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伏诛

铡刀落下,血泼溅出来,一颗须发给烧尽的硕大头颅滚落下来,刑场前围观的民众哗然叫好。唐士德等黄秉蒿旧时的心腹,此时也一并给押在刑场外观刑,看着血从颈口如泉涌出来,胆小的人当即吓得屎尿失禁。

黄秉蒿降奢率兵马进入袁州以来,袁州民众只受其害、不受其好,今日见他伏诛,又有几个袁州民众会不叫好?

刽子手将朱漆盘将黄秉蒿目的头颅盛起来,由一员监斩的小校托着呈到监斩的周知正面前,禀道:“首犯黄秉蒿受诛,请监斩官验看……”

周知正望着黄秉蒿睁目不闭的头颅,还有血淅沥流下来,他一个文官,何曾见过如此的血腥,当下就觉得有些目眩神昏。

周知正镇定心神,看过朱漆盘上的头颅,揭了一幅白布将其盖住,扬声说道:“黄秉蒿前遭降奢家,或可言为形势所迫。枢密使、崇国公仁德怀义,不究其罪,许其悔过自新,重新效力于朝廷。然而崇国公三番数次派人进袁州招降,许以高官厚禄,然黄秉蒿非但不能诚心受降,反而受奸小唆诱,心起贪欲,竟与燕虏媾和,妄起兵衅,以害赣地及朝廷。今崇国公奉天子令旨,专擅赣地军事,将黄秉蒿与其子尽诛;及唐士德诸奸小人,一并就戮,以匡国法……”

唐士德等黄秉蒿私吏幕僚,都给羁押在刑场边上,听到周知正最后一句话,晓得难逃一死,皆眼前一暗,有人吓得屁滚尿流,唯有唐士德还有些骨气,挣扎着要站起来疾声痛骂:“周知正,你卖主救荣,不得好死!”却给身后行刑军卒一棍子打断腿,哀嚎着给拖上刑场。

周知正看着给刽子手拖上刑场的唐士德等人,冷冷一笑,签令叫刽子手行刑。

差不多是到崇观十二年,江州才正式设制置使司,叫黄秉蒿得以正式执掌江州军政大权,使江州成为黄秉蒿一家之土,使江州兵马成为黄秉蒿一家之兵,不过江州官员亦有私吏与公吏之别。

所谓私吏,是受黄秉蒿举荐、提拔起来的官员、将领,像唐士德早期就为黄秉蒿的幕僚,自然就是黄秉蒿心腹中的心腹。江州设制置使司毕竟时间不长,黄秉蒿大权在握,也不能尽用私人。之前朝廷任命的官吏,留在江州始终有相当大的势力,是为“公吏”。他们跟黄秉蒿的利益有不一致的地方,还时常受到排斥。

在战前,袁州反对与支援招降的两派人马,差不多也是以这个为划分,真正参与黄秉蒿投燕密谋的,也多为黄秉蒿信任的私吏,其他人只是给胁裹其中。

战后林缚要对袁州官员及将领进行清算,自然也是以这个为最重要的区分;唐士德等黄秉蒿的心腹,又参与投燕密谋,随同黄秉蒿一起受缚后,自然要一起押赴刑场处斩。

十几颗人头落地,周知正也变得铁石心肠,待人头都悬挂到城门外示众去,才回行辕向林缚缴令去。

当然,周知正心里也有担忧,袁州军主力尽溃,但袁州、芦溪两城还没有降,就怕他们有鱼死网破之志。当然,在淮东精锐面前,拿下袁州、芦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周知正的家小都还在袁州城里,叫他放心不下。

淮东军昨天进入下袁之前,林缚就将黄秉蒿的长子推到军前处斩,叫周普挂起黄立章的头颅往下袁城而来,摆出不受降的强硬态度。

要是崇国公对袁州城、芦溪两城也是如此处置,周知正怕他在袁州城里的家小会给杀害。

周知正心思复杂的走进守备森严的行辕缴令,看到高宗庭正疾步从偏院走来,行礼道:“高大人……”

“哦,黄秉蒿等人已然伏诛了,城内民众如何看待此事?”高宗庭回了一礼,问及监斩的情况。

“黄秉蒿枉顾崇国公赦其兵罪的恩义,密谋降虏,妄起兵衅,伏诛是罪有应得,死不足惜;下袁城里的民众都齐声呼好,称赞枢密使为民除害。”周知正说道。

“呵呵,”高宗庭笑了笑,邀周知正同道往里走。

看到周知正随高宗庭进来,林缚笑道:“周公来得正好;袁州守将韦忠及录事参军周诚等人闭城拒溃兵入城,又将黄陈两人的亲族扣押下来,刚刚又派人来下袁请降,我打算麻烦周公代我去袁州走一趟……”

听得袁州的形势都在韦忠、周诚等人的控制之下,而林缚又有意受降,周知正松了一口气。

韦忠、周诚等人本就是主张接受招降的,故而受黄秉蒿排挤,留在袁州城里。到这时候,韦忠、周诚等人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要林缚不斩尽杀绝,他们投降倒是理所当然的。

周知正立即跪拜叩首道:“枢密使嘱咐,知正不觉劳累。”

林缚对吴敬泽说道:“我用周公权知袁州军,主持政事,你就暂时留在袁州辅佐周公,当个司寇参军。袁州城那边,也由你陪周公走一趟……”

司寇参军为录事参军的一种,早年由武将出任,到越朝后期才转为文吏,掌握捕盗司寇之事,常受通判官节制掌地方兵备。

荆襄势危,接下来林缚会将手里的兵马尽可能都往北线调,袁州这边根本不会留多少兵力驻防,那就最大限度的利用地方兵备。林缚用吴敬泽为司寇参军,自然是用他来掌袁州地方兵备。

周知正也明白这个道理,林缚能用他代待袁州知府一职,已经出乎他的意料,要是还妄图染指兵权,就有些不知死活了。

周知正说道:“知正有几名族中子弟,虽说顽劣不堪重用,但尚有血勇,甘为枢密使驱使,特地要我向枢密使请托,许他们录为淮东兵籍……”

周知正所说的族中子弟,是昨日随他助吴敬泽夺下袁东门迎周普进城的周其昌所部。

周其昌所部要算起义,又立下夺门大功,自然跟降兵俘卒不能一同视之——周其昌所部也就四五百人,但与周知正关系亲密,所以在战前轻易就给周知正拉拢归附淮东。

周知正为避嫌,主动要求将周其昌编入淮东军里,表示不染指兵权。

林缚微微一笑,摇头说道:“袁州这边形势一时难以安定下来,到处都是溃兵逃卒,陈子寿也没有捉住,你们在袁州没有信得过的人手也不成,信得过的人手太少也不成。周普说周其昌颇有将勇,那就叫他先委屈一下,权兼袁州城尉,助敬泽督管地方兵备。北上抗虏是建功立业,安靖地方也是建功立业,叫他们不要觉得太委屈才好……”林缚知道周知正是过虑了,倒也没有点破,只是直接将周其昌所部转编为袁州府兵,受吴敬泽节制。

林缚眼下最多考虑只会给吴敬泽在袁州留三五百精锐加上一些需要就地治疗的伤卒,但袁州形势还谈不上稳定,差不多有两万溃兵逃卒散于山野之间。

这些溃兵逃卒,有一部分人会缴械投降或直接返归故里,不会成为祸害,但能预料到必然也会有一部分人将钻进深山老林为匪为寇,祸害地方,需要地方兵进行清剿、整肃。

另外,袁州处赣湘之间,怎么也要对潭州张翰有所防备。仅仅给吴敬泽留三五百精锐远远不足以安靖地方,就需要另外补充地方兵备,眼下也只能从俘兵里招募壮勇。

用周其昌等人为将,一是周氏跟黄氏已经结成死仇,不怕他们剿匪不尽力,不怕他们会跟黄秉蒿的残余势力会有勾结,二是用周其昌补充地方兵备,也是为投附、投降的非黄秉蒿嫡系武将提供一些出路。

对于武将,淮东若不用他,硬是要将他们遣返回故乡,他们怎么可能安心务农?最终也是造成地方不安定。林缚要清洗的,只是袁州军里黄秉蒿的嫡系势力,其他官员、将领,只要投降,林缚还是要尽可能裁才录用。

周知正见林缚竟然任用周其昌为袁州城尉,心里感激,也不画蛇添足的多说,只说道:“就怕其昌这毛头小子辜负主公的信任……”

林缚哈哈一笑,说道:“有哪个人不是从毛头小子过来了……”

林缚当下签署委任周其昌及周修等人为袁州府军将校的告身,又从步营、骑营各调两百人给吴敬泽,算是搭起袁州府军的架子来。

周知正、吴敬泽率周其昌、周修、杨彪等将校拜见过林缚之后,就点齐一千兵马,往袁州城而去,去接受袁州守兵的投降。

对于非黄秉蒿嫡系、又愿意投降的袁州将领及官员,林缚都不会过于苛刻。

实际上,像袁州府录事参军周诚,在战前就主张受降。也因为周诚在战前立场鲜明,受到黄秉蒿的监视,叫军情司反而不方便主动去联络他。

战后,哪怕是千金买马骨,林缚都不会亏待周诚这样的降官降将。

周知正与吴敬泽二十日即到达袁州城下,吴敬泽率部在城外等候,周知正进城议降。

林缚许韦忠、周诚率部投诚,韦忠麾下兵马悉由吴敬泽接管,但韦忠保留将职,任司寇参事,为吴敬泽副手,将职还在周其昌之上,只是不直接掌握兵权。周诚保留录事参军官职不变,辅助周知正署理袁州民政。

普通军卒缴出兵械后,发放路费许归乡里,也可继续留在军中效力,饷粮比照淮东军卒;投附的吏员及中下层将校也都宽赦前罪,留在袁州待用。

在袁州军三万主力会打溃,袁州守兵不过千人,林缚开出这样招降的条件,再者投诚与投降有着极大的区别,林缚同意韦忠、周诚等人投诚,又如何会给拒绝?

当天午后,韦忠、周诚等人即打开袁州城门,迎吴敬泽率部进城,并交出他们事前扣押的黄秉蒿、陈子寿等人的亲族。

陈子寿虽说逃亡在外,但林缚已经明确将他列为必诛之战犯,其子侄亲族与黄秉蒿的亲族给一视同仁的对待。只是这里的“一视同仁”,绝非陈子寿的亲族所期待。

在周知正临行前,林缚就已示下几点意见:

对于黄秉蒿、陈子寿已经成年并在袁州军里任职的兄弟、子侄,一律以叛首问罪在袁州就地问斩。唯一身免者,是黄秉蒿的长庶子黄立行,其在战前极力反对黄秉蒿与淮东对抗,而给黄秉蒿排斥在袁州军核心之外。除黄立行贬官为民、得以身免外,黄秉蒿、陈子寿还有一些亲族,林缚都叫周知正将他们暂押在袁州的大狱,待日后有时间再详查其罪以定其刑,而不再一杀了之。

第51章 江西形势第40章 银子第66章 请战第14章 合围第52章 列装第58章 庙堂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69章 信阳楔子第102章 西行第122章 劝降第72章 远交近伐第5章 治盐第115章 袭城第21章 忧降第49章 奢家变数第八十四章 夜黑风高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踪(二)第39章 封河第55章 黄河决堤第64章 心结第170章 疥癣之患第13章 失城第121章 隔岸观火之谋第71章 加快步伐第20章 散兵游勇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43章 左军五营第96章 军食第45章 相臣人选第40章 岌岌可危第101章 死地第55章 闺房秘语第七十八章 风云渐涌第152章 丹江对峙第145章 奔丧议事(一)第42章 再勤王第18章 激将第121章 雨夜春意无边第72章 山河倒旋第95章 观战台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训之死(四)第二十五章 家族谋势第51章 穷寇不追第58章 北燕有新学第46章 点天灯第47章 攻城第73章 青州军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110章 疑踪说叛第49章 奢家变数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59章 烽烟紧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们残忍第1章 儿女情长第三十三章 提牢厅主事第64章 溃击第28章 话别离第58章 还乡第147章 暗流第92章 杂鱼第14章 东行出海第32章 放逐第20章 猪鼠之辈第2章 故人往事第七十八章 风云渐涌第126章 逃第2章 江宁风潮(2)第81章 兵分两路第44章 齐头并进第二十三章 宋五嫂羊睑子肉第12章 济州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134章 兵败如山倒第56章 见疑第42章 山顶对策第65章 赈灾第125章 阳信故人第97章 大军集结第1章 济南城外第75章 攻寨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误(二)第62章 窥一斑第4章 投效第7章 相逢一笑第13章 残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书第44章 陷阱第58章 秋野监谋逆案第11章 嫡争(二)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风情(一)第38章 入冬第75章 北行第7章 惊澜
第51章 江西形势第40章 银子第66章 请战第14章 合围第52章 列装第58章 庙堂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69章 信阳楔子第102章 西行第122章 劝降第72章 远交近伐第5章 治盐第115章 袭城第21章 忧降第49章 奢家变数第八十四章 夜黑风高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踪(二)第39章 封河第55章 黄河决堤第64章 心结第170章 疥癣之患第13章 失城第121章 隔岸观火之谋第71章 加快步伐第20章 散兵游勇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43章 左军五营第96章 军食第45章 相臣人选第40章 岌岌可危第101章 死地第55章 闺房秘语第七十八章 风云渐涌第152章 丹江对峙第145章 奔丧议事(一)第42章 再勤王第18章 激将第121章 雨夜春意无边第72章 山河倒旋第95章 观战台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训之死(四)第二十五章 家族谋势第51章 穷寇不追第58章 北燕有新学第46章 点天灯第47章 攻城第73章 青州军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110章 疑踪说叛第49章 奢家变数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59章 烽烟紧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们残忍第1章 儿女情长第三十三章 提牢厅主事第64章 溃击第28章 话别离第58章 还乡第147章 暗流第92章 杂鱼第14章 东行出海第32章 放逐第20章 猪鼠之辈第2章 故人往事第七十八章 风云渐涌第126章 逃第2章 江宁风潮(2)第81章 兵分两路第44章 齐头并进第二十三章 宋五嫂羊睑子肉第12章 济州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134章 兵败如山倒第56章 见疑第42章 山顶对策第65章 赈灾第125章 阳信故人第97章 大军集结第1章 济南城外第75章 攻寨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误(二)第62章 窥一斑第4章 投效第7章 相逢一笑第13章 残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书第44章 陷阱第58章 秋野监谋逆案第11章 嫡争(二)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风情(一)第38章 入冬第75章 北行第7章 惊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