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帝心

六月江宁如蒸笼,拿大木盆盛放窖藏的冰块,寝殿里倒也清凉,人心里的闷热却是难解,刘直得了赐座,坐在张晏的下首,小心翼翼的听着皇上将他跟张晏找来发牢骚。

“朕看中的人,难道当个副帅的资格都没有吗?”永兴帝紫金冠下的脸色沉如紫枣,说话时颔下短髭微微颤着,可见他内心对庙堂之上的沉默十分不满,“诸权皆集于御营司,六部有其名而无其实,终是有其利也有其弊。”

“皇上所虑甚是,不过诸相或许也有他们的想法……”张晏模棱两可的说道。

宁王在江宁登基时,江宁六部本就徒有虚名,还不能承担起力挽狂澜、重整乾坤的重任。为应付当时混乱之极的形势,在政事堂之外设立御营司,并下设军领司,掌握天下兵马、钱粮,御营司诸使,由诸相兼任。

这一举措,较好的应付了最初两年的混乱局面,但也实际使得朝野的兵权、政权、财权,都集中在诸相手里,六部给架空。

这也使得永兴帝有什么谕旨都必须通过诸相,而下面的官员有什么奏章,也都必须要通过诸相才能转呈御前。

当然有什么奏章,诸相认为是不应该给皇上看到的,自然会直接抽选搁置不议;或者宫里发下来的什么谕旨是不合规矩的,就会谏回——相位之重,是立朝开国以来所未见。

虽说御营司设立以来,还没有明显的弊端露出来,但在新建寝殿等事上,屡屡给陈西言等人驳回来,要说皇上心里没有怨言,刘直心里也不信。

便是这回,谢朝忠领兵之事,江宁城里沸沸腾腾的议论了大半个月,偏偏庙堂之上毫无动静,掰开手指头想,也知道是陈西言有心压制所致。

刘直琢磨不透张晏的心思,也不好在张晏面前妄言,顺着皇上的语气,说道:“每听奉安伯议兵事,都觉得甚有道理,或许是微臣不识兵事的缘故,一句话都驳不得,想来当个副帅是绰绰有余的……”

谢朝忠爵封奉安伯。

刘直的话,叫永兴帝心情舒坦一些,挥手说道:“你们下去吧,兹体事大,终不是三言两语能决定的……”

张晏、刘直叩安离开寝殿,拾阶而下,张晏问刘直:“刘大人,你以为谢朝忠真甘心屈在岳冷秋之下当个副手?”

刘直当然晓得谢朝忠不会甘心给岳冷秋当副手的,但皇上的口气已经渐缓,也无意一下子就让谢朝忠独立统兵,总是有个台阶可下。

“皇上的心思,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我们做下臣的,就要替君上解忧,”刘直说道,“我就不明白了,谢朝忠领兵出征,到底有什么不好的?”

“按说淮东反对的,我们就应该支持,”张晏轻叹一口气,说道:“不过,董原也反对谢朝忠领兵的——如今林缚、董原、岳冷秋都反对谢朝忠领兵,这事就由不得不慎重考虑!”

董原去年放弃杭湖军的兵权,主动向吴党示好,不仅赢得陈西言等吴党大佬的信任,张晏也将压制淮东的希望寄在董原身上。

年初时,要没有张晏暗中默许,维扬盐商焉可能大规模的支持董原在淮西立足?长期身居两淮盐铁使的张晏,他对维扬盐商的影响力,是沈戎、丁知儒所不能比的。

“董原也不会没有私心!”刘直跟董原没有什么交情,说话自然不留情面,董原在淮西将两万御营军解散编为屯卒,已经惹得满城怨言了,在刘直看来,他这时候支持谢朝忠领御营军出征,无疑是打自家脸。

至于淮东、岳冷秋反对谢朝忠领兵的用心,用脚趾头想想都能明白。

刘直当然不会故意跟淮东唱反调,但皇上的心思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他们做臣子要是不懂应承,指不定日后给随便找个借口,就给踢到一边去了——不比在外领兵的那些帅臣,皇上轻易动不得,他们这些廷臣、内臣,要是讨不得皇上的欢心,那位子就岌岌可危了。

张晏也是轻叹,说道:“下面要是再没有官员将这事提出来,看皇上的意思,后天的廷议,他自己也会迫不及待的提出来,你我且观之……”

“那不是各自颜面上都难看得很?”刘直问道。

“唉!”张晏轻叹一声,要是事情演变成皇上与诸相之间的直接对立,这事就要棘手得多,想事情拖过去已经不可能了。

****************

两日时间转逝如水,又到庆云殿廷议之时,太阳初升之时,群臣就照着班序由陈西言领着,走进大殿之中。

殿卫执仪刀峙立殿上,镏金龙椅还空无一人,廷臣站在殿下窃窃私语,刘直打量班序之中的陈西言、程余谦、余心源、谢朝忠等人,与其他人窃窃私语不同,他四人都手捧腹前,更多的时候是打量地上云纹的磨石,叫人看不透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这两天,皇上频频召陈西言、程余谦、余心源、谢朝忠等人进宫议事,就刘直所了解的情况,在谢朝忠出兵一事上,便是一向表现都很软骨头的程余谦都没有在皇上面前妥协。

刘直心想:要是皇上今天一定要议谢朝忠领兵之事,陈西言、程余谦他们会如何应对,称病摞挑子?

陈西言要摞挑子,御营军出征的钱粮都凑不起来,谢朝忠领兵出征之事,自然也不了了之了,但皇上与陈西言撕破脸,这以后朝堂的体面还怎么维持下去?

看着陈西言苍老的脸绷如紧弦,想必也在考虑种种后果吧?

再看林续文,脸沉如水,忧心忡忡,刘直心想:他心里在想什么,难道也不看好今天的廷议?

“皇上驾到!”殿卫高声喝诺,殿下群臣立时停下私语。

永兴帝压住心里的烦躁,居高而坐,看着殿下的群臣,说道:“众卿平身,今日有何事奏议,速速奏来?”

刘直听皇上的语气很没有耐心,暗道:难道皇上妥协了?与张晏对视了一眼,心想如此最好,真要闹得不可开交,还不知道局面怎么收拾呢!

“臣有本启奏!”户部尚书王学善排开众人,走到殿当中。

“王爱卿有何事启奏?”永兴帝问道,眼睛里也是疑惑。

所谓廷议,都是政事堂诸相不能裁决的军政之事,才要拿到庙堂之上公开讨论。殿上要议什么事情,实际上政事堂事先都会列好,王学善的启奏显然是在计划之外。

不要说永兴帝疑惑了,陈西言等人都甚是疑惑,猜不透王学善有什么事情非要绕过政事堂,直接在庙堂之前提出来——王学善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政事堂的挑衅,但陈西言也不能阻止王学善发言。

王学善也不看旁人,径直说道:“秋后用兵之事,诸人讨论已多,除淮东之外,岳冷秋秋后在江州同时对豫章用兵,也成定议。微臣对此也无异议,但要秋后一劳永逸的剿灭浙闽叛兵,仅淮东、江州两线用兵,微臣以为犹嫌不够……”

王学善此言一出,便如石落湖中,顿时激起一圈圈的涟漪。殿下群臣纷纷窃窃私语起来,都没有料到会是王学善直接将窗户纸捅破。

谢朝忠领兵之事,陈西言、林续文、左承幕三人是强烈反对,程余谦、王添、张晏三人是沉默以对,刘直模棱两可,余心源倒是支持,可惜他在军政之上的声音很微——即使永兴帝真有心坚持谢朝忠领兵出征,面对这样的局面,也只能颓然放弃。

谁也没有想到王学善会异军突起,永兴帝也顿时亢奋起来。

王学善可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人物,在迁都之前,他就长期担任江宁府尹,与顾悟尘、程余谦、王添、余心源等人并列。

迁都江宁之后,吏部尚书由陈西言兼任,兵部给架空,没有事权,王学善执掌仅次于吏部的户部,是庙堂之上的实权派人物。

刘直心里也是十分的疑惑,支持谢朝忠出兵,对王学善而言,没有太大的好处。即使在这桩事上能讨得皇上的欢心,但陈西言等人强烈反对,这桩事犹不可行,最终只闹得跟陈西言翻脸。

只要陈西言一日不离开庙堂,王学善跟陈西言闹翻有什么好处?即使将陈西言斗垮,也轮不到王学善进政事堂。

相比较之下,王学善保持沉默,虽说没有什么好处,但也不会有什么坏处啊!

如今庙堂之上,陈西言异常的强势,而皇上在许多事情上又离不开陈西言,而淮东的态度也很明确。比起得罪陈西言来说,刘直更不相得罪淮东,即使明白皇上的心思,今天也没有当出头椽子的想法,没想到王学善会跳出来。

陈西言等人脸上都是又惊又疑。

殿下群臣脸上什么表情都有,永兴帝立时提起兴趣,前倾着身子,看向王学善,说道:“王爱卿,你有什么想法,请畅所欲言!”

“如今浙闽叛军兵马主要集中在两头,而在浙西兵力孱弱——御营司所提出的秋后用兵策上,仅用邓愈所部牵制浙西敌兵,依微臣所见,太过保守了,”王学善有准备而来,侃侃而言道,“一旦淮东、江州对闽东、豫章用兵不能速战速决,欲秋后一战解决浙闽叛军的想法,就会落到空处。南面的局势得不到根本性的改观,又谈何收复燕蓟故土?依微臣拙见,朝廷若能加强徽南,从徽南出兵浙西,就能打在浙闽叛军的薄弱处;即使迫使浙闽叛军从别处抽兵补充浙西,也能减免闽东、豫章所受阻力——微臣实不知,此等上策,庙堂之上,为何从无议论?”

第九十章 分赃(一)第51章 江西形势第51章 江西形势第16章 粮荒第79章 战前第1章 儿女情长第31章 疑形第40章 岌岌可危第122章 浙南战事尾声第33章 迷离第17章 使臣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8章 不能打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书第七十八章 风云渐涌第97章 晋安攻守第六十三章 伤亡第61章 密投第56章 飞熊之死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银(三)第56章 见疑第17章 准备第71章 野心第23章 银子第13章 兵援第115章 腹心之策第77章 孤臣忠烈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风第74章 大战将临第116章 斩将第21章 子嗣第63章 分合之道第41章 请君先渡淮第23章 客访深山第48章 花亭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十一章 獠牙狰狞第62章 反击第七章 家奴也是富贵途第4章 内府第10章 迎娶第31章 风向变了第166章 杀身灭族第141章 北风第18章 激将第1章 济南城外第130章 驱狼为虎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32章 风月龙藏浦第121章 勇战第28章 援助第十二章 失败的行刺第77章 东海攻略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2章 新学第123章 夜雨琐事第5章 治盐第33章 白鸟砦反击第99章 进逼围塞第80章 溪为山径第33章 有无野心第42章 伏火弩第48章 雨中欢情第36章 捉虏赏刀第48章 暗夜秘情第136章 选择第65章 赈灾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37章 困兽第61章 特旨之危第33章 迷离第89章 劝进(一)第5章 幕僚第113章 廷争第93章 老妖婆第61章 特旨之危第36章 歪理邪言第124章 断尾第16章 棋盘落子第10章 入瓮第一百三十八章 时局糜烂(二)第64章 说刀第41章 请君先渡淮第34章 耐心第35章 顾氏第56章 迁族第38章 纵虎归山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82章 形势紧迫第七十四章 东市无赖第105章 抢滩大横岛第39章 虚实相机第57章 京畿密斗第68章 乡兵自雄第93章 老妖婆第3章 江宁风潮(三)第4章 分歧第34章 秘仓第43章 泄水
第九十章 分赃(一)第51章 江西形势第51章 江西形势第16章 粮荒第79章 战前第1章 儿女情长第31章 疑形第40章 岌岌可危第122章 浙南战事尾声第33章 迷离第17章 使臣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8章 不能打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书第七十八章 风云渐涌第97章 晋安攻守第六十三章 伤亡第61章 密投第56章 飞熊之死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银(三)第56章 见疑第17章 准备第71章 野心第23章 银子第13章 兵援第115章 腹心之策第77章 孤臣忠烈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风第74章 大战将临第116章 斩将第21章 子嗣第63章 分合之道第41章 请君先渡淮第23章 客访深山第48章 花亭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十一章 獠牙狰狞第62章 反击第七章 家奴也是富贵途第4章 内府第10章 迎娶第31章 风向变了第166章 杀身灭族第141章 北风第18章 激将第1章 济南城外第130章 驱狼为虎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32章 风月龙藏浦第121章 勇战第28章 援助第十二章 失败的行刺第77章 东海攻略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2章 新学第123章 夜雨琐事第5章 治盐第33章 白鸟砦反击第99章 进逼围塞第80章 溪为山径第33章 有无野心第42章 伏火弩第48章 雨中欢情第36章 捉虏赏刀第48章 暗夜秘情第136章 选择第65章 赈灾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37章 困兽第61章 特旨之危第33章 迷离第89章 劝进(一)第5章 幕僚第113章 廷争第93章 老妖婆第61章 特旨之危第36章 歪理邪言第124章 断尾第16章 棋盘落子第10章 入瓮第一百三十八章 时局糜烂(二)第64章 说刀第41章 请君先渡淮第34章 耐心第35章 顾氏第56章 迁族第38章 纵虎归山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82章 形势紧迫第七十四章 东市无赖第105章 抢滩大横岛第39章 虚实相机第57章 京畿密斗第68章 乡兵自雄第93章 老妖婆第3章 江宁风潮(三)第4章 分歧第34章 秘仓第43章 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