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惣无事令

陆奥国腹心之地紫波郡高水寺城,这里本是奥州斯波氏世代居城,城内还有斯波诠直的志和御所,此刻这座城城市奥州讨伐军的大营,城外驻扎着来自关东、陆奥各地涌来的四万军势以及征发的一万两千名阵夫云集于此,庞大的军势驻扎在此地又给城内的武士带来诸多不便,斯波诠直就被堵在志和御所里连出门遛弯活动筋骨都得自己想办法。

作为陆中地方实力比较弱的国人领主,高水寺城的建设水平还不如信浓国的海津城,狭窄逼仄的城堡稀疏落后的城下町横七竖八的屋敷全是草葺房,行走在町内的町民就没有一个是干净整洁的,脸上抹的乌七八黑衣服脏的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远远看去好像在大街上遇到的每一个町民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越后武士初来此地的时候非常不爽,过惯好日子再跑到穷困的乡下各种不方便,别说酒屋里没有喜欢喝的烧酌,就是平时在神社里供奉用的清酒都没有,唯有町民自家酿造非常难喝的浊酒还是限量供应的,穷搜城下町也找不到够这四万人喝一顿的酒水。

喝是没的吃也没像样的,大米饭腌萝卜大根和味噌汤只有武士能享受到,农兵只有糙米杂粮饭团配腌萝卜,夏季物产丰富的时节还能捞到点昆布和海产品,连吃腌萝卜半个月武士们叫苦连天直呼这日子没法过,忆苦思甜也不能真的回到十几年前的苦日子。

高水寺城实在太差了点,初到此地的旅人恐怕怎么也不能把个小破城,联系到传说中奥州斯波氏的御所居城,现在的奥州就像十几年前足利义时下向东国之前的越后国,穷困顽固偏执等一系列形容词都可以用在他们身上,高水寺城并非优秀的城市,陆奥国也不是一块富饶的土地。

从入夏以来,奥州合战就越发激烈的展开,上杉辉虎亲率四万大军出阵陆中讨伐三户城南部晴政。一路北上的路途中奥州国人仆从军蜂起,眨眼间就从四万变成六万,军容之鼎盛让奥州国人众为之颤栗也让瑟缩在三户城内的南部晴政为之心寒。

距离三户城外三公里远的金田一城是上杉谦信的本阵所在,北条纲成戎装未解手持马鞭敲打案几,说道:公方殿下的御教书催促我等尽快讨灭南部家。无休止的战争还有即将到来的大雪都是对我等极为不利的。我等须得早做决断。

结城晴朝说道:奥州合战确实拖的太久了,是时候尽快结束这无止境的围城战,这么耗下去不出一个月我等还是得退回镇守府待命。等到明年春暖花开再出阵又得重新围城,三五个月不见效果又是一年过去,这年复一年的围城也不是个办法。

芳贺高定的目光瞥向评定间角落里端姿正坐的一群奥州武士:也不能说全无效果吧!起码九户城城主九户左近将监政実、九户実亲、大浦城城主大浦右京亮为信、一户城城主一户兵部大辅政连、七户城的七户家国、櫛引城櫛引清长等诸位武家已经降服了。

南部大膳大夫不明事理,妄图以一家之地对抗公方殿下之神威,此乃取死之道!我等奥州武士对幕府一直心怀感恩之念,今日幸见管领殿所率数万虎贲,让我等更加坚定服从公方殿下号令的信心。大浦为信年纪轻轻仪表不凡,大方的承认自己就是看到关东公方厉害才降服的,**裸的弱者服从强者心态。还不忘顺带加上几句冠冕堂皇的言辞作为遮掩。

大关高增大笑道:右京亮此言差矣!公方殿下之强不仅在于兵强马壮,更强在关东公方具有统治通过的权力,东国武士无论北陆关东亦或是出羽陆奥都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南部大膳殿妄图割据北陆奥的意图与公方殿下有所冲突,讨伐南部氏是因为南部大膳殿不服号令,而非公方殿下兵强马壮特意欺辱奥州武士。

原来如此。在下受教了。大浦为信恍然大悟似的点头作出欣然之色,只可惜在座的武士个个人精对他那点耍滑头的小手段心知肚明,大浦为信的心里多半是不以为然的哂笑着,奥州国人骨子里就不信忠义那套,究其原因还是历史造成的。

奥州国人尤其是陆奥北部的国人众。历来对幕府的认同感就非常稀薄,南部氏一大家亲戚几乎是一水的南朝余孽,当年跟着南朝亲王推翻镰仓幕府,接着又跟着新田义贞、北畠顕家攻击足利尊氏,观応扰乱里跟随吉良贞家对抗幕府派来的几大管领家。

可以说室町幕府先后派来二本松畠山氏、四本松石桥氏、奥州斯波氏、大崎氏以及他的分支最上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镇抚出羽陆奥国中的这群南朝残党,比如眼前对付的这个南部氏,就一直窝藏南朝余党浪冈北畠家,再比如南部氏亲戚里有个八户氏,改苗字新田氏,现任家督名为新田左马助行政。

就这么群对幕府没有多少恭谨之心,上洛见公方也只是为花钱买个名份的武家,谈那些名份之类的完全没效果,还不如直接亮出砂钵大的拳头吓唬他们,不害怕就打的你害怕,不懂规矩就打的你懂规矩,很暴力但也很有效。

浪冈北畠家是地道的南朝余党匪首,朝廷那帮公卿还想着给他们几个闲职官位安抚这种余党别闹事,浪冈北畠家确实也没能耐继续闹事了,永禄五年川原御所之变爆发,浪冈具运被叔叔浪冈具信暗杀,其弟浪冈顕範为报仇又把他叔叔浪冈具信给杀死。

家中的谱代家臣互相拔刀相向杀个痛快淋漓,就像尼子晴久处置新宫党而使尼子家衰落一样,浪冈北畠家也在这场变乱里衰落,幸好浪冈家还有一个人早早的离开家门自创一支,那就是従三位参议右近卫権中将浪冈顕房。

此刻浪冈顕範也坐在评定间里,在他身侧是十三岁的侄子浪冈顕村,小孩子睁大眼睛仔细聆听成年武士们的谈话,对于才刚元服依然毫无经验的年轻家督而言,能多参与几次这种规模的评定会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佐竹义重冷哼道:南部大膳殿是在执迷不悟,自觉的守住三户城熬到下雪就有胜算。可他就不知道今时不比往日,公方殿下从南蛮商人手里得到几门威力强大的火炮,只要三两下就能轰开三户城的大手门,到时候他想降服也没有机会了。

听他提起引以为傲的火炮,奥州国人众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表情。南陆奥国人众多数亲幕府也曾被足利义时狠狠修理过。尤其是前些年攻击石卷城葛西晴信的时候,许多奥州国人众是亲眼看到那艘大帆船上喷出火光烟雾,几下就把南陆奥著名的坚城给摧毁。

北陆奥国人众似乎不太相信他的吹嘘。可是他们不相信也不敢说出来,这两年骄横的越后武士和关东武士把奥州平野当作他们的跑马场,带着上万骑马队在他们的领地上横冲直撞,但有反抗者的消息传来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群蜂拥而出,不信邪的武家要么变作冢中枯骨,要么就趁着他们不注意的时候骂几句再缩回城里。

其实陆奥国人众早就被关东足利家给打怕了,南部晴政早就像降服可是足利义时不愿意让他安安稳稳的降服,就非得要他交出一半土地知行才准许降服,打他的原因也是冠冕堂皇的很。关东公方就职典礼没有参加,近些年屡次欺辱同为邻居的奥州斯波家,对关东将军府下达的御教书持拒否态度,这已经触犯了身为武家的法度准则,打你也是活该倒霉。

这些理由当然不能让南部晴政以及一门谱代众感到心腹,他们的抗辩信一封接一封的递到遥远的江户城和更远的京都。妄想绕过关东公方请足利义辉来调停换取和睦的要请,这种自作聪明的举动让足利义时大为光火。

到不是足利义时忌惮他的告状信,就算南部晴政的告状信寄到二条御所也没多大效果,足利义辉正愁着足利义时别跳出来添乱,对京都的防卫还要依仗着坂本的威慑力让三好家不敢轻举妄动。又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和他闹翻脸。

足利义时很反感这种自作聪明的武士,在得知他到处告状的时候就发出一道诏告关东羽奥的御教书,大意是奥州国人南部晴政屡次对公方不敬,关东将军府有理由怀疑他犯上作乱之心,因此特命宇都宫氏转封陆中代替原陆中地头南部氏家领。

这一招叫做釜底抽薪,南部氏引以为豪的就是三百多年来对陆中三户地方的地头支配权,既然他不听话那就把三户地头给拿掉换成其他人来做,所谓御恩奉公就是这么个意思,恩赏需要奉公来换,天上可不会掉恩赏到他们嘴里。

这就好比长工领着地主家的赏钱就得给地主家出力气服务,干的好给长工提赏钱,干的不好降低长工的赏钱,更不好就干脆把长工踢走不要了,换其他长工来干也是一回事,长工干的好地主给不了赏钱,就被长工联合起来炒掉地主的鱿鱼,前者被踹开的御家人有很多,后者被踹掉的也有个镰仓幕府,这就是封建制度的契约关系核心。

南部氏就要被足利义时踹掉,不要和他提什么镰仓时代御家人地头,什么加贺美远光之子南部氏都没有意义,几百年前的陈词滥调拿出来说事是骗自己,足利义时不会看在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就同情他们怜悯他们,祖上再厉害那也不能当丹书铁劵用,武家社会里可没有免死金牌这一说。

上杉谦信对南部氏的态度也是惩罚为主安抚为辅,到不是他的脑袋开窍学的更加厚黑,而是足利义时曾和他谈过奥州处理的意见,必须要打一次让奥州国人几百年都铭记于心,纯粹用权谋压制则起不到武力震慑的作用,最好的办法是两者的手段结合在一起,对付羽奥两国的地头蛇才有良好的效果。

默默的诵经一遍又一遍,只有信仰才能让他的心神沉静进入无思无念古井无波的状态,在上杉谦信的背后是一面毘字旗,这副旗印是作为代替他常用的长尾平三景虎旗印,搭配关东管领家的竹雀纹以及足利义时御赐的五三桐纹旗印同时使用,主纹依然是竹雀纹,副纹就是这两套旗印。

笃信真言宗信仰佛教战神毘沙门天。上杉谦信整个人的气质都带着几分威严神圣,只见他睁开双眼低声问:火炮需要多久才能送过来?

本庄实乃按着眉头疲惫的回答道:一切顺利的话,三天之内就可以到。

才五十五岁就已经满头白发像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相比之下同年岁的柿崎景家依然红光满面精力旺盛的很,这些年为了安抚越后国人尽早融入到上総足利家的体系。劳心劳力的比起不用操心征服的柿崎景家显得更加苍老一些。

辛苦诸君再劳碌几天。本家就定在三天后发动总攻击。

三天后,三户城外六万大军摆阵于前,阵中所有骑马队被勒令下马步行。畏惧炮火声音的战马被安排在后阵妥善处置,这么小心的布置也是吸取前几次的教训,几个愚蠢的大将把骑马队放置于在火炮旁边。

结果大炮一响骑马队全部炸了窝,有些猝不及防的武士被摔下马当场被坐骑踩死,摔个腿断胳膊折彻底残废还算是好的,有些倒霉蛋当场摔断脖颈而死,辛苦训练几年的骑马武士没死在战场上却被自己的战马撂马蹶子给弄死,这场巨大的事故给武士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不懂怎么玩的时候千万不要靠近它。

纯正英格兰进口的九磅半蛇炮威力巨大。大炮轰响如雷霆震动惊的方圆数里之内雀鸟惊起长久不敢落下,刨除几次未装填实弹的校射不算,实弹攻击只用一炮就把三户城的大手门轰塌,巨力作用下把这枚九磅铅丸以恐怖的速度推出去,化作一道肉眼难辨的流星撞开大手门,又陆续撞碎几道土塀直直的嵌入包围本丸的土塀里。

旁观的奥州国人众被惊的一大跳。铁炮这种东西都是几年前从关东军团那里看到实物,这么大个头的火炮简直要把他们集体吓死,胆小点的武士还真的就吓昏过去,好有几个两腿发软身上散发出一阵尿臊味,表现最好的大浦为信也被吓的脸色苍白目瞪口呆。

对他们如此不济表现,关东武士是非常鄙视的,这些年和奥州国人众打交道让他们察觉到奥州国人总喜欢带那么点奇怪的论调,好像总觉得自己在苦寒的北方坚韧不拔,比住在温暖南方的人要如何如何,这种论调很让关东武士感到反感,坚韧不拔就打成这个样子,一年到头有场几千人的大战就算厉害的,关东这一百多年里几千人的合战都数不清,真不知道他们优越感何在。

击碎优越感的最佳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让这群夜郎自大的家伙明白自己坐井观天的几百年已经落后时代太远了,看看关东军团吃的穿的用的还有武器,就知道他们用射程不超过十米的劣质竹弓,破竹枪烂胴丸还有藏起来的糙米饭团有多么落后,这一炮炸响轰破他们的自信心和仅有的那么点坚持。

三户城内的南部一族也被当场吓傻,眼睁睁的看着关东军团撞开破烂的城门一拥而入,南部晴政见势不妙向关东军团乞求降服,愿意用自己切腹的代价换取一门谱代的安宁,上杉谦信同意他的要求并拒绝他邀请观看自己切腹的打算,让别人看自己怎么自杀实在有点变态,上杉谦信杀过不少武士但并不意味着他是个变态。

南部晴政用死换来南部氏全体降服,诸如一户氏、四户氏、六户氏、七户氏、八户氏、九户氏、北氏、南氏、东氏也失去抵抗的意志纷纷开城迎接关东联军的入城,上杉谦信依然按照几年前的减封要求安排南部氏一族,从南部氏以将所有负隅顽抗的武家全部减封一半并转封陆奥国最北端的弘前,奥州北部的霸主南部氏降服,标志着奥州境内全线靖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奥州南部氏的死对头羽后安东氏也被吓破胆,看到南部晴政闹腾几年还是落得切腹自杀减封一半转封到弘前的处罚,安东爱季对未来的可能遇到的待遇早已了然,犹豫那么久又配合着死对头南部晴政对抗关东公方,还是为了他们安东家那点辛苦积攒下来的家底。

南部晴政为那点家底自杀了,他到死也没能保住那副身家,安东爱季觉得自己再闹下去也没有好下场,说不定南部晴政的今天就是他安东爱季的明天,左思右想觉得减封虽然那肉疼,可总比被杀之后再减封强的多,在三户城开城降服的第十天,安东爱季作出一生中最艰难的抉择,开城降服。

安东家两分的凑安东家与桧山安东家各减封一半,安东爱季的胞弟安东茂季以身体病弱为由出家,请求关东将军府准许兄长安东爱季把凑安东家与桧山安东家合二为一,这是他们兄弟俩商量得出确保石高保持在十五万石的唯一办法。

足利义时很快就下达准许令,打到这种程度还要继续纠结旁枝末节那就真蠢的,安东家两氏合并你情我愿的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再说合并起来也才十七万石不算过分,比起减封过依然有二十万石的南部家来说真心不算大问题。

安东家的降服意味着如由利十二头这般的跳梁小丑将会失去依仗,还有他们的同党本堂六乡也都是类似的国人自治联盟,结城自保一戳就破,有几家不服气的被闻讯赶来的关东军团当场剿灭,改易除封整个流程迅速走下来简直不要太顺溜,对付小国人完全没必要花心思安抚,不夫妻就铁炮轰箭橹攻城锤撞城门,这套简单粗暴的战术对付小国人绝对百试百灵。

乱七八糟的小国人领主被减封的七七八八没剩几家有气候的,浅利氏与户泽氏见机快投靠早而顺利躲过减封的铡刀,到此时整个出羽国和陆奥国的所有国人领主都被纳入关东将军府的管辖范围,他们将被划归外样领主负担相应的课税、赋役的加担,就像伊达辉宗那样。

十月下旬陆奥普降大雪,今年冬天降雪的时间比较晚,算是个几十年难得一遇的暖冬,若非如此足利义时也不敢让大军在降雪的危险当口出兵拼一把,卡住的时机就是围城半年早已把陆奥国人众手里的存粮吃光,再趁机用火炮轰开城门让他们意识到绝对差距的厉害,才最有可能消除南部氏配下一门众的反抗意志。

六万大军在奥州羽州绕了大半个圈子,便就地解散奥州国人众,赶在降雪前把关东军团带回陆奥镇守府待命,足利义时提前一步带着本阵乘船返回江户城市越冬,留下上杉谦信继续留守奥州代为镇抚人心。

在临行前,足利义时下达一道东国惣无事令:今度东国静謐処,遂披见候,关东、北陆、羽奥两国郡境目相论,互存分之仪被闻召届,追而可被仰出候,先敌味方共双方可相止弓箭旨,叡虑候,惣无事之仪不可有异议候,若於违背族者,可令成败候。

大体意思是告诉关东羽奥国人领主,想扩张领地之类的野望还是收拾一下洗洗早点睡觉,想太多做错事违背惣无事令就不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这次减封主旨是敲打羽奥国人众,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东国的主宰并学会尊重幕府,下次再不听话就不是敲打那么简单,而是换成太刀来割脑袋。

第393章 血腥诏令第86章 意外的冲突第581章 琵琶湖之战第337章 见不得人的勾当第361章 杀意炽烈第248章 喧闹的洗尘宴第321章 惊闻变故第371章 打击信心第148章 塚原卜伝第188章 松永久秀的挑拨第370章 三喜临门第455章 代而行之?第103章 伏见山见闻第6章 服部半藏?第148章 塚原卜伝第538章 东海风云动第7章 服部的效忠第331章 惊人之语第125章 芥川山城会面第280章 气极而昏第56章 参见将军第534章 无血开城第96章 海盐的计划第354章 寂静的夜第145章 撰钱令第399章 军神旧事第245章 大熊朝秀的叛乱第89章 吉良义时!第94章 破城与奖赏第146章 钱屋第158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65章 狡猾的津田家第337章 见不得人的勾当第222章 绝对不行!第399章 军神旧事第510章 悄然的背叛第56章 参见将军第132章 足利暗杀团第294章 长野家的争论第334章 黎明前的火焰第336章 试探与懊悔第187章 秋收土地转封第507章 三河菊一揆第268章 盘点丰收季第560章 鹿苑院周暠第91章 公方的花招第324章 镇抚的手段第564章 永禄大逆(一)第436章 烈士暮年死第167章 翻砂与检地第524章 将军雄心减第459章 千里送亲第160章 古代货币战争第447章 恼人的谋算第95章 战争的准备第116章 三好长逸投降第68章 岛左近加入第88章 足利的养女第489章 近卫前嗣来访第115章 慈照寺突袭战第246章 罕见的大洪水第568章 永禄大逆(五)第273章 迟早要泄密第69章 筒井与宇陀第306章 幸隆的思考第326章 越中一向宗第400章 艰难选择第321章 惊闻变故第569章 永禄大逆(完)第356章 武田先动第479章 怒而自杀第169章 大津的危机第328章 檀香受罚第72章 悲催的柳生家第62章 神秘的堺町第252章 初言志向第479章 怒而自杀第313章 惩罚卑鄙者第6章 服部半藏?第444章 拿钱不办事第78章 公方的任务第69章 筒井与宇陀第225章 拿骚的条顿骑士第594章 毛利对毛利第397章 嫡子诞生第263章 战败者的审问第324章 镇抚的手段第125章 芥川山城会面第104章 对峙的局势第134章 景虎的回信第225章 拿骚的条顿骑士第70章 兴福寺宝藏院第501章 萨埵峠之战第113章 十河一存之死第333章 人心难测第320章 不败而败第137章 公方出的难题第511章 奥州吉良氏第289章 上杉宪政的求助第483章 南蛮再临
第393章 血腥诏令第86章 意外的冲突第581章 琵琶湖之战第337章 见不得人的勾当第361章 杀意炽烈第248章 喧闹的洗尘宴第321章 惊闻变故第371章 打击信心第148章 塚原卜伝第188章 松永久秀的挑拨第370章 三喜临门第455章 代而行之?第103章 伏见山见闻第6章 服部半藏?第148章 塚原卜伝第538章 东海风云动第7章 服部的效忠第331章 惊人之语第125章 芥川山城会面第280章 气极而昏第56章 参见将军第534章 无血开城第96章 海盐的计划第354章 寂静的夜第145章 撰钱令第399章 军神旧事第245章 大熊朝秀的叛乱第89章 吉良义时!第94章 破城与奖赏第146章 钱屋第158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65章 狡猾的津田家第337章 见不得人的勾当第222章 绝对不行!第399章 军神旧事第510章 悄然的背叛第56章 参见将军第132章 足利暗杀团第294章 长野家的争论第334章 黎明前的火焰第336章 试探与懊悔第187章 秋收土地转封第507章 三河菊一揆第268章 盘点丰收季第560章 鹿苑院周暠第91章 公方的花招第324章 镇抚的手段第564章 永禄大逆(一)第436章 烈士暮年死第167章 翻砂与检地第524章 将军雄心减第459章 千里送亲第160章 古代货币战争第447章 恼人的谋算第95章 战争的准备第116章 三好长逸投降第68章 岛左近加入第88章 足利的养女第489章 近卫前嗣来访第115章 慈照寺突袭战第246章 罕见的大洪水第568章 永禄大逆(五)第273章 迟早要泄密第69章 筒井与宇陀第306章 幸隆的思考第326章 越中一向宗第400章 艰难选择第321章 惊闻变故第569章 永禄大逆(完)第356章 武田先动第479章 怒而自杀第169章 大津的危机第328章 檀香受罚第72章 悲催的柳生家第62章 神秘的堺町第252章 初言志向第479章 怒而自杀第313章 惩罚卑鄙者第6章 服部半藏?第444章 拿钱不办事第78章 公方的任务第69章 筒井与宇陀第225章 拿骚的条顿骑士第594章 毛利对毛利第397章 嫡子诞生第263章 战败者的审问第324章 镇抚的手段第125章 芥川山城会面第104章 对峙的局势第134章 景虎的回信第225章 拿骚的条顿骑士第70章 兴福寺宝藏院第501章 萨埵峠之战第113章 十河一存之死第333章 人心难测第320章 不败而败第137章 公方出的难题第511章 奥州吉良氏第289章 上杉宪政的求助第483章 南蛮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