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30回 刘明诸葛初交锋

bookmark

百多人的大雄空殿上,鸦雀无声,出乎所有群臣意料之外的是,诸葛亮和刘明见面之后,双方都没有说话。只是那么平静的互相看着。

这种静静的观看,直让的那些满怀期待的辨臣,各个都心急不得。

境界浅的,无不暗自寻思:这算是怎么回事?干瞪眼能起到什么效果?

而那些半吊子的,则无不臆测:高!实在是高!难道这就是无声胜有声的舌辩最高境界?

而那些高明之士,则从诸葛亮那越来越明亮的眼睛,越来越旺盛斗志,似乎意会到了什么。

而只有郭嘉,贾诩等人,才无不从心里佩服刘明的高超:主公真是高啊。利用两天功夫,用数十人的劝说,既让那诸葛亮被动的全面了解了幽州情况,又激发了诸葛亮的斗志。如今诸葛亮既然有了好胜之心,必然不再是那么死水一潭。这劝说起来,也就容易了许多。主公果然不愧是足智多谋之人。

而郭嘉他们所想的,那诸葛亮更是明白无比。那诸葛亮虽然军事战术层次稍微差点,可那诸葛亮的政治敏感度,那绝对的一流,几十人的轮流劝说,当然明摆着就是刘明惦着收降他诸葛亮。诸葛亮哪有不明白的?

只是诸葛亮明白归明白,可诸葛亮却也认为是他得一个机会。

当然了,这绝对不是诸葛亮有意借此时机,顺水推舟,就那么投降了刘明,落个富贵。那诸葛亮有大志,更有大品,忠臣不仕二主,那已经在诸葛亮脑子里生根了。诸葛亮被俘这么些日子。一心求死的行动,那就足以证明诸葛亮的忠君思想有多么严重。这要是一般人,有过一次寻死的行为,被人拦下来,那可就没有再次寻死的勇气了。

诸葛亮看重的机会,却是与刘明今天的辩论。那诸葛亮在之前几十人的劝说当中,大展才能,把那些人说地哑口无言。不管那些人最后是怎么想的。诸葛亮的那些言论,都会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诸葛亮在今天再把刘明以及刘明手下的那些顶级谋士说倒。那他诸葛亮的思想就是正确的。必然会有人继承他诸葛亮的思想。为百姓出头,只要刘明百年之后,这天下最终还会回到既定的轨道上。

故此,诸葛亮看着刘明。那斗志是越来越昂扬。诸葛亮暗暗冷笑:刘明啊。刘明。难道你以为派几十人劝说与我,就能改变我地观点,激发我的斗志,让我有活下去的念头?太小看我诸葛亮了。今天我定要揭穿你的伪善,使天下人明白你地真面目。定要说得你我话可辨,只能杀了我。全我忠义。

当然了,虽然诸葛亮是这么想的,可这里却也难免有些好胜的成分在内。那诸葛亮自比管乐,对自身的评价和期待,那都是相当高的。而且,诸葛亮也确实有一定的采花,如此以来,诸葛亮此次被俘,那对诸葛亮地打击可是太大了。而与刘明论辩。却有可能让诸葛亮证明虽然在战术和战略上都输了,但,输人不输路。他诸葛亮只是输在非逢其时,可他诸葛亮本身的眼光和谋略,那却是不输给任何人的。

故此,诸葛亮的斗志才会越来越旺,一心想等着刘明开口,好抓住刘明言辞的漏洞。彻底驳倒刘明。就连刘明的不语,也被诸葛亮认为是刘明在故作姿态,与他诸葛亮比涵养呢。所以,诸葛亮也是不说话。反正是刘明把他诸葛亮叫上殿来得,那刘明不可能一句不说,就又把他诸葛亮送回去。若是如此,也是显得他刘明无能。照样成全他诸葛亮。

只可惜。诸葛亮的这番想法,以及郭嘉、贾诩等人的猜测,对于刘明来说,那却完全不挨边。刘明从头至尾,从来没想过别些手段。

刘明不想杀诸葛亮,只是因为刘明原先是个迷,而戏曲中诸葛亮地角色,那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还都是正面角色,这就难免会影响刘明。这就像刘明刚刚得知诸葛亮出世那会儿,会感到很大的威胁一样。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不是那么好消除的。即使刘明来到这个时代这么长时间了,早就知道那些戏曲角色,乃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中的水分都是大大。可刘明还是难免会想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早在罗贯中之前,那诸葛亮就最少传名好几百年了,巴蜀一带,立武侯祠地,不计其数。那诸葛亮岂能没有一点惠民之处?

故而,刘明才会在诸葛亮没有威胁的情况下,不想杀诸葛亮那么一个好人。

而至于刘明让手下人劝说诸葛亮投降,那更是刘明的一点虚荣心在作怪,诸葛亮号称古今第一智谋之士,若能让其在手下做事,那是一件多么让人赏心悦目的事啊。尤其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竟能跟古今第一智者对对话茬,那是一个多么让人兴奋的事啊。

而且,诸葛亮也一点没辜负刘明,虽然诸葛亮在战术上输给了黄月英,可这辩论上,还真没人是他的对手,这让刘明也很满意。若是诸葛亮在那些人地劝说下投降了,那诸葛亮在刘明的评价中,那却要大大的降低了。

于是,这才有了今天的召见。只是,刘明在见了诸葛亮之前,也有所准备,很是想了一些针对当今高人的说辞,并已郭嘉和贾诩为假想敌,暗中推演了一番。可一看到如今瘦骨嶙峋的诸葛亮后,与刘明那脑海中仙风道骨,潇洒高人形象,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一时间让刘明有些卡壳,愣是不知道该怎么跟诸葛亮开头好了。这才会有了半天的沉默。

不过,老是这么沉默也不是办法。周围群臣的那些期待目光,刘明也是明白的很。

“诸葛先生吃饭了么?咱们边吃边谈如何?”

刘明手下的群臣一阵巨汗。主公说话果然还是这么有震撼力啊。半天不说话,开口就问人家吃了么,人家诸葛亮是往咱们这吃饭来的么?您该倒是该劝降的劝降,该杀头的杀头啊。说这些无关紧要地干什么。不过,郭嘉、贾诩等人早就适应了刘明的风格,此时却不禁暗暗点头:主公果然够高。一句问话,悄然拉近两者的关系,无论那诸葛亮怎么作答,一句平常的问候语,总是挑不出什么大错的。而主公的关心之情,那诸葛亮总是要承得。

但是!诸葛亮果非常人,这让一般人在如此场景下不好作答的一句话,对于诸葛亮来说,不过是稍有难度。出乎一点意料罢了。诸葛亮很是从容的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汝身为文臣,受灵帝厚恩,又有托故之情。今登大宝。实乃是篡夺汉位。此乃小人之举。山人虽非圣贤,却也不敢芶同。岂不闻,君子饿死不食嗟来之食,渴死不饮盗泉之水乎!”

称衡、陈琳等人当时就是一阵惭愧。妄自己等人向以巧舌逞强,比起这诸葛亮来,这还真是有点差距。这诸葛亮才真正是骂人的祖宗啊。那话都往嫩肉上扎。

而那些幽州地大儒。当时就是面红不止。不管刘明在怎么说。刘明原先就是汉臣,那是灵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愣是从人家灵帝儿子手中把皇位继承过来,不是篡位,又是什么?若是真正忠义,岂有不一心辅佐刘协的?那还会有刘协禅让之举?

这些大儒被诸葛亮说中了要害。有点过不去自身的道德观。

而一些文化低地武将,那对刘明是忠心无比的,而且他们也都是从一开始就效命于刘明的,对那个什么灵帝。那是没有一点感觉的。对于诸葛亮的言论,那真是受不了了。要不是碍于大雄宝殿的威严。早就上去打杀诸葛亮了。一个个也全都气得面色发赤。

诸葛亮一看,极为满意。思想地果实已经种下,就等开花结果了。在诸葛亮的观念里,自己如今揭穿了刘明的真面目,那刘明必然做贼心虚,勃然大怒,直接杀了他诸葛亮灭口。这样。诸葛亮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也算是诸葛亮在另一种较量中,胜过了刘明。

但是!出乎诸葛亮意料之外的是,这刘明根本就没有动气。

对于刘明来说:虽然都是当皇帝,可出发点却是不同。灵帝他们一家子当皇帝,那是为了他们刘氏家族的私欲,并以此来奴役天下人人民。这是封建制度不可避免的弊端。而刘明如今是为了振兴中华。那是为千秋万代地后世而努力。刘明从来没有想奴役所有天下百姓。只是想尽可能给炎黄子民带来发展。

无论刘明的这番作为,会不会影响到千秋万代,最少刘明努力过了。这就足够刘明问心无愧了。

故此,刘明当上皇帝,不过是一种附带品。虽然刘明也在维持这种既得利益,可那却是一种人之常情。任何人通过努力获得的东西,也是不会随意抛弃的。尤其是在如今这种老百姓大部分还处在愚昧状态,就连当今的那些英才,也全是满脑袋得封建思想,才这个时候给他们民主,那也是不负责任的想法。

思想的发展和演进,还是让他按着既定的程序进行地好。没有适合的土壤,长不出硕壮的果实。即使圣人教化万民,那也是圣人撤种,让后人结果。

刘明不是圣人,更没有拔苗助长的嗜好。所以,刘明这个皇上,那实在是当得心安理得。诸葛亮的这种小小的讽刺,如何会让心中无愧的刘明在意?

故而,刘明很是大度地一笑道:“诸葛先生很是幽默啊。就连减肥,都能想出如此理由。实在是让人佩服。”

轰隆一下。好似一个无形的重磅原子弹在刘明的大雄宝殿上爆炸。所有的人,全被刘明的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所震撼。

哎呀!我的皇上啊。那诸葛亮可不是在说别人,那可是在说您啊。

不过,很显然,诸葛亮营造出来的这种气氛,当时被刘明的一句话,化为乌有。尤其是诸葛亮如今那枯瘦的身材,被刘明一说,好像原先是大胖子似的,难免令人在惊愕过后,又有些好笑。

而那诸葛亮更是被刘明这种无厘头的说话方式,弄得不知该怎么说刘明好。那刘明连篡位这种事都不当一回事,还有什么是刘明所在意的?

诸葛亮闪念之下,昂颜说道:“皇帝者,德比三皇,功比五帝。并以之为皇帝。今尔以下谋上,以臣窃君位。虽有功于民,德行有亏。如何服得了天下?尔之后,才能高深者,或功劳大者,均有仿效之对象。尔必将引发后世乱世。尔之子孙,也必不长存。千秋万载之下,尔之污名,也必将长留青史。故,尔如今即使是巧言色令。不以忠义为怀。也难逃苍天公正。山人素忠义,道不同不相为谋。今被你所俘,只求速死!”

诸葛亮的话,再次引起刘明手下部分高明人士的关注。天子的威严,不在于天子的实力有多大。而在于天子的皇权象征,乃是受命于天。若是把这一点打破了。群向效仿。那天下果然是要打乱的。诸葛亮的警言,难免让这些高才有些杞人忧天。就连郭嘉、贾诩等人,也难免要思索应对之道。千秋万世的稳定,没有思想上的稳定,那可是不行的。

毕竟刘明有才能,焉知后世没有人照样有才能?刘明有功于民,又焉知后世没有人照样有大功于民,若是都如此起家,那天下岂不是大乱?长久之下,那就是百姓的苦难啊。

只不过,刘明照样没有动气。世上没有万世的帝王,这是每一个上过中学历史的,都会知道的一个常识。刘明又怎么不知道?刘明已经尽量演化后代能比较和平的自然演化了,又岂会在意诸葛亮的警言。

只是刘明对诸葛亮老是如此的危言耸听有些不满。转念之下,说了一句话,当时让所有的人,再次震惊。

第290回 佣兵(下)第171回 风生水起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201回 攻破渝关第319回 寻人启事第311回 疯狂第618回 赵云乐啊!第622回 程昱逼宫第317回 机会第77回 张秀儿VS张飞第523回 始末第572回 怂恿第334回 单枪赴会第33回 岁在甲子第628回 鲁肃说周瑜第633回 司马懿和曹操第156回 军校第239回 四处开花第550回 三气诸葛亮第110回 归属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126回 天下势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54回 拉炼第414回 趁势第453回 古代无间道第517回 僧道斗法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460回 妙想第56回 义之所在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546回 阳平关异主第521回 化工第164回 内部危机第436回 联姻还是拒绝第338回 胡汉之分第621回 是计不是计第203回 父亲的感情第345回 屠杀第253回 劫驾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204回 一号计划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207回 惊天之秘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无敌第424回 谁比谁傻第481回 吕布归来第315回 九品武士第174回 一线生机第172回 拥立第488回 突飞猛进的吕布第371回 黄雀在后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205回 海战第379回 敢为天下先第169回 玩物丧志第171回 风生水起第152回 轻绞之利第144回 买一送二第521回 化工第452回 自比管乐的诸葛第268 刘备哪里跑第439回 受贿第517回 僧道斗法第61回 玄德弟第156回 军校第82回 名缰利锁第14回 法墨传人第271回 背叛第306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二)第441回 阻击战第4回 一瓶茅台值多钱第633回 司马懿和曹操第479回 可怜人第627回 鲁肃提案第464回 麻雀战第82回 名缰利锁第269回 非人类第624回 张昭和吕蒙第210回 对决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297回 竞争上岗第333回 无奈的变故第134回 燕雀焉知鸿鹄志第312回 意外第60回 成立虎豹骑的因由第377回 必死无疑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478回 厚德得威风第561回 鲁子敬单身入汉宁第605回 五虎八彪第439回 受贿第184回 两难第190回 想上调,进军校第48回 险胜第525回 火炮第603回 瀛州试炼岛第193 海军的构想第332回 进攻的时机
第290回 佣兵(下)第171回 风生水起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201回 攻破渝关第319回 寻人启事第311回 疯狂第618回 赵云乐啊!第622回 程昱逼宫第317回 机会第77回 张秀儿VS张飞第523回 始末第572回 怂恿第334回 单枪赴会第33回 岁在甲子第628回 鲁肃说周瑜第633回 司马懿和曹操第156回 军校第239回 四处开花第550回 三气诸葛亮第110回 归属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126回 天下势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54回 拉炼第414回 趁势第453回 古代无间道第517回 僧道斗法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460回 妙想第56回 义之所在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546回 阳平关异主第521回 化工第164回 内部危机第436回 联姻还是拒绝第338回 胡汉之分第621回 是计不是计第203回 父亲的感情第345回 屠杀第253回 劫驾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204回 一号计划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207回 惊天之秘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无敌第424回 谁比谁傻第481回 吕布归来第315回 九品武士第174回 一线生机第172回 拥立第488回 突飞猛进的吕布第371回 黄雀在后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205回 海战第379回 敢为天下先第169回 玩物丧志第171回 风生水起第152回 轻绞之利第144回 买一送二第521回 化工第452回 自比管乐的诸葛第268 刘备哪里跑第439回 受贿第517回 僧道斗法第61回 玄德弟第156回 军校第82回 名缰利锁第14回 法墨传人第271回 背叛第306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二)第441回 阻击战第4回 一瓶茅台值多钱第633回 司马懿和曹操第479回 可怜人第627回 鲁肃提案第464回 麻雀战第82回 名缰利锁第269回 非人类第624回 张昭和吕蒙第210回 对决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297回 竞争上岗第333回 无奈的变故第134回 燕雀焉知鸿鹄志第312回 意外第60回 成立虎豹骑的因由第377回 必死无疑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478回 厚德得威风第561回 鲁子敬单身入汉宁第605回 五虎八彪第439回 受贿第184回 两难第190回 想上调,进军校第48回 险胜第525回 火炮第603回 瀛州试炼岛第193 海军的构想第332回 进攻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