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叔侄夜话

杭州夜雪,夹有雨声,华堂之下,明烛高照,仆役、侍女都给遣下堂去,在外面侍候,陈明辙、陈华文叔侄二人对案而坐。

陈明辙席地而坐,满脸苦涩,抬头看到二叔陈华文两鬓夹有霜发,说道:“二叔两鬓都生华发了……”

陈华文勉强一笑,说道:“前年就有了,我长白发还属正常;你看看你,都还没满三十呢,两鬓的白发可不见得比我要少。”

陈明辙苦笑一下,这两年于国于家发生这么多事情,劳心劳体,由不得人半分悠闲,哪里还能计较长白发之事?问道:“孟义山那边当真是来不及救了?”

“奢家在宁国的五六万兵马都涌了出来,这架式确是要赶在淮东兵马北上之前,将孟义山吞掉,”陈华文说道,“领兵这些年来,我也算能知道一些道理。奢家的老巢都给淮东端掉了,换作别人,人心跟士气早就垮掉了,但是浙闽军在大青溪、昱岭关、徽州接连获捷,硬是将人心跟士气聚拢起来而不散掉,这也就是所谓的哀兵吧!哀兵必胜,但哀兵不可长持,奢家必然要在这股气泄掉之前,在江宁或在江州取得大的突破——奢家穷凶极恶,卯足了一口气不泄,是在搏命啊。淮东兵马似快还缓,岳冷秋又何尝不是如此?江州军十四日就进入池州境内,但今日又行到哪里?说到底都不愿去硬碰搏命的浙闽军,偏偏孟义山撞了上去!”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江宁势危,杭湖军由朝廷供养,焉能退缩不前?”陈明辙知道说这样的话有些意气了,但从萧山回来就有一股气郁积在心里,不说不爽快。

“话是这么说不假,孟义山是有些贪心,但他没有异志,对皇上也是忠心。这个,其他人不清楚,你跟我是清楚的,但奈何江宁城里一些人将杭湖军当成外兵来防备!”陈华文说道。

陈明辙心里发苦,听二叔的意思,也是判断孟义山坚持不到淮东援兵赶到。

陈华文继续说道:“谢朝忠去徽州之前,形势多好?徽州既败,杭湖军若能入江宁协防,江州兵与淮东兵马从两翼徐徐接近,形势也不会一泄千里。我眼下就担心孟义山要在溧阳给打溃,而江州兵与淮东兵马又不能及时进入江宁外围,江宁能不能守得住?”

“二叔留守杭州,是不是一开始就有所忧虑?”陈明辙问道。

陈华文说道:“这些年来,淮东崛起就在眼前,淮东在谢朝忠去徽州之前,就指出种种弊端,皇上充耳不闻,我能视如无睹吗?”

陈明辙说道:“我终于能明白,父亲为何能放心将海虞子弟交给二叔了。”

“我只是胆小一些、务实了一些,并无他长,论文章、才华远不及明辙你啊,”陈华文长叹道,“我想陈相也是见淮东有所预而无所备,才不敢急着调淮东在海陵的兵马进江宁的。”

陈明辙默然无语,淮东若真对今日之形势有所预料,却不做什么防备,心思就不难揣测了。世人却无法指责淮东,一步步好棋给皇上一手下臭,这笔烂帐总不能算到淮东的头上,但是淮东的算计之深,总叫人后背生寒。

“淮东会废帝吗?”陈明辙无意识的压低声音问出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陈华文摇了摇头,说道:“江宁城若能守住,有陈相在,岳冷秋的江州军也能及时进入江宁外围,情况不至于那么糟糕。皇上虽说下了几手臭棋,但也没有失德到天怒人怨,淮东还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废立的事情。至少在岳冷秋、董原之前,淮东会有所妥协,日后朝堂之上还有好戏可看;倘若江宁城不守……”

陈明辙点了点头,心情很沉重。

江宁城不守,皇上要么与城共亡,要么弃城而逃。

作为失都之帝、失国之相,剩下的御营军必然也会伤亡惨重,淮东即便不兴废立,皇上跟陈相也将失去话语权,朝政自然只能由淮东来把持。

当然,淮东要把持朝政,还有些因素要摆平,比如杭湖军的残余兵马,比如岳冷秋,比如淮西董原,比如荆湖胡文穆。

孟义山所部要是在溧阳大败,杭湖军残部就以陈氏为首的海虞军及粟品孝的白淖水军为主,总兵力也就一万五千多人,特别是打桐庐时,粟品孝所部水军减损甚重。

想到这里,陈明辙又说道:“粟品孝那边,淮东也应该派人去联络了吧?”

陈华文点点头,说道:“林缚既然都在你面前说这么重的话,粟品孝那边怕是已有默契了……林缚到萧山已有八天了,不可能一直都处置大军开拔的事情。”

粟品孝原是太湖水寨势力首领,最终太湖水寨势力能形成白淖军并于崇观十一年融入海虞军,陈相支持是一方面,但林缚也功不可没——陈明辙对这里面的情形是一清二楚的。

吴党与白淖军虽然都扎根于吴地,但还是有所区别。

白淖军主要来自于底层,吴党则是吴地乡绅势力的代表,要说对白淖军的影响,也许淮东要更深一些。

除了林缚早年在太湖区域的活动,包括暨阳血战,使得林缚本人在太湖沿岸诸县都有很高的威望外,其后林缚在崇州大搞建设,从太湖沿岸诸县购入大量的物资,主要就是通过集云社以及跟白淖军相关的水寨进行。

粟品孝与白淖水军诸多将领都出身草莽,对朝廷的忠诚,不比士绅。而且这些年来,朝廷跟淮东的表现,也许江宁城里的达官贵人坐井观天,粟品孝及白淖水军的将领,应该清楚得有如自家饮水入肚一般。

陈明辙心想:二叔说粟品孝跟淮东有所默契,怕也只是将情形往轻里考虑。

如今粟品孝率白淖水军残存兵力进入太湖,说是协同孟义山作战,但孟义山奉命西进溧阳之后,粟品孝的水军也还留在太湖里。要是粟品孝已经跟淮东形成默契,淮东又派兵马去接管长兴县的防务,也说意味着太湖实际上已经给淮东控制在手里了。

要说淮东对白淖水军的影响极深,陈家又何尝能摆脱淮东的影响?

江宁这两年多来,要维持数十万军队、成千上万官吏及内廷的供养,不断对平江等府加征重赋。平江虽然富庶,但民众也不堪重负。也不是没有闹出民乱,但跟以往环太湖沿县仅有宁海军一镇不足万余兵马不同,杭湖军最盛时有六万兵力,民乱刚起头都能及时扑灭,所以都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来。

孟义山要是在溧阳给灭,杭湖军也将衰弱到极点,即使淮东没有野心,仅靠杭湖军残余兵力,还有没有能力压制环太湖诸县那即将沸腾的民愤?

早年淮东通过“生丝折米”贸易,就将海虞军的军粮供应绑到淮东的身上。浙北制置使司改编御前杭湖军之后,杭湖军的钱粮由军领司统一支度,才算摆脱淮东的控制。然而战乱仍频,生丝在江淮地区的价格持续下挫,利润高的海外生丝贸易又牢牢的控制在淮东手里,陈家虽然拥有二千余顷桑园,但日子极不好过。

以往一亩桑园的收成,堪抵两亩、三亩粮田,平江也因此能富甲天下。

如今一亩桑园的收成,远比不上一亩粮田,但在一亩桑园上投入的劳力,要比种稻麦为多,而江南米价一个劲的上涨。海虞县愈十万桑农、织工,再加入大量的躲避战难的流民,已经成为一柄悬在头顶、随时都可能落下的利刃。

这个危机要是求助淮东,好解决得很,一是淮东往海虞等地大量输入粮食,抑制米价,一是淮东提高对海虞等地的生丝及其他织品的收购价格,或者淮东将海外生丝贸易放开一个口子让平江府的生丝、丝绸商参与进去。

宁鲁之争后,与海虞仅隔东江的虞东置县划入淮东治辖,王成服任知县,修堤垦田,虞东粮田从四十余万亩,猛增到上百万亩。仅虞东县增产的粮食拨入平江,就能极大缓解平江府的粮食危机。

平江府是吴党的最重要根基之地,淮东有什么理由替陈家解除危机?

陈明辙心里真是痛苦,当年就应该早下决心毁桑种粮的,也就不会像今天这般被动。

要是将林缚今日在萧山所说的那番话理解为最后通谍,陈家不屈服,淮东很可能会用手段加剧平江府眼下所面临的危机。一旦环太湖沿岸卷起大范围的民乱,而杭湖军无力镇压,也就无法阻止淮东兵马公开进入了。

陈明辙神色痛苦,叫他背叛陈西言,心头是万万不甘。

陈华文叹道:“陈相殚精竭虑,用董原出镇淮西、用岳冷秋出镇江州,本是一盘好棋,奈何陈相的苦心仍给皇上视为心存异志,才造成今日之糟糕局面,又能怨得了谁?”

“我……”陈明辙心里苦不堪言。

“你回嘉兴吧;林缚后天要来杭州,我率一部兵马随同去援江宁,富阳那边就请淮东军协守……”陈华文说道。

陈华文率军随行,也是就表示共进退的意思,但也不会急于表态。若是孟义山在溧阳守住了,抑或岳冷秋先一步进入江宁城,陈氏还是有其他选择的。

陈明辙颓然点头,什么话都不想再说。

第80章 王成服第110章 疑踪说叛第124章 冷月如眉说骨肉第81章 渡河第49章 奢家变数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48章 暗夜秘情第24章 行刺之谋第六十一章 袭营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40章 封官赏爵第146章 奔丧议事(二)第十九章 车藏银妆刀第70章 意外相逢第70章 艳若桃花第46章 缓兵之计第60章 偏师奇袭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68章 战争阴云第60章 分赃扩军第19章 盐银保粮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59章 原是姐妹第99章 大势第55章 战事稍息第141章 血溅末途第40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零九章 冰释(一)第74章 淮东军制第57章 自荐为妾第7章 相逢一笑第30章 重游清江浦第111章 山雨欲来第5章 挖墙脚第6章 搏兔第151章 新格局第139章 铁松溪大捷第二章 江宁途中(二)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五十五章 夹藏私带第98章 意在鹤城第51章 散弹杀人马第58章 还乡第14章 激将第73章 筹划第53章 约期良辰第20章 调虎离山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153章 人心向背第48章 花亭第77章 吴党裂痕第30章 没有良机第120章 兵户总册第九十一章 分赃(二)第48章 暗夜秘情第27章 结营第一百二十八章 骆阳湖水战(二)第52章 胡子叔叔第141章 血溅末途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谁来计(二)第116章 斩将第二十五章 纸上谈兵(一)第27章 西线告急第75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风情(一)第109章 兵败长山岛第12章 津海号第54章 庵堂惊情第19章 巡政谈马战第27章 西线告急第142章 血溅五尺第67章 北地第九章 随扈第9章 计当缓行第20章 拉拢第20章 巡政之口户第一百二十八章 骆阳湖水战(二)第36章 对垒第十七章 流马寇第53章 夜雨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72章 海上接战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31章 求援第47章 父子谈险谋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54章 庵堂惊情第20章 二月崇州第102章 敌踪又现第十三章 楚党新贵第56章 态度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35章 百般相思第74章 淮东军制第137章 配刃第22章 月色交心第76章 药材贸易第71章 俘将
第80章 王成服第110章 疑踪说叛第124章 冷月如眉说骨肉第81章 渡河第49章 奢家变数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48章 暗夜秘情第24章 行刺之谋第六十一章 袭营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40章 封官赏爵第146章 奔丧议事(二)第十九章 车藏银妆刀第70章 意外相逢第70章 艳若桃花第46章 缓兵之计第60章 偏师奇袭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68章 战争阴云第60章 分赃扩军第19章 盐银保粮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59章 原是姐妹第99章 大势第55章 战事稍息第141章 血溅末途第40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零九章 冰释(一)第74章 淮东军制第57章 自荐为妾第7章 相逢一笑第30章 重游清江浦第111章 山雨欲来第5章 挖墙脚第6章 搏兔第151章 新格局第139章 铁松溪大捷第二章 江宁途中(二)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五十五章 夹藏私带第98章 意在鹤城第51章 散弹杀人马第58章 还乡第14章 激将第73章 筹划第53章 约期良辰第20章 调虎离山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153章 人心向背第48章 花亭第77章 吴党裂痕第30章 没有良机第120章 兵户总册第九十一章 分赃(二)第48章 暗夜秘情第27章 结营第一百二十八章 骆阳湖水战(二)第52章 胡子叔叔第141章 血溅末途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谁来计(二)第116章 斩将第二十五章 纸上谈兵(一)第27章 西线告急第75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风情(一)第109章 兵败长山岛第12章 津海号第54章 庵堂惊情第19章 巡政谈马战第27章 西线告急第142章 血溅五尺第67章 北地第九章 随扈第9章 计当缓行第20章 拉拢第20章 巡政之口户第一百二十八章 骆阳湖水战(二)第36章 对垒第十七章 流马寇第53章 夜雨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72章 海上接战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31章 求援第47章 父子谈险谋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54章 庵堂惊情第20章 二月崇州第102章 敌踪又现第十三章 楚党新贵第56章 态度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35章 百般相思第74章 淮东军制第137章 配刃第22章 月色交心第76章 药材贸易第71章 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