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堤筑成

“这个莽夫,武勇虽足,但有什么值得你喜爱的?”宋佳私下里问林缚,她晓得孙壮在联络红袄军上是有旁人不能替代的价值,但林缚若仅仅是想利用孙壮,不会花这么大的心思。

林缚微微一笑,说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上位者应该因才而用,而不能责全求备。淮泗流民军数十路渠帅,真正能让淮东军觉得难啃的,也就是孙壮、刘妙贞区区两三路而已。陈渍、张苟等人皆不差,认真说来,张苟在兵法上的见识要比孙壮强些,心思也深沉,但数年来甘愿在孙壮手下为将,就这两点来说,孙壮有的可不仅是武勇!”

宋佳美眸里略有迷茫。

林缚说道:“将为军胆,军中要都是算计深远的谋将,一支军队就会在武勇上略缺。刘庭州也轻孙壮,这是文人轻武所形成的传统思维。实际上,刘庭州离开肖魁安,是无法掌握北军的……”

“说到北军,”宋佳问道,“你会一直都让刘庭州、肖魁安掌握的北军躲在淮泗的背后?”

“不是我让不让的问题,”林缚说道,“江宁那边会千方百计的想将北军调出去,让北军脱离淮东的掌握。要是刘妙贞能顺利接受招安,让北军西进,加强中路的防御,也是应有之意。刘庭州、肖魁安要比其他人可靠得多,也能得到江宁的信任……”

孙壮弃睢宁、宿豫,纵刘妙贞率部东进,为平息刘庭州等人的怒气,林缚将肖魁安调去守沭阳,将北军编制给了他们。

林缚打开始就没有想过能够掌握北军,也刻意不去缓和与刘庭州之间的矛盾,自然也早就预料到江宁会从淮东拉拢北军。

大同失守了,北地离全线崩溃就更近了一步,留给淮东做准备的时间越来越有限。

秦承祖与孙壮去淮泗,是要协助红袄军多做些准备;津海也要立即着手撤退的事情,偏偏又赶上风暴季,直接走海路撤往明州的风险太大。

津海的三四十万难民要先从海路撤到山东半岛北部的登莱地区,再沿胶莱河南下到胶州湾,再走海路或走陆路往淮东境内疏散。

淮东这边也没有多余的土地,三四十万难民最终还是要迁往岱山、昌国及明州等地安置……当然也会迁些人去夷州、济州、东州,只是短时间里,夷州、济州、东州等安置的丁口很有限。

千里迢迢的将三四十万人从津海撤出来,还要安置好,可不比一场大战役轻松多少。

这也是林缚急于打浙东的一个原因,打不下明州府,打不下昌国、岱山诸岛,淮东也接收不下这么多的人丁。

明州府暂且不说,昌国、岱山诸岛,由于数十年来受东海寇之扰,丁口差不多都内迁。奢家占了浙东之后,才大规模恢复这些海岛的农耕,从闽东迁了不少人过来,这次算是给淮东摘了桃子。

在收复明州府之后,清田工作才刚刚开始,还不清楚明州府能获得多少公田,但昌国、岱山诸岛所属的田地、山林、湖荡、屋舍、城寨等等都已经给林缚明确下令收为官有,浙东地方对此也没有特别激烈的反对情绪。

越朝中叶,昌国县的在籍田亩数一度高达三十万亩。要是利用好了,仅这些海岛上的水旱田就能安置六七万人;再者昌国诸岛的渔业资源要比鹤城港外海还要富足。

当然,安置难民的大头还是在明州府。持续多年的战事,使得明州府的丁口损失惨重,甚至沿海肥沃水田都因为缺乏丁口而出现抛荒现象,填三十万人进去,压力不大。关键还是要处理好新迁丁口与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

************

孙壮辞别瞎眼老母与小妇人,带着两名扈兵,再回东衙与秦承祖汇合,即在十数骑卫的护卫下乘马北上。

一行人从崇州北上,到鹤城后即走捍海堤大道,直奔西北方向的盐渎县。

在淮泗战事之后即动工修筑的捍海大堤,从江门到鹤城再往北到盐渎,总长三百一十二里,前后投入上百万两银,到五月上旬就大体筑成。

孙壮虽举止言语粗鲁,但绝不是蠢人。有捍海堤在,林缚嘴里吐出“安民靖土”四字就掷地有声,就容不得别人半点置疑。

捍海堤对淮东的意义格外重大。

林缚初任淮东制置使,大肆兴筑捍海堤,除崇州之外,淮东诸县地方基本上都是冷眼旁观的态度。更有地方势力担心利益受到侵害,或明或暗抵制淮东军司借修捍海堤之机向地方渗透。

淮东为修筑捍海堤,除了接受六万多流民军降附之外,还从地方上直接吸收四万丁壮编入工辎营,就或直接或间接解决了近二十万流民、浮民的生存问题。

要是淮东袖手不管,将这二十万流民、浮民推给诸县地方,在地方上引起的矛盾与动荡,将是难以想象的。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扭转地方势力之前对淮东军司的抵制、对抗态度。

筑成捍海堤后,堤内近百万亩田地就从根本上解决海侵之害,有条件逐步改造成丰产良田。堤内大片的湖荡、湿地、沼泽,也能通过逐步的围圩造堤,改造成能耕作的良田。

即使大量的湖荡、荒滩、湿沼等都给淮东军司收为官有,用于安置流民、浮户,但地方上田主的自有田地,也因为捍海堤的修成,受到明显的直接好处。

一些开明乡绅、田主,甚至主动配合淮东的减租减赋新政,招募更多的佃户改造、耕种田地,使得自有田地能有更多的产出。

林缚在淮东还无法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除了推动减租减赋新政外,更多的是鼓励佃户从田主手里赎买田地,降低淮东的土地兼并程度。

一些田主不愿降低租赋,但有部分人愿意出售田地,以避免跟淮东在地方推行的减租减赋新政起冲突。

对田主来说,出售田地所得的银钱可以存入淮东钱庄吃钱息,比直接经营田地不差;当然淮东同时在税赋政策上,支持佃户从淮东钱庄支借赎买之资,形成完整的循环。

当然,从根本上,佃户在赎买田地之后,耕作、改良田地的积极性会大幅增加,土地产出也会大幅增加,这样才能为钱庄提供足够的钱息收入,来作为推动整个循环不断扩大规模的原动力。

这一点,也只有真正精通政事的人才能有深刻的理解。

当其他地方还在费尽心机的要从生存都有问题的农户头上多收刮些钱粮时,淮东今年从淮东钱庄的头上就能征收超过八万两银的厘金。

当然,瘦田劣地与膏腴之地对丁口的容纳程度是天差地别的。

在崇州,特别在运盐河清淤之后,大规模推广稻麦棉复种,一户丁口耕种十亩良田,甚至能够承受三成比例的租赋压力还有富足。而在水利受到严重摧残的淮泗地区,一户人家耕种三四十亩地,也仅能勉强糊口,对自然灾害及社会动荡的承受力也极差。

以往,皋城、建陵、盐渎三县位于湖荡平原区的低洼地带,三县的丁口加起来,甚至比不上海陵或崇州一县。

捍海堤筑成,皋城、建陵、盐渎三县土地容纳丁口的能力就会大幅增加,再加上淮东大规模的开发鹤城草场,淮东内地四五十万浮户、流民逐步的安置下去,才成为可能。这也将较为彻底的缓解诸县地方上日益剧烈的社会矛盾跟动荡。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佃租还是自有田地,普通民众唯有田地耕作,才能彻底的安顿下来。而为了珍惜当前能有田地耕作的机会,那些饱受饥寒流离之苦的民众,也会不惜流血甚至性命的拥护淮东军司。

也只有淮东军司少数一部分人能够接触到核心数据,才能理解修筑捍海堤以及围绕捍海堤所进行的一系列动作,对淮东的意义是何等的深刻。

如今沿堤道,还留了万余辎兵,继续进行堤道修护、护堤防海林种植等后续工作。这万余辎兵沿捍海堤十二座驿堡及诸多防寨分布,也是构成捍海堤防海体系的基本防御力量。

还有约四万辎兵转入堤内,进行围圩造堤、兴修水利、垦荒屯种等事,也是淮东的储备兵力。

此外,从年初到这时,长山营、崇城步营、靖海第二、第三水营及以浙东行营军大规模的扩编、新编之外,凤离营也一次性扩编到二十营,兵力增加了一倍,消耗了约五万辎兵储备。

如今淮东军编有长山营一万八千卒、崇城步营九千卒、凤离营一万两千卒、浙东行营军一万两千卒,靖海第一、第二、第三水营一万五千卒、海东行营五千卒,黑水洋船社及集云社武卫三千卒,直属战力超过七万人。

只是短时间内扩编规模太大,兵甲补充不足,战斗力整体有所下滑。

更为重要的,包括海东行营在内,淮东军约四分之三的兵力都部署在南线,包括崇州以及泗阳防线在内,淮东在北边能调动的直属战力加起来都不足两万人。

相比较直辖战力,以工辎营为核心的储备兵力降到五万人,已经有所不足。

秦承祖与孙壮此次去淮泗,除了说服刘妙贞、马兰头等人将红袄军主力部署在北线防备随时有可能从河淮地区渗透而来的东胡骑兵的同时,还要说服刘妙贞、马兰头同意淮东从淮泗流民里招募丁壮,在泗阳一带组建两到三万人规模的工辎营。

这也是防备红袄军倒戈、增强淮东对淮泗地方控制力、增加淮东兵员储备的重要举措。

第二十八章 晋安侯进奏使第38章 顾宅家事第78章 少年子第102章 敌踪又现第103章 淮阳防线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一百二十五章 饯行受辱第85章 逃都第3章 月下心迷第二十二章 顾氏家人(一)第23章 三月潼原第88章 当机不好断第109章 新的战场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10章 虎将有谋第138章 铁松溪阻敌第90章 残敌第48章 残寇第58章 北燕有新学第141章 北风第106章 叔侄夜话第79章 不能回头第49章 转攻为守第32章 父子相认第62章 迁岛第112章 荆州攻防第107章 太后是棋第92章 言之不预第47章 新帝之谋第56章 迁族第21章 杀鸡骇猴第102章 敌踪又现第69章 不臣第112章 荆州攻防第8章 不能打第五章 船下有耳第133章 耐心第82章 红颜祸水第46章 缓兵之计第129章 志愿军游击队第52章 下聘礼第十二章 江宁商号第54章 真假虚实第83章 南归第163章 击溃第129章 滩头说美人第122章 英雄迟暮第68章 攻守之谋第37章 体用之议第130章 夕阳白塔河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谁来计(二)第38章 勤王之议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97章 大军集结第52章 弃第62章 临战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55章 闺房秘语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8章 寝殿密议第8章 伏兵第6章 虎面丑将第20章 巡政之口户第83章 围敌凤河西第六十七章 银子银子第十章 荒岛杀戮(二)第55章 浙北军司第11章 降将第126章 后手第85章 转折第七十三章 角楼灯火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65章 赈灾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银(三)第46章 不过空城第58章 红袄妙女第14章 惊疑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45章 水上奇兵第二十一章 移祸之计第85章 津海之利第74章 津海登陆第22章 立城扩军第135章 暴雨将倾第一百一十一章 迷离姻亲(一)第七十章 江中取银(二)第八章 江宁有豪宅第68章 鏖战燕雀岭第100章 江宁霜寒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13章 西沙岛遇袭第6章 赏匠第153章 人心向背第37章 争盟第120章 降服第3章 海塘说策第三十二章 夜色潜情第74章 夺岛第11章 抵抗军第53章 破营
第二十八章 晋安侯进奏使第38章 顾宅家事第78章 少年子第102章 敌踪又现第103章 淮阳防线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一百二十五章 饯行受辱第85章 逃都第3章 月下心迷第二十二章 顾氏家人(一)第23章 三月潼原第88章 当机不好断第109章 新的战场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10章 虎将有谋第138章 铁松溪阻敌第90章 残敌第48章 残寇第58章 北燕有新学第141章 北风第106章 叔侄夜话第79章 不能回头第49章 转攻为守第32章 父子相认第62章 迁岛第112章 荆州攻防第107章 太后是棋第92章 言之不预第47章 新帝之谋第56章 迁族第21章 杀鸡骇猴第102章 敌踪又现第69章 不臣第112章 荆州攻防第8章 不能打第五章 船下有耳第133章 耐心第82章 红颜祸水第46章 缓兵之计第129章 志愿军游击队第52章 下聘礼第十二章 江宁商号第54章 真假虚实第83章 南归第163章 击溃第129章 滩头说美人第122章 英雄迟暮第68章 攻守之谋第37章 体用之议第130章 夕阳白塔河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谁来计(二)第38章 勤王之议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97章 大军集结第52章 弃第62章 临战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55章 闺房秘语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8章 寝殿密议第8章 伏兵第6章 虎面丑将第20章 巡政之口户第83章 围敌凤河西第六十七章 银子银子第十章 荒岛杀戮(二)第55章 浙北军司第11章 降将第126章 后手第85章 转折第七十三章 角楼灯火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65章 赈灾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银(三)第46章 不过空城第58章 红袄妙女第14章 惊疑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45章 水上奇兵第二十一章 移祸之计第85章 津海之利第74章 津海登陆第22章 立城扩军第135章 暴雨将倾第一百一十一章 迷离姻亲(一)第七十章 江中取银(二)第八章 江宁有豪宅第68章 鏖战燕雀岭第100章 江宁霜寒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13章 西沙岛遇袭第6章 赏匠第153章 人心向背第37章 争盟第120章 降服第3章 海塘说策第三十二章 夜色潜情第74章 夺岛第11章 抵抗军第53章 破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