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不臣

看着高宗庭离开,孙尚望心有感慨,暗道在他心里对元氏仍存有最后一丝期望未灭吧?

待高宗庭离开,孙尚望又重新登上城头,林续文在他与高宗庭说话的当儿走到别处去了——远远看见有海船靠岸,不晓得从登莱过来的海船还是从崇州过来的海船,但只要看到海船登岸,对给困在津海的难民就希望不绝。

他们未尝不希望津海能守得住,但将三四十万人都填在津海,付出的代价太大。而就淮东的安排,是要将三十多万难民先疏散出去,但会将包括淮东骑营在内的两万守军留下来坚守到最后。

这个所谓的“最后”,实际要取决于东胡人的反应,要是真以为将三四十万人都填在这里就一定能守住津海,也过于视东胡人于无物了。

再者津海守住了,燕京就一定能守住?预料燕京到七月底就会断粮,断粮之时,对燕京守军的军心士气的考验才会真正的到来。

天下为棋,在这棋盘上落子的,可不只有淮东一家啊。

不管怎么说,高宗庭都还是李卓的谋臣,这时候不肯尽心替淮东谋算,不由的令人觉得惋惜。如此也好,淮东也不是什么人都希望高宗庭加入就骤得高位。

孙尚望一边巡视城寨的防守,一边胡思乱想,走到南寨时,有侍卫从主城跑过来,告诉他有信从淮东传来。孙尚望赶回官厅,林续文、高宗庭、吴齐、周普、马一功等人已经赶了过来。

“大人的意思,是希望在燕京失守后,我们仍要尽可能的坚守更长的时间,”吴齐边说边将手里的信函递给孙尚望,孙尚望是有资格阅看林缚亲笔书函的,“人员的疏散,大人是希望从即日起就开始,不再拖延。先将流难民众从海路疏散到莱州,沿胶莱河南下,到即墨后分走海陆到淮口再进行中转,淮东那边已经派员到莱州、即墨等地做好准备了……这些人都留在津海消耗跟牺牲,未必能改大局,将来反夺燕冀,却能依仗他们为战力!”

孙尚望接过信函之时,又看了高宗庭一眼,如今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是江宁已经做好拥立新帝的准备、不肯救燕京,而林缚在淮东,对林续文及高宗庭的心态也有准确的把握——高宗庭脸带愧意的将目光转开。

孙尚望将林缚从淮东传来的亲笔信函展开:虽说北地的局势让人看不到希望,但浙东的战绩很让人鼓舞,至少在东线,已经迫使奢家转攻为守。

要能将三四十万津海民众迁到岱山、昌国、明州等地安置好,再捡选健壮编入营伍,淮东少说能得三四万战卒,这个结果要比在津海消耗掉要好。

在孙尚望读信之时,吴齐继续说道:“燕京到七月底很可能就会断粮,在七月底之前,燕京很可能会组织突围。就东胡人的部署,也是‘围三阙一’之势,但津海能接援之,也应尽可能接援,然而就津海的地势,没有长守之利,需及时将伤病撤到津卫岛安置,不到万不得己,津卫岛不弃守!”

东胡人也没有对燕京进行兵临城下的合围,但在外围部署五六万精锐骑兵,燕京要组织向津海方向的大规模突围,谈何容易?也许只能零星的救一些人出来。

此外,津海位于涡水河及潮河的下游河口,一面临水,三面接陆,展开有近二十里宽受攻击面。要是东胡人铁心要攻下津海,没有足够多的兵力,很难守住这么宽的面。

津卫岛孤悬海中,岛上地势也有险可守,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小,除了外围的防御工事,岛寨内部仅百亩大小,岛西南侧的码头也驻泊不了几艘船。津卫岛作为津海城最后的支撑点是合格的,但无法长期留驻太多的兵马。

怎么守津海,过去两个月已经研究了很久,便是人员疏散方案,也制定了好几套,就等最后下决心。

“人员的疏散,林大人你看如何?”孙尚望问林续文。不管怎么说,在津海都要遵照林续文的号令。

“派人去知会黄大人一声,这边先做准备就是。等黄大人应允,就安排人先撤去登州。”林续文说道,这边的存粮顶多也只够三四十万人支持到七月底,津海或守或留,实际都取决淮东的态度。

自三月上旬林缚从津海离开,黄锦年气得吐血,从此之后就托病不出,也不管津海防守事务。好在黄锦年代表户部在津海除了管辖津海仓外,也没有其他实权,他不露面,也方便林续文他们不用伺候他这位大爷。

不过在组织人员大规模从津海疏散的这件事,林续文怎么也要先知会黄锦年一声。

“还是我走一趟吧!”孙尚望说道。

黄锦年很可能是唯一能从北地南下的三品大臣,他若选择向新帝效忠,在江宁获得的地位不会低。即使燕京最后会有高级文官逃出来,那也只是丧家之犬的逃臣,与黄锦年这样坚守津海最后迫不得已南撤的官员,在政治声望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虽说三月上旬淮东以勤王为借口行声东击西之策,令黄锦年破口大骂,但淮东仍然希望黄锦年能在形势面前低头。

貌似黄锦年是张、岳一系的嫡系官员,但也不是不能分化的。

要是黄锦年肯与淮东合作,淮东当然会不懈余力的支持黄锦年在江宁获得政治上的高位。要是黄锦年顽固的对淮东怀恨在心,也许让他最终落个与津海共存亡、为朝廷尽忠的结局更有利于淮东。

怎么处置黄锦年、张文灯等人,林缚早有密信传给吴齐、孙尚望,要他们从权处置。

孙尚望要亲自去见黄锦年,是借这个机会试探黄锦年的心志,林续文不会没有一点触动。他犹豫了片刻,跟吴齐、孙尚望二人点点头,要他们去偏厅跟他密谈。

高宗庭看着吴齐、孙尚望二人随林续文走向偏厅,心里如波澜起伏。

林续文要问吴齐、孙尚望什么话,他不难猜到;其实从林缚假勤王之名以欺天下始,淮东已经昭显出不臣之心、不臣之姿态,已经绝了做忠臣良子的退路。

“狡兔死、走狗烹”,即使林缚有心做忠臣良子,下场却绝不可能比当年的靖北侯苏护好半分。

那铺在淮东前面唯一能走的道路,还不够清晰吗?

耿泉山诸将看不到这么深,要是高宗庭看不到,又怎么当得起“天下之谋”的赞誉?

走到这一步,林续文也必须做出选择。

要么退到南边效忠新帝,要么投附淮东,从此之后林氏三支其二为淮东所有。淮东若能整合津海势力,实力必将再跃一层,则将超越为梁氏,为南臣之首。

以林续文的资历,也能挤入江宁中枢,成为淮东在江宁政权里的代言人之一。将来淮东若真能逆取天下,林续文自然也少不了封王封公侯之荣华富贵。

不过以林缚算计之深,最后一层心思,除了林梦得、傅青河、秦承祖、曹子昂等寥寥数人外,大概不会跟吴齐、孙尚望等人尽说。

高宗庭心里暗想:林续文大概要到崇州才能知道确切的答案,吴齐、孙尚望是不可能给他准确答复的。

想到这里,高宗庭心里苦问:督帅、督帅,你要宗庭我如何处之?督帅你会希望看到淮东逆取天下吗?

这时候,一名小校匆促走进来,禀道:“涡水河出现异常,比较午时,水位下降了有两寸……”

“啊!”高宗庭听了一怔,林续文、吴齐、孙尚望闻声也从偏厅赶出来。此时雨季正来,上游雨水允足,没有断流的可能,涡水河水位持续下降,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东胡人在上游截流。

林续文与诸将匆忙出主城,赶到南面的河港码头,从码头坝石的水苔,能清楚的看到河水下降的痕迹。

毫无疑问,东胡人在涡水河上游截流了。吴齐蹙着眉头,下令道:“派人探潮河水位!”接得军令的小校没走出远,潮河那边的斥候探马就传来潮河水位下降的消息。

诸人面面相觑,东胡人的兵马还没有围上来,就开始截断涡水河及潮河的水道,这绝不好兆头。

“所有船舶需立时从涡水河、潮河撤出,坎、离二城寨,要取土抢筑高台,并要修筑与主城相接的台道,民众之疏散,从低洼地开始!”高宗庭建议道。

城池攻守之道,最重地形、水势。

认真说来,真要筑津海城,西面的王登台山,是左右唯一不惧水淹的坡地地形,但王登台山离海岸超过三十里远。

津海位于燕京之侧,朝廷断不可能容许津海建立从海港往内陆纵深延伸达三十里的城寨防御体系。津海后期只在王登台山建了一座小型哨堡,但从王登台山过来,差不多有二十四五里的空当。在东胡人的兵马大规模围上来之前,这边便会放弃王登台山哨台,将那里的百十名兵马撤出来。

津海依海筑城,是就海港、河汊口的便利,也是津海筑城之初,在那么困难及窘迫的情形下,最好的选择,但在地形上有处于低洼易受淹的弱点,特别是西边的坎、离二寨,地势最低,形成一个向主城延伸的缺口,这是津海城最致命的弱点。

东胡人未围城而先截涡水、潮河水道,很可能已经窥破津海城防的弱点,他们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将两河的水势导入津海城西面的低洼地带。

高宗庭暗暗心惊:真是小窥东胡人不得。东胡这些年招揽的能人异士不在少数,东胡人越有耐心,津海则越难守。

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140章 淮西用间第9章 计当缓行第57章 自荐为妾第56章 顾嗣元第94章 关门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51章 新格局第16章 谁能知心第45章 渡淮第1章 江宁风潮(一)第80章 王成服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盗第13章 拥兵自重第96章 传捷第30章 援兵渡海第66章 献平虏策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52章 列装第59章 婚事与政治第110章 疑踪说叛第112章 谣言第十九章 茶货行销第39章 粮足伤农第125章 浉水论奸雄第6章 天下乱局第2章 夜观军营第148章 制衡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盗第十章 夜惊情第109章 兵败长山岛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64章 说刀第20章 调虎离山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25章 道不同第18章 巡政(一)第28章 话别离第39章 粮足伤农第12章 三月之谋第74章 大战将临第一百三十章 奇袭上林里(一)第93章 深山残兵第12章 济州第21章 杀鸡骇猴第1章 王侯家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踪(一)第72章 昔日童子第6章 赏匠第33章 有无野心第21章 国务第99章 虚实第146章 夺城第115章 腹心之策第67章 自顾不暇第5章 黑水洋第60章 月下笑夺兵第56章 淮阳奖功第109章 请旨劳师第一百三十章 奇袭上林里(一)第16章 谁能知心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12章 宁则臣第17章 开城门第7章 城门观战第32章 水煮田鸡第19章 大风迷眼第118章 必有一战第八十四章 夜黑风高第4章 分歧第113章 廷争第108章 夺岛之战第147章 暗流第105章 抢滩大横岛第85章 逃都第三十四章 人生难逢一知己第77章 孤臣忠烈第63章 子嗣第24章 潘家旧部第34章 秘仓第39章 粮足伤农第88章 不堪一击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72章 防线四不像第8章 伏兵第15章 联姻第46章 国相第十二章 竹刺枪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三十章 拔刀救人(二)第58章 红袄妙女第93章 大婚之夜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12章 江宁心思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训之死(四)第20章 巡政之口户第72章 说降第163章 击溃
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140章 淮西用间第9章 计当缓行第57章 自荐为妾第56章 顾嗣元第94章 关门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51章 新格局第16章 谁能知心第45章 渡淮第1章 江宁风潮(一)第80章 王成服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盗第13章 拥兵自重第96章 传捷第30章 援兵渡海第66章 献平虏策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52章 列装第59章 婚事与政治第110章 疑踪说叛第112章 谣言第十九章 茶货行销第39章 粮足伤农第125章 浉水论奸雄第6章 天下乱局第2章 夜观军营第148章 制衡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盗第十章 夜惊情第109章 兵败长山岛第十五章 清江浦第64章 说刀第20章 调虎离山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25章 道不同第18章 巡政(一)第28章 话别离第39章 粮足伤农第12章 三月之谋第74章 大战将临第一百三十章 奇袭上林里(一)第93章 深山残兵第12章 济州第21章 杀鸡骇猴第1章 王侯家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踪(一)第72章 昔日童子第6章 赏匠第33章 有无野心第21章 国务第99章 虚实第146章 夺城第115章 腹心之策第67章 自顾不暇第5章 黑水洋第60章 月下笑夺兵第56章 淮阳奖功第109章 请旨劳师第一百三十章 奇袭上林里(一)第16章 谁能知心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12章 宁则臣第17章 开城门第7章 城门观战第32章 水煮田鸡第19章 大风迷眼第118章 必有一战第八十四章 夜黑风高第4章 分歧第113章 廷争第108章 夺岛之战第147章 暗流第105章 抢滩大横岛第85章 逃都第三十四章 人生难逢一知己第77章 孤臣忠烈第63章 子嗣第24章 潘家旧部第34章 秘仓第39章 粮足伤农第88章 不堪一击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72章 防线四不像第8章 伏兵第15章 联姻第46章 国相第十二章 竹刺枪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三十章 拔刀救人(二)第58章 红袄妙女第93章 大婚之夜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12章 江宁心思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训之死(四)第20章 巡政之口户第72章 说降第163章 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