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虞东

(求红票)

曹家出兵略汉中欲窥川蜀之事,江宁震惶。

江宁拥立新帝,曹家及西秦郡司的官员从头到尾都保持沉默,就引得江宁议论纷纷,但就江宁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永兴帝在登位后就遣使北上,带去晋封曹义渠为秦国公的册封诏函,希望能换取曹家对江宁政权的认同,从西面出兵钳制燕胡。

虽说永兴帝及江宁诸人早担心曹家在西边会有异志,但真看到曹家不告而取汉中,还是异样的震惶。

虽说汉中府曾给刘安儿、龚玉裁所部先后侵入,待龚玉裁率部从汉中转入川东后,荆湖郡司就收复了汉中府。

而后罗献成打进来,占了襄阳,但没有继续西进打汉中。荆湖七零八落之后,先设了荆州制置使司,江宁拥立新帝后,正打算在汉中再设一制使置司,从西面加强对罗献成的军事压力,迫使罗献成接受招安,也制牵曹家——曹家在这个时机出兵过秦岭进入汉中,打乱江宁在西线的战略部署。

曹家谋川蜀的心思早应该就有,只是缺乏恰当的时机。四月之后,东胡人将重心放在彻底占领燕冀上,在西线仅有燕西诸胡骑兵四万众攻城掠地,对秦郡的威胁大减。

曹家因此能够从北边进行战略收缩,将兵力调到西南的凤翔府集结,进行谋略川蜀的大计。

江宁政权当前只是勉强维持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受江宁遥制的荆州制置使司,正全力防备罗献成的长乐军,根本无暇分兵西进川东。

汉中府的官军战力不强,即使有些兵马,也都集中在东线,防备长乐军从襄阳打来。

川蜀号称天府之国,但给龚玉裁率部进入后,较为富裕、人口稠密的地区,都给流民军犁过几遍。经过持续三年之久的大规模战争破坏,整个川东地区几乎都给打残。龚玉裁率部进占渝州(今重庆),川东官军的主力就给吸引到渝州周围,整个川北的防御兵力严重不足。

虽说信报提到曹家才从陈仓出兵进入汉中,但林缚相信,曹家暗中准备了这么久,行动一定会非常的快速。川东那边想调兵遣将加强川北对汉中方向的防御,时间上怕是来不及。再说流民军钻入川东,打了这些年都没能剿灭,而且对川东地区的破坏这么严重,指不定川东有相当多的人希望曹家兵马能够进川平乱……

曹家出兵的信报十五日从荆州传出,到崇州已经是二十二日;传个信报就要这么长的时间里,发生在川东、汉中的一切,淮东自然是鞭长莫及,淮东眼下最紧要的事情,是接管虞东、撤庄置县。

***********

从梁太后、鲁王一行人给青州抢走之后,林缚就下令淮东水营封锁进入虞东宫庄的通道,直到九月上旬,江宁应梁太后之请,撤除虞东宫庄,淮东就第一时间派兵从东江口登岸,进入虞东宫庄,将宫庄管事苗硕以及元锦生等人控制住。

接管虞东宫庄倒不差于打了一场胜仗的缴获。

从燕京有迁都的心思起,梁氏及元归政就开始利用虞东宫庄进行布置。护庄丁卒虽说才两营编制,却是少有的兵甲精良,没有发挥奇兵的作用,也没敢抵抗,就给淮东解除了兵甲。

解除缴获加上接受虞东宫庄的储存,淮东一次性就获得两千套精良铠甲,足抵淮东军械监制甲工场四个月的产量;枪矛刀盾五千余件,步弓及臂张弩、蹶张弩一千两百余件、还有仿淮东所制的飞矛盾车一百辆、两桅以上武装商船九艘。

幸亏梁太后带着鲁王是仓促出逃,元归政等人也没有接应的准备,而且在梁太后、鲁王给青州控制之后,淮东就迅速出兵封锁了进入虞东宫庄的通道,不然仅靠梁氏及元归政在虞东宫庄的部署,从庄户里招募丁壮、编成十营甲卒借商船掩护奇袭江宁都有可能……

顾家父子、永昌侯府以及梁氏在算计、淮备上都不差,差就差在猜错淮东上。

林缚坐在东衙专属他日常办公的偏厅里,翻看接管虞东宫庄后的盘点细账。

除了粮田、庄户、兵甲、丁卒及武装商船外,宫庄在虞东腹地还建有周近四里的城寨一座,为防海寇,沿海还建数座坚固哨堡,在虞东主城寨里,除官厅等建筑外,还建有门类齐全的工场作坊,甚至在虞东河入东江口的河汊港建有一座小型造船场。

仅从资料上来看,虞东宫庄倒是标淮大庄园经济体。由于宫庄范围内一切都归宫庄所有,庄户只是佃农性质,甚至还要承受比普通佃农更沉重的剥削,在淮东接管虞东宫庄,包括城寨内的各类建筑以及所属田地,都为官有,而且淮东可以光明正大的将虞东宫庄范围内的异己势力坚决的打压下去。

“未必比维扬府差啊!”林缚将虞东宫庄的盘点细账丢在案上,感慨的说了一声。

到偏厅跟林缚汇报事情的林梦得、高宗庭、孙敬轩等人也颇为感慨。

雍扬府虽富庶一方,但土地兼并严重,侵田隐户现象严重。虽说每年粮赋定额有一百余万石,但给名目繁多的地方开支以及官吏贪墨侵占掉六成。

便算将维扬府正式划入淮东的防区,在知府沈戎及顽固地方势力的对抗下,淮东也很难在维扬府推动新政。当前局势,与其去争维扬府,还不如虞东宫庄实惠。

“虞东的人事要尽早安排下去,”林梦得说道,“你合意安排谁去虞东合适?”

“将王成服与孙尚望找过来,”林缚说道,“除了虞东还有夷洲,这主政官人选要尽快定下来……”

孙尚望也于昨夜随周普护送梁太后及鲁王来到崇州。

孙尚望这些年在津海劳苦功高,才干也足,担任一县主官绰绰有余。

孙尚望、王成服都在东衙,很快就给侍卫请来,林缚简略说过虞东、夷洲的情况,孙尚望便主动要求去夷洲。

********

元氏立国之前,南方开发较充分的也就两湖与江浙等地,东闽及广南都是山越百夷居住的蛮夷之地,未融入中原正统。

夷洲在元氏立国之前更是蛮夷之中的蛮夷,除了早年的海商图志里所有记载外,绝大多数人甚至都不清楚夷洲在哪个方向。

八姓入闽,对开发东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夷洲岛受到一定的辐射。

早年,一些渔民及失地的穷困农民,飘洋过海在夷洲岛的西北沿海落脚,建了一些居住点,大概是受中原文化影响的最早一批开发者。

东闽、广南沿海地区的开发以及沿海贸易的发展,使得海盗势力也随之滋生并发展起来。自然就有海盗势力从夷洲岛寻求补济或者直接在岛上建立城寨作为落脚点。

夷洲岛得到真正大规模的开发,恰恰也是以奢家为首的八姓势力居功最大——八姓势力以晋安府沿海地地为根基,受海盗的威胁最大,自然也重视打击海盗势力。

为限制海盗势力在海上的活动空间及发展,也是上一代的闽侯奢穆成,积极推动在夷洲岛筑寨驻军进而迁民置县。一时间东闽外海的海盗势力受到很大的压制,转而向江浙及广南沿海转移活动,之后才有东海寇势力在江浙东海域兴起。

夷洲置县也就三四十年的历史,虽说是大陆周围最大的一座岛屿,但开发很不充分。

很显然,当世在淮东易涝、湖荡区以及昌国、岱山、嵊泗等近海大岛都有大量荒地没给充分开发的情况,夷洲岛的垦荒开发之落后就不难想象了。

相比较虞东,夷洲的条件艰巨,重要性也不及虞东。但是去夷洲,除了垦荒囤种外,还要配合水军侵扰闽东沿海,又要以夷洲以基地,向南探索航线、发展海贸,孙尚望自以为对这些事务熟悉,所以主动要求去夷洲,不跟王成服争虞东的位子。

**********

夷洲是个苦地方,林缚打算说服王成服去夷洲,毕竟孙尚望这些年在外面辛苦得很,但孙尚望主动要求去夷洲,那也再好不过,他对孙尚望说道:“夷洲条件差些,垦田利薄、周期又长,淮东商家都不怎么感兴趣,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要强求;军司这边一时也拿不出大笔的银钱补贴。你去夷洲后,可以换个思路。夷洲地大物博,应该不缺煤铁,加上木料,都是淮东所急需的物资。采伐煤铁木料运来淮东贩售,都是厚利之事,淮东应该有商家愿意募工过去一试……”

“……先举工贸,得利以补垦荒,”林缚继续说道,“就垦荒来说,先不急于大片的开垦粮田。天下襄襄,皆为利往,清流士子对这个都很不屑一顾,但我们要晓得,治政之事,晓之以义,远不如导之以利。种棉以织布,利厚之事;种蔗以制糖,也是利厚之事,种茶、种桑都是利厚之事。从崇州、明州运往海东贩销的布匹、茶、糖、生丝等物,厘金局都抽分重税。我们可以定个政策,凡在夷州开垦荒田所种棉织布、种蔗制糖、种桑养蚕以得生丝、种茶运往海东贩销,在特定的时间里,可以减免部分税赋,以鼓励垦殖。你在崇州多住几天,多考虑、考虑,需要什么条件,都跟我开口提。能给的便利,我不会吝啬不给的……”

与孙尚望就开发夷洲的问题絮絮叨叨说了许多,林缚又与王成服说道:“尚望要求去夷洲,那我就推荐你去虞东做知县。你去虞东后,要安顿好原先的庄户。首先是今年征粮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如何让庄户将多余的田地让出去安置流户。我考虑了一下,强征的方式不好。你看这样好不好?让庄户出粮买田,确保每户得田十到十五亩之间为私有,余下的都征为官有,用来安置南迁的民众。将这个进行好,其余的都照新政来……”

王成服翻阅虞东的资料,在接管虞东宫庄后,才查实虞东实有庄户六千出头些,在宫庄沉重的压迫下,差不多每户要耕种五十亩地,近八成的收成都要给宫庄剥削去。

以虞东粮田的亩产量要低过海虞及崇州一大截,但上熟田的土地肥沃情况却不比海虞、崇州差多少,从根本上来讲,是投入劳力严重不足。

虞东现有三十万亩地,以崇州及海虞的耕作模式,在正常的赋税情况下,足以养活三万户丁口还绰绰有余。然而虞东仅编有六千庄户,还要抽出一千壮劳力编入护庄军里不事生产,此外城寨里的各类作坊及造船场也占用相当多的劳力。

便是如此沉重的剥削,使得虞东宫庄每年差不多从六千庄户头上收刮二十万到三十万石米粮。

虞东多为水亩,秋粮还没有开始收割。虞东撤庄置县,为收拢人心,淮东应该减免今年的税赋。但林缚舍不得虞东今年秋粮收割后超过三十万石的秋粮收入,便想到售田换粮这个变通的办法。

计划将八万亩田地直接分给庄户,换取三十万石的秋粮收入上来,同时将其他的田地正式的收为官有,安置南迁民众。

事实上,将淮东新政推到虞东县,就现有的田地,除了再安置两万四五千户南迁民众外,每年所得直接租赋,也不会低于三十万石米粮。而安置的南迁民众,将给淮东提供大量的兵员以及充足的劳动力。

虞东跟鹤城、盐渎等地的情况一样,因为靠着海,易受海潮回灌的大片沿海土地以及靠近内陆易涝的湖荡、湿地、沼泽,都没有得到充足的开垦。

若能在近海筑捍海堤,将能获得比当前多一倍的土地。届时虞东就能发展成与海虞、崇州媲美的丁口大县。

“虞东早年还是草场时,与海虞县以东江为界,草场改宫庄,海虞陈氏等族,在东江东岸侵占大量的土地种植桑棉,”林缚说道,“侵占的田地就算了,但与海虞县划界,仍需以东江为淮,这个你去与陈家交涉……”

以东江为界,多划进来的土地能给虞东提供两三万石米粮的税赋倒还是其次。东江作为横贯平江府的主要水道,直通太湖。虞东与海虞以东江为界,东江下游自然就有半边水道要算成淮东水营辖防区。

这个意义,可要比每年两三万石米粮的税赋重要得多,官司打到江宁去,淮东也是要从陈家手里争过来的。

如今淮东以丝换米,每月向海虞提供近两万石低价米粮以缓解海虞境内的粮荒及养军压力。这时候不掐脖子换取对淮东有利的条件,更待何时?

第14章 鹤滩第65章 开漕诸策第103章 谁做黄雀第61章 密投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们残忍第26章 山门杀心第30章 星星之火第113章 永嘉野战第31章 土地第51章 识时务第92章 出战第2章 相认第十一章 獠牙狰狞第57章 虚惊一场第6章 搏兔第37章 争盟第40章 封官赏爵第6章 私粮入京第2章 江宁风潮(2)第23章 会审第63章 炮击第57章 好快第95章 左右为难第4章 江宁风潮(四)第67章 不嫁第10章 入瓮第七十七章 如狼似虎第145章 奔丧议事(一)第31章 济州新世界第94章 围困南阳第152章 丹江对峙第十二章 失败的行刺第58章 欲拒还迎第77章 前哨第156章 观火夜谋第121章 隔岸观火之谋第47章 攻城第38章 纵虎归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袭上林里(三)第23章 暨阳磐石第74章 顾虑第107章 海攻第11章 巢东第50章 夺垒第7章 左右为难第87章 风卷残云第27章 算计深沉第25章 后患无穷第79章 深宅之事第25章 云梯关第102章 敌踪又现第42章 再勤王第六十三章 伤亡第33章 白鸟砦反击第十三章 海岛生存(一)第125章 阳信故人第13章 西沙岛遇袭第97章 晋安攻守第12章 津海号第69章 信阳第50章 收六夫人第143章 分肥第4章 分歧第82章 形势紧迫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52章 弃第32章 放逐第58章 红袄妙女第87章 接战第56章 态度第67章 北地第43章 溃不成军第31章 淮阳初雪第66章 控制洪泽浦第146章 夺城第37章 叛第14章 东海形势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十五章 货栈择址第51章 撤还是不撤第六十一章 袭营第55章 浙北军司第85章 信心第1章 捍海堤第27章 算计深沉第二十四章 烈义家仆第五十五章 夹藏私带第53章 袭东阳第6章 天下乱局第13章 西沙岛遇袭第七十三章 角楼灯火第26章 对垒第八章 乡情浓淡第十章 荒岛杀戮(二)第154章 渡河第128章 太后第十章 石梁县里充强豪第6章 去燕南第65章 赈灾第130章 夕阳白塔河
第14章 鹤滩第65章 开漕诸策第103章 谁做黄雀第61章 密投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们残忍第26章 山门杀心第30章 星星之火第113章 永嘉野战第31章 土地第51章 识时务第92章 出战第2章 相认第十一章 獠牙狰狞第57章 虚惊一场第6章 搏兔第37章 争盟第40章 封官赏爵第6章 私粮入京第2章 江宁风潮(2)第23章 会审第63章 炮击第57章 好快第95章 左右为难第4章 江宁风潮(四)第67章 不嫁第10章 入瓮第七十七章 如狼似虎第145章 奔丧议事(一)第31章 济州新世界第94章 围困南阳第152章 丹江对峙第十二章 失败的行刺第58章 欲拒还迎第77章 前哨第156章 观火夜谋第121章 隔岸观火之谋第47章 攻城第38章 纵虎归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袭上林里(三)第23章 暨阳磐石第74章 顾虑第107章 海攻第11章 巢东第50章 夺垒第7章 左右为难第87章 风卷残云第27章 算计深沉第25章 后患无穷第79章 深宅之事第25章 云梯关第102章 敌踪又现第42章 再勤王第六十三章 伤亡第33章 白鸟砦反击第十三章 海岛生存(一)第125章 阳信故人第13章 西沙岛遇袭第97章 晋安攻守第12章 津海号第69章 信阳第50章 收六夫人第143章 分肥第4章 分歧第82章 形势紧迫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52章 弃第32章 放逐第58章 红袄妙女第87章 接战第56章 态度第67章 北地第43章 溃不成军第31章 淮阳初雪第66章 控制洪泽浦第146章 夺城第37章 叛第14章 东海形势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十五章 货栈择址第51章 撤还是不撤第六十一章 袭营第55章 浙北军司第85章 信心第1章 捍海堤第27章 算计深沉第二十四章 烈义家仆第五十五章 夹藏私带第53章 袭东阳第6章 天下乱局第13章 西沙岛遇袭第七十三章 角楼灯火第26章 对垒第八章 乡情浓淡第十章 荒岛杀戮(二)第154章 渡河第128章 太后第十章 石梁县里充强豪第6章 去燕南第65章 赈灾第130章 夕阳白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