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加征

一切都如惯例,密旨未宣,新设浙北制置使司的消息便先传开了。林缚踩着点赶往宁王府,先到场的官员已经是三五人一群的议论开了。

奉诏进府议事的,地方上主要是通判、知府以上的官员,郡司唯有参议、参政、佥事以上的佐官才有资格列席,江宁六部列席的官员要么是侍郎、要么是尚书,官品更高得惊人,此外就是江西、两湖、广南等郡的官员代表。

挤挤挨挨四十多人,大越朝东南诸郡的实权人物或代表差不多都聚集在此了,林缚倒有大半面孔不认得。

他不认得别人,别人却认得他。

在场这么多人里,品级没到而得御赐有资格穿紫服的,只有两人。

除了林缚之外,另一个就是有小相爷之称的宁王府长史张希同。

林缚因军功而显赫一时。

张希同有小相爷之称,倒非他是张协长子的缘故,而是所有宁王府发出去的诏谕,一定要有他的副签才能生效。

如今宁王就藩江宁,兼领江宁六部以理东南诸郡政事,就差直接戴上东南理政大臣的帽子。王府长史虽才是从五品的职官,但张希同的副鉴之权,着实大得惊人,说是小相爷也没有什么不当的。

宁王不会急着出来,岳冷秋、程余谦、顾悟尘三人给召到内宅去议事;董原没有出现,想必也在里面。林缚一时也不清楚谁来了,谁还没有来。倒是江宁六部的那些官员,虽说还顶着尚书、侍郎的头衔,却一起在大厅里等候,看不出他们脸上有什么怨言。看到张希同走出来,都围过去,谈笑风生。

天气炎热,林缚心里却是冰凉,也冷冷的站在一旁,看着给众人簇拥的张希同;看他春风得意的样子,陈芝虎南调,大概就是有他张家的“运筹帷幄”之功。

急躁不安的崇观帝,迫不及待的将陈芝虎南调,使得本就岌岌可危的燕北防线,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李卓独木再难支撑将倾的大厦啊。

派去跟李卓联络的人,迟迟没有返回,林缚也猜不透李卓、高宗庭心里怎么想。

李卓、高宗庭不可能看不到眼前的危机,只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张协、郝宗成二人几乎把握了朝政,李卓的忠苦之言,崇观帝能听见进去多少?

这时候张玉伯风尘仆仆的从外面走来,他也最先看到林缚,朝这边走来。

“怎么拖这么晚,还以为你赶不上趟呢?”林缚问道。

“官船没出泗水河就漏了底,还是到山阳跟子昂借了一艘船。这一耽搁就是两天,紧赶慢赶,昨天夜里才到朝天荡,在北岸宿夜,天未明就动身,总算没有误事……”张玉伯微微喘着气,可见进城赶来宁王府,也是行色匆匆。

“你在徐州连一艘好点的官船都用不上?”林缚见张玉伯的官袍子都打着补丁,心里替他难受。

张玉伯倒没有什么难过,坦然说道:“淮泗一战,徐州死伤十数万,无数离乱民众在去年秋后才陆续返乡。流匪跟蝗虫似的,寸草不生,本就穷困,还耽搁了两季收成。徐州城差不多给打残了,要修复,哪一处不需要用钱——还以为那艘船能撑些时间的。对了,你派人在山阳开炉炼铁,能否给我百余名工匠?徐州有煤有铁,要有能开炉炼铁的工匠,能炼出铁来,就能缓一口气!”

林缚摇了摇头,说道:“你知道我不信任陈韩三的;你可以将徐州的煤跟铁石运往山阳,我让山阳那边照价收购,但工匠我是不会给你的……”

便是山阳那边建炉也仅仅是炼生铁跟熟铁,炼精铁、特别是双炉炼法,都严格控制在崇州进行。为了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崇州的钢(精铁)产量,林缚将观音滩六座高炉都改为炼钢炉,以双炉搅法与夹淋灌法炼钢。

生熟铁原料的生产,要么在山阳县建高炉;要么从丹阳、平江等地直接跟地方上的冶铁作坊收购生熟铁作原料。

徐州那边,便是炼生熟铁的高炉,林缚也会严厉打压!孙壮那边也一样,林缚绝对不会允许有技艺高超的炼铁匠户从淮东渡淮北上的。

林缚也不介意在张玉伯面前表这个态;张玉伯也只能无奈而笑,林缚的态度也是够直截了:徐州要想改善财力,只能组织人手进山挖煤跟铁石运往山阳换银子了。

林缚注意到,随张玉伯过来的一名中年官员听到他的话脸色微微一变,问张玉伯,“这位是?”

“徐州制置使司长史马臻见过大人!”马臻怨毒的自报家门。

“哦,陈韩三没有胆子过来啊,你替他来了,”林缚轻蔑一笑,挥手道,“你也无需多礼,指不定他日陈韩三要做第四家的奴才,我们还要兵戈相见呢!”

马臻心里大恨,却没敢当面顶撞。他们进来时,兵甲都给搜走,林缚却将佩刀堂而皇之的系在腰间——这就是身份跟地位的差距。

陈韩三如今也要夹着尾巴做人,马臻不敢替他招祸。马臻跟张玉伯也不是一路人,只是同行从徐州过来,这会儿给林缚教训过,便灰溜溜的躲到一边去。

马臻也是早年就追随陈韩三的谋士,颔下一撇山羊胡子,湖青色的官袍穿他身上,就跟地财主似的。

林缚虽然不招人喜欢,但别人也不会给他脸色看,反而还要敷衍他。马臻过来,别人知道他的身份,连正眼都不给他一个。倒不是说马臻的官位低下,关键陈韩三一叛再叛,换了谁都会耻于跟他们为伍。

张玉伯可不会替马臻打抱不平,马臻离开,他反而方便跟林缚说话,问道:“大人呢?”

张玉伯嘴里的“大人”是指顾悟尘,表明张玉伯还是视他们都是顾系的官员。

林缚说道:“我来了也晚,杨朴在外面,想必大人给先召进去议事了,张晏、岳冷秋、董原、程余谦等人,都没有见到身影……”

“哦,”张玉伯又说道,“我进来时听到说要设浙北制置使,这事当真?”

“说是密旨,不过消息昨天就泄露了,”林缚说道,“我看这趟不会只有一道密旨,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们!”

张玉伯见林缚说“惊喜”二字时,脸色冰冷,知道林缚本意是在讥讽,压着声音问:“你不看好当前局势?”

“……”林缚摇了摇,与张玉伯稍退到角落里说话,“你看这堂上一个个磨手擦掌,等着分食好处,但燕北防线给捅了个稀巴烂,今日便是能多分一点好处,又有何益?我派去蓟北找李兵部的信使,已经去了半个月,到今日都没有一个回信,我实在也不知道李兵部心里是怎么想的——也许李兵部要做的抉择很难!”

“你认为李兵部会做什么抉择?”张玉伯问道。

“从临渝关打出去!”林缚说道。

“啊!”张玉伯愣怔了一下,说道,“以淮东军将卒之武勇,添兵十万,打辽西,胜败都是五五之数啊!李兵部不会如此急躁吧?”

“不是李兵部急躁,是李兵部没有选择,”林缚痛心疾首的说道,“一是朝野逼得急,龙椅上的那位怕也没有多少耐心,不然这次不会以为有机可趁、调陈芝虎南下了。二是李兵部不主动打辽西,东虏再围大同,李兵部就要被迫率兵进大同跟东虏主力决战,那时机会更小!”

张玉伯无奈叹息,他知道为什么说在大同决战更为不利,说到底还是粮草!

打辽西,辽西紧靠着渤海东岸,在入冬之前,北渤海没有冰封,粮草都可以走海路运过去,跟津海粮道连着。李卓只需要考虑军事上的问题,不用怎么担心粮草。

大同与津海直线距离就有七百里,隔着燕山、恒山。要是李卓将蓟北军主力调往大同与东虏决战,战事拖上半年,就能将大越朝直接拖垮!

山西北部前年、去年给打残,南部又是连续大旱,对大同防线无法提供粮草支撑。西秦的税粮给曹家截留,中州大部给流匪打残,较为完整的河中府是梁家的地盘。再往南,粮草要输送到北线,就必需走津海粮道。

也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津海粮道这时候的运力,根本无法支撑一场远离海岸线、远离津海粮道的大规模战役。

更令人痛苦的是,高丽人的战船,已经在登莱东面的海域出现。虽说登莱水师的战力还不算太弱,但就怕打消耗战。高丽再弱,也是两三百万丁口的国家,登莱水师如何跟高丽水军拼消耗?

林缚见张玉伯蹙着眉头,说道:“即使李兵部进兵辽西顺利,也不过苟延残喘,局势就要大变。能不能收拾残局,还要看江东这边。我劝你还是告病退出徐州,陈韩三此人不值得信任!”

“你也说能否收拾残局,要看江东这边,”张玉伯坚定的说道,“我又怎能在这时候逃离徐州?”

林缚也不知道要如何劝张玉伯,张玉伯性子太直,刚则易折。也许将来淮东要逆而取之时,张玉伯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淮东。

林缚也顾不上算计以后,他不愿意看到张玉伯折在陈韩三的手里,蹙眉思量,说道:“或许劝大人,让柳西林跟你去徐州,总有个照应!”

“江宁这边能离得开柳西林?”张玉伯问道。

“设浙北制置使司才是第一道密旨,谁知道今日还会抛出几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来,”林缚说道,“就这个形势来看,宁王府的权势还会大增,柳西林留在这边没有意义!”

柳西林任东城尉,控制着东城两营马步兵,曾是他们与王学善对抗的重要筹码。宁王府如今也在东城,宁王府卫营五营精锐就驻扎在东城,相比较以前,东城尉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刘师度、沈戎、刘庭州三人,这时候从内府走出来。看到林缚与张玉伯站在角落里说话,沈戎脸色一沉,走向别处,刘师度与刘庭州望过来。

林缚颔首示意,不知道刘师度、刘庭州这时候有什么话要跟他说。

赶着有别人找刘庭州说话;刘师度走过来,抱拳给林缚、张玉伯见礼,说道:“玉伯兄昨夜未来江宁,王宣抚先找了我们几人过去通过气……”

“加多少?”林缚直截了当的问道。

“争吵下来,都说按亩平摊,每亩加征一分八厘!”刘师度说道。

“呲!”林缚倒吸一口凉气。

张玉伯没按捺住,当场就发作,说道:“这不是勒着脖子要命吗!”声音又尖又利,惊得堂上众人都往这边看。

其他人也多少知道要加征消息,张玉伯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们都能理解,就没有凑过来添油加醋。

“还没有最终定下来,玉伯兄稍安忽躁……”刘师度劝说道。

林缚扯了扯张玉伯的衣袖,说道:“徐州的情况不同,郡司会特殊考虑的。怎么摊,也不会平摊到徐州的头上。”不过他心里也觉得这次摊征实在是狠了一点。

每亩加征一分八里,海陵府除崇州县外,海陵、兴化、皋城、建陵四县,入籍田亩总数约七百万亩,意味着海陵府除之前缴纳的税赋外,每年还要额外上缴郡司近十三万两银。

安慰过张玉伯,林缚眼睛却盯着刘师度。

每年多缴十三万两银,海陵一府四县是有能力消化的。但要是刘师度及下面的知县不想由府县消化这次加征,将这次要多缴的十三万两银子再一次摊到田亩里,对本就穷困、挣扎在破产边缘的农户,伤害极大。

刘师度给林缚眼睛盯着,也有些心虚。他倒是想由府县内部消化这次加征,不给农户增加负担,但是下面四县会不会同意?

当世工商业不发达,行贿者少,当官想要发财,就只能靠贪污了。

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雪花银从何处而来?每年征收粮税及各种摊派,在扣除上缴郡司、供漕以及地方支用之后,节余下来的钱粮大半都会落入个人的囊中,就是这雪花银的最主要来源。

当官的都迫不及待的增加杂捐摊派,有几个清廉的、愿意由内部消化上面的加征?这不是跟自家的钱袋子过不去吗?

林缚冷冷一笑,跟刘师度说道:“我也不会让刘大人为难,刘大人跟四县商议时,跟他们说一声,不要闹出民乱来,我带兵去镇压时,大家脸面上无光!”

“这是当然,江东再也乱不得了!”刘师度说道。

刘庭州颇为正直,刘师度性子软一些,但也不是会搞出大乱子的人,林缚能保淮安两府十一县,但江东郡其他八府呢?还有新并进来的浙北、河南七府,怎么个加征法?这些就不是林缚能控制的了。

便是东阳府,林庭立真就愿意从府库、县仓里每年多拿十几万两银子缴给郡司、不摊到农户头上?

林缚不由的沮丧起来,他事实上对东阳府的加征都影响不了。林缚的心情在沮丧之余,也是自暴自弃的想法:乱搞一气吧,这天下已经是够乱了,那就彻底乱掉好了,留待淮东再来收拾残局也简单些。

林缚便打定主意,这次淮东分毫不争,就看那些争到好处的,能将好处抓在手里留多久!

第58章 军功交易第82章 红颜祸水第37章 造湖第101章 虞军残将第2章 相认第120章 兵户总册第113章 廷争第84章 鹤城司军塞第139章 铁松溪大捷第十七章 流马寇第7章 先手布局第107章 战起第101章 死地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57章 北进侧击第15章 做贼心虚第150章 还有一战第89章 决断第91章 难易有别第105章 陷阱第29章 儿女之议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16章 斩将第54章 河西第139章 铁松溪大捷第65章 买路钱第82章 议降第4章 宋家子弟第4章 投效第26章 得与失第28章 废除匠户第4章 少女情怀第29章 补充第161章 谁是猎物第49章 人心惶惶第46章 点天灯第59章 原是姐妹第五十五章 夹藏私带第3章 甄氏第五十章 特权第107章 战起第二十一章 移祸之计第11章 求死之道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28章 牵连第35章 抉择第85章 转折第89章 劝进(一)第53章 约期良辰第37章 困兽第119章 行军第94章 围困南阳第89章 决断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盗第八十一章 简短交易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29章 阵战第八十六章 篱门对峙第28章 东州都督府第12章 津海号第37章 造湖第85章 逃都第138章 铁松溪阻敌第9章 三沙湾第121章 雨夜春意无边第二十三章 冬日迟迟惊春梦第113章 又见太监第24章 战后米酒香第59章 婚事与政治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15章 王相第57章 破口骂娘第112章 荆州攻防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30章 津海会战第八章 乡情浓淡第43章 泄水第47章 新帝之谋第170章 疥癣之患第64章 豫章第73章 军制暗斗第77章 吴党裂痕第56章 迁族第76章 淮阳镇第36章 歪理邪言第28章 牵连第2章 江宁风潮(2)第32章 父子相认第155章 风起第154章 归心第11章 嫡争(二)第78章 密议出兵第47章 网更密第35章 落花流水第113章 又见太监第一百三十八章 时局糜烂(二)第46章 钱庄第50章 夺垒第13章 残破第一章 江宁途中(一)
第58章 军功交易第82章 红颜祸水第37章 造湖第101章 虞军残将第2章 相认第120章 兵户总册第113章 廷争第84章 鹤城司军塞第139章 铁松溪大捷第十七章 流马寇第7章 先手布局第107章 战起第101章 死地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57章 北进侧击第15章 做贼心虚第150章 还有一战第89章 决断第91章 难易有别第105章 陷阱第29章 儿女之议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16章 斩将第54章 河西第139章 铁松溪大捷第65章 买路钱第82章 议降第4章 宋家子弟第4章 投效第26章 得与失第28章 废除匠户第4章 少女情怀第29章 补充第161章 谁是猎物第49章 人心惶惶第46章 点天灯第59章 原是姐妹第五十五章 夹藏私带第3章 甄氏第五十章 特权第107章 战起第二十一章 移祸之计第11章 求死之道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28章 牵连第35章 抉择第85章 转折第89章 劝进(一)第53章 约期良辰第37章 困兽第119章 行军第94章 围困南阳第89章 决断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盗第八十一章 简短交易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29章 阵战第八十六章 篱门对峙第28章 东州都督府第12章 津海号第37章 造湖第85章 逃都第138章 铁松溪阻敌第9章 三沙湾第121章 雨夜春意无边第二十三章 冬日迟迟惊春梦第113章 又见太监第24章 战后米酒香第59章 婚事与政治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15章 王相第57章 破口骂娘第112章 荆州攻防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30章 津海会战第八章 乡情浓淡第43章 泄水第47章 新帝之谋第170章 疥癣之患第64章 豫章第73章 军制暗斗第77章 吴党裂痕第56章 迁族第76章 淮阳镇第36章 歪理邪言第28章 牵连第2章 江宁风潮(2)第32章 父子相认第155章 风起第154章 归心第11章 嫡争(二)第78章 密议出兵第47章 网更密第35章 落花流水第113章 又见太监第一百三十八章 时局糜烂(二)第46章 钱庄第50章 夺垒第13章 残破第一章 江宁途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