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海禁之恶

第102章 海禁之恶

今天的天气不错,李节迈步出了水军大营,这两天他一直住在这里,主要是陪着张定边这些客人,毕竟朱元璋那边还没有消息,不过以李节的估计,朱元璋应该会同意张定边他们的要求。

李节一手提着个小桶,一手提着鱼杆,很快来到水寨旁边的海边,这里礁石遍布,吃水很深,但海浪并不大,是一片垂钓的好地方。

不过李节来到这里时,却已经有人坐在礁石上开始垂钓了,李节看到对方也并不意外,事实上他就是冲着这个人来的。

“邹道长,可有什么收获啊?”李节坐呵呵的来到邹普胜旁边的一块礁石上坐下,一边收拾着鱼杆一边向他问道。

“收获不错,钓了两条大鱼,李伴读你也喜欢钓鱼?”邹普胜看到李节也笑呵呵的回道。

“当然喜欢,不过可惜我平时很少像邹道长这么清闲,能够有时间享受垂钓之乐!”李节说到这里也叹了口气,无论前世还是现在,他似乎都忙的要命,自己的爱好也没时间培养。

“呵呵,李伴读你年少有为,正是建功立业之时,等你到我这把年纪就会发现,除了钓鱼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消磨时间了。”邹普胜闻言再次笑道。

李节这时也把鱼钩甩进水里,随即就再次问道:“邹道长,我听沐讲大师说,你们出海之后,一直生活在澎湖那边,不知海外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李节这两天和张定边交谈过,对邹普胜和李洪这些人的生活也有了一些了解,他们生活在澎湖,这个澎湖并不是指后世的澎湖列岛,而是包括了台湾岛,只不过大明称其为流求大岛,邹普胜他们就生活在流求大岛上,算是台湾早期的移民之一。

听到李节问起海外的生活,邹普胜却是沉默了片刻,随后这才开口道:“海外不比内陆,那里沼泽遍布,到处都是密林,林中不但有猛兽,而且还有吃人的土人,另外物资也是奇缺,比如布匹、油盐这些东西,在内陆花钱就能买到,可在海外一切都要靠自己!”

这个时期的台湾可不是后世的宝岛,事实上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岛上到处都是雨林,条件极其恶劣,而汉民虽然很早就开始移居台湾,但对台湾的开发依然有限,岛上绝大部分都还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

“那你们应该可以用海外的物产与内陆交易吧?”李节想了想再次提问道,物资奇缺的确是个大问题,但如果能与内陆交易的话,还是可以解决的。

“哪有那么容易?”邹普胜闻言却是苦笑一声,“我们这些出海之人,其实已经被划入到疍民之列,朝廷打压我们,百姓也排斥我们,每次我们让人带着岛上的出产到港口搬物资,都要遭遇种种的刁难,有时还可能会被抓走服劳役。”

邹普胜说到这里时,脸上的苦色更盛:“前两年朝廷撤消了澎湖巡检司,甚至还要把岛上的百姓内迁,使得我们的日子也更加难过了,甚至有些人干脆去做了海盗,我们对倭寇之所以了若指掌,正是通过这些人!”

“澎湖巡检司撤消了?”李节听到这个消息也大为惊讶,澎湖巡检司最早是元朝设立的,虽然没有明确管辖的范围,但大体上也把台湾岛列入其中,算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在台湾设立官府机构,朱元璋立国时也依旧例设立,李节本以为这个机构还在,却没想到竟然撤消了。

“撤消了三四年了,本来以前有巡检司时,我们还抱怨巡检司对我们压榨太甚,可是等它撤消之后,澎湖一带无人管束,导致各岛之间更加混乱,幸好我们与李洪联合起来,又招揽了一些人,名下也有数万人,倒也无人敢惹。”邹普胜说到最后也再次叹了口气。

“既然海外生活如此困苦,为何你们不回到内陆生活?”李节想了想再次问道。

“回内陆?”邹普胜却是苦笑着摇头,“海外的人根本回不去,一是不想,二是不能。”

“什么叫不想,又为何不能?”李节好奇的追问。

“海外的生活虽然困苦,但至少还有一个容身之处,可内陆对我们来说却已经十分陌生了,去了那里也是一无所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另外出海的人中,大都有自己的苦衷,比如我们这些人不愿意背叛旧主,另外还有一些则是在陆上犯了事、得罪了人,不得不逃亡于海上,所以除非逼不得已,否则我们绝对不会去内陆的。”邹普胜再次解释道。

李节听后也理解的点了点头,邹普胜的这些话,也代表了一部分沿海百姓的想法,之前汤和要让沿海的百姓内迁,牵扯的百姓数量更多,他们的想法肯定也更复杂,若真的强制推行下去,恐怕还不知道要引发多大的乱子?

“邹道长,有一句话我不知当问不当问?”只见李节忽然沉默了片刻,随即这才再次一笑道。

“李伴读但讲无妨!”邹普胜也十分豪爽的笑道,不过他能感觉到,李节来找自己肯定不是为了钓鱼,而是有其它的事情。

“这个问题若有冒犯之处,还请道长海涵!”李节先是冲着对方一拱手,随即这才脸色严肃的问道,“海外的生活如此困苦,相比之下,倭寇虽然危险,但却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而且道长刚才也说了,你们中有人受不了苦,跑去参加了倭寇,既然如此,为何你们不直接化身倭寇,这样岂不是也能活的逍遥自在?”

李节的话一出口,对面的邹普胜也是脸色一变,当即冷声道:“李副使你当我们是什么人,虽然我等不才,兵败之下不得不逃到海外,但也不屑于做烧杀抢掠的流寇!”

“邹道长品性高洁,在下当然相信您的为人,可是您有没有考虑过将来?”李节却依然笑呵呵的问道。

“什么将来?”邹道长眉头一皱追问道。

“现在您和李洪等人还能约束部众,可是等你们百年之后呢,一方面是在海外困苦的生活,遇到天灾人祸可能连衣食都没有着落,一方面则是倭寇们杀人放火,但却活的逍遥自在,到时这些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李节直接点明道。

倭寇也分真倭和假倭,大明初期的时候,真倭占绝大多数,但是到了中后期,假倭却越来越多,而这些假倭其实大部分都是汉人。

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假倭,这就要涉及到海禁的政策上来了,刚开始闹倭寇,大明为了防备他们,干脆发布海禁命令,可是海禁却毁掉了沿海百姓赖以生存的依仗,这些百姓活不下去,干脆去做了倭寇,他们熟悉地形,造成的危害更大,对此大明只能再次加强海禁,结果又导致更多的人做了倭寇。

这简直就是个无解的恶性循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海禁,这也是之前李节为什么拼着和汤和闹翻,也要阻止他进一步加强海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海禁并不像后世人想像的那样,所有船只都不能下海,事实上海禁只禁民间的船只,官方的船只依然可以入海,所以在朱棣在位时期,一方面是严格的海禁,一方面却又是规模宏大的七次下西洋,但因为没有民间的支持,只靠皇帝的政令来驱动,所以郑和下西洋注定要以悲剧收场。

邹普胜是个聪明人,听到李节的话也一下子露出深思的神色,虽然他不想承认,但理智告诉他,李节分析的很有道理,如果不加干预的话,等他死后,他手下的部众要么投靠倭寇,要么干脆自己做海盗,根本没有其它的路可走!

李节看着深思中的邹普胜也微微一笑,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大明的海禁简直就是逼着邹普胜他们去做强盗,其实这就像是大禹治水一样,海禁是堵,暂时可能会起到一些作用,但迟早会造成更大的破坏,所以真正想要解决问题,只能用疏导的办法。

想到海禁,李节也叹了口气,他虽然暂时阻止了海禁的进一步加强,但要让大明彻底的解除海禁,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邹普胜他们也许是个不错的突破口,但能否起到作用,他自己也没有任何的把握。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邹普胜这才从深思中醒来,只见他忽然站起来向李节行了一礼道:“李副使,您即然看出这个问题,肯定有解决之法,还请您帮老朽等人一把!”

看到年过花甲的邹普胜向自己行礼,李节也急忙站起来还礼道:“道长客气了,其实能帮你们的并不是我,而是你们自己,毕竟自助者、天助之,如果你们自己不愿意改变现状的话,就算别人想帮你们也没用!”

“李副使您的意思是……”邹普胜听出李节的话里有话,似乎是在暗示着什么?

“呵呵,这件事邹道长可以自己先考虑一下,等剿灭了倭了之后,咱们再好好的谈一谈!”李节却神秘的一笑道,现在还不是谈这件事的时候,说完他就转过身专心钓鱼,看样子是不打算再聊这个问题了。

(本章完)

第759章 劫信(下)第89章 目不识丁第635章 朱棣与蒸汽船第215章 为朱标的健康操碎了心第699章 你们竟然用钢铁铺路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139章 自我怀疑的解缙第262章 催更的来了第94章 沐讲大师第546章 蓝玉之孙第587章 大肆抓捕第680章 决战(下)第526章 妃嫔殉葬?第523章 寻找朱允炆(下)第80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第132章 空手套白狼第672章 帖木儿的决心第274章 少一横第803章 削藩与沐家第584章 接连死亡的高官第233章 至此为止第602章 骂名第105章 九姓渔民第576章 幕后真凶第275章 开始卖书了第125章 好心办坏事第676章 前哨战第812章 朱柏也走了第287章 大闹公主府第125章 好心办坏事第290章 朱允熥的去向第274章 少一横第458章 安南之变(上)第306章 小情侣闹矛盾第662章 总兵宋晟第743章 黄二与狗头金(中)第238章 老朱被说动了第105章 九姓渔民第620章 巡视铁路第180章 最赚钱的生意第175章 室内泳池第736章 张定边的侄孙第798章 坑兄弟第564章 监察院的问话第625章 首航(下)第513章 朱标病倒第158章 攻破对马岛第282章 婚前综合症第789章 削藩(下)第368章 补救措施第539章 事发了第300章 倭国的战争第3章 老子不玩了(求推荐收藏)第53章 臣请尚公主第139章 自我怀疑的解缙第17章 收回家产第83章 实话都没人信第686章 诱饵第721章 工匠闹事(下)第44章 打赌第225章 条约达成第699章 你们竟然用钢铁铺路第259章 不走寻常路的朱玉宁第407章 里子和面子第476章 扛不住的朱标第414章 医科(下)第787章 挑拨第570章 自杀还是他杀?第134章 沈家送礼第295章 我姓朱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488章 我想见她第188章 有人截胡第409章 楚王朱桢第417章 老御医的愤怒第760章 背后的王爷第568章 皇陵卫入城第286章 驸马不好当第367章 盗墓贼第123章 所谓美食第409章 楚王朱桢第309章 第三支力量第398章 阶梯田税第583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第393章 老朱取名第39章 锦衣卫急报第727章 兀鲁伯不走了第258章 李节后院起火第734章 新途岛见闻(下)第687章 焦灼的战事第839章 各个击破第4章 学习被砍的经验第480章 帝王的晚年第491章 推迟一年的科举第341章 麻将的传播第692章 战后第784章 抓捕朱梓(中)第613章 朱允炆的信第117章 张定边来了第818章 带孩子
第759章 劫信(下)第89章 目不识丁第635章 朱棣与蒸汽船第215章 为朱标的健康操碎了心第699章 你们竟然用钢铁铺路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139章 自我怀疑的解缙第262章 催更的来了第94章 沐讲大师第546章 蓝玉之孙第587章 大肆抓捕第680章 决战(下)第526章 妃嫔殉葬?第523章 寻找朱允炆(下)第80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第132章 空手套白狼第672章 帖木儿的决心第274章 少一横第803章 削藩与沐家第584章 接连死亡的高官第233章 至此为止第602章 骂名第105章 九姓渔民第576章 幕后真凶第275章 开始卖书了第125章 好心办坏事第676章 前哨战第812章 朱柏也走了第287章 大闹公主府第125章 好心办坏事第290章 朱允熥的去向第274章 少一横第458章 安南之变(上)第306章 小情侣闹矛盾第662章 总兵宋晟第743章 黄二与狗头金(中)第238章 老朱被说动了第105章 九姓渔民第620章 巡视铁路第180章 最赚钱的生意第175章 室内泳池第736章 张定边的侄孙第798章 坑兄弟第564章 监察院的问话第625章 首航(下)第513章 朱标病倒第158章 攻破对马岛第282章 婚前综合症第789章 削藩(下)第368章 补救措施第539章 事发了第300章 倭国的战争第3章 老子不玩了(求推荐收藏)第53章 臣请尚公主第139章 自我怀疑的解缙第17章 收回家产第83章 实话都没人信第686章 诱饵第721章 工匠闹事(下)第44章 打赌第225章 条约达成第699章 你们竟然用钢铁铺路第259章 不走寻常路的朱玉宁第407章 里子和面子第476章 扛不住的朱标第414章 医科(下)第787章 挑拨第570章 自杀还是他杀?第134章 沈家送礼第295章 我姓朱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488章 我想见她第188章 有人截胡第409章 楚王朱桢第417章 老御医的愤怒第760章 背后的王爷第568章 皇陵卫入城第286章 驸马不好当第367章 盗墓贼第123章 所谓美食第409章 楚王朱桢第309章 第三支力量第398章 阶梯田税第583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第393章 老朱取名第39章 锦衣卫急报第727章 兀鲁伯不走了第258章 李节后院起火第734章 新途岛见闻(下)第687章 焦灼的战事第839章 各个击破第4章 学习被砍的经验第480章 帝王的晚年第491章 推迟一年的科举第341章 麻将的传播第692章 战后第784章 抓捕朱梓(中)第613章 朱允炆的信第117章 张定边来了第818章 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