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再见(二十七)

骤然间,蒋中正的心脏颤了一下,他想到了一个不确定因素的所在。但他不敢相信,事情不会如此巧合,他那点担心或许根本就是多余的,因为在那一点上逆转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后他又扩展开来,即便如此又如何呢?他手握数十万重兵,谁又能耐他何?

就在蒋中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吴孝良首先说话了,只是说话的内容让他吃了一惊,这也不再料想之内。

“淞沪一战虽然结束,但日寇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孝良此来南京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尽快促成国内的和解,大家的枪口和炮口一致对外。”说到对外两字他的字音咬的很重,随即又补充道:“一致对外的重中之重就是日寇!”

连老蒋都不得不承认,此时此刻的中国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日本人占据了东四省,虽然暂时休战,可那是在消化新占领的土地,一旦消化成功,再次向南蚕食华北并非不可能。可国内的利益让他轻易放弃可能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可能,而且国内势力纵横交错,即便和解也只是表面的假象,大家明争暗斗,互相掣肘,今天你捅我一刀,明天我砍你一斧头,哪里可能集中力量一致对外么?事到临头保存实力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张汉卿不久是最好的例子吗?连自己的老家都不敢放一枪装装样子保卫一下。

这个情况老蒋也是想吐一吐苦水的,平时大家都是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土皇上不让他插手,等强敌出现一个个都怂了,这回又需要他这个领袖来做主了、就像这次淞沪大战,除了他的中央军有几个出兵的,还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对,还有个吴维中倒是积极赶来了,而且还出了大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老蒋的目光不由得在吴孝良那张愈发棱角分明的脸上扫过,眸子里闪过一丝复杂,他内心深处是十分欣赏这个年轻的上将的,但道不同,两人利益相悖,翻脸却是必然,如果现在不分出个上下高低,将来也必须分出来,总之,这是早晚一战的问题。

所以,老蒋是想抗日的,他内心中不是想妥协的。但他是个是个政治家,政治家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向现实妥协,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在他的理念里,正如杨永泰所言,“攘外必先安内”。如果内患不除,中国迟早要在内外夹击中亡了。当年的明朝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国内各大流寇造反作乱,关外后金的皇太极又时不时入寇长城。弄的明军疲于拼命,拆东墙补东墙,直到最后拆无可拆,补无可补的时候,大明就亡了。

此时的中国也是一样,只有统一国内,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才可能在日本暴露全面侵华的野心之前,完成为抗日准备的部署。所以,吴孝良、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都是他必须要摆平的人。

如今,蒋中正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将炮口对准了吴孝良,就是希望一举收服这员猛将为他效力。但在将山东军赶出河南,收了他的根据地山东之前,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有足够的理由不选则和解,但国内舆论熊熊又不得不做样子同意了北方那几个不甘消停通电的促合提议。

谈吧,反正可以这边谈,那边照常打。

尽管老蒋在谈判的事上对吴孝良虚与委蛇,但在讨论一直对外的问题上态度还是很认真的。

“敢问维中,国内和解就是真和解吗?大家伙能齐心合力吗?”

到这里,他顿了一顿,等着吴孝良的答案,这答案还用考虑吗?不用,是个人用脚趾头都能猜得出来。肯定不会是真和解,也必然不会齐心合力,谁也不大谁了国内仍旧是一盘散沙,根本就毫无凝聚力。这一点蒋中正清楚,吴孝良也心知肚明。

蒋中正又发问了。

“维中告诉我,一盘散沙怎么一致对外,怎么去和凶残的日寇对抗?所以,攘外必先安内,国内各部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整编……”

接下来的话蒋中正不再说了,说好听点是他要整编其他势力的部队,实际上更贴切的叫法应该是收编,他要将北边冯阎张吴这四家的队伍都收编了。

吴孝良笑了,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就实际情况而言,不论是谁都没有吞下另一股势力的绝对力量,虽然其中以蒋中正实力最为强大,但他想一口吞下其中之一也是十分有难度的。这个难度不亚于让只有四人份生米的夫人去煮十人份的熟饭。

在他前世,老蒋也只是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将冯阎都赶下台而已,至于他们的部众仍旧终于已经下野了的领袖,他蒋某人不过是个笑话,说话还没有放屁好使。

这一世,再加上他的山东军,他甚至可能连逼迫冯阎或者自己下野的目的都达不到。

“依委员长之见,态势将会如何发展?”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山东军由此被打的落花流水,你吴孝良通电下野离开山东了事。居上位日久,与之争论的人越来越少,今天吴孝良不断的在用语言进攻,逼他用语言反击,其实打嘴仗没有一点用,但是又不可能任由吴孝良嚣张下去,大放厥词,是以只好后发而先制人。

蒋中正还明白,吴孝良问的态势显然不仅仅是二次中原大战的发展趋势,更深层的是中日间的走向。

“日寇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汉卿,汉卿危矣,我准备调他南下,也算保全他硕果不多的东北士兵。”

吴孝良心中冷笑,老蒋想保存东北军的种子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他恨不得东北军立刻在地球上消失。十有**是要调他南下剿匪,不过现在有自己的山东军在,张学良一时半会还要在河北待着。至于能待多久,这就要取决于日寇需要多长时间的缓冲,二次中原大战自己和老蒋打的结果,以及江西匪患发展的走势。

索性信口回道:“如今形势紧张的很,倒是不便将汉卿南调。”

这时,侍从从门外进来,对蒋中正耳语了几句,并将一张纸递到他的手中,才转身出去。只见蒋中正的脸瞬间阴沉的可怕,甚至能滴出水来。但随即又哈哈笑道:

“维中好手段,汉卿看来短时间内是无法再南下了。”

他心里一片冰凉开始向全身蔓延,打到现在两线战场都处于胶着状态,只有张学良的东北军置身事外,原本只要他命黄河北岸的东北军大举过河就可以了,可这些百战精锐怎么能在一夕之间就被打败了呢?而且还败得如此之残,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吴孝良又是一笑,看来这老蒋的情报工作果真不一般,这个消息他和张学良商议后是严格保密的,不准泄露给任何人,但结果还是让蒋中正知道了,既然保密的情报已经被正主识破,再保密也就成了徒劳的瞎耽误功夫,所以直截了当的道:

“五十七师主力就要南下了,不知道辞修能否顶住强大的压力?”

五十七师可是淞沪抗日的中坚力量,几乎所有难打的硬仗都由五十七师来做中坚力量,因此战斗力可见一斑,国内普通军阀的队伍在其面前根本就是不值一提,但再不值一提也得提一下,原来晋系倒戈过来被他整编成一个师的一个军,已经由江苏北上,这是一只有生力量,会对辞修提供不小的帮助。

蒋中正并不打算么重要的情报透露给吴孝良,所以他只是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再不与之争辩。

堂堂领袖可不打算一直逞口舌之利,是以由原本端坐的椅子上起身,故作轻松的道:

“屋里空气流通不好,有些憋闷,维中不如陪我去园中走走。”

吴孝良欣然同意,他也不愿意在屋中和蒋中正剑拔弩张,毕竟今天是来提谈判时间的,总这样在南京耗着也不是回事,如今既然张学良已经完全倒向了自己,不妨就先将底牌摊开来讲。大不了河南一人一半,想让他吴孝良去,就算他答应,部下也不会答应的。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屋子,园子绿树成荫,曲径通幽,的确是散心养性的好去处,适才的急躁竟也莫名的消去了一半。

说是散步,却不能真的只散步,蒋中正面一变,肃容道:“明日焕章和白川即将抵达南京,会议的日子就顶在三十日如何?”

吴孝良吃了一惊,不是说是他俩的代表来吗?怎么事到临头竟然是本人亲自前来?但很快他就想通了,这两位都是老蒋的夙敌,三人前前后后分分合合数次,早就互不信任了,之所以先前说不来,现在又说来,无非是怕这老对手半路使坏,看来自己先前的判断还是有误。

三十日定是个精彩之极的日子,当真是齐聚一堂……

第156章 炸车案第159章 苏醒第562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一)第311章 反咬一口第315章 澹台家人第543章 幽燕非故国(一)第279章 反偷袭第563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二)第514章 再见(四)第204章 谈话第448章 吴淞要塞(十二)第603章 空降第577章 汉家四百州(四)第195章 神派来的男人第461章 城下之盟(三)第69章 黄金两万斤第509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三十七)第569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八)第568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七)第312章 转进库伦第522章 再见(十二)第97章 出击(四)第257章 中弹第221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241章 御前病发第91章 镇东洋第360章 黄老嘎被捕第129章 船队第416章 剧变前夜第608章 杀猪第508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三十六)第90章 铸城(二)第348章 决心赴任第258章 遇伏第25章 一波又起第182章 再别奉天第356章 分田地第392章 鸠占鹊巢第280章 进阿城第550章 幽燕非故国(八)第24章 又见刺客第545章 幽燕非故国(三)第475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三)第214章 转折第165章 牛刀宰鸡第524章 再见(十四)第265章 寺内倒台第76章 西北边防筹备处(三)第146章 独眼老二第34章 漕河演习第514章 再见(四)第31章 军校伙夫第295章 打能解决就不谈第108章 复仇(二)第146章 独眼老二第289章 徐总长何在第3章 梦里现实第619章 未死第131章 洋鬼子叫娘第78章 有阴谋第571章 幽燕非故国(三十)第497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二十五)第384章 民国当县长容易吗?第60章 无耻小表哥第1章 金川第146章 独眼老二第222章 谎言第366章 漏屋逢夜雨第175章 和美小姐第76章 西北边防筹备处(三)第396章 谈判前奏第568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七)第598章 空袭第125章 海边的铁甲舰第240章 砍手旅长落木笼第588章 汉家四百州(十五)第249章 老朋友第585章 汉家四百州(十二)第89章 铸城(一)第563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二)第298章 银质链盒第195章 神派来的男人第522章 再见(十二)第389章 被动的日本公使第234章 多尔济的身世第374章 阅兵式第217章 二狗背后的故事第258章 遇伏第447章 吴淞要塞(十一)第114章 东宁攻略(五)第154章 准备启程第293章 还是跑了第53章 平江之战(四)第319章 杀人利器第116章 城破第369章 心头火起第367章 大院攻防战第562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一)第577章 汉家四百州(四)第615章 离开
第156章 炸车案第159章 苏醒第562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一)第311章 反咬一口第315章 澹台家人第543章 幽燕非故国(一)第279章 反偷袭第563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二)第514章 再见(四)第204章 谈话第448章 吴淞要塞(十二)第603章 空降第577章 汉家四百州(四)第195章 神派来的男人第461章 城下之盟(三)第69章 黄金两万斤第509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三十七)第569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八)第568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七)第312章 转进库伦第522章 再见(十二)第97章 出击(四)第257章 中弹第221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241章 御前病发第91章 镇东洋第360章 黄老嘎被捕第129章 船队第416章 剧变前夜第608章 杀猪第508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三十六)第90章 铸城(二)第348章 决心赴任第258章 遇伏第25章 一波又起第182章 再别奉天第356章 分田地第392章 鸠占鹊巢第280章 进阿城第550章 幽燕非故国(八)第24章 又见刺客第545章 幽燕非故国(三)第475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三)第214章 转折第165章 牛刀宰鸡第524章 再见(十四)第265章 寺内倒台第76章 西北边防筹备处(三)第146章 独眼老二第34章 漕河演习第514章 再见(四)第31章 军校伙夫第295章 打能解决就不谈第108章 复仇(二)第146章 独眼老二第289章 徐总长何在第3章 梦里现实第619章 未死第131章 洋鬼子叫娘第78章 有阴谋第571章 幽燕非故国(三十)第497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二十五)第384章 民国当县长容易吗?第60章 无耻小表哥第1章 金川第146章 独眼老二第222章 谎言第366章 漏屋逢夜雨第175章 和美小姐第76章 西北边防筹备处(三)第396章 谈判前奏第568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七)第598章 空袭第125章 海边的铁甲舰第240章 砍手旅长落木笼第588章 汉家四百州(十五)第249章 老朋友第585章 汉家四百州(十二)第89章 铸城(一)第563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二)第298章 银质链盒第195章 神派来的男人第522章 再见(十二)第389章 被动的日本公使第234章 多尔济的身世第374章 阅兵式第217章 二狗背后的故事第258章 遇伏第447章 吴淞要塞(十一)第114章 东宁攻略(五)第154章 准备启程第293章 还是跑了第53章 平江之战(四)第319章 杀人利器第116章 城破第369章 心头火起第367章 大院攻防战第562章 幽燕非故国(二十一)第577章 汉家四百州(四)第615章 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