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

“小蛮喝酒也闹腾,都满十七了,还是小孩子心性,年前择个吉时迎进门算了……你说可好?”

窗格子新糊了纸,透光性远不如后世的玻璃,外面天将亮,看窗户纸仿佛浅青色的薄玉,顾君薰贴身趴在林缚的胸口,说着事情。

林缚手在君薰的光滑细腻的背上抚弄着,欢/爱折腾了半宿,到现在还没有睡下,也没有睡意,就唠着家常,心想君薰也就十九岁,偏偏一副当家主妇的模样,替他在筹划纳妾的事情,还真是难为她了。

小蛮的身世,林缚也没有跟君薰提及过,迎小蛮进门,总要先知会苏湄一声。想到这里,林缚脑子里浮现那张美艳无端的脸来,虽说书信往来不断,但见不到面,总是想念得很。

“在想什么?”顾君薰见林缚走神,轻声问道。

“想修捍海堤的事情,”林缚说道,他才没有蠢到坦白在想另外一个女人,拍了拍君薰结实的小翘臀,说道,“时间不早了,睡吧!”

“是时间不晚了,”顾君薰看着窗格子泄进来的晨光,娇憨的说道,“哪个能跟你似的,大白天还高卧在床,还不要给别人的笑话死!”

“你要有力气,起来便是,顺便帮我吩咐下去,没有要紧事闹我起床,军法处置!”林缚说笑道。

顾君薰便觉得身子骨都给折腾散架了,仿佛每根毛发都透着酥软劲儿,她还是强撑着坐起来。床帏之事泄露出去,只会让她更羞得难堪,见林缚转身要睡去,咬着嫣红的嘴唇,娇怨的在他背上掐了一下:“叫你折腾人家这么多次!”

林缚嘿嘿而笑,拥被睡去,午前给小蛮折腾醒。宋佳小蛮拿了一份通政司转抄各地的塘报过来。

曹义渠要在关中大兴土木修泾源渠!

塘抄有摘抄曹义渠上呈京中的专折。曹义渠计划西起池阳谷口,引出泾河水流向东南,经池阳、栎阳向东到下邦折向南注入渭河,全长约二百余里。

林缚在睡梦中给小蛮闹醒,本要对她“军法从事”,最后一丝睡意,却给曹义渠的泾源渠驱得一干二净。

林缚轱辘从床上爬起,才看到宋佳她人已在庭院外候着。

在淮安,宋佳出入林缚的居室倒随便得很,没有什么男女之防;倒是回崇州之后,她倒先小心翼翼起来。

“曹义渠是个明白人啊!”林缚微微一叹,将塘抄递回到宋佳手里。

“曹义渠在关中修泾源渠,与你在淮东筑捍海堤,异曲同工也,”宋佳说道,“相比较下来,还是奢家急切了些,倒不知道梁家会有什么动作?”

“管他梁家的,能混到这份上,都不该是蠢货……”林缚要小蛮帮着拿一份西秦郡地图来。

西秦,秦地,关中故郡也。

秦时,在关中修郑国渠,引泾水入洛河,沿途灌溉三四百万亩良田,使关中成为天下粮仓,富庶天下。这也是秦据关中而王天下,以及秦后两汉皆立朝关中的经济基础。

然泾水多泥沙,郑国渠差不多要二三十年疏浚一次,才能维持正常的灌溉功能。

五胡乱华以及燕陈两朝,关中皆长期大乱,动辄百余年不得安宁。到前朝时,郑国渠差不多就彻底荒废了,关中自然就没有了立都的基础。前朝将都城立于洛阳,开始从江淮大规模的转运粮草北上,漕运便算是正式大规模的开始了。

战国末年,强秦集一国之力,花费十多年,才修成郑国渠。当郑国渠彻底荒废,而前朝及本朝,立国的根本都不在关中地区,也就没有心思再花大力气去修郑国渠。 Wшw¤ тt kān¤ CO

关中地区于是就从王都之地衰落成西北边陲苦地,常年受旱灾所扰,动不动就饥民连县、浮殍盈野。

曹家这时候也没有能力在关中重修郑国渠,他给泾源渠所选的路线,地形要平易得多。泾源渠虽然长度仅比郑国渠短三分之一,约两百里左右,但所投入的人力、物资要远远少于郑国渠所耗。

当然,修成泾源渠之后,能灌溉的田地面积,跟郑国渠也会有很大的差距。

小蛮将西秦郡地图拿来,林缚就在院子里的石台上,将地图铺开,拿炭笔将泾源渠的修筑路线勾勒出来。

径源渠将通过的池阳、栎阳、下邦等地,都是渭水北岸的关中核心地区。

泾源渠的灌溉效应远远比不上郑国渠,但修成径源渠,对曹家加强对渭水北岸地区的控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西北旱地,亩产过石便能称良田。一旦泾源渠修成,百八十万亩旱地,改造成丰产水田,对加强曹家在关中地区的根基,意义也非同小可。

曹家没有急着出兵潼关,跑到河南地区抢占地盘,反而是耐着性子在关中兴修水利,在战略决策,与崇州是同出一辙,令林缚深感为忌。

与崇州修捍海堤不同的是,曹家在关中修泾源渠,却没有打算完全自家来掏钱粮。

曹子渠在折子里说了,要截西秦粮赋以利关中民事,这是借修泾源渠的名义,顺便将西秦的赋税都截留下来。

*************

午时,林缚在山中匆匆用过餐,便拿着摘抄曹氏修泾源渠专折的塘抄,来到东衙,赶着王成服从鹤城赶回来见他,林缚将塘抄递到王成服面前,说道:“你可知道是谁在幕后替曹义渠出谋划策?”

林缚有着超过世人近千年的见识,才有“高筑城、广积粮”的心思,曹义渠乃将门出身,观他之前在固原守边的作为,对政事应没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应是另有高人在幕后指点。

王成服接过塘抄,说道:“或许是任氏兄弟已给曹家所用……”

“任氏四杰啊。”林缚轻轻咂嘴,任氏四杰是指原左都御史任旉的四子。任旉原为西秦党核心人物,崇州四年病逝,其子四人皆为进士,皆有名望,世称任氏四杰。

西秦党近年来失势后,除老二任仲俭担任西秦郡宣抚使司参政外,任伯靖、任叔达、任季卫三人都辞官归乡,在栎阳设鹿山书院,开馆讲学,隐为一代名士。

“哦,我倒把这个给忘了……”林缚拍了拍额头,任旉在世时,就主张修复郑国渠,或沿郑国渠的路线修一条新渠,以利关中民生。曹义渠能这么迅速拿出完整的修渠方案来,很可能应该是任家人在背后献策。

任氏兄弟给曹家招揽,这个消息不见得就比曹义渠要修泾源渠更能让人接受。

朝廷虽然很孱弱,但在士子的眼里,仍为天下正朔。庙堂内外,分楚党、吴党、西秦党,争得不亦乐乎,但还是以效尽朝廷为前提的。

张协、岳冷秋等人为楚党魁首,但要竖杆自立旗号,树下猢狲便会大散而去。

曹家在西秦根基虽深,但长期以来,除了落魁士子,有几个有功名在身的士子甘心愿意给曹义渠做家臣?

林缚在淮东小有势力,功勋也著,给刘庭州视为异志之人,处处相难——这里面的道理却是相通的。

任家数代入朝为官,任氏四杰又都是进士出身,即使辞官归乡,但为一郡名流,可以随时给朝廷征辟复出。任氏四杰中的人物投附曹义渠,意义就非同小可了。

“或许在任氏兄弟眼里,这天下该是要易主了……”秦承祖微微一叹。

“两百里径源渠,总也得修一两年,到第三年头上,才能看出作用来,”林梦得说道,“在曹义渠及任氏兄弟的心态也稳得很。”

“奢家与东虏将朝廷的底子掏空了,流民军又势如潦原,将中原腹地搅得大乱,川东秦宗源、荆湖胡文穆,山东梁习都是踩着流民军的尸体,趁势崛起,”秦承祖说道,“曹家又开了一个恶例,借修泾源渠为名截留关中赋税,怕就怕川东、荆湖、山东等地都有样学样……”

“前年晋中军在燕南损失殆尽,陈芝虎过晋中时,又杀得太厉害,又持续多年的大面积旱灾,以致晋中没有这等强豪崛起,这时反倒成了个害处!”林缚微微一叹,感慨道。

地方军阀虽算不上什么好货,但在晋中能有一个强豪人物崛起,便能集中地方资源,堵住东虏从晋中入侵的口子。

李卓出镇蓟北军,蓟北镇又靠近津海粮道,得到有力的支撑,这条防线有巩固之势。偏偏以大同镇为核心的燕北防线西段,经过大半年的战事,给削弱得尤其的厉害。

即使陈芝虎勉强守住大同,但周围应县、朔州、浑源等城俱毁,大同侧后、恒山东麓,东进冀北的瓶城也一度失陷,大同防线是岌岌可危。

大同位于雁北,北抿阴山、南控恒山,锁扼内外边墙,处晋、冀之要冲,为燕京西北门户,战略地位尤其的重要。作为燕北防线的西段组成,大同防线分三个方向置十五协镇,共驻城寨四百余座,驻兵七万余。

李卓率兵出镇瓶城,支援大同侧翼,迫使东虏退兵,但大同防线已经给打得七零八落,四百余城寨,残存不过十之一二,兵马也折损大半。

这也是中原政权与北方势力争战的害处。

北方多为苦寒之地,南方多富庶。

北方军马从北往南打,能够靠在战区劫掠以战养战,越打越强。南方军马从南往北,从战区筹措不到足够的粮草,只能从后方花大力气调运,越打越穷。

中原政权强盛时,人力、物力不缺,能支撑大规模的战事,所以能压制北方势力的抬头。

时逢末世,大越朝的底子几乎给掏空了,大同防线给打残,想在短时间里重建,也没有这个财力了。

虽说陈芝虎守大同有功,但也由于晋中及大同防线给推残的太厉害,依然受到严厉的责斥。京中要求罢黜陈芝虎的声音一日/比一日热闹,崇观帝这时候倒没有糊涂,连下圣谕申斥陈芝虎,倒是顶住压力,没有将陈芝虎从大同调免。

在这个势态下,陈芝虎能守住大同已经是大功了,仓促调蓟北军出瓶城,与东虏主力决战,很可能导致更难收拾的结局。

东虏虽从大同撤围而走,但此时又是秋冬,东虏随时会卷土重来。

这个冬天,北方的上空还是悬着一把血色利刃。

当大同防线形同崩溃,燕京西北门户半开,李卓还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李卓的五年平虏策,第一步是要稳固外围防线,才第一年过去,外围防线的西段就给打残。就算张协等人与李卓没有派系之执,也会施加压力,要求李卓从辽西出兵,将东虏主力牵制在东线,减免西段防线的压力。

第116章 乱兵第46章 国相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28章 庵堂经声第12章 宁则臣第十六章 故人应不识第45章 渡淮第四十六章 治狱(一)第40章 银子第104章 兵力算法第44章 人口隐忧第15章 财大气粗第73章 花烛夜第82章 红颜祸水第77章 吴党裂痕第49章 南门之变第四十九章 治狱(四)第70章 意外相逢第八十五章 山雨欲来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62章 七月流火息兵事第33章 白鸟砦反击第62章 香艳佳人泪第30章 定策西沙岛第91章 难易有别第111章 山雨欲来第92章 鹤城大捷第五十章 特权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34章 杀或不杀第142章 血溅五尺第27章 僧院屠戮第七十六章 是非黑白第88章 当机不好断第15章 裂痕第133章 主公第114章 逃离第38章 三个折子第4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第44章 齐头并进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21章 子嗣第58章 庙堂第19章 各怀心思第126章 后手第7章 城门观战第110章 疑踪说叛第143章 分肥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43章 溃不成军第145章 寿州第3章 宁王第16章 狮子张口第88章 不堪一击第155章 勇将第五十二章 江涯争地第11章 抵抗军第十章 夜惊情第114章 逃离第四十六章 治狱(一)第3章 江宁风潮(三)第四章 朝天湖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2章 夜观军营第18章 兵乱难止第5章 兵甲第159章 锁喉第134章 还朝第10章 虎将有谋第63章 子嗣第55章 伏兵多时第49章 追敌第十四章 东阳乡党第109章 请旨劳师第九十一章 分赃(二)第74章 雁过拔毛第36章 捉虏赏刀第78章 密议出兵第四十章 东海狐第106章 惊疑第13章 蒸汽机(二)、(三)第19章 声东击西第92章 杂鱼第3章 风灾第38章 勤王之议第135章 恩仇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九章 荒岛杀戮(一)第25章 金箭传令第14章 惊疑第56章 见疑第73章 舟行海上第71章 软禁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13章 假冒特使第38章 顾宅家事第一百零九章 冰释(一)第22章 突围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58章 还乡
第116章 乱兵第46章 国相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28章 庵堂经声第12章 宁则臣第十六章 故人应不识第45章 渡淮第四十六章 治狱(一)第40章 银子第104章 兵力算法第44章 人口隐忧第15章 财大气粗第73章 花烛夜第82章 红颜祸水第77章 吴党裂痕第49章 南门之变第四十九章 治狱(四)第70章 意外相逢第八十五章 山雨欲来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62章 七月流火息兵事第33章 白鸟砦反击第62章 香艳佳人泪第30章 定策西沙岛第91章 难易有别第111章 山雨欲来第92章 鹤城大捷第五十章 特权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34章 杀或不杀第142章 血溅五尺第27章 僧院屠戮第七十六章 是非黑白第88章 当机不好断第15章 裂痕第133章 主公第114章 逃离第38章 三个折子第4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第44章 齐头并进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21章 子嗣第58章 庙堂第19章 各怀心思第126章 后手第7章 城门观战第110章 疑踪说叛第143章 分肥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43章 溃不成军第145章 寿州第3章 宁王第16章 狮子张口第88章 不堪一击第155章 勇将第五十二章 江涯争地第11章 抵抗军第十章 夜惊情第114章 逃离第四十六章 治狱(一)第3章 江宁风潮(三)第四章 朝天湖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2章 夜观军营第18章 兵乱难止第5章 兵甲第159章 锁喉第134章 还朝第10章 虎将有谋第63章 子嗣第55章 伏兵多时第49章 追敌第十四章 东阳乡党第109章 请旨劳师第九十一章 分赃(二)第74章 雁过拔毛第36章 捉虏赏刀第78章 密议出兵第四十章 东海狐第106章 惊疑第13章 蒸汽机(二)、(三)第19章 声东击西第92章 杂鱼第3章 风灾第38章 勤王之议第135章 恩仇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九章 荒岛杀戮(一)第25章 金箭传令第14章 惊疑第56章 见疑第73章 舟行海上第71章 软禁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13章 假冒特使第38章 顾宅家事第一百零九章 冰释(一)第22章 突围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58章 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