

不过,同始皇帝当政的时候相比,大秦如今最大的变化却是国家的稳定。至少六国遗族已经很少见到,原属六国的百姓对大秦的认同度也在飞速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胡亥这个皇帝的名声,同始皇帝的名声,更是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而在始皇帝当政大秦刚刚统一六国立足未稳之际,面对咄咄逼人的匈奴人就敢抽调数十万大军北驱匈奴,更不要说现在了。更何况如今的二世皇帝对开疆扩土之事远比始皇帝要热衷的多,这是大秦朝野上下公认的事实。

没见到在才不过登基四年不到,就已经陆续新设了七郡之地,直接将大秦的版图扩大的几乎三分之一么。

所以,冯去疾话一说出口,十几位掌控大秦中枢权柄的重臣们大多都是出言赞成。当然,他们赞成的只是朝廷出兵惩罚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西域小国的事情,而不是冯去疾亲自领兵去西域。

于情于理,这领兵之事都轮不到老迈且还是内阁辅政大臣的冯去疾老大人不是。

尉缭、嬴腾、李由、顿弱四个内阁辅政大臣以及蒙毅、张苍、田仁、苏沫、范见等几个少数尚书和侍郎倒是都没有说话。

他们大多都还在揣摩胡亥的态度。

谁都清楚,相对于强势的始皇帝。这年轻的二世皇帝通过一次次风轻云淡的改革,通过一次次交换和改革,不仅对大秦的掌控要超过始皇帝,他的强势更要远甚于始皇帝。

大秦大小诸事,其实也仅在这大殿之上的年轻皇帝一念之间而已。

不过虽然年轻皇帝要比始皇帝更加强势。但是在听取朝臣谏议方面也要比始皇帝要开明的多。最为主要的是二世皇帝对权力的态度,同始皇帝似乎是两个极端。

内阁府的成立以及当初李斯理政都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听到冯去疾的话,胡亥笑笑不置可否。

“陛下,如若西域诸国真如龙卫府信报所言最大不过我大秦一县之地,想来即便诸国联军也定然不堪我大秦精兵一击。河西境内如今驻有五万九原军精兵,对付此等弹丸小国何须冯大人亲自领军。更兼之河西距离我大秦路途遥远。如若调遣大军,数千里补给辎重必然耗费巨大。杀鸡焉用牛刀,老臣以为,为今之计可命河西郡尉苏角统领五万九原军西进,长我大秦威风。”

这一次说话的是尉缭,作为如今大秦硕果仅存的军事大家。他显然考虑的要比冯去疾要全面的多。

“老臣附议!”

“臣等附议!”

……

尉缭话落,嬴腾、顿弱、苏沫、范见等人就纷纷出言附议。

“张爱卿,如今大秦各地府库仓禀存储几何?”胡亥听到尉缭的话,点点头没有出声,而是将眼神看向了大殿内的户部尚书张苍。

“回陛下,除内史郡境内的灞上仓、栎阳仓、咸阳仓、砀郡的陈留仓四仓储粮不过一成;蜀郡的成都仓储粮还余三成;其余七苍尽皆储粮在八成以上。新增枹罕仓,储粮百万石。”

张苍听到胡亥问话。慌忙起身躬身应道。

作为户部尚书,大秦十二大官仓、尚坊府库、少府府库以及各地郡县仓禀尽皆都被归于户部下辖,由户部统一监督和管理。

“田爱卿,尚坊府库中军械储备如何?”胡亥点点头,看向了工部左侍郎田仁。

“回陛下,臣等依陛下诏令,尚坊府库中各类强弩、弩箭、弩机、铠甲、兵器一直在加紧督造中,如今尚坊府库之新造兵械可供应我大秦三十万大军一年所需。”

作为工部左侍郎兼尚坊丞,田仁同样对尚坊的一切了如指掌。

因为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皇帝会突然问起分内之事。

“蒙爱卿,各郡吏员到如今可都齐备?”

“回陛下。除新设七郡之吏员如今正在赶赴七郡路途当众,三月前我大秦原四十六郡上到郡守下至乡亭小长已经尽皆齐备。”

“内阁府,迁移北上之三十万百姓如今到了何处?补给可都曾跟上?”

“回陛下,北迁之三十万百姓在九万虎贲军护卫下昨日已过广阳地界,一路北上各郡郡守秉朝廷诏令尽皆用心齐力补给用度准备妥当。”

“章爱卿。四十六郡郡卒征召如何?”

“回陛下,四十六郡郡卒征召完毕如今正在兵部吏员的统领下分赴六处大营。蓝天大营数千虎贲军已经提前出关赶赴各个大营。”

“嗯!”胡亥点点头,起身踱了两步,猛然转身目光灼灼的盯着殿下群臣道:“一月时间,朕给内阁以及六部一月时间,一月之内,无论是北上之百姓还是分赴给地之虎贲军教官,必须赶至各郡。”

“臣等遵旨!”

殿下群臣齐齐应道。

“这一月时间,内阁和六部还有几件事要办。邯郸铁场、烟台船厂建造之事尽皆不得延误,各部一定要确保邯郸铁场、烟台船厂顺利进行,此其一。

其二,传诏巴蜀两郡,征召劳役从成都仓运送粮草至枹罕,朕要枹罕仓存粮足够二十万大军三年所需。

其三,兵部做好准备,抽调原镇守陈郡之翁仲玄武军入关;朱雀军驻扎南阳各郡之三万大军南移至陈郡、砀郡一线,驻扎河内、河东、上当一线之三万朱雀军北上至邯郸巨鹿一线,配合原驻守邯郸铁场周围的五万玄武军看守建造铁场之十五万江东降卒。

其四,灞上大营白虎军,命杜腾传令下去,大军一月之后开拔,西进!”

胡亥掷地有声的话语在议政堂大殿内轰然回荡!

第211章 李嫉VS虞姬第25章 三省第33章 战陈县(一)第280章 终章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45章 土地之议(三)第216章 备战第一百九十八 掌献宝第21章 郎中刘邦第244章 莫乎尔的两难抉择第192章 长史司马欣第13章 疾行第38章 大秦的脊梁第168章 半途而废第263章 那两团凸起第83章 铸造第2章 诏第293章 准备渡江第64章 韩信升官(二)第100章 厮杀起第296章 是谁?第61章 操练第276章 女儿情怀第12章 昨日黄花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250章 蒙毅的恐惧第231章 杀气冲天第24章 论策第197章 伊娅第200章 成军第277章 巡狩莎车城第23章 南越来人第257章 人心第250章 蒙毅的恐惧第156章 重头戏第2章 诏第68章 短兵相接第242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第84章 你们信否?第101章 南下和东出第80章 姬孽,武绮彤第12章 接阵第212章 湖中小楼第35章 战陈县(三)第173章 子嗣第69章 念我故乡第104章 是谁?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18章 韩信?第143章 人为第221章 咸阳殇第259章 雪夜杀机第5章 螳螂捕蝉第135章 四面合围第7章 诛杀赵高第5章 螳螂捕蝉第178章 腾空第189章 蓬勃关中第88章 给朕拿下第89章 韩信领军第31章 大军西进第231章 杀气冲天第一百九十八 掌献宝第56章 十二亲卫第179章 谁能获利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应第35章 再临灞宫第61章 操练第211章 李嫉VS虞姬第91章 高调和低调第91章 张子房第244章 莫乎尔的两难抉择第148章 寿春来使第98章 高丽郡第36章 误会第13章 溃败第202章 倒戈第46章 卷终第274章 雨夜杀意浓第126章 能战否?第113章 掌控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173章 子嗣第71章 信仰第28章 李法第127章 廷议第168章 西域来客第209章 师傅第104章 是谁?第86章 内阁第34章 大秦英灵塔第172章 六国后宫第158章 白驹过隙第74章 子婴踪迹第120章 鸟兽散第144章 救援第105章 震慑!第199章 五大军团第65章 蒙毅北上第167章 登陆
第211章 李嫉VS虞姬第25章 三省第33章 战陈县(一)第280章 终章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45章 土地之议(三)第216章 备战第一百九十八 掌献宝第21章 郎中刘邦第244章 莫乎尔的两难抉择第192章 长史司马欣第13章 疾行第38章 大秦的脊梁第168章 半途而废第263章 那两团凸起第83章 铸造第2章 诏第293章 准备渡江第64章 韩信升官(二)第100章 厮杀起第296章 是谁?第61章 操练第276章 女儿情怀第12章 昨日黄花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250章 蒙毅的恐惧第231章 杀气冲天第24章 论策第197章 伊娅第200章 成军第277章 巡狩莎车城第23章 南越来人第257章 人心第250章 蒙毅的恐惧第156章 重头戏第2章 诏第68章 短兵相接第242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第84章 你们信否?第101章 南下和东出第80章 姬孽,武绮彤第12章 接阵第212章 湖中小楼第35章 战陈县(三)第173章 子嗣第69章 念我故乡第104章 是谁?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18章 韩信?第143章 人为第221章 咸阳殇第259章 雪夜杀机第5章 螳螂捕蝉第135章 四面合围第7章 诛杀赵高第5章 螳螂捕蝉第178章 腾空第189章 蓬勃关中第88章 给朕拿下第89章 韩信领军第31章 大军西进第231章 杀气冲天第一百九十八 掌献宝第56章 十二亲卫第179章 谁能获利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应第35章 再临灞宫第61章 操练第211章 李嫉VS虞姬第91章 高调和低调第91章 张子房第244章 莫乎尔的两难抉择第148章 寿春来使第98章 高丽郡第36章 误会第13章 溃败第202章 倒戈第46章 卷终第274章 雨夜杀意浓第126章 能战否?第113章 掌控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173章 子嗣第71章 信仰第28章 李法第127章 廷议第168章 西域来客第209章 师傅第104章 是谁?第86章 内阁第34章 大秦英灵塔第172章 六国后宫第158章 白驹过隙第74章 子婴踪迹第120章 鸟兽散第144章 救援第105章 震慑!第199章 五大军团第65章 蒙毅北上第167章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