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刘掞的苦恼

梁军主力有点多,人多吃的也多,所以他们同样受到军需物资匮乏这一问题的困扰。

但敌人可不管你吃不吃得饱肚子,该打的仗还是要打的。

于是乎晋军开始向梁军大营进攻,梁军采取龟息大法,任你百般挑战,我只坚壁不出。

坚壁不出是因为心里没底气,没底气是因为还没有到最佳的决战时期。

晋军却不会让梁军等到最佳时期的到来,他们正面攻击不成,开始打侧面,准确来说是打后面。

后面有什么呢,甬道,也就是刘掞之前建立的运粮通道。

晋军一个冲锋下来就把对方的甬道给打破了,梁军大恐,四散奔逃,晋军把运粮的军兵俘虏一些,现成的军需物资全都搬运走,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兴高采烈满载而归。

这样一来,梁军的兵粮更不够吃了。

不够吃就跟大后方要。

刘掞给朱友贞上表,请求多运送些粮草过来。具体运多少呢,刘掞的意思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而运的越多,消耗的越多,这与当时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程度有关,再加上晋军时不时地来劫个粮道啥的,大梁朝的财政部门感觉压力山大。

正所谓炮声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最终打的还是各国的经济实力。

朱友贞沉不住气了,他很急,但前线的刘掞却一点都不急,他不急着和晋军开战,也不急着撤退,就在莘县那里死耗,伸手向朱友贞要钱要粮。

朱友贞怒了,但后果并不严重,他下诏谴责刘掞:“你虚耗钱粮无数,怎么不速战呢?”

皇帝这样问话,已经算是很严重的督战令了。

刘掞不怕,他叨叨叨给朱友贞回了一封信(上表),内容有点多,大有你骂我一句,我还你十句的气势,大意如下:

“我很想一口气把李存勖这小畜生赶回老家去,但是最近天气不给力,下雨有点多,你给的粮食又不够(都怪你),军队士气很低,不能战啊。

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想要把临清打下来断了敌方的粮道,没奈何周杨五(周德威)这个王八蛋跟我杠上了,他的骑兵很厉害,驰突如神,我拿他没办法。

现在晋军势大,我们不能轻易出击,否则吃不了兜着走。我现在也没闲着,一方面在等待时机,另一方面在训练士卒,让军队练习骑射,相信最后的胜利肯定是属于我们的。”

朱友贞拿到这封奏表之后,怎么看最后的胜利都像是属于晋军的,他不知道刘掞最后那句话是从哪里得来的自信。

按说朱友贞也算是个比较好说话的皇帝(没办法呀,底气不足),他又问刘掞有什么退敌妙策。

没想到刘掞回了一句:“我也没啥子好计策,只要陛下您能提供给每名士兵十斛粮食,就可以破敌了!”

万变不离其中,还是要粮食。

现在即便是朱友贞再好脾气也被闹出火气来了,他呵斥刘掞:

“将军您这么迫切地积蓄粮食,是想要破敌呢,还是想要疗饥呢!”

连同这道诏书一同送往前线的,还有朝廷派出去督战的中使(太监,我们可以理解为监军)。

朱友贞这次是真的火大发了,刘掞即便再不把皇帝当回事儿也要仔细掂量掂量。

他召集诸将开会。会上刘掞先把皇帝给痛批了一顿:

“陛下深居宫中,根本不知道前线的情况,整天和一些黄毛小子们商量军机大事,能有什么好结果?打仗嘛,贵在随机应变,不能纸上谈兵,如今晋军还十分强悍,不可力敌,陛下却想要让我们进军,如之奈何?”

按照正常的剧本来讲,主将都已经定调子了,接下来就会有一大批亲信将领出面支持,然后大家商量出一整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方案出来,按照自己的套路来打仗。

但这一次情况有点不一样,刘掞刚把话说完,手下们就开始大呼小叫了。叫唤什么呢,众口一词是这么说的:

“还等什么呢,皇帝都发话了,打呗!去跟晋军决一死战!”

我的乖乖,感情皇帝和前线军兵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唯独刘掞没跟大家想一块儿去。

这也不能怪大家,刘掞在前线跟晋军都僵持了快一年了,一直没有决战,让谁谁也要急。

大家都可以急,唯独刘掞不能急,因为他是主将,要对大军的安全负责。

面对众将的大呼小叫,刘掞选择了沉默,他直接退出议事厅,让那群大佬组撒泼打滚去,自己躲起来喝闷酒,并跟自己的心腹亲兵说了一句话:

“主暗臣谀,将骄卒惰,吾未知死所矣!”

皇帝昏庸,朝臣谄谀,武将骄横,士卒懈怠,我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句话是对目前大梁王朝现状的最佳诠释,也是刘掞发自内心的一声叹息。

叹息完了还是要办正事的,刘掞不可能真的听从多数人的建议出兵和晋军决战,那就只能说服大家,说服的手段很有行为艺术的特点,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这一天,刘掞在军营大门前召集诸将开会,会上也不传达会议主题,只是在每名将领面前摆了一碗水,让他们喝。

来历不明的水谁敢喝,众人又不知道刘掞打的是什么主意,该不是上一次没按他的意思来,想要杀人灭口吧。于是面面相觑,都不动弹。

刘掞也不生气,很是高深莫测地说了一句话:

“一器犹难,滔滔之河,可胜尽乎!”

一碗水都不敢喝,滔滔河水,你们喝得完吗!

小仗都打不赢,泱泱晋军,你们能消灭得了吗!

这一番话达到了预期效果,众将失色,再也不敢提反对意见。

内部虽然稳定了,但皇帝那里还是要有个交代的,所以要主动出击一把。

主动出击也要讲究策略,不能冲着晋军主力去,柿子要拣软的来捏,跟随晋王出兵的镇(王镕)、定(王处存)二镇的军兵就是软柿子,要冲着他们去。

刘掞亲自出马,带了一万精兵奇袭镇、定大营,软柿子果然够软,营内军兵见梁军突至,大乱,自相惊扰。

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刘掞穿营而过,击溃这两镇军兵也不是难事。

但困难的是,晋将李存审过来增援了,他带了多少人呢,两千。别看人少,质量却是杠杠滴,这两千精锐突袭而来,侧击梁军大阵,硬是阻遏住了梁军的攻势。

恰在此时,晋将李建及又带了一支兵马加入战团,这位老先生带了多少人呢,一千。

但这一千几乎能顶一万,因为他带来的是五代时期战力排行榜第一的军团——银枪效节军!

这一支主力军团加入战阵,瞬间让刘掞吃到了苦头,支撑不住了,大败而逃。

晋军得势不饶人,死咬住不放,硬是追到梁军大营门口才回去,斩杀千人。

这一战,既让梁军的众多将领见识到了晋军的威武,也向朱友贞有了一个交代,刘掞总算可以继续等待战机了。

其实刘掞不打这一仗也没问题,因为朱友贞现在自顾不暇了。

之所以自顾不暇,是因为有人要造反。

第一百零二章 脑残的刘守光第二百一十七章 游子归故里第九十二章 高赖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八十八章 王牌对王牌第八十三章 好员工牛存节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边儿那点儿事儿第二百零八章 善后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习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与阿保机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结局(一)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变(二)第七十九章 最后的贵族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决战第九十七章 钱镠的那些事儿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九十一章 泼皮无赖也有自己的无奈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谦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机发家史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掞第九十一章 泼皮无赖也有自己的无奈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诈的周德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贞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围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当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龙(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韬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围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锁城术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气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掞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称帝了第十二章 两个皇帝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征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气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彦章第二百零三章 烽烟四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团乱麻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九十二章 高赖子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气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袭的威力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气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与阿保机第七十四章 极品刺客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十七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一)第三十六章 疯狂的李茂贞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乱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务事第二百零八章 善后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温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一十二章 灭燕(二)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龙(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战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国大战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四十七章 清口战役第一百三十八章 卢文进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游子归故里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八十章 暗流汹涌第一百七十六章 乱政第五十六章 东征西讨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三十章 群殴李克用(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谦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九十章 朝廷与藩镇第四十二章 郓兖之战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谦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龙(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谦第一百零一章 朱温很憋屈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过家家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谜
第一百零二章 脑残的刘守光第二百一十七章 游子归故里第九十二章 高赖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八十八章 王牌对王牌第八十三章 好员工牛存节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边儿那点儿事儿第二百零八章 善后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习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与阿保机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结局(一)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变(二)第七十九章 最后的贵族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决战第九十七章 钱镠的那些事儿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九十一章 泼皮无赖也有自己的无奈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谦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机发家史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掞第九十一章 泼皮无赖也有自己的无奈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诈的周德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贞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围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当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龙(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韬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围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锁城术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气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掞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称帝了第十二章 两个皇帝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征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气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彦章第二百零三章 烽烟四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团乱麻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九十二章 高赖子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气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袭的威力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气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与阿保机第七十四章 极品刺客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十七章 崛起一个杨行密(一)第三十六章 疯狂的李茂贞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乱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务事第二百零八章 善后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温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六章 韩延徽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一十二章 灭燕(二)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龙(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战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国大战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四十七章 清口战役第一百三十八章 卢文进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刘知俊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游子归故里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八十章 暗流汹涌第一百七十六章 乱政第五十六章 东征西讨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三十章 群殴李克用(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谦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殇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九十章 朝廷与藩镇第四十二章 郓兖之战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谦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龙(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谦第一百零一章 朱温很憋屈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过家家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