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是他改变了规则吗

方沂并不去回答他,而是在观众的呼声中登台。随着他带了头,其他所有主创都纷纷上去,很多年轻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脸,激动的泪水从指缝间汩汩的流下。

刚刚看完电影,观众们对眼前这些熟面孔仍然有印象。

每每上来一个人,台下的欢呼声就更大,直到要掀翻屋顶,直到所有人都听不到自己的声音。陆陆续续有观众上台给主创递花,方沂确信那不是自己安排的。

刘天仙因为袁律师这个角色格外讨人喜欢,她接到的花比方沂还要多,是除了方沂以外其他人的好几倍。

那些花儿沉沉的压在她身上,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她只能把花都放在脚下。她的两只手腾不出空,眼睛又哭的红肿,只能用胳膊外侧拼命的擦自己脸。

她警惕的侧对方沂,随时注意到他,免得被看到自己的花猫脸。

方沂拿到了话筒。

现场在很短的时间内安静下来。方沂的情绪不像外表上看上去那么镇静,出声的那一刹那疵了,他掩饰性的咳嗽了一下,影厅便立刻传来海浪一样的笑,所有人都在等他的话。

姜纹在台下推了推眼镜,嘴角一直抿着,张麻子难得表现出温情的一面。而陈恺戈沉默着,神情复杂,他想到了自己的处女作《黄土地》上映时铺天盖地的夸奖。

他也曾是天才导演,中国观众也曾对他抱有善意。

那么,新天才的方沂会怎么说呢?

结果语出惊人啊。

“其实整个电影故事结构是比较老套的,

你们是来看电影的可能没发觉,但我们做电影的心里很清楚,这就是浪子回头式的商业片故事结构,很经典,很实用,也很老套,也不需要避讳……”

《报道》栏目组的吃了一惊,摄影师以为方沂高兴昏了头,用手势问涂惊纬是否录制下去。

涂惊纬没有反对。

“可不可以拍得更个性一些呢?可以。”

“但我想轻轻的落下。”

方沂的目光望着台下,没有焦距,更像是对场外的人陈述,“那些经典的叙事方式,也许对于经历好莱坞90年代黄金时期的观众而言,已经不再经典了,变得庸俗,变得老套……我们国内拍电影的,也受到了这种观念的洗礼,坦白讲,我们确实在阅片量上远远大于普通人……所以不觉得多么稀罕。”

“大家都看不起好莱坞那样拍,大家都要有个人风格,要用奇怪的名字给自己树立一个流派,证明自己独出心裁……也许正是这样,使得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存在了巨大鸿沟,作品拿来给同行看不是给观众看。这种坚持,让我们没有诞生出更多成熟的商业类型片,因为并没有想要去拍。”

他说到这里,扫视底下的观众,在舞台剧烈的灯光下他什么也看不到,但方沂却觉得自己好像看到了很多委屈已久的眼神。

重新举起话筒:“现在不要管立意、技法这些东西了……你们喜欢这个电影吗?”

现场静静的一时没有回答他。

因为作为导演的他,刚才竟也说电影“老套”。

连方导演都那样说,我便更不好意思说我不喜欢《霸王别姬》、我不喜欢《活着》,我甚至不喜欢绝大部分的国产电影……我就喜欢爆米花爽片,就喜欢屎尿屁低俗喜剧。

但我不好意思说啊。

因为我低级了,因为你们是专业人士,你们把控了舆论,一直说你们那样才是高级,是我欣赏不来,就算花了钱也是垃圾观众。

方沂得不到答案就继续等,露出鼓励性的笑容。

一秒,两秒。

五秒。

终于有人说出第一声,在寂静的影厅中格外响亮,伴随着一只高高举起的手,像刺破夜空的第一道闪电,“我喜欢!”

接着是第二声,“喜欢!喜欢啊!”

“好喜欢!”

“我……”

“我!”

“我喜欢!!!”

附和的声音越来越多,形成了一股冲破壁障的力量,他们鼓起勇气,不同音色的呐喊交汇在一起:

“我喜欢!”

“我喜欢!”

听到这样的心声时,众主创又开始感慨,饰演老尹的李雪建也摇着头,用手捂住自己的脸。

大概是想起了做电影人的初心。

现在愿意参加首映礼,看零点场的观众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创或系列电影的核心粉丝,他们几乎碰到任何项目都会去支持。

另一种是坚定被割韭菜,坚定上当的电影爱好者,中影曾经统计过这一批人,原文是这样:

“月收入1000~3000的消费者占比较大,达到41%。其次是无收入群体,占比为18%。”

这一批人正是《情书》中描绘的大部分普通人,他们挤出当时并不少的钱,怀着期待去电影院,也许还有支持国货的朴素思想,却并不能收获到满意的体验。

还要被说教,“是你不好,是你没有看懂。”

――发出“喜欢”的回答越来越多,在情绪的感染下,有些声音已经开始哽咽了。

方沂清了清嗓子,“喜欢就好,方沂这个人在可见的数年内,也会继续拍你们喜欢的电影。”

话筒给到其他主创。

影城请来的主持按照流程对他们现场进行采访。而《中国电影报道》栏目的一行人一段也不漏的全部录下来。

原来是欲扬先抑。

涂惊纬临时更改了自己的稿子,跑去对听了这场演讲的观众做随机采访。

陈恺戈和姜纹原本想要找方沂讨论技法。陈导想指挥方沂两下,觉得他是可造之材。姜纹也是手痒难耐,打算先射一箭,再来画靶。

陈恺戈说:“那一段从今天骑向昨天的镜头很华彩,我最欣赏那一个镜头,不过假如是我,我会……”

姜纹说:“方沂那个结尾多少有点拖泥带水了。另外在剪辑上,可以反复插叙,台词上也可以再琢磨……”

两人却听到路人观众对《报道》栏目的回应:

“最喜欢什么镜头?什么叫镜头……哪一段是吗?最喜欢骑自行车的那一段……不是喜欢树和天气变来变去的,一开始没看明白……我是说,我喜欢那对情侣在一辆车上依偎――因为想到了我自己。”

“轮到我了吗……我最喜欢,我最喜欢啊……最喜欢刘一菲,她最后那个穿连衣裙的样子,跑来拯救方导演……因为我没有尹川那么厉害,这辈子也不会有袁律那么好的老婆对我……可是想看到这样的电影,好弥补到我的遗憾,让我梦里面也开心……”

俩大导面面相觑,呆呆的不知道说什么。

《报道》栏目又去采访方沂:

“票房能拿到多少?”

“一两亿?或者更多点。排场现在还没拿到大头,只能说终于不吃亏了,可是光看零点场还看不出什么,因为零点场票房靠排场率来决定。”

“方导,你怎么去定义青春片。《山楂树之恋》一亿多的票房并不理想,你是不是比张一谋导演更有资格诠释青春片,他看起来要输给你了,而且是他挑起的话题。”

“我们都拍了自己以为的青春,可能张导在票房上失利,不一定他理解的青春错了……《情书》的青春也很狭窄,尹川和袁之华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社会中占比很少――农民工有没有青春,流水线上的女工呢?他们的青春你怎么定义,连高中也不上,却有足足几亿人,那也是别人的青春啊。”

涂惊纬大笑,“方导是要在照顾国师的面子吗?《山楂树》那部片子的首映也是我们在做,当时的效果远不如你们。”

这时候正有人向舞台扔玩偶――就是那种取票后打发时间,在娃娃机里面取出来的玩偶。

成本可能就几个硬币。

方沂把那玩偶捡起来拍了拍灰,像是拿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一样的骄傲,“我已经受到很多的荣誉和褒奖,不需要再去超越别人。”

他把玩偶翻来覆去的看,捏在手里也给镜头前的观众分享,有些自得,“你觉得呢?嗯?”

方沂很少这样活泼,大家都很惊讶,忍不住轻声笑。

涂惊纬很喜欢他这种俏皮劲儿。她这次确实被折服了,拍胸口对摄像机说,“真是最好的回答了。”

国内百分之99的首映礼都举办在京城,去其他地方路演宣传时却凑不够人。当首映礼要结束时,方沂对众主创主动伸出手:

“我们做观众喜欢的东西。”

李雪建的辈分最大,他竟然也参与到了胡闹,“还有我。”

靳冬最爱这种场合,咧开嘴大笑,“有我!”

方沂的同学白羽年纪很小,当然也不会错过,一巴掌拍上来,“还有我!”

一个个的贴上来。

最后一个人是刘天仙,她不是摁在最上面,而是从下往上挥过来,贴在方沂的手心上,恶狠狠道,“还!有!我!”

众人的手一齐放下。

“前进!”

当晚零点场票房达到180万,受限于排场率,和《大地震》比起来差得多,一半都不及。

单场最高11万,接近于《大地震》。方沂和刘天仙各自有一批核心粉丝,愿意为他们花钱包场――刘天仙的粉丝很简单啊,男的和女的。

方沂的粉丝就很复杂了,体现在极其繁杂的横向层次。广化寺全体和尚外加三百多名知客亲赴方活佛做出重要指示的地方,早上八点钟,原本是起来敲木鱼念经的时候,这帮人却在看《情书》。

和尚们出来了一个个捏着串儿,满头大汗,像是才历了一场情劫。

不愧是方……施主拍的电影啊,小试神通,却叫人心神不宁呢。

上一次《爱有来生》上映的时候,也出现过全国各地和尚包场的怪现象,所以记者也不稀奇。

只是把这盛况都拍下来当新闻。

知客中,竟然有一熟悉的大富豪啊。

“张总,您不是参加过点映吗?怎地又来了一次。”

张超阳露出他的大板牙,“我带我朋友来。”

“方便透露吗?”

“生意上认识的朋友,他刚好对这些也有兴趣……他之前都认识的什么江湖骗子,我已经亲身验证了,现在给他来个真的。”

“张总慢走。”

张居士跳进自己的柯尼塞格one,猛踩一脚地板油,排出一股黑烟,他打算去吃素一段时间,好保护环境。

在先前点映成绩的看好预期下,中成本电影《情书》排场率达到了11.7%,和《通天帝国》的12.3%相差仿佛。

这个排场率低于《爱有来生》,但《爱有来生》当时是市场淡季,市场全部观影人次加起来也不如现在的三四分之一。

十月一号,票房2670万。

二号,堪堪破三千万。

《情书》的口碑逐渐发酵,排片上逆转势头,一路涨到了17.9%。全国各地每个城市的排片实际上并不一样,这里只能取一个大概数字,而《通天帝国》被挤压到了9个点以下,日票房更加惨淡,不足千万。

三号这一天,两者票房达到了历史最高差,《情书》单日5400万,创下了《大地震》之后第二佳,而《通天帝国》滑落到700万。

方沂率领主要演员,按照北上广深的路线通宵达旦的路演。《情书》电影存在明显的明星效应和传播效应,演员到场路演的效果比一般电影要好得多。按照中影的数据统计,不少人受到方沂的演讲鼓励,第一次踏入到电影院。

到这时。电影圈终于反应过来了。

有人单枪匹马,在还算热门的档期,用了个看似攒起来的班子,击败了港星云集,筹备数年的大制作。

得益于角色讨喜,咸鱼刘在人气上再创巅峰,三天内在度娘搜索指数上狂飙到第一名,彻底终结掉此前“她这两年在干什么”的大众辨识空档期。

但业内更注重全程控场的方沂。

方沂有独霸国庆档的势头,而观众显然也买他的账。这件事情根本影响到了资本对现有电影市场的判断。

和史无前例的大烂片《无极》不同,《通天帝国》是一部在水准线上的合格商业电影,制作精良,演员以港地男星为主,同时邀请了大陆小生、花旦出演。

这种片子应该在档期中通杀的。

现在可能要回不了本。太震撼了。

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一、方沂的个人能力太强,不是原来的提款密码变了,而是他改变了规则,没有他就可以继续提款。

二、港星整体而言过气了――这件事情陈昆自演了《画皮》、方沂演了《爱有来生》,到今年三大导通通用内地小生之后,已经被提了很多次。

三、新的电影类型正在诞生,而且很受观众欢迎。旧有的类型片不再受观众青睐。

也有从电影荧幕,这个电影市场的硬件源头来探讨答案的。

――10年大陆电影院线市场存在两大特征。

荧幕数量少,增长快。

大陆一共6200块荧幕,堪堪超过韩国,硬件建设水平严重限制了国产电影的票房表现。

同样是头部电影,《大地震》的观影人次最终达到了1800万,而韩国本土的票房冠军拿到了1300万人次――大陆人口相当于韩国的27倍。

增长速度世界最快,今年的荧幕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当前市场并不饱和,这代表同样质量的片子,哪怕什么事情都不去做,今年拿来放映会比去年多出15%的票房。

《情书》就吃到了这种红利嘛。

至少华夏影视的二王是这么给投资人讲的。“不要担心,比不过《大地震》――市场上的头部电影永远是华夏影视出品。”

懂行的投资人问:“《大地震》的制作成本,和《情书》也不能放到一个擂台上吧?”

“他们都是中国电影,怎么不能比。”

“那么全球票房呢?大陆市场上《情书》确实被压了一头,算上日韩的呢,还有东南亚?是不是反超了?”

“我们只算中国大陆的票房……《大地震》仍然存在优势。”

“《通天帝国》呢?自从《情书》上映之后就开始腰斩……不不,那能叫腰斩吗,单日两千多万降到900来万――日韩市场直接被赶尽杀绝了。”

二王只能说,“我们有《大地震》。”

《通天帝国》是《情书》同档期的最大敌人,一开始的噱头就是亚洲全地区上映,和方沂的片子一模一样。

还有一部《精武陈真》,那一部片子烂的不值一提。陈真的武力值能和美国队长互称一时瑜亮。

华夏影视的摊子铺得很大, 原本打算全方位封锁《情书》,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漏头。

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被戳成了筛子。

华夏影视的通稿说,“《通天帝国》在韩国10月1上映后旋即成为周票房亚军,预计将吸引10万+观影人次……导演徐老怪,主演华仔都是韩国观众熟悉的阵容,在韩网上引起热烈讨论,片中通天浮屠、鬼市、无极观等魔幻场景令韩国观众大为喜爱……”

这通稿没告诉的是什么呢,韩国人不过中国国庆节,这一周是韩国电影市场的淡季,没有大片上映。

更不会告诉别人,就连韩国的票房冠军也是《情书》。

。小说网

第五百零二章 舞台灯光第五百零九章 军事训练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腕儿来了第五百一十章 一人一颗子弹壳第二百九十七章 点映之威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英战吕布第二百九十四章 贤内助第三百二十二章 豹头、猪肚、凤尾第一百八十八掌 假如她没有遇见方沂第四百四十九章 漫天神佛第一百九十七章 十分钟的结婚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三国第一百二十七章 黄金时段第二百五十七章 中国高中生会怎样谈恋爱第一百二十八章 知己第二百三十八章 刘天仙VS国际章第二十七章 巨资第二百五十章 将气球吹得更大第一百一十九章 未尽的比拼第三百零六章 对于方沂的拷问第一百八十七章 姬情四射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的银行卡密码是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级趣味第四百二十二章 英雄起于微末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代言人第407章 首映第四百九十八章 称兄道弟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天才在哪里第三百四十九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为盟主白愁飛加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进退维谷的刘天仙第五百九十章 点兵点将,大干特干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懂情趣第五百三十六章 谈子为(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收视第三百七十六章 3亿美金第六十七章 吊坠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让东洋人鞠躬第九十八章 吻戏第二十九章 广告人选第一百二十章 你输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浴霸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任第五百四十四章 激情开麦第五百章 相配 (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情书》会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吗第二百四十六章 方沂可以上桌吗第五百六十五章 “寒战”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题大做第二百四十一章 《让子弹飞》开拍第一百八十四章 如何在一部片子中玩梗第四百五十七章 搏命第四章 雄赳赳,气昂昂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报警吗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国名人榜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切电影的结束第四十九章 点数五五开第四百三十三章 她执着于拿到股份第四百二十章 哲学之论第三百二十八章 帐篷第五百八十章 卖玩具第三十五章 低咖男第二百九十二章 是非曲折难以论说第五十一章 敌羞吾脱他衣第五百一十六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九十七章 座谈会第二十三章 争议第四百九十二章 泰迪姐妹团第四百九十三章 你和方沂很熟悉吗第一百二十章 你输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打算造直升飞机吗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年快乐第五百九十二章 海报第四十七章 麻烦的马第三十三章 方导会如何做第四百四十章 金马,金马第八十七章 不情愿的道歉第三十五章 低咖男第五十章 柳蜜的安全感第一百八十章 David Justin Bieber第二百六十一章 安山的大雪第五百五十二章 影史第一第五十七章 欢迎来我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难忘今宵第六十六章 卖火柴的张立宪第一百八十四章 如何在一部片子中玩梗第四百九十七章 座谈会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们俩真强第三百五十三章 练过功夫的咸鱼刘第二百二十二章 仙剑之父的肯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四家卫视第五百九十四章 因为素质高,所以素质低第396章 30位创业领袖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国名人榜第一章 身临其境第五百八十六章 代言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十分钟的结婚第五百六十九章 铿锵三人行(一)偶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建议你去看心理医生第三百一十章 十亿?
第五百零二章 舞台灯光第五百零九章 军事训练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腕儿来了第五百一十章 一人一颗子弹壳第二百九十七章 点映之威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英战吕布第二百九十四章 贤内助第三百二十二章 豹头、猪肚、凤尾第一百八十八掌 假如她没有遇见方沂第四百四十九章 漫天神佛第一百九十七章 十分钟的结婚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三国第一百二十七章 黄金时段第二百五十七章 中国高中生会怎样谈恋爱第一百二十八章 知己第二百三十八章 刘天仙VS国际章第二十七章 巨资第二百五十章 将气球吹得更大第一百一十九章 未尽的比拼第三百零六章 对于方沂的拷问第一百八十七章 姬情四射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的银行卡密码是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级趣味第四百二十二章 英雄起于微末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代言人第407章 首映第四百九十八章 称兄道弟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天才在哪里第三百四十九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为盟主白愁飛加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进退维谷的刘天仙第五百九十章 点兵点将,大干特干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懂情趣第五百三十六章 谈子为(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收视第三百七十六章 3亿美金第六十七章 吊坠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让东洋人鞠躬第九十八章 吻戏第二十九章 广告人选第一百二十章 你输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浴霸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任第五百四十四章 激情开麦第五百章 相配 (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情书》会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吗第二百四十六章 方沂可以上桌吗第五百六十五章 “寒战”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题大做第二百四十一章 《让子弹飞》开拍第一百八十四章 如何在一部片子中玩梗第四百五十七章 搏命第四章 雄赳赳,气昂昂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报警吗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国名人榜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切电影的结束第四十九章 点数五五开第四百三十三章 她执着于拿到股份第四百二十章 哲学之论第三百二十八章 帐篷第五百八十章 卖玩具第三十五章 低咖男第二百九十二章 是非曲折难以论说第五十一章 敌羞吾脱他衣第五百一十六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九十七章 座谈会第二十三章 争议第四百九十二章 泰迪姐妹团第四百九十三章 你和方沂很熟悉吗第一百二十章 你输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打算造直升飞机吗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年快乐第五百九十二章 海报第四十七章 麻烦的马第三十三章 方导会如何做第四百四十章 金马,金马第八十七章 不情愿的道歉第三十五章 低咖男第五十章 柳蜜的安全感第一百八十章 David Justin Bieber第二百六十一章 安山的大雪第五百五十二章 影史第一第五十七章 欢迎来我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难忘今宵第六十六章 卖火柴的张立宪第一百八十四章 如何在一部片子中玩梗第四百九十七章 座谈会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们俩真强第三百五十三章 练过功夫的咸鱼刘第二百二十二章 仙剑之父的肯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四家卫视第五百九十四章 因为素质高,所以素质低第396章 30位创业领袖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国名人榜第一章 身临其境第五百八十六章 代言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十分钟的结婚第五百六十九章 铿锵三人行(一)偶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建议你去看心理医生第三百一十章 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