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血书

在暮色四合的黄昏,从崇州兵军营驰出的马蹄急如骤雨,往东北而去,马队很快就给将暝的暮色遮掩得模糊。

密林后,刘直隐隐约约的听到远处驿道传来的马蹄声,暗道这几十匹马这么跑下来,怕是到即墨就要都废掉了。扮作农户的葛衣斥侯穿过林子,亮了牌子,走到近前来,单膝跪禀:“一行六十二骑,靖海都监使林缚居首,出营奔东北而行,应是往即墨而去……”

“你确定是他?”张晏阴恻恻的问道。

“卑职跟大人在鹤城见过他,断不会认错。”斥侯回道。

“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张晏挥了挥手,令斥侯退下。

虽说同出内侍省,但张晏一直都在外任职,刘直与他不熟悉,这时候也忍不住问道:“主子爷真就不怕他给十千主子拉拢过去?”

十千即为万,内侍省的内臣说要十千主子便是指万寿宫的梁太后。

“我们都是圣上的爪牙耳目,圣心岂是我们能乱揣测的?”张晏拢着手,也没有板着脸教训刘直,虽然他也觉得可惜,但是今上都拿定了主意,还要他来当这把杀人的刀,他又有什么办法?

看到刘直唯唯诺诺,似乎还在担心后果无法收拾,张晏说道:“只要他没有断然领兵回崇州去,这事便算了结了……我不说,你永远也想不到会是谁去接替汤浩信的位子。要么老老实实的替朝廷效力,圣上也不会亏待他,想投靠万寿宫那位,做梦!”

见张晏说得如此决断,刘直心想背后必有自己猜不到的内幕跟交易,但他还是有些沉不住气,又问道:“我去崇州看过,那边这时候断离不开江东左军的守御,主子爷是不是也太冒险了些?”

“此时不动手将汤浩信从山东踢走,等他们真成了气候,还得了?”张晏反问道,又阴恻一笑,不屑的说道,“怪只怪汤浩信尾巴露得太早,不册立宁王而设南四郡总督,亏他想得出来!他一把年纪了,倒是没有什么奔头了,又怎知他不是给姓顾的铺路?”

刘直想想倒也真有可能,顾悟尘已经是江宁兵部左侍郎,设个南四郡总督出来,顾悟尘即使赶不上第一任,第二任也没有几个人能有资格跟他争。

汤浩信与张协绝裂之后,没有人将汤、顾一系官员称为汤党,倒有东阳党的说法,东阳党可不就是以顾悟尘为首?不比长淮军之于岳冷秋,江东左军、东阳乡勇可都要算顾悟尘的子弟兵啊。

今上未必愿意忍辱做迁都之君,宁王多半要在江宁登基继位,那时江宁自然而然的取代燕京成为帝都。

帝都之旁不能养虎成患,也难怪今上要硬着心肠将汤浩信从山东踢开才能安心。但是刘直也想不明白今上会派谁去山东接替汤浩信的位子,当今庙堂之上,还有几人能有汤浩信的威信?

李卓断走不开,再说他身上缠着一堆事,言官整天找他的麻烦,要不是圣上护着他,他早就给踢回老家了。

陈信伯?这倒有可能,毕竟在京中给张协架空,没有多少事权,还不如出镇大郡。顶替汤浩信,也不算没他的身份。但是陈信伯出镇山东,似乎不能阻挡顾、林等人心生怨恨投向万寿宫啊。

岳冷秋要负责与流民军的战事,知时间里脱不开身来。

想到这里,刘直脑子陡然给雷劈似的想到一个人,恍然想到册立宁王也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

从剡城到即墨,有驿道曲折相通,全程六百里,林缚二十三日黄昏从剡城出发,披星戴月,除了吃干粮、到驿站换马稍停外,通宵没有打过片刻的盹,次日午前便赶到即墨。

看着即墨城头渐近,林缚才稍勒马缰,使马减一减速,好在见汤浩信时,不使自己看上去太疲惫。

顾嗣元匹马孤骑在西城门外等候,似乎猜到林缚此时会来。

看到顾嗣元一身披孝麻衣,林缚顿时给雷劈似的,整个人瞬时间没知觉似的从马背上滚下来,狠狠的摔到黄土滚滚的即墨西城门的官道上。

林缚翻身爬起来,坐在路梗上,心里悲痛,便觉得这城门楼子好远……

“辞别宁王,从临淄离开,阿爷就断不肯进食,说是唯有死在任上,皇上才会知他忠心耿耿,”顾嗣元失魂落魄的说起与陈/元亮分开之后的事情,“阿爷要我在此等你过来,除了这封信,他要你先看这封血书……”

林缚先将血迹斑斑的白纸摊开,以手指醮血而书,只有十字,字字千钧,压在林缚的胸口:不求青史名,但为民生故!

林缚嘴皮子扯动了一下,想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却仿佛看到汤公像只老狐狸似的藏在云端而笑,他倒是看透自己会笑他死得愚忠,倒是看透自己心间的怨气难消,才留下这十字血书来。

林缚不忙着看信,恭恭敬敬的将血书叠好,藏入怀中,对顾嗣元说道:“阿爷的心思,我明白了,我就不进城去了,这就回剡城护送宁王进江宁,你安排给京中及各地报丧吧。”就在东城门外的黄土大道上跪下,恭恭敬敬的叩了三个响头,也忍不住落下两行清泪,泪水也不抹,翻身上了马,又带着赵虎与一干护卫往剡城方向驰去……

**********

林缚回剡城后,就住进军营不出,也不催促宁王起程,陈/元亮等山东官员得知汤浩信辞世之事,恸哭一场,便离开剡城回青州去了。

张晏等人在剡城等到二十六日才接到青州正式发出的报丧公函,才知道汤浩信辞世的消息。

张晏也是吓了一跳,就他的心思也不想汤浩信立时就死,只是透露出今上有要他死的心思,逼他辞官致仕,将山东的位子让出来,没想到汤浩信骨头这么硬,竟是死在任上了。

整个山东郡的官员会怎么看?没有多少人会直接将矛头指向圣上,但都会知道是他与张希同联手将汤浩信逼死。

林缚会怎么看?

张晏一时也慌了神,张希同不肯出面,他拉着刘直去城外军营见林缚,却给林缚要辕门小校代转的一句话顶了回来:“守孝之身,见宾客不祥,何时启程去江宁,通知一声便是!”

林缚还愿意率兵护送宁王去江宁就藩,张晏稍安心一些,但也知道这梁子结深了,颇为无奈,眼下也只是能稳定林缚便好,便去会合张希同安排宁王起程南下之事。

***********

扬子江是三角洲地貌,整个海陵府仿佛支伸出去的大三角,从崇州北上到剡城,实际是由东南往西北斜行,是扬子江三角洲的斜边;从地理上来说,剡城是在江宁的正北方向上。

从崇州到剡城直线有八百余里,从江宁到剡城直线距离却缩短了两百多里。

从剡城往南便是沐阳,便可坐船走水路,再往南便是宿豫(今宿迁),再往南便是淮安城,坐船进入洪泽浦,西面是给流民军摧毁的泗州城、濠州城,再南下便是东阳府境内,通过石梁河便是江宁城北的朝天荡。

进入沐阳之后,敖沧海便率长山步营走陆路回崇州去了,林缚率靖海第一水营护送宁王官佐及王府卫营一行四千余人走水路抵达江宁就藩。

这一路上,林缚独坐一船,闭舱不出,除赵青山等麾下诸将,外人一概不见,刘直也不见,彼此相安无事抵达江宁。

岳冷秋统兵在豫中与流民军作战,江宁众臣以程余谦为首,几乎全体出动到朝天荡北驿来迎宁王。

顾悟尘也是以守孝为名,拒绝来迎。

将宁王府一干人等丢在北岸,林缚便辞行回崇州去,乘小舟在狱口停泊,与顾悟尘相见,唏嘘之余也实在不知道要说什么。汤浩信也有遗书留给顾悟尘,当前的局势以及他们能做的事情,之前都讨论充分,汤浩信留下血书便是希望他们不要以小怨而害大义。

宁王就藩江宁后,江宁将成东南诸郡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中心,但是在宁王未登基,元鉴武本人更多只是代表一个象征性的符号,权柄几乎就掌握在张希同、张晏、刘直等人手里,东阳一系的势力依旧在给这些人努力的边缘化。

无论是帝党还是后党,抑或楚党、西秦党或梁、曹等军勋贵戚,日后宁王若在江宁登基,地方势力里有两大势力是各方势力都不容忽视的,一是吴党,一是东阳系。

吴党还好,以地方官绅、清流士子为主,总是愿为官家所用,但在别人眼里,东阳一系就要危险得多。无论是江东左军、东阳乡勇,都在强势扩张中,而东南局势糜烂到当前的地方,又不得不安排顾悟尘做“江防大臣”。

若以江宁为帝都,东阳系的势力潜力实际要比当前的楚党、西秦党要大得多。崇观皇帝也是一朝给蛇咬,十年怕井绳。曹家割据西北或奢家割据东南,都不能动摇元氏的统治,但是他害怕在日后的帝都边上出一个奢家、一个曹家,为此甚至不惜起用梁习去山东顶替汤浩信。

汤浩信给林缚所留遗书里也写到“帝好权术以御臣下,出镇山东者,唯郑国公梁习尔”。

第五十四章 只手遮天第41章 守阳信第44章 哀兵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银(三)第8章 私粮之利第160章 虚实难辨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0章 浙南第4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第67章 牙人难做第12章 济州第125章 政事无非话家常第116章 强动员第75章 密约(二)第69章 群龙无首第48章 信传浙南第八章 乡情浓淡第一百一十章 冰释(二)第128章 太后第一百二十七章 骆阳湖水战(一)第26章 山门杀心第24章 战后第74章 顾虑第七十九章 夜长梦多第七章 官兵来搅局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4章 备战粮荒第39章 战械第41章 海东行营第100章 屠城之后第六十四章 后事第34章 杀或不杀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58章 银契嫁妆第5章 黑水洋第30章 没有良机第69章 不臣第20章 猛虎搏兔第84章 廷争第56章 顾嗣元第143章 乐极生悲第43章 欺君第七十章 江中取银(二)第123章 追击第80章 溪为山径第95章 观战台第74章 淮东军制第85章 津海之利第4章 分歧第31章 淮阳初雪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7章 惊澜第130章 驱狼为虎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142章 棋子第58章 红袄妙女第65章 山海漏防第75章 北行第52章 兵临营前第26章 得与失第52章 嵊州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46章 缓兵之计第43章 演射第122章 滞敌第158章 疯虎第82章 议降第61章 党同伐异第101章 死地第154章 渡河第49章 人心惶惶第2章 故人往事第34章 登王台山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51章 散弹杀人马第42章 政务第七章 官兵来搅局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75章 北行第21章 杀鸡骇猴第33章 进城杀马第154章 归心第15章 裂痕第六十六章 传奇匠户第72章 防线四不像第36章 对垒第27章 结营第27章 联兵接触第37章 分功酬劳第43章 如困笼中第75章 密约(二)第十二章 失败的行刺第44章 齐头并进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77章 孤臣忠烈第39章 战械第62章 迁岛
第五十四章 只手遮天第41章 守阳信第44章 哀兵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银(三)第8章 私粮之利第160章 虚实难辨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0章 浙南第4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第67章 牙人难做第12章 济州第125章 政事无非话家常第116章 强动员第75章 密约(二)第69章 群龙无首第48章 信传浙南第八章 乡情浓淡第一百一十章 冰释(二)第128章 太后第一百二十七章 骆阳湖水战(一)第26章 山门杀心第24章 战后第74章 顾虑第七十九章 夜长梦多第七章 官兵来搅局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4章 备战粮荒第39章 战械第41章 海东行营第100章 屠城之后第六十四章 后事第34章 杀或不杀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58章 银契嫁妆第5章 黑水洋第30章 没有良机第69章 不臣第20章 猛虎搏兔第84章 廷争第56章 顾嗣元第143章 乐极生悲第43章 欺君第七十章 江中取银(二)第123章 追击第80章 溪为山径第95章 观战台第74章 淮东军制第85章 津海之利第4章 分歧第31章 淮阳初雪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7章 惊澜第130章 驱狼为虎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142章 棋子第58章 红袄妙女第65章 山海漏防第75章 北行第52章 兵临营前第26章 得与失第52章 嵊州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46章 缓兵之计第43章 演射第122章 滞敌第158章 疯虎第82章 议降第61章 党同伐异第101章 死地第154章 渡河第49章 人心惶惶第2章 故人往事第34章 登王台山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51章 散弹杀人马第42章 政务第七章 官兵来搅局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75章 北行第21章 杀鸡骇猴第33章 进城杀马第154章 归心第15章 裂痕第六十六章 传奇匠户第72章 防线四不像第36章 对垒第27章 结营第27章 联兵接触第37章 分功酬劳第43章 如困笼中第75章 密约(二)第十二章 失败的行刺第44章 齐头并进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77章 孤臣忠烈第39章 战械第62章 迁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