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杀生石
…
那须野,一块巨石上。
阮小二、刘锜、闻焕章等人正在用千里镜观看日军的军情。
在此之前,大元军与日军已经在此地打过两场会战了。
第一战。
那时,左路伐日本大军的前军刚到那须野。阮小二、刘锜、闻焕章等人亲率的援军还在路上。
当时,左路军只有不到五万人马。
——连大元精锐,带箕军,再带投降大元帝国的日军加一起,左路军本来共有近三十万人马的。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左路军这一路过关斩将打下来,其实也死伤了五七万人马(大部分都是箕军和投降大元帝国的日军)。除了死伤的,左路军又分出去了不少兵马守卫大元军打下的各个险要之地以及清理已得之地的残军和地方武装。这样一来,最先到达那须野的大元军,实际上只有四万五六。
在那须野领主须藤権守贞信的请求下,白河法皇准备趁左路军立足未稳,将左路军击败,进而取得跟大元帝国谈判的筹码。
所以,白河法皇命令日本朝廷编成讨伐军,并任命他的亲信三浦介义明、千叶介常胤和上总介广常为将军,阴阳师安倍泰成为军师,派遣十三万五千由武士和僧兵组成的大军出征那须野。
当时,左路军虽然只有不到五万人马,但有很大一部分是精锐骑兵,而且还有不少奔雷车,关键统兵的杨沂中很善战。
而日本方面,出动的虽然也是主力部队,可这些主力之前已经被大元军击败过数次,然后补充的预备役,战斗力早已大大降低了。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有些疑惑,日本到底有多少兵力,怎么这么禁打,被大元军消灭了一波、一波又一波,怎么还能组织起来这么多日军?
其实,日本各地方的武士加到一起一共也就三四十万,之所以打这么久都没打光,主要是因为白河法皇将僧兵聚集起来,又组织各个地方招募了大量的日本男子充当预备役,将日本的战争潜力全部激发出来。
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后不久的七世纪,也就是中原的初唐时期,当时的日本天皇就下令禁止食用牛、马、犬、猿、鸡。
经过两百年的反复强调,到了九世纪以后的平安时代,日本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就已经养成了基本不吃肉类的习惯。
而到了白河法皇时期,他觉得光是不吃肉还不够虔诚,又颁布了一项加强的法令,进一步禁止食用鱼虾贝类,也就是,除了素食什么都不准吃!
与白河法皇比起来,中国就算是那位因为崇佛而亡国的梁武帝(最早制定了僧侣不得食荤戒律的那个皇帝),简直都算不上虔诚,因为梁武帝只是让僧人们吃素,而白河法皇却弄到了全民食素的程度……
白河法皇之所以如此虔诚,除了因为他本人信佛以外,还因为日本佛教在九世纪后取得了国教的地位,佛教寺院到处林立,寺院不仅代表一股巨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甚至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白河法皇正是靠着这些寺院的支持,才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而且一统治就是几十年。
总之,这个时代的日本,有十几万甚至超过二十万的僧兵。
而且,一些宗派的僧兵进攻另一些宗派的寺院,会把它们洗劫一空,所以僧兵其实已经变得与世俗封建主的武装分子无异。
另外,这个时代的日本已经有近千万人口。
单从人口数量上来看,日本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
因此,各地方的预备役加起来有个大几十万,是很正常的。
不过——
日军的数量虽然不少,但兵员素质可就差远了,不说那些临时招募的预备役,就算是那些僧兵,战力也很有限。
日本武士要好一点,但因为灵根天赋、身体素质、配合默契程度、装备上的差距、战法上的先进程度、敢战精神等等方面,三个日本武士勉强也就能跟一个大元军小卒打平。
就算是投降大元军的日军,实力都要远远强过日本朝廷手下的日军。
所以,尽管兵力连日军的一半都不到,可杨沂中还是果断跟日军决战。
此战,日军毫无悬念的被击溃,十三万五千日军只逃回去了不到两万,日军的血将阮小二、刘锜、闻焕章等人脚下的巨石都染红了,后来人们管这块巨石叫“杀生石”,还说它是玉藻前所化。
第二战。
很快,白河法皇又组织了三十万日军卷土重来,并去请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师来相助。
那时,李宝率领的三万大元军赶到了那须野。
七万大元军对战三十万日军。
依靠金门羽客高深的道法、奔雷车、精锐马军等等先进武器和先进战法,经过一番苦战,大元军再一次将日军南溃,杀死、杀伤了十几万日本武士和僧兵,其余日本武士和僧兵则又溃逃回了近畿地方。
如今这是第三战,也将是最后一战。
此战如果是大元军赢了,那么阮小二等人就可以将日本纳入大元帝国的版图,进而大元帝国将得到八个大郡,战略纵深将大大提升,也将拥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拥有横扫世界的实力,而日本将彻底成为历史,日本的那些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全都得被大元帝国清算。
而此战如果是日军赢了,那么日军势必要趁势将大元军撵出中国地方和四国地方,然后据周防、长门天险和四国岛而守,那样的话,日本就能保住近畿地方、中国地方、四国地方,进而保住日本的元气,保住日本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的奢靡生活,未来他们兴许还能夺回日本也不一定,而大元帝国在日本的地盘就会被隔成南北两部分,而且有被侵扰的隐患。
因此,此战不论是对大元帝国来说,还是对日本来说,这都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战。
所以,不论是大元军,还是日军,全都全力以赴。
大元帝国方面。
阮小二、刘锜、闻焕章等亲率援军到达战场,参加了此战,大元军共出动二十四万大军与日军决一死战。
日本方面。
白河法皇、鸟羽上皇将除了守卫三关的日本武士、僧兵以及预备役全都调来,总兵力五十万,而且白河法皇和鸟羽上皇这对祖孙还御驾亲征。
——事实上,御驾亲征的只有白河法皇,鸟羽上皇之所以也来了,那是因为白河法皇害怕他离开之后鸟羽上皇夺走他的统治权,因此才硬将鸟羽上皇也带了过来。
双方从三天前就开始布置,并试探性的攻击,如今都已准备妥当。
大战一触即发!
……
刘锜对阮小二说:“元帅,你看,日军的铠甲虽是唐制的,却是用竹子制做的!”
一旁的闻焕章介绍道:“大化改新以后,日本的铠式向中原唐朝学习,然因日本资源不足,故多用竹制,这种竹制铠甲的防护能力很有限,唯一的好处就是制作容易。”
当然,日本那边穿的也不全都是竹甲,也有一些武士和僧兵穿的是铁甲,而这些武士和僧兵就是日军的精锐。
除了这种唐制铠甲以外,日本还有一种大铠。
这种大铠非常华丽,穿在身上显得很是威武,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大铠好像不太实用。
——这种大铠,既笨重,防御力也不行。
而这种大铠毫无疑问的全都穿在那些日军的将军们身上。
除了大铠以外,那些日军将军们带的头盔,同样吸引人的目光。
眉庇(额前象帽舌的部件)、吹返(类似护耳的部件)、しころ(日造汉字,左革右每,即护项)、面当或颊当(遮蔽面部或面颊的部件)、喉轮(保护咽喉的部件)这些就不说了,毕竟有点用处。
除了这些有用处的东西以外,他们竟然还弄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像支起两只鹿角,像在胄前弄个月牙铲,像挂些珠宝等小配饰,等等……
而且,这些头盔有星胄、头形胄、桃形胄、唐冠胄、一之谷胄、乌帽子形兜、日根野兜等等不下数百款。
款式多样,再加上千变万化的饰物,使得这些盔式非常华丽美观,极具观赏性。
不过,阮小二等人怎么看,怎么觉得华而不实。
而日军华而不实的东西何止大铠和头盔,还有很多,比如不少日军将军手上拿的团扇和铁扇。
这些团扇和铁扇,大多是用皮或薄铁制成的,或是由镀金属加固过的折迭扇,上面画带有金刚界大日如来种子梵文的圆阵、十二天支地支、二十八星宿等图像,闻焕章对大家说:“这是日本军师用来推算吉凶方位的工具,后来演变为大将所持,有一定的指挥效果。”
可阮小二等大元军的将领怎么看,都觉得这军配团扇和铁扇除了扇凉以外别无特殊用途。
而日军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除了扇子以外,还有烟管(烟杆,许多烟管都是用金属制成的,长度为三尺左右,一些甚至还装有护手,就像剑一样。)、镰(就是镰刀,镰这种武器在低级武士中很受欢迎,战时是武器,平时可用于劳动生产。)、分铜锁(有时也被称为万力锁或锁十手等等,实际上就是一条铁链、两端装有两个铁条。),等等……
当然,以上这些兵器的使用者虽多,但大多都不是主力军的兵器,应该是那些预备役所使用的装备。
至于日军主力武士和僧兵所使的,大多都是刀、枪、剃刀、弓箭。
刀并不是江鸿飞上一世的日本刀,而是一种仿唐刀。
枪又名鑓,种类很多,形制多样,如菊池枪、十文字枪、毗沙门枪、素鑓、泽泻枪……等等,是合战的主兵器。
剃刀多为僧兵所使用,有点类似于中国的长柄大刀,但刀身很窄。
弓是两米多长的长臂弓,这种弓是不久前日本改良的三枚打弓,以竹从前后包裹著木芯所制成的合成弓。
在不久之前,日军所使的都是伏竹弓,也就是粗略地配合木与竹制作的合成弓。
仅看日军主力部队的武器装备,其实也还可以,不过这样的部队指定不超过二十万,甚至也就十五万左右。
而就算是这些主力部队的武士和僧兵,其实也远远无法跟大元军的将士相比。
所以,观看完了之后,阮小二等大元军的将领心下大定。
值得一提的是,阮小二知道他自己的指挥水平不高,江鸿飞派刘锜来给他当副手,实际上就是想让刘锜来做总指挥的。
关键,这一路打下来,阮小二也看出来了,刘锜的水平真是比他高得不是一星半点。
关键的关键,江鸿飞是因为相信阮小二,才让阮小二挂帅出征的,阮小二不能辜负江鸿飞的信任。
所以,到了决胜负的时刻,阮小二学江鸿飞,将总指挥的位置让给更有能力的人。
于是,刘锜变成了此战的总指挥。
不过虽然不亲自指挥这一战,阮小二还是忍不住叮嘱刘锜:“信叔,此战双方投入兵力超过百万,像这样的大战,便是白起、韩信都没打过几场,你万不可轻敌啊。”
刘锜说:“元帅放心,我必竭尽全力。”
刘锜并没有盲目地自信,而是亲自去检查了每一个环节,将能想到的,全都交代下去。
同时,刘锜跟各分部指挥反复确认进攻的顺序……
不仅刘锜等人在为此战做最后的准备,日军方面也开始做最后的准备了。
日本人相信,战争的成败系乎天运,因此在出阵前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以此向上天祈祷胜利。
主要是“三献的仪式”,即大将上阵前食用打鲍、胜栗、昆布三种食物,在进食的时候,让儿童歌唱此三品的名字,取其谐音,为:“打って,胜って,喜ぶ”。
此外,在大将出馆的时候,要在馆门前的地上放置包丁(也就是一种菜刀),大将踏过包丁,以示“将踏刃而前”。
最后,在出阵前,家臣们还会开连歌会祈祷胜利。
已经六十多岁的白河法皇,此战亲任大将,他此时正极为虔诚的做着一系列的出阵仪式,希望满天神佛能保佑日本打赢此战,赶跑大元帝国的那些卑鄙无耻贪婪的侵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