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再见(十五)

蒋中正的电报并没有歇斯底里,但表面的平静之下却隐藏着无比的愤怒与寒冷。先是以一种几尽苦口婆心的姿态对吴孝良的不辞而别进行了一番申饬,山东军的不辞而别使得原本已经取得初步优势的江西剿匪战场出现了反复,而国军因为即有部署没有及时进行调整而出现了不必要的伤亡。但也对吴孝良的决定表示了一定的理解,同时更肯定了他在淞沪抗战中毋庸置疑的功劳。但纵兵法租界在国际社会上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即便他蒋中正身为党国领袖想为其开脱,亦有所难。

电文讲的很委婉但却透着威胁与阵阵寒意,老蒋高明就高明在仅仅指出了吴孝良所面临的问题,却没有给他划下道来,该如何解决问题。意思很明显,你看着办,到时候别怪我不照着你。

吴孝良随手将电文扔在了桌子上,不管老蒋如何威胁,他和他的部队都已经安然无恙的回到了山东,如果南京真想撕破脸不在乎天下悠悠众口,他也一定会奉陪到底。只是他主政山东进入济南以来,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打仗,对于各项政务倒是耽搁了下来。

千头万绪,吴孝良只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军队在大战后的整编,以及工厂复工都同时提上日程。不过,他目前还有件重中之重,那就是将河南牢牢地的控制在自己手中。

李又廷这几个月以来在河南没有白忙活,先后和冯玉祥以及阎锡山的人进行了大小十数仗,控制了河南境内黄河中游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将阎锡山赶回山西,冯玉祥封锁在潼关以西。

当然,阎冯两家的兵马若仅仅凭借李又廷的兵力是不足以取得如此战斗成果的,此前冯玉祥主力尽在湖北,被老蒋的中央军歼灭大部,又倒戈大部,所余残部对河南已经没有进兵余力,只好由陕西南部返回关中。阎锡山更是受制于张学良和日军的大举进犯被迫返回山西。

如此一来,倒是让李又廷坐收了渔人之利,控制了河南的大部分重镇。但老蒋的得力大将顾祝同也率所部第十六路军兵进许昌,对开封、郑州虎视眈眈,若不是淞沪抗战爆发,吴孝良率部在京沪一带与日军殊死作战,情况特别,恐怕老蒋一早就下令顾祝同攻击李又廷了。

实际上李又廷对于许昌驻扎的老蒋中央军重兵也是十分忌惮,在处理双方关系上也一直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引发大战,使得整个河南局势失控。因为,北平东北军统率张学良的无能,导致日本关东军和华北驻屯军兵锋直抵黄河北岸,他不得不将主要的兵力和精力放在了对日方向上,而将后方洞开给驻扎在许昌的顾祝同。顾祝同也算识大体,顾全大局并没有趁火打劫。

但现在淞沪战役结束,吴孝良与老蒋几乎公开撕破脸,失去了日本人的牵制,顾祝同就开始蠢蠢欲动了。甚至连通关西面的冯玉祥都开始不老实起来。

一连数封电报急飞济南,很快就落在了山东省政府主席办公桌的案头。吴孝良眉头紧锁,显然外战刚一结束,老蒋就迫不及待的准备重燃内战战火了。

他明白这一战迟早要打,对于中原老蒋志在必得,如果不是日本人横插一脚,河南早就姓了蒋,也轮不到他山东军控制了。但是,想要让他吴孝良将到嘴的肥肉老老实实拱手让出去,却是万万不能,就算他答应,他手下的将军们也不会答应。

“钧座,老蒋欺人太甚,不如我去河南与景聪给顾祝同来个南北夹击!将这颗钉子彻底拔除,断了老蒋的觊觎之心。”

吴孝良本意十分赞同杨效欧的意见,但他总觉得老蒋的手段不会这么简单,或许老蒋就准备等着自己率先挑起这内战的苗头呢!还是先沉住气,按原定计划走下去,边走边看。

“不妥,毅如兄,抛开挑起内战这个名声担不起。光是第二军在淞沪一战中首创严重,但人员补充却杯水车薪,战力下降厉害不说,就是这士气恐怕也不利于出兵。所以,目前情形一动不如一静,先看看再说。”

杨效欧眸子里闪过一丝失望,毕竟河南是吴孝良在轮船上许给他的一块大饼,老蒋如果真派重兵干涉,恐怕此事难保无疾而终。

吴孝良发现了杨效欧的一样,立刻明白是他误会了,笑道:“河南志在必得,山东军所图还不止于此呢!只是,目前局势不明,所以先暂时观望,一旦有了明朗的趋势绝不会手下留情。”他自觉口干舌燥,端起桌上茶碗灌了通茶水,又接着说道:“而且,河南局势当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兵不血刃最好了!”

杨效欧听了吴孝良的解释,立刻就发现是自己想岔了,正所谓关心则乱。但对夺取河南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大不以为然。

“难不成伸手去向老蒋讨这河南省主席来做?”

“为何不可?”

吴孝良笑意吟吟,杨效欧不禁疑惑了,老蒋又不是三岁小孩肯乖乖就范?更何况,他们刚把老蒋得罪的死死的!

……

南京,蒋中正已经从初时的暴怒中平息下来,他已经意识到吴孝良成功的撤离上海等于鸟脱牢笼,自己也就彻底失去了对山东军的挟制,想再让这些山东土豹子去当炮灰打**已经不可能。

不但将山东军当炮灰不可能,吴孝良成功的返回济南,还将给他带来无穷的麻烦,河南的顾祝同已经一连发了数封电报回来。

“委座墨三一连几封电报发过来,吴维中刚回济南就开始蠢蠢欲动,只怕他早就想一口吞了河南!”

淞沪对日作战结束,何应钦立即恢复了昔日指点江山的架势,国内军阀他真没放在眼里,中央军夺取河南应是情理之中。

“辞修的十一师看来又要动起来了,直接去安徽从其侧翼威胁鲁豫两地,省得宵小们异动!”

蒋中正点头,他正准备将陈诚的十一师调到河南去威慑吴孝良,何应钦的建议正中下怀,但国府刚刚结束大战,实在不宜轻启战端,而被吴孝良抢了地盘断了财路的可不止他一家,冯、阎、张哪个不想看山东笑话?亦或是伸手分一杯羹。

何应钦见蒋中正迟迟不表态,有点着急,难道是委座还另有图谋?不过,一旁的杨永泰倒是把蒋中正的心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何总参谋长勿忧,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委座当是已有成算了!”

何应钦恍然大悟,中原大战打了个虎头蛇尾,最终让吴孝良捡了便宜,其他几家谁能乐意?他怎么就忘了这一点呢?

杨永泰继续摇头晃脑的道:“现在说考虑者,是选择谁来合作?”

“冯焕章性情反复,见利忘义,况且又刚被中央军打了个灰头土脸,阎百川奸狡如狐,与这两人合作恐怕都如与虎谋皮一般。倒是北平的张汉卿冲动任性,又和那吴维中多有摩擦,最合适不过”

蒋中正一阵冷笑,“都不是善类,倭寇发起淞沪大战之前,刚刚给张汉卿送了上千万的款子,现在是时候收回点好处了!”

提起中原大战前南京国民政府送给张学良那三千万元,蒋中正就气不打一处来。原本说定了东北军入关参战,可张学良刚占了平津,小日本就在上海横插一刀,最终中原大战不了了之,阎冯借机罢兵,不但他消灭阎冯两家的既定目标没有达到,反而还白白的花了三千万,如何能叫他甘心。

“委座英明,只要张汉卿那十万东北军往黄河北岸一摆,配合辞修的十一师于鲁豫皖威慑,就是借吴维中那小子三个胆子恐怕也不敢再打河南的主意了吧!”

杨永泰不失时机的送上一计马屁。

……

山东省济南。

“钧座,北边的张汉卿有异动?据报,南苑的东北军正在集结,看样子是要沿京汉线南下!”

杨效欧对这个消息感到一丝沮丧,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吴孝良此前曾和他分析过蒋中正可能使出的手段,那就是连结冯、阎、张三人联手对付山东军。

倒不是山东军在这几股地方军阀势力中最强,恰恰相反,吴孝良实际上最弱的一支,比如那冯玉祥就算损失惨重退守陕西,他在声望和号召力上也远远强过一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吴孝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阎锡山本嫡系主力并未受损,加之经营山西近二十年,根深蒂固,不是一般人所能撼动的。就连丧家之犬的张学良手中仍旧握有十万东北军,是任谁都不能忽视的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

而张学良与老蒋合作,存的心思一想就透,无非是在稳定他河北地盘的基础之上,觊觎山东的控制权,好为他的十万东北军找一块根基之地。

吴孝良有预感,蒋中正恐怕不仅仅是这一手。果不其然,仅仅一日之后,副官送来上海方面的电报,陈诚的第十一师已经在南京乘火车沿津浦路北上进入安徽省境内,具体目标尚不明却。

杨效欧冷笑连连。

“老蒋好谋划,打起自家来老道的紧,面对日本人的时候能耐哪去了?”

第253章 反对声音第361章 公审黄老嘎第212章 二狗的雄心第340章 事有转机第293章 还是跑了第102章 意外的剿匪第446章 吴淞要塞(十)第105章 六一之死第452章 吴淞要塞(十六)第285章 小六子有长进第30章 北京一日第425章 突进司令部第151章 击毙第548章 幽燕非故国(六)第69章 黄金两万斤第177章 逃跑的参议第29章 他失踪了第195章 神派来的男人第16章 美女初识第105章 六一之死第138章 突袭第593章 空袭第501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二十九)第69章 黄金两万斤第233章 对话第297章 意外的骑兵第410章 再战泰安第168章 参议的拜访第514章 再见(四)第361章 公审黄老嘎第20章 连番巧遇第33章 伙夫的逆袭(二)第517章 再见(七)第100章 游击队政委第381章 两手抓两手硬第240章 砍手旅长落木笼第52章 平江之战(三)第261章 绝地反击第478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六)第184章 意外收获第70章 返程(一)第245章 扩军第171章 司令部的枪声第134章 一波又起第452章 吴淞要塞(十六)第272章 疑云初现第623章 刺客第503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三十一)第483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十一)第374章 阅兵式第514章 再见(四)第431章 扬子江炮战第520章 再见(十)第48章 入湘救火(一)第108章 复仇(二)第578章 汉家四百州(五)第534章 再见(二十四)第154章 准备启程第584章 汉家四百州(十一)第605章 专列被炸第166章 初见怀瞳第590章 汉家四百州(十七)第464章 城下之盟(六)第162章 跟踪第431章 扬子江炮战第290章 兄弟阋墙第102章 意外的剿匪第109章 土匪联军第515章 再见(五)第124章 泽军谦亭第73章 奉天故人第35章 风雨欲来第114章 东宁攻略(五)第564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三)第126章 帝国的屈膝第128章 跑马圈地第452章 吴淞要塞(十六)第4章 强敌初现第398章 千里转进第130章 发现煤矿第333章 土肥原贤二第546章 幽燕非故国(四)第6章 混入接官厅第17章 药厂被烧第163章 四零七的女人第616章 突发事件第362章 刘大善人第567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六)第604章 武汉第330章 竹下义晴第240章 砍手旅长落木笼第462章 城下之盟(四)第395章 把柄在手第197章 深入匪穴第457章 吴淞要塞(二十一)第231章 遭遇第472章 城下之盟(十四)第88章 喋血绥芬河第337章 息兵通电第558章 幽燕非故国(十六)
第253章 反对声音第361章 公审黄老嘎第212章 二狗的雄心第340章 事有转机第293章 还是跑了第102章 意外的剿匪第446章 吴淞要塞(十)第105章 六一之死第452章 吴淞要塞(十六)第285章 小六子有长进第30章 北京一日第425章 突进司令部第151章 击毙第548章 幽燕非故国(六)第69章 黄金两万斤第177章 逃跑的参议第29章 他失踪了第195章 神派来的男人第16章 美女初识第105章 六一之死第138章 突袭第593章 空袭第501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二十九)第69章 黄金两万斤第233章 对话第297章 意外的骑兵第410章 再战泰安第168章 参议的拜访第514章 再见(四)第361章 公审黄老嘎第20章 连番巧遇第33章 伙夫的逆袭(二)第517章 再见(七)第100章 游击队政委第381章 两手抓两手硬第240章 砍手旅长落木笼第52章 平江之战(三)第261章 绝地反击第478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六)第184章 意外收获第70章 返程(一)第245章 扩军第171章 司令部的枪声第134章 一波又起第452章 吴淞要塞(十六)第272章 疑云初现第623章 刺客第503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三十一)第483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十一)第374章 阅兵式第514章 再见(四)第431章 扬子江炮战第520章 再见(十)第48章 入湘救火(一)第108章 复仇(二)第578章 汉家四百州(五)第534章 再见(二十四)第154章 准备启程第584章 汉家四百州(十一)第605章 专列被炸第166章 初见怀瞳第590章 汉家四百州(十七)第464章 城下之盟(六)第162章 跟踪第431章 扬子江炮战第290章 兄弟阋墙第102章 意外的剿匪第109章 土匪联军第515章 再见(五)第124章 泽军谦亭第73章 奉天故人第35章 风雨欲来第114章 东宁攻略(五)第564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三)第126章 帝国的屈膝第128章 跑马圈地第452章 吴淞要塞(十六)第4章 强敌初现第398章 千里转进第130章 发现煤矿第333章 土肥原贤二第546章 幽燕非故国(四)第6章 混入接官厅第17章 药厂被烧第163章 四零七的女人第616章 突发事件第362章 刘大善人第567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六)第604章 武汉第330章 竹下义晴第240章 砍手旅长落木笼第462章 城下之盟(四)第395章 把柄在手第197章 深入匪穴第457章 吴淞要塞(二十一)第231章 遭遇第472章 城下之盟(十四)第88章 喋血绥芬河第337章 息兵通电第558章 幽燕非故国(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