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玄宗四法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提问众生,因何原因动之于死地?人之妄动而死,只因其随波***,顺世俗人欲之浪高而高,贪嗔痴疑慢五毒俱起,只知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知醉生梦死即自杀。身虽入死地,而不知死之源头,将死之时怅怅然,亦不知其何故。太上圣祖怜悯世人之心深切,度世之情急迫,不忍心世人如此昏昏而不明其理,所以从根本发脚处,试问世人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虽惜生,却不知惜生之理。往往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厚生反而害生,执生反而难生。凡事都要适中,过犹不及,方合自然生生之道。”

“贪生欲望过强之人,怕死之心常动,求生之心过强,反而形成心理压力,造成精气神耗损,体内阴阳失衡,导致疾病丛生。视听言动,念念不离于生,执生不放,怕死心动,这就是所谓动之死地。本为求生,反丧其生,本想离死,反而入死。事与愿违,画蛇添足。皆因违背生之道,过甚执生之故也。”

“执着求生者,有如披麻救火,自取其殃;又如食药充饥,自贻其害。由此可知,求生不能有妄心妄念。妄心动,则必死。”

“纲常伦理,与天地共其体用。周身内外,皆是生我之理,天地交合,皆是养我之生。本无死我之地,只因情欲妄动之心不息,所以才有死我之路。”

……

白庸虽是半途***,但以他如今的修为见识,很快就听明白在讲的内容,这是《大罗天秘要》中的养生篇。对这些与世无争的树精花妖而言,这种只讲大道,不讲小术的内容显然更为适合,而且植物所化之妖相比动物所化之妖性格上要更加温和,对打打杀杀不感兴趣,反而对如何繁衍族群要更为在意。

在玄宗,这些妖并没有进入藏玄阁的权限,倒不是说玄宗对它们的身份歧视,而是考虑到其它门派修者的想法。说到底它们是妖不是人,虽说修真者对血统并不是特别看重,可有这类观念的人也不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空话。

这些妖本来修炼的根基也是玄心正法,如果再学会一些玄宗独有的法术,很容易被人垢话,散布谣言如勾结妖族云云,玄宗虽然不害怕这些谣言,但总归不希望徒惹麻烦。

对妖族的看法,一般都抱持可以传授修道之法,但不能传授武学和术法,就像俗世中可以教化蛮夷,但如果你将火器兵甲都传授给他们,就难免要遭人猜忌。

不过玄宗也只是做个样子,门面上过得去就行,反正太虚界的妖大多受气氛的影响,清心寡欲,很少出门。因此虽禁止它们进入藏玄阁,却不禁止他们旁听讲道,也不禁止弟子们的私下传授,毕竟当年也有几个曾被正式收为玄宗弟子。

玄宗有四大修炼神通法,分别为《混元破虚劲》、《玄幻悟真法》、《大罗天秘要》以及《太乙九天诀》。

这四法全部是七品经文,玄宗弟子入门必修其中一门。《混元破虚劲》是讲拳脚功夫,《玄幻悟真法》是讲道术修炼,《太乙九天诀》是讲各类兵器使用,《大罗天秘要》则是包含各种杂项,如医术、铸器、炼丹、卜卦、奇门遁甲……

这四大经文并不是上古的某位大能留下来的,而是历代玄宗弟子集合自身经验总结出来的。最初只是一名掌教的突来奇想,流传下来后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总结,去芜存菁,到如今重要性甚至超过“玄”与“正”留下来的功法。

东西并不是越古老越好,上古留下来的经文未必就比当代人创造的强,后代也不会总比不上前代人,否则岂不是越活越过去了。

玄宗每一名弟子在仙逝前都会将自身武学经验归纳成书,或者直接创造一门武学留给后人,而那些负责编书的长老,就会从这些书中寻找出精华之处,归入四大经文当中,一点一点的前进。

当然这种七品经文不可能对弟子全部开放,一般只开放肉身境能修炼的内容,想要修炼更高深的发掘则需要当自身修为再度提升之后。由于玄宗门规一向宽松,像白庸这般让长辈赐予全部经文也是可以的,并不禁止。

他们不特别担心这些经文流落出去,因为玄门正宗的所有修炼法门都是基于玄心正法衍生的——除了《太圣玄经》。

想要修炼这四大功法,就必须修炼玄心正法,否则会走火入魔,修炼了玄心正法就等于打上了玄宗的烙印。当年玄尊敢开放一二品的武道经文给整个玄州,也是有这个原因在,实际上是变相的在增加门徒,扩大影响。

除了玄宗,六大武道圣地包括一些实力浑厚的大门派也都是这么做的,所有的武学都是基于特定的几项基础心法衍生出来,想要学习他们的修炼方法,就必须修行这些基础心法,从而防止被其他门派盗而自居。因为一旦修行了这些心法,就变成了他们道统的分支,无法自立门户,哪怕建立了门派,江湖人也不会承认。

不过即便如此,其他圣地的武学基础往往也有数项基础心法,又或者循序渐进,分为肉身境基础心法、天人境基础心法等等,对应低级到高级的修炼法门。如玄宗这般做得如此之绝,将所有武道经文都基于一法,也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当然这些指的都是修炼法门,不是武学术法,两者是不同的。独门的武学术法其他门派的武者也可以学成,最多在威力上有所欠缺,不过修炼法门就不行,必须要修习对应的心法才可以。

武学招式是杀生,修炼法门则是养生。杀生是小道,养生却是大道,是修仙长生的叩门砖。小道可失,大道不可外泄。

故曰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

这次讲道从天明说到日落,在夕阳即将下山时,木老停止了讲道,树干上幻化出来的人道看向白庸,开口:“许久不见了,小家伙,不,或许现在该称为白道友了。”

于是,所有精灵的目光都注视在他的身上,中间传来“啊”的一声惊喜。

只见白如雪双手捂住嘴,满脸的惊喜,一时泪眼迷蒙。

她飞速向着白庸跑去,像是要投入怀中,却在距离半步之遥的位置生生停住,只是盯着,一眨不眨,生怕看到的是幻象。

过程中,白庸也从未做出过欢迎的动作,像是早知道对方会停步,微笑道:“我回来了,一年不见,你也出落得更加标致。”

“嗯……”白如雪不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不愿移开目光半寸。

“哈哈哈,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最是美景喜庆。”

木老哈哈大笑,似乎特别喜欢看见这种事,茂密的树枝一阵乱颤,他的体型就跟大山一样,顿时引发地动山摇。

“木老说笑了,一年光阴对您而言也不过是打个瞌睡吧。”白庸恭敬的施礼,对方见他修为提升,故而称为道友,但他可不敢接下,辈分在那了。

“非也非也,时光的快慢长短,于感受而言本就是相对的,如果一直无所事事,日复一日重重叠叠,留下的记忆就会变得模糊,回想起来哪怕百年时间也不过是昨日之事。这小丫头经常来此求学,令吾之生活增色不少,因此回想起来,记忆变得丰满,那么时间也就显得长远了。”

“木老有心了。我还以为是木老讲道在前,她才过来听,没想到木老是为了她而开讲道。”

“哈哈,对一人讲道,和对万人讲道,并无区别,近千年来,吾一直过得悠闲,如今能找点事情忙碌,教育一下子子孙孙,也算是一种情趣。不过现在看来,这份情趣也要没了。”

木老的意思,是指白庸来了,白如雪就不会再来这里,语含调笑,于是脸皮薄的小姑娘一下子就羞得满脸通红,扭捏着不敢抬头。

“小家伙,要带人走可以,考考你这一年来的眼光见识,说说看,吾这一下午都讲了些什么?”

听到问题,所有的妖都集中注意力,想要听听白庸会怎么回答,显示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因为妖对大道的领悟总是比人类要迟钝,一些修为比白庸还要高的妖,它们对道的领悟甚至还不如肉身境的玄宗弟子。

玄宗的妖长期耳濡目染,也有夯实的基础,对大道有几分见解,也懂得证道需要追求本源。换成妖神谷的妖修,基本上都是属于一味追求强大的修为,玄妙的武道,可究竟为什么强大,为什么玄妙,就不得而知了。

知其然而不知情所以然。这也是长久以来,妖会输给人的原因之一,连大道都偏袒人类,何其幸运。

可惜很多人并不珍惜这种天赋,暴殄天物,世上有九成多的修士也踏入了同样的误区,一味追求境界的突破,招式的强大,可从来没想过为什么。偶然悟得了神通,也只知道如何去使用,而不知道神通的本质,以及为何能悟得。

玄宗的妖修对玄宗弟子都十分尊敬,就是因为敬佩他们对大道的领悟,至于武道境界,那种东西在玄宗是最不被看重的。

白庸身负众妖的注目,却是毫无怯色,因为木老所讲的养生之道,其中许多内容跟他领悟的生死之道中生之道有互通的地方,思考片刻后,他便有了答案,吟声道:

“洞灵尊上德,虞石会明真。

要妙思玄绝,虚无养令神。

自此逢何世,从今复几春。

海无三尺水,山成数寸尘。”

第4章 红袍青年(下)第55章 更待何时第40章 幻术考验第52章 九头邪蟒第56章 剿杀萨满第56章 鱼目混珠第79章 决战妖都(下)第1章 暗起魔端第9章 要你耍诈第1章 登门收徒第90章 王朝邀约第3章 红袍青年(上)第21章 开始谋划第47章 局外变数第1章 路在何方第29章 虚荣高涨第2章 联敌对策第107章 军师之意第49章 空城计成第60章 突来袭击第22章 真魔法相第5章 血洗刀门第53章 分手约定第14章 魔将统领第11章 预知凶兆第51章 树上开花(下)第48章 心外心魔第13章 意外援军第9章 筹谋探敌第28章 杖落尘埃第6章 一醉方休第32章 仙侠之道(下)第65章 魔方决策第3章 再见芳影第27章 降临狱洲第94章 邪皇神刃第75章 攻打山庄(上)第88章 大战睚眦第21章 一触即发第18章 各自见识第41章 行侠手段第74章 魔心难洗第68章 邪侠无匪(上)第4章 善有善报第57章 刀意化境第57章 法行邪端第108章 嫉妒何来第14章 荒神录现第8章 偶遇熟人第28章 计中连环(下)第43章 妖刀显威第41章 鬼阳异变第42章 破釜沉舟(下)第77章 真假禁器第107章 军师之意第51章 众强围杀第21章 开始谋划第10章 白氏兄妹第109章 无话可说第16章 护教神木第10章 白氏兄妹第3章 佛门秘闻第53章 两名强援第81章 杀与不杀第102章 护友之战(上)第107章 军师之意第9章 惊天之招第83章 邪吞正魔第100章 你也败退第100章 你也败退第45章 妖化刀少第72章 杀心骤起第28章 计中连环(下)第87章 决战在即第53章 分手约定第41章 山穷水尽(下)第76章 妖都燃烧第33章 触鳞之怒(中)第42章 进阶宝器第24章 谁挽狂澜(上)第68章 邪侠无匪(上)第42章 英雄魂殇(上)第41章 山穷水尽(下)第21章 修复方舟第38章 魔城之中第54章 无涯授法第99章 两边示弱第109章 无话可说第48章 心外心魔第40章 山穷水尽(中)第11章 预知凶兆第39章 山穷水尽(上)第15章 难中见心第49章 儒道传承第27章 计中连环(上)第33章 暗伏渔翁vip卷大结局第17章 狄族图谋第34章 触鳞之怒(下)第31章 小人之心
第4章 红袍青年(下)第55章 更待何时第40章 幻术考验第52章 九头邪蟒第56章 剿杀萨满第56章 鱼目混珠第79章 决战妖都(下)第1章 暗起魔端第9章 要你耍诈第1章 登门收徒第90章 王朝邀约第3章 红袍青年(上)第21章 开始谋划第47章 局外变数第1章 路在何方第29章 虚荣高涨第2章 联敌对策第107章 军师之意第49章 空城计成第60章 突来袭击第22章 真魔法相第5章 血洗刀门第53章 分手约定第14章 魔将统领第11章 预知凶兆第51章 树上开花(下)第48章 心外心魔第13章 意外援军第9章 筹谋探敌第28章 杖落尘埃第6章 一醉方休第32章 仙侠之道(下)第65章 魔方决策第3章 再见芳影第27章 降临狱洲第94章 邪皇神刃第75章 攻打山庄(上)第88章 大战睚眦第21章 一触即发第18章 各自见识第41章 行侠手段第74章 魔心难洗第68章 邪侠无匪(上)第4章 善有善报第57章 刀意化境第57章 法行邪端第108章 嫉妒何来第14章 荒神录现第8章 偶遇熟人第28章 计中连环(下)第43章 妖刀显威第41章 鬼阳异变第42章 破釜沉舟(下)第77章 真假禁器第107章 军师之意第51章 众强围杀第21章 开始谋划第10章 白氏兄妹第109章 无话可说第16章 护教神木第10章 白氏兄妹第3章 佛门秘闻第53章 两名强援第81章 杀与不杀第102章 护友之战(上)第107章 军师之意第9章 惊天之招第83章 邪吞正魔第100章 你也败退第100章 你也败退第45章 妖化刀少第72章 杀心骤起第28章 计中连环(下)第87章 决战在即第53章 分手约定第41章 山穷水尽(下)第76章 妖都燃烧第33章 触鳞之怒(中)第42章 进阶宝器第24章 谁挽狂澜(上)第68章 邪侠无匪(上)第42章 英雄魂殇(上)第41章 山穷水尽(下)第21章 修复方舟第38章 魔城之中第54章 无涯授法第99章 两边示弱第109章 无话可说第48章 心外心魔第40章 山穷水尽(中)第11章 预知凶兆第39章 山穷水尽(上)第15章 难中见心第49章 儒道传承第27章 计中连环(上)第33章 暗伏渔翁vip卷大结局第17章 狄族图谋第34章 触鳞之怒(下)第31章 小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