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纸上谈兵(二)

bookmark

林缚提及江岛大牢,恰恰也说中顾悟尘的痒处。

顾悟尘初来江宁,担任江东按察副使,先要按部就班的在江宁站稳脚跟,才能去考虑做革故鼎新的事情。即使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说法,那也只是杀鸡骇猴、小打小闹,轻易的去伤害大部分人的利益,会遭来强力的反弹,实是智者不为;更何况顾悟尘不会忘记自己头上还有按察使大人、还有江宁一大班子人在等着他出差错。

当然,顾悟尘也不是看到局面艰难就不求进取的人,到江宁赴任这些天,他也在思索找哪个不起眼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江岛大牢最初是江宁刑部、江东按察使司联合推动建成的牢城欲以长年坐监苦役替代流刑,建成没过一年牢城之议就被京师中枢否决,成为江东按察使司囚押普通判处徒刑囚犯的大牢。

七八年之前,西秦派官员正当势,把持中枢,视江宁守陵官如无物,这几年来江宁刑部与江东按察使司一直都在不停的奏请重开牢城,都给中枢断然否决。所谓“三十河东、三十河西”,今日西秦派官员已经不再受到今上的信任,楚党在中枢崛起,顾悟尘心里想着这时候重开牢城阻力最小。

顾悟尘倒不是简单乐观的人物,又知道江宁这些守陵官的为人原则实在有限得很,他们更多时间是跟燕京中枢闹别扭。昔时中枢反对,他们就一直不断的奏请,说不定中枢赞同,他们就会掉转枪头反对了。顾悟尘觉得在他重提牢城之议前,就要做足准备,毕竟暂时还不具备重开牢城的条件。

江东按察使司城中大牢,依托江宁府兵马司及江宁守备军的守备兵力,纯粹的守备狱卒只有六十人;江岛大牢独悬城外,又位于江匪湖寇往来自如的朝天荡水域之中,为保障江岛大牢安全,那里就驻扎的狱卒比城中要多一倍。

由于江东郡有相当一部分的囚犯分散关押在各府县大牢,只有那些判处三年以上、五年以下徒刑又无钱赎罪的囚犯才解押到江岛大牢集中关押(江宁以外府县的囚犯为了避免离乡关押,即使家中贫困,也会极力用钱赎罪降到三年以下),种种情况,致使整个江东郡关押到江岛大牢的囚犯不足百人。

正因为关押囚犯人数有限,岛上积存物资自然也有限,加上狱卒守备力量充足,虽有江匪水寇过境,绝大多数不会主动骚扰岛上。

一旦重开牢城,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重开牢城后,江东郡所有判处流刑的重罪囚犯都要集中到江岛牢城来,甚至那些个已经流外边疆的囚犯也会通过种种门路转监到牢城来。江岛牢城的在押囚犯会很快超过千人,岛上的储备物资会大增,对江匪水寇的吸引力就大增。再一个就是给判处流刑的重案犯显然要比给判处坐监徒刑的轻微案犯更难管理,甚至很多人就是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或山贼水匪的头领,内外勾结的囚犯逃狱事件就会层出不多。

如此一来,仅凭江岛大牢现在的守备力量就会显得很薄弱,甚至可以说漏洞百出。特别是在江宁众人抱着看好戏心态时,顾悟尘就不能指望驻扎在城外的江宁守备军会及时提供救援。

江宁想看自己好戏的官员太多了,一旦自己奏请中枢重开牢城,结果致使大量流刑重犯逃离或者招来群寇袭狱,顾悟尘心想那时他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就不错了,不用奢谈什么革故鼎新了。

奏请中枢重开牢城是一件需要异常谨慎的事情,没有万全把握之前,顾悟尘是不会拿自己前程冒险了,但是林缚提出要去江岛大牢当这个司狱官,他的心思又活泛起来,林缚要是真有能耐,说不定就能让重开牢城的条件具备起来。

*****************

听林缚说只凭三五百精锐就能将江岛大牢以及金川河口守得固若金汤,杨释站在一旁有些不屑,顾悟尘却饶有兴趣的跟林缚讨论起来。

“按察使司是文臣衙司,虽仍有少量的直辖武力,也许只有官员身边的护卫武卒能称得上精锐,缉捕匪盗一般都要依赖地方上的府军或乡兵乡勇,狱卒的武力就更不值得信任了,”顾悟尘说道,“你说凭借三五百精锐就能将江岛大牢守得固若金汤,但是我也没有办法调三五百精锐给你……”

“林缚倒是略知练兵之法,”林缚知道顾悟尘的意思,他心里就只想要练兵的名额,“林缚可代大人前往东阳府募集子弟兵充当守狱武卒。”

虽说提督府所辖的镇军是大越朝军事力量的主体,但是本朝一直都有以文驭武的传统倾向,在镇军体系之外,屡屡有文臣直接治兵的先例,像东阳府知府沈戎直接对治下的兵马司所辖府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就是朝廷默许的行为,这大概也是朝廷对文臣更加信任的缘故。林缚提议到东阳府募集家乡兵,顾悟尘也没有觉得特别的诧异,至少在他听来,林缚是没有什么私心的。

在江宁,顾悟尘是当然的东阳乡党领袖,林缚募集来的东阳兵勇又将直接纳入按察使司辖内管制,这三五百精锐可以说是他顾悟尘的私兵。

顾悟尘倒不是有别的野心,但是想着日后手里有三五百家乡兵,总要方便些,他说道:“这些不忙说,你先谈谈你的练兵之法……”要是可以,他日后会让杨朴、马朝或者杨释直接统领这三五百家乡兵去江岛大牢当守狱兵,但是杨朴三人都没有功名在身,武官的品阶又太低了些,再说他觉得林缚还是值得信任的。

“苏侯《武学七经注》集先人军事之大成,”林缚眼睛看着顾悟尘手边的那几本书说道,“林缚得幸读几篇残章,对卒伍之法略有所悟……”便将这段时间来跟周普推敲的一些卒伍、治兵、用兵之法细细的跟顾悟尘说来。

自古文人都有纸上谈兵的嗜好,也有提缰纵马平天下的幻想,顾悟尘也不例外。例外的是他流军十载,比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对卒伍治兵之法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与更深入的认识,这也是他引以为自豪的地方。他原先以为林缚对兵法在大略处有些了解跟感悟,却没有想到林缚真正精通的还是小规模营伍的治兵、练兵之术,这些细处认知恰恰是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最缺乏的。林缚说来头头是道,令在流军近十载的顾悟尘闻之动容,杨朴、马朝过来催促他去衙门坐堂,只是他跟林缚谈得兴起,便让杨朴与杨释替他去衙门守着有事快马回来禀报便是。

顾悟尘叹道:“我还是建议你去燕京一行,你拿我书信去燕京,只要汤公与张相认可你的才华,即使乡试不得意,你仍不用担心在燕京没有出路……”

林缚笑了笑,说道:“林缚更愿在江宁辅佐大人……”

“只用你为司狱,你不觉得委屈?”顾悟尘问道,他心里也未曾不希望林缚留下来助他,他在江宁太缺乏得心应手的助手了。在他看来,用林缚治江岛大牢,重开牢城就大有希望。能成功的重开牢城并维持下去,就是本朝刑名的一次重大革新。

“林缚想做这司狱,还存有一分私心。”林缚说道。

“哦?”顾悟尘看着林缚。

“林缚有意在金川河口建一货栈……”林缚说道。

此时不说,日后在金川河口建货栈来,顾悟尘也能一眼看出其中的明堂来,与其到时让顾悟尘觉得生分,还不如此时就坦诚相告。

“呵呵,”顾悟尘对林缚的坦诚相告很满意,再说他顾家在集云社有银股,要是一点都不允许林缚兼顾私事,他家以后又怎么好意思从集云社拿股子钱,笑着说道,“虽说文臣均以大公无私为典范,但是真正大公无私者只是戏文里所唱,生平未有见,你只是要记住莫要因私废公就行。”

“林缚谨记大人的教诲。”林缚说道。

“嗯,募集武卒之事急不得,倒是这司狱之职探囊取之,你这两天便等我消息,”顾悟尘也自然满满的说道,“你去治狱,诸多事情也需抽丝剥茧缓缓图之。你有满腹才华,又一心为朝廷效力,不用担心前程,董原不也是举子出身?”

“谢大人提拔。”林缚站起来朝顾悟尘揖礼道。

顾悟尘留林缚一起用午餐,用过午餐,顾悟尘去衙门坐堂,林缚与周普返回集云居。林缚没想到说服顾悟尘让他担任江岛大牢任司狱一职会这么顺利,细想起来,也能猜到顾悟尘有意将江岛牢城当成他在江宁大刀阔斧进行革故鼎新的第一步棋。

林缚不知道病入膏肓的大越朝还能维持多久,却知道顾悟尘想对当下的官僚体制革故鼎新是何等的艰难,他与周普回到集云居,牵马进了院子,钱小五说有访客在等候,林缚探头一看,却是钱小五的老债主、西城放印子钱的陈赖五涎脸站在院子里。

第四十八章 治狱(三)第84章 尽歼第48章 信传浙南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12章 议兵第82章 形势紧迫第64章 赠人利刃第32章 饵中饵第50章 彭城郡公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袭上林里(二)第14章 东行出海第61章 党同伐异第77章 吴党裂痕第26章 粮食第78章 回崇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9章 大溃第37章 迁族第95章 左右为难第75章 新仇旧恨第88章 故人相见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十九章 车藏银妆刀第四十三章 劈击实习录第31章 疑形第107章 海攻第42章 伏火弩第21章 断粮第67章 不嫁第5章 狗官第95章 左右为难第94章 围困南阳第159章 暗渡陈仓第11章 肘腋生变第86章 残局碎梦第90章 封河之计第二十二章 顾氏家人(一)第18章 备战(一)第30章 以缓待急第82章 形势紧迫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庭训之死(二)第135章 暴雨将倾第47章 攻城第62章 北还徐州第十九章 劫囚第82章 议降第66章 大动作第83章 兵临城下第19章 各怀心思第39章 战械第38章 入冬第二十四章 烈义家仆第18章 激将第30章 定策西沙岛第138章 东施效颦第124章 断尾第39章 特使驾临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7章 大寇于城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65章 山海漏防第64章 军功赏爵第六十五章 人以群分第五十三章 锐气初挫第76章 嵊泗诸岛第36章 历史总是重演第106章 顽固不化第75章 新仇旧恨第18章 弱国邦交第44章 齐头并进第六章 杀威风第141章 血溅末途第74章 夺岛第122章 浙南战事尾声第58章 欲拒还迎第九十章 分赃(一)第一百零九章 冰释(一)第48章 雨中欢情第77章 前哨第五十四章 只手遮天楔子第133章 惊弓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50章 北伐疑云第84章 廷争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十九章 车藏银妆刀第143章 乐极生悲第18章 激将第38章 勤王之议第26章 残部第九十二章 分赃(三)第三十一章 论功待赏第127章 俘兵第8章 不能打第31章 城子岭第93章 大婚之夜第168章 太湖盗
第四十八章 治狱(三)第84章 尽歼第48章 信传浙南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12章 议兵第82章 形势紧迫第64章 赠人利刃第32章 饵中饵第50章 彭城郡公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袭上林里(二)第14章 东行出海第61章 党同伐异第77章 吴党裂痕第26章 粮食第78章 回崇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9章 大溃第37章 迁族第95章 左右为难第75章 新仇旧恨第88章 故人相见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十九章 车藏银妆刀第四十三章 劈击实习录第31章 疑形第107章 海攻第42章 伏火弩第21章 断粮第67章 不嫁第5章 狗官第95章 左右为难第94章 围困南阳第159章 暗渡陈仓第11章 肘腋生变第86章 残局碎梦第90章 封河之计第二十二章 顾氏家人(一)第18章 备战(一)第30章 以缓待急第82章 形势紧迫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庭训之死(二)第135章 暴雨将倾第47章 攻城第62章 北还徐州第十九章 劫囚第82章 议降第66章 大动作第83章 兵临城下第19章 各怀心思第39章 战械第38章 入冬第二十四章 烈义家仆第18章 激将第30章 定策西沙岛第138章 东施效颦第124章 断尾第39章 特使驾临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7章 大寇于城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65章 山海漏防第64章 军功赏爵第六十五章 人以群分第五十三章 锐气初挫第76章 嵊泗诸岛第36章 历史总是重演第106章 顽固不化第75章 新仇旧恨第18章 弱国邦交第44章 齐头并进第六章 杀威风第141章 血溅末途第74章 夺岛第122章 浙南战事尾声第58章 欲拒还迎第九十章 分赃(一)第一百零九章 冰释(一)第48章 雨中欢情第77章 前哨第五十四章 只手遮天楔子第133章 惊弓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50章 北伐疑云第84章 廷争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十九章 车藏银妆刀第143章 乐极生悲第18章 激将第38章 勤王之议第26章 残部第九十二章 分赃(三)第三十一章 论功待赏第127章 俘兵第8章 不能打第31章 城子岭第93章 大婚之夜第168章 太湖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