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大明王朝

“殿下,醒啦……”

瞧见朱允熥转醒,喜悦的声音从耳边传来。

躺在床上的朱允熥,睁开略显沉重的双眼,眼皮子打架,身体沉重使不上力,“什么时候了?”

在李漆的帮助下,朱允熥身子靠在床头,从这个角度可透过朱帐红幔瞧见外面的景象。

“午时已经过了,丑时应该快了!”

李漆轻声说道。

“传膳吧!”

朱允熥看了一眼李漆,腹中饥饿感越发明显。

他就是被饿醒的!

自七日前来到这个世界,朱允熥便继承了这具羸弱的身体,同时也弄清了眼前的状况。

眼下为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上旬,五月离世的太子朱标,八月初刚葬在孝陵东侧。

他为朱允熥,朱标的嫡次子,大明嫡次孙。

两世名字相同,但时代不同。

真正的朱允熥来自后世,相差七百多年,相同的名字并非巧合,家中排行正好排到“允”字辈,熥音通,通达,通顺,没有障碍。

若非后来学古画翻查历史,朱允熥未必知自己和明朝吴庶人名字相同。

如今成了吴庶人,说好不好,可说坏那是真的遭。

好在于,多活了一世,不必再同东煌沙海为伴。

坏则在于,历史上吴庶人那是真的惨。

年幼身居深宫,母妃常氏早逝,太子朱标劳与事务,无依无靠,十八方得以成婚,虽有吴王身份封地杭州,但其一生未能就藩,靖难之役困局南京,建文四年朱棣六月登基,九月废为庶人,禁锢凤阳十五年,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暴卒与凤阳。

三十九人生,禁锢十五余年,半软禁十八余年,出府监视三年多,半点自由都没得到。

看似天潢贵胄,实则就一富贵囚徒。

“殿下,用膳了!”

李漆捧着一食盒走进来屋内,见此朱允熥拖着沉重的身子走下床。

菜色微凉,三菜一汤,口感自然不用提。

同为皇孙,他的待遇可没法和朱允炆比。

什么夏日冰,冬日炭,佳节问候,不好意思通通没有,只要人不死就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

就这半温的汤水,哪怕是半点胃口没有,朱允熥还是强行让自己全吃下去,不吃身体难以恢复。

别看这只是一场风寒,但深知古代医疗水平的朱允熥却非常清楚,指望那帮只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太医,想要将病治好身体调理好完全就是做梦。

“如今我们手上有多少金银?”

李漆是吴庶人的随身太监,从分配到吴庶人身边的那一刻开始,其身家性命还有身后家族,便和吴庶人深度绑定。

因此在朱允熥醒来的第一时间,就选择了信任对方,一如吴庶人在时将住所事务交给李漆处理。

照原有历史走不可能的,规划暂时还没有,朱允熥还是迫切的希望搞清楚原身给自己留下了多少资本。

历史中的吴庶人潜在资本不少。

嫡次孙的身份,法理上盖过一切皇族子弟,不然也不会被洪武后两代皇帝针对到死。

其二是那批同朱元璋共同打天下的淮西勋贵集团,从母妃常氏和朱标结合就能看出,朱英雄死后,朱允熥的存在就是淮西勋贵集团唯一的人选。

就算到了如今洪武二十五年,李善长死了,常遇春没了,但以常家为首,蓝玉为代表淮西军事集团还在支持朱允熥,若非如此老朱也不会洪武二十六年秋掀起“蓝玉案”也不会爆发。

“有什么不能说的?”

看着支支吾吾的李漆,朱允熥直接问道。

“金银真的没有,殿下之前在大学堂和几位皇子赌斗蟋蟀,不仅输光积蓄,还欠了沈王一百多两!”

“……”

闻言,朱允熥眼前有些发黑。

我了个大槽!

知道历史上朱允熥悲剧的一生,主因不在自身,但这未免太过不争气了吧!

十五岁就开始赌了,不说输了多少,就说欠下的一百多两!

就这一事便足够在朱元璋心里记大过!

古代白银的价值,地理大发现墨西哥银矿开采之前,那是是非常高的,银贵铜轻不是说说的。

明朝洪武年间,因缺失白银,朱元璋不得不搞出宝钞来填补天下银钱。

结果原身无脑的输掉了一百两!

“不过殿下放心,按照过去的情况,沈王应该不会要求殿下偿还!”小太监笑道,“所以殿下不需要为这一百两担心!”

这是一百两银子的吗?

这是人设的事情,就这好赌的人设,便可以让朱元璋否决他的一切。

“除了银钱之外还有什么?”

有理走遍天下,后世都不顶用,更别说古代了,利益才是关键。

朱允熥现在给不了别人暗中的利益,银钱最为直接。

“除了常妃生前的画像,其余东西早就被殿下变卖了,若非常宽拦着,常妃画像或许也已经被卖掉了!”

到此算明白了,原身真不是东西,同时身边这李漆也是憨厚的一比,留在身边可以,但外放做事算了吧。

“所以,本殿下已经是山穷水尽了?”

心累啊!

“这倒没有!”李漆快乐的说道,“殿下每月还有月例,另外春节,端午,中秋,还有赏赐外加常家送进宫的礼物,每年还能弄给四五百两的,吃喝用度也由东宫负责!马上就中秋了,到时候殿下就有钱将大将军买回来了!”

“大将军?”

朱允熥目光直愣愣看着李漆。

“殿下忘了,蛐蛐啊,常胜大将军,之前已经连赢数十场了,若非之前殿下没钱,或许已经买下!”

“你先下去,看看药好了没有!”

强忍着一口即将喷出来老血,朱允熥发现自己选择李漆继续打理住所事务,比原吴庶人做过的事还要显得蠢!

我问了怎么多,这混蛋竟然觉得是为了买蛐蛐?

还他妈的大将军?

这不是坑吗?

斗蛐蛐可以理解,古代小孩子没得玩,但至少也要符合一个基本逻辑,蛐蛐相斗是为了繁衍,如今才八月斗个屁,早先输的钱怕不是被人坑了,难怪欠下一百两不要还了,感情人家是赚够了啊!

“是!”

看着离开李漆,朱允熥右手食指敲打着桌面,这是朱允熥思考的方式。

“快中秋了,历史上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允炆就会被封为皇太孙,具体几日忘了,但显然没几天了,想要从这上面做文章没戏!”

古代历史,朱允熥不敢说自己研究的有多深,但涉及到皇位交替,所记历史无初读为传承,细读不透露出两个字“利益”。

选朱允炆而不选朱允熥,就是一场利益交织的结果。

朱元璋的利益简单,天下太平,传承有序,朱家万万年。

天下百姓的利益…好年景,家中有口饭。

文官的利益是…武将放权,文治天下。

三方利益结合,注定明朝的下代皇帝必须是文皇帝。

朱允熥是常遇春的孙子,淮西勋贵集团的天然支持者,这一标签注定了朱允熥上位,必亲近武将,能掌握其中的度还好,若是掌握不了……

可就目前的表现,朱元璋敢赌一个年幼不学,学堂赌博的朱允熥,与日后压服勋贵集团?

赌不起,自然是宁可扫荡一切,留下一个更适合文治的江山给更合适的人!

这个人是谁,不就是朱允炆吗?

“皇长孙没戏,目前能考虑就是提前就藩,若是按历史就藩杭州,一切不会变,没人会将杭州富庶之地交给我,所以封地必须要换!”

朱元璋封朱允熥吴王,封地杭州,怎么都是一场补偿。

可现实是,同朱允炆一起被封的朱允熥,到了建文元年,六年时间都没走出南京。

有人说是因朱元璋不舍?

狗屁!

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十五子朱植,十六子朱旃,十七子朱权,全都是十五岁就藩。

儿子舍得,孙子舍不得?

归根到底,还是朱元璋给的太多,令某些人眼馋下了绊子。

“杭州是不可能去的,就算就藩各路眼睛盯着,什么都做不了,稍有异动,一封皇旨下来,接还是不接?不过是换个囚笼!”

“想要做主人生,就必须离开富庶之地,离开中原!”

“去北面当赛王,不说如今已经有九大赛王,支持朱允炆的人也不会放心,六年后削藩第一刀落不下来,第二刀第三刀绝对有自己,就算挡住不还是有朱棣在身旁?”1

“所以得去一个让人放心,有着无限可能的地方!”

“琼洲!”

“对,就是去琼洲!”

琼洲,后世的海南,远离中原,更远离中土,四面海绕信息隔绝。

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甚至更早的朝代,琼洲给人留下的影响都是荒凉,贫瘠,是罪犯流放之地。

但真正海南是这样的吗?

不,那是一个宝库,一个未曾被人发现的宝库,更为重要的是海南土著受到儒家思想少,思想可以改造。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去?”

重新坐下,大病初愈的身体因早先的激动显得更为沉重。

封王是朱元璋的权利,封地在哪是朱元璋的意志,外人根本难以做主。

想要就藩海南,最大障碍有两个。

第一,怎么将消息传递给朱元璋,朱允熥别想了,他不是常随朱元璋身边的朱允炆。

第二,理由,什么样的理由,既能减少自己存在感,又能封住名教的虚伪之口?

第227章 抵达第562章 死心眼第236章 不算难第256章 惶恐第258章 明媒正娶第262章 躲躲藏藏第442章 落实第123章 告知第501章 自家人第427章 一次性付清第543章 势要前行第337章 爆发第38章 进行商议第207章 多争取几个第57章 登记造册第111章 财大气粗第334章 忠心耿耿第529章 灵活变通第191章 一切照旧第287章 权势第383章获得爵位第96章 误会第290章 上升趋势第61章 码头第34章 目光灼灼第460章 窗口期第2章 常家第77章 物资没了第251章 族谱第251章 族谱第461章 彪悍之气第475章 观礼台上第347章 凭实力第102章 无法救济第154章 强势劝解第108章 妨碍第526章 地位第418章 清爽第402章 不对劲第99章 安安分分第97章 封闭第161章 互生互存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321章 逻辑第434章 它是唯一的第425章 基础第461章 彪悍之气第248章 虚实第434章 它是唯一的第105章 坚固第251章 族谱第114章 反驳了第306章 大明赋税第538章 信件第50章 信息泄密第91章 把握全局第280章 饶有兴趣第94章 保持下去第176章 万蚁吞心的痛苦第179章 疯狂第153章 以工代赈第339章 说三道四第403章 说一不二第328章 小躁第250章 面露艰难第438章 代表高消费第325章 武力第21章 根本没办法第157章 怠慢第19章饭菜第11章宝钞第152章 严密第301章 泪眼婆娑第222章 逐渐衰落第152章 严密第30章 教训第221章 儒家经典第349章 主体秩序第60章 常态第236章 不算难第224章 赏赐第247章 弹劾第75章 不参假第312章 誓言第529章 灵活变通第249章 冬猎第312章 誓言第85章 必死无疑第277章 果腹第154章 强势劝解第369章 束缚第23章 转转第461章 彪悍之气第53章 不关心第211章 明正统第559章 猜测第142章 一文不值第264章 赈灾的失败第348章 规划第536章 先扣为敬
第227章 抵达第562章 死心眼第236章 不算难第256章 惶恐第258章 明媒正娶第262章 躲躲藏藏第442章 落实第123章 告知第501章 自家人第427章 一次性付清第543章 势要前行第337章 爆发第38章 进行商议第207章 多争取几个第57章 登记造册第111章 财大气粗第334章 忠心耿耿第529章 灵活变通第191章 一切照旧第287章 权势第383章获得爵位第96章 误会第290章 上升趋势第61章 码头第34章 目光灼灼第460章 窗口期第2章 常家第77章 物资没了第251章 族谱第251章 族谱第461章 彪悍之气第475章 观礼台上第347章 凭实力第102章 无法救济第154章 强势劝解第108章 妨碍第526章 地位第418章 清爽第402章 不对劲第99章 安安分分第97章 封闭第161章 互生互存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321章 逻辑第434章 它是唯一的第425章 基础第461章 彪悍之气第248章 虚实第434章 它是唯一的第105章 坚固第251章 族谱第114章 反驳了第306章 大明赋税第538章 信件第50章 信息泄密第91章 把握全局第280章 饶有兴趣第94章 保持下去第176章 万蚁吞心的痛苦第179章 疯狂第153章 以工代赈第339章 说三道四第403章 说一不二第328章 小躁第250章 面露艰难第438章 代表高消费第325章 武力第21章 根本没办法第157章 怠慢第19章饭菜第11章宝钞第152章 严密第301章 泪眼婆娑第222章 逐渐衰落第152章 严密第30章 教训第221章 儒家经典第349章 主体秩序第60章 常态第236章 不算难第224章 赏赐第247章 弹劾第75章 不参假第312章 誓言第529章 灵活变通第249章 冬猎第312章 誓言第85章 必死无疑第277章 果腹第154章 强势劝解第369章 束缚第23章 转转第461章 彪悍之气第53章 不关心第211章 明正统第559章 猜测第142章 一文不值第264章 赈灾的失败第348章 规划第536章 先扣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