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步步惊心

元月十二日,辽西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张希泯掀开车帘子,眯眼看着车外茫茫大雪,问前面的车把式:“这是到哪里了?”

“前面就是宁津堡,再有一百四十多里,就到松山城了……”车把式回道。

“明天入夜前能赶到松山城吗?”张希泯问道。

“这天气……”车把式露出为难的神色。

张希泯将头探出车厢外,回头看去,五百余骑都牵马而行,十分的辛苦。后面的一辆马车,坐着内侍省的局郎杨文昌,是郝宗成在内侍省里的亲信。

张希泯年前由翰林院转到兵部任员外郎,他此去辽西,就是再一次携上谕敦促李卓对辽阳用兵兼劳军慰问,从李卓出临渝关以来,这已经是第十二封上谕了。

杨文昌半睡半醒间,感觉到马车停了,掀开车帘看到张希泯探出头来看这边。坐车时候久了,也觉得手脚僵硬,跳下马车来,跟张希泯说道:“张大人,还是下来活动活动腿脚吧,整日坐车可不好受……”

“杨大人以为李帅这回会出兵吗?”张希泯下了车来,伸展着身手,不动声色的问了一句。

“张大人所携上谕,封他当燕国公,子袭乡候,赏功银四万两、银牌子八百枚、赏饷五十万两,”杨文昌竖眉问道,“他李卓还想要什么,总不成贪心在居延宫有他一把椅子吧!”

杨文昌这话说得险恶之极,张希泯只当听不明白,说道:“我也是担心的问一问,要不是李卓还不为所动,该要怎么办?他可是边帅啊,所谓将在外……”说实话,他不晓得杨文昌所携秘旨里写的是什么。

“轮得了他得瑟!”杨文昌不屑笑道,“蓟镇将领,有几个不是郝大人提拔起来?真要撕破脸,看郝大人怎么收拾他?”

张希泯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将骑兵校尉喊到跟前来,说道:“要兄弟们再辛苦一天,明日天黑前赶到松山,每人再赏十两银喝酒!”

听到有银子拿,五百余疲惫不堪的骑兵顿时振作了些精神。

**************

元月十二日这一天,河淮大地也是大雪茫茫。

冰坚路滑,但从泗阳北上宿豫的驿道还算平整,这是早一年花大力气修整的,没有给废掉。张苟与李卫押送一千四百余辆骡马大车,冒着风雪,载着上万石米粮以及其他物资,赶到泗阳城寨北三十里外的陈家沟,交给早就在这里等候红袄军接收。

在陈家沟等候的红袄军首领是马兰头的亲信李良,他率领两千人马,到陈家沟来接运粮食。他与张苟相熟,站在那里寒暄。李良的部将李剩儿按捺不住性子,从腰间抽出剔骨刀,在粮袋上扎开个口子,晶晶亮的粳米就像水线似的流出来。

看到大米从口子里流出来,跌到车上,跌到雪地里,李良手打着顫,弯腰去捡跌落雪地里的白米,生怕有一粒米给漏了——这真是白花花的大米啊,捧在手里,似乎都能闻见诱人的饭香,伸舌舔了一口,生米在嘴里越嚼越香,怎么也控制不住眼泪流出来。

包括李良在内,红袄军绝大多数将领都不信淮东会有这么好心,会白送粮食给他们。即便李良这次带人来接粮食,他所率的两千人马,都是马兰头麾下兵甲俱全、最精锐的战兵,来之前两天都敞开肚子吃饭,就是防备着淮东会搞什么阴谋诡计。

便是与张苟寒暄时,李良一只手也是警惕的按在腰间佩刀上,这时候看着淮东的运夫退出陈家沟,将上千辆大车、上万袋米粮及盐等物资停在陈家沟东侧的旷原上,李良心潮波澜起伏:岂不管淮东怀着怎样的心思,这些都是救命粮啊!

当年淮东对他们就手下留情、没有赶尽杀绝,这是很多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这一刻,李良心里还剩那些敌意就化解了大半……说再多的好话,许再多的好处,都没有给救命粮来得实在!

“米袋子,淮东还要收回去吗?”李良将嘴里嚼烂的生米视作美味咽下去,张口问张苟第一句就是这个,“从淮阳过来,一路上除了饿死的,冻死的人也无数……”

米袋子都是麻线编织而成,拆开来可以制衣。米粮为先,但大寒天气,没有衣裳穿也是大问题。

“不收回,都给你们;这一千四百辆骡马大车也都给你们,”张苟说道,“这次拨给你们的粳米,都是舂好的,下回就是谷子。数量不会扣减,不过要你们自己组织人手舂米……”每月舂四万石米,要用的人手就恐怖得很,宿豫也不缺人手,完全没有必要将什么事情都帮他们做妥当了,“下回,会送回种子跟农具过来,你回去跟红袄女及马帅说,你们所答应的条件,也要尽快落实——李大人及随员在睢宁、宿豫两地的安全,也要你们派人保护周全了……”

交接完,张苟率运队返回泗阳城寨,李卫及随员留了下来。

李卫及随员除了监督地方秩序不给破坏外,还要监督每批米粮保证有四分之三的量运去各乡寨堡。接济饥民将以各乡寨堡为基础广设粥场,避免米粮都给刘妙贞、马兰头运进城储备起来。

各乡寨堡负责接济、安置事务的人手,基本上都是以李卫在睢宁主政时选拔出来的吏员为主。随李卫北上的随员,也基本上都是睢宁、宿豫及淮阳县人,熟悉地方。这样就能确保红袄军东进的同时,地方势力非但不会受到冲击,还能在接济饥民等事务里,得到加强。饥民以各乡堡塞为基础进行安置,也能减弱饥民对红袄军的依赖。

睢宁、宿豫、淮阳三地,虽说地少人多又水利失修、田地荒废,但只要去开垦、去播种,哪怕三县一年只能多出十几二十万石的米粮收成,也将极大减轻淮东的接济压力。

**************

淮水之上,天愈寒,水愈清白,船行水上,往淮口而去。

宋佳陪林缚坐在船舱里,也觉得天冷得难受,手脚冰寒,只是拿薄锦被盖着腿脚,坐在软榻上看林缚在那里研究地图。

顺利完成米粮第一次交接,接下来的事情就会简单一些,林缚也乘船返回崇州,为即将来临的大变做些准备。

陈芝虎的部署主要在西线,在大寒天气,也不会贸然对淮阳发动攻击,淮泗的局势两三个月之间,不会有什么大变化。

两三个月之后,天气回暖,万物初生,除了淮东接济的米粮外,河渠沟山里,能食的野物、野菜、鱼虾等也多些,淮泗之地的几十万饥民,多少能回复些元气。至于红袄军,米粮足够供应,三五个月应能恢复到鼎盛时期。便算燕北防线这回彻底崩溃掉,东虏的前锋哨骑能渗透到淮泗来,也是三五个月之后的事情。

关键是现在还无法预料,在面对十数万虏骑的涌来,梁家会做怎样的选择……

地图铺在案上,大同、宣府、蓟北三镇构成燕北防线。

蓟镇军主力已经推进到辽西前端,晋中军覆灭之后,随后两三年间,又是虏骑重点袭掠的地区,地方势力残破,几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力量。在太行山以东,京营虽有八九万兵马,但战力实在令人堪忧。津海军虽说有一战之力,但人数太少,顶多在战前将兵员扩充到万人,守住津海、河间、沧州等城也仅是勉强,再不济,可退到阳信。

再往南就是梁家:梁成翼在河中府,堵住虏骑从晋南南下的口子;梁习在济南、平原,堵住从冀南南下的口子。青州军包括阳信在内,以及登州水军,实力有限,但都偏在东面一隅。

就当前形势想看,主要还是梁家的选择决定着中原腹地下一步的形势。

“梁家打着如意算盘,”宋佳胳膊肘支在榻上小几上,手托着清媚的脸,相距几步距离看着林缚,说道,“他以为蓟北军即使覆灭,也能让东胡人伤些元气,包括大同、宣府都给打残,在整个北方,朝廷就剩下他梁家可以依赖——梁习心里打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算盘;而显然叶济尔的算计要更高明一线。除非早半个月,李卓能将蓟镇主力从辽西撤回来,留万余精锐守松山城,拖到此时,即使不换帅,北方形势也是九死一生!”

“……”林缚转身看向宋佳,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刚下松山城时,即使凶险,但打辽阳,蓟镇军还有锐利,说不定还能搏出一两成的希望来。所以,那时东胡人在大同的兵马,还不敢有什么异动,实际应有一部精骑分散在焰山一线,以备辽阳之急——”宋佳够过身子,将地形拿出来,铺在膝盖上,拿纤纤玉指在图上比划,“如今拖了一个月,东胡人在辽阳应动员了更多的兵力,而蓟镇军在松山锐气也丧,再打辽阳,希望更加渺茫。换作我是虏王,此时应将大同兵马的精锐抽出来,可得三四万的精锐骑兵。从晋中借道,穿过太行山再入燕南——朝廷即使仍用李卓在辽西帅兵,北方形势又能好几分?”

林缚蹙眉思虑,宋佳继续说道:“一旦东胡人进入燕南的精锐兵马超过三万,梁家观望的可能性更大,朝廷仓促间无法南撤迁都,唯有再诏天下兵马勤王。然而,能调动的,也仅有陈芝虎所部与长淮军等有限兵马——南边这时候就会跟着动了……”

林缚心里微叹,知道宋佳分析是对的。

朝廷在南方所能掌握的兵马里,能称得上精锐的,其实不多。

董原善治军,但这两三年里他所能掌握的资源很有限,五万兵马,能称精锐不足两万,还约有三分之一给孟义山掌握在手里驻在维扬休整,是宁海军旧部。

陈芝虎本部一万兵马能称得精锐,也是朝廷此时能掌握的最精锐战力。

岳冷秋其人有些治军的才干,他任江淮总督兼领长淮军时,长淮军得到大量的资源投入,又从与流民军的数番苦战中熬了出来,此时有三万兵员,都有一战之力。

陈芝虎所部与长淮军虽说长期滞留在江淮之间,离南线较远,但南线吃紧时,完全会可以迅速南下支援,封住奢家千辛万苦打开的任何一个缺口,进行拉锯作战。

无论是罗献成还是刘妙贞,都没有能力将陈芝虎所部与长淮军拖在江淮战场上无法脱身。

罗献成率部南下,将水搅浑,这还仅是奢家需要的第一步。一旦大同方向的虏骑再次插入燕南,朝廷诏天下兵马勤王,才是奢家发动总攻势的时机。那时候,南线能不能支撑住?

或许北方危急时,岳冷秋咬住牙,不让长淮军北上勤王,怎么样?当然,这个对岳冷秋来说,也是风险很大的决定,这时候还无法判断。

第3章 月下心迷第42章 五虎凋零第46章 抢滩第38章 三个折子第九章 随扈第11章 匪祸第87章 风卷残云第155章 勇将第七章 官兵来搅局第27章 失城第14章 东海形势第38章 顾宅家事第104章 转机第104章 再袭大横岛第八十五章 山雨欲来第95章 观战台第54章 河西第1章 江宁风月冷无边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37章 叛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56章 飞熊之死第25章 后患无穷第70章 南阳弃或守第62章 窥一斑第一百一十章 冰释(二)第31章 疑形第89章 鏖战第13章 假冒特使第41章 请君先渡淮第81章 藩楼依旧第十三章 楚党新贵第81章 藩楼依旧第146章 贼船第24章 皓首勤政第12章 蒸汽机(一)第2章 江宁风潮(2)第113章 永嘉野战第16章 淮山栈道第45章 典钱铺第20章 调虎离山第40章 变局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65章 雪中送炭第11章 行军第67章 不嫁第45章 渡淮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18章 巡政(一)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6章 天下乱局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138章 东施效颦第十二章 江宁商号第68章 谁为石谁为鸟第143章 乐极生悲第43章 如困笼中第74章 顾虑楔子第25章 道不同第98章 意在鹤城第166章 杀身灭族第48章 敌军太狡猾第122章 滞敌第68章 战争阴云第39章 特使驾临第20章 枭勇无畏第108章 交易第96章 传捷第4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第114章 猝然接战第八十一章 简短交易第六十三章 伤亡第一百三十九章 民生谁来计(一)第26章 山门杀心第五十五章 夹藏私带第3章 联曹第12章 饵与陷阱第129章 还都第70章 长乐王第8章 宴前唇战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155章 勇将第九章 随扈第78章 大势已去第133章 耐心第56章 顾嗣元第17章 以偏师打偏师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28章 东州都督府第46章 不过空城第72章 随州不决第46章 抢滩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93章 大婚之夜第35章 计定九里山第12章 三月之谋第27章 变化第4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第31章 风向变了
第3章 月下心迷第42章 五虎凋零第46章 抢滩第38章 三个折子第九章 随扈第11章 匪祸第87章 风卷残云第155章 勇将第七章 官兵来搅局第27章 失城第14章 东海形势第38章 顾宅家事第104章 转机第104章 再袭大横岛第八十五章 山雨欲来第95章 观战台第54章 河西第1章 江宁风月冷无边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37章 叛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56章 飞熊之死第25章 后患无穷第70章 南阳弃或守第62章 窥一斑第一百一十章 冰释(二)第31章 疑形第89章 鏖战第13章 假冒特使第41章 请君先渡淮第81章 藩楼依旧第十三章 楚党新贵第81章 藩楼依旧第146章 贼船第24章 皓首勤政第12章 蒸汽机(一)第2章 江宁风潮(2)第113章 永嘉野战第16章 淮山栈道第45章 典钱铺第20章 调虎离山第40章 变局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65章 雪中送炭第11章 行军第67章 不嫁第45章 渡淮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18章 巡政(一)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6章 天下乱局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138章 东施效颦第十二章 江宁商号第68章 谁为石谁为鸟第143章 乐极生悲第43章 如困笼中第74章 顾虑楔子第25章 道不同第98章 意在鹤城第166章 杀身灭族第48章 敌军太狡猾第122章 滞敌第68章 战争阴云第39章 特使驾临第20章 枭勇无畏第108章 交易第96章 传捷第4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第114章 猝然接战第八十一章 简短交易第六十三章 伤亡第一百三十九章 民生谁来计(一)第26章 山门杀心第五十五章 夹藏私带第3章 联曹第12章 饵与陷阱第129章 还都第70章 长乐王第8章 宴前唇战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155章 勇将第九章 随扈第78章 大势已去第133章 耐心第56章 顾嗣元第17章 以偏师打偏师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28章 东州都督府第46章 不过空城第72章 随州不决第46章 抢滩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93章 大婚之夜第35章 计定九里山第12章 三月之谋第27章 变化第4章 世间不缺聪明人第31章 风向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