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七章 朱重八的圣旨

给格格打了一个电话,得知这丫头正玩得高兴,于是就叮嘱了几句之后挂掉了电话,然后这才把心神沉浸到了储存空间中。

七口大铁箱子整整齐齐的摆在空间中,这让杨靖看了心中莫名的欢喜。

自从二十多天之前来到菲律宾,先后跑了八个地方,结果除了在第二个和第四个地点找到了不到两吨的黄金以及两箱子宝石之外,其他的根本就没什么收获,虽说在圣费尔南多的那间天主教堂地下还埋藏着大量的宝物,可那不是还没挖出来吗?

眼前这七口大铁箱子可以说是这次菲律宾之行的第一次大收获,就是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好东西。

如果要是没好东西,杨靖会很不开心的。这次菲律宾之行,之前不仅没有什么大收获,反而还遇到了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以及超强台风,差点就把小命丢在这里。要是这次没有什么好收获,杨靖自认为那真是老天爷太对不起这么勤奋的自己了......

搓了搓双手,杨靖用意识打开了第一个箱子,结果里面不是想象中的黄金或者其他贵金属,而是一层厚重的油布包裹着什么东西,这层油布也让杨靖顿时乐了。

很显然,这层厚重的油布里面包裹的肯定是好东西,否则当年小鬼子也不会如此的小心。

还不错,油布在铁箱中保存的相当完好,最起码没有发现有破损的地方。

轻轻地揭开了这层油布,油布里面的东西顿时就让杨靖的双眼直了。

箱子中整齐的摆放着十来尊做工精湛,高大约有四十来厘米,造型各异的鎏金佛像,或者干脆说这些佛像就是纯金佛像。

杨靖用意识把这十来尊佛像拿出了空间,果然,这沉甸甸的感觉就能证明这十来尊佛像并不是鎏金的,而是真正的纯金打造的。

这些佛像有佛祖像,也有菩萨像,更多的则是观音像,端的是造型各异。不过这些佛像的造型杨靖看起来好像和华夏历史上的佛像多少有点区别,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动用了鉴定技能,结果给出的答案还就真证实了杨靖的猜测。

这些佛像全都是来自于吴哥王朝的的纯金铜像,其制作历史从公元1190年到1432年不等。从这些佛像的制作年限来看,也证明了那个年代正是吴哥王朝信奉佛教的开始和鼎盛时期。

要知道,在吴哥王朝的早期,当时吴哥民众大都信奉湿婆神,但是到了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时,也就是十二世纪初期,这位伟大的君王改信毗湿奴,并在其统治吴哥王朝期间,用毗湿奴像取代神庙中原有的湿婆像。

不过在苏利耶跋摩二世死了三十年之后,吴哥王朝的另外一位更伟大的君王阇耶跋摩七世继位。

这位吴哥王朝中最伟大的君王在位期间,把吴哥王朝推向全盛期,成为柬埔寨最有威望的古代君主。不过这位君王信奉佛教,以观世音为高棉人的保护神,认为他能引导人们往生极乐净土,在国内到处建造四面的观音神像。这些观音像大都眼半开,目光低垂,嘴含平静而神秘的微笑,被人称作“高棉的微笑”。这个时期建造了普拉沙.普兰.克迪、塔荣、帕甘和巴荣等佛寺,显示吴哥佛教的独特色彩。

很显然,这些佛像都是当年小鬼子占领高棉时从那个国家劫掠而来的。而能让小鬼子视若珍宝珍藏起来的这些佛像,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这些纯金观音像也确实都是珍品,随便拿出一件来,都堪称高棉国宝级的存在。即便是放在华夏,这些纯金佛像和观音像的价值也都非常高昂。

而这么多国宝级的佛像和观音像,足够撑得起来一个展馆了!

杨靖挨着个的欣赏了一遍这些珍贵的纯金佛像之后,就把它们再次收回了空间,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这口箱子的下面一层。

这些纯金佛像和观音像大都是不到半米的高度,所以放在这口一米见方的箱子内是分两层来放置的,在箱子的中间还有一个隔板。

抽出隔板后,果然,在隔板下面依然是十多尊佛像和观音像,还有一些造型奇特的其他佛像。杨靖鉴定了一下,那几尊造型奇特的佛像,正是湿婆神和毗湿奴的纯金金身。

这一口大铁箱子内全都是造型各异的纯金佛像,一个佛像的重量最轻的也有四十来公斤,这二十来尊佛像,那就是接近一吨重!哪怕都是吴哥王朝的纯金佛像,但架不住这些佛像最少也有七百年的历史了,早的更是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更别说造型这么精美了,所以这一箱子纯金佛像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同等重量的黄金,真实价值难以估计!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杨靖很满意这个开门红,光是这一箱子佛像,就不枉自己在菲律宾跑了这么多地方。

把这些纯金佛像一个个的在空间内摆好之后,杨靖就抱着期待的心思开启了第二口铁箱子。

打开之后,这第二口铁箱子中依然是一层厚重的油布,揭开油布后,里面竟然还有一层丝绢,不过因为有外面的铁箱和油布保护的关系,这层丝绢保护的很好,最关键的是,这层丝绢的颜色竟然是明黄色的!

这个发现让杨靖心里更期待了,随即小心翼翼的揭开了这层丝绢,映入眼帘的第一件东西就让杨靖心头一震。

这竟然是一道圣旨,而且还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圣旨!

圣旨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大字,后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内容,最后则是皇帝的印玺以及落款。杨靖看了一遍之后,这才搞清楚这道圣旨是说的是什么意思。

原来在明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朱元璋死前六年的公元1392年,吴哥王朝派来使节觐见大名洪武皇帝,并进献了很多奇珍异宝,洪武大帝非常高兴,就赏赐了吴哥王朝使节很多东西。

这种情况在华夏古代,尤其是明初、唐初等鼎盛王朝的鼎盛时代,很多属国都会来给华夏上贡称臣,华夏周边的很多国家都是华夏王朝的属国。

都说有明一朝是自秦始皇统一华夏以来得朝最正的一个朝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细数华夏历史上的二十个朝代,刨除远古时期的夏商周这三朝之外,不管是一统天下的秦朝,还是“敢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王朝,又或者打下了“天可汗”赫赫威名的唐朝,以及富甲天下的宋朝,其实其得朝手段都算不得正宗。

秦始皇虽然一统六国,但其实只能算是内斗;刘邦的大汉王朝同样是如此;至于李唐,也是差不多;而赵匡胤更是干脆来了一个“黄袍加身”,得朝手段就更不能提了。

华夏自秦始皇一朝以下,唯独大明朝是真正的以“驱除鞑虏,恢复我汉”的手段得到天下的。别看朱元璋出身不咋滴,长得更是比郭德纲还有特色,但不得不说这位洪武大帝确实是一名了不起的皇帝!

当年洪武大帝携雷霆之势把祸祸了中原大地近百年的元朝鞑子驱赶出了华夏大地,一手建立了大明王朝,让汉人的威望无以加复,所以明朝周边的众多小国,都很自觉的称臣,这其中,吴哥王朝自然也不例外。

远在万里之外的吴哥王朝前来进贡,作为一代大帝的洪武大帝自然不会吝啬奖赏,所以一纸圣旨,赏赐了吴哥王朝使节很多宝物,而这一道圣旨肯定也被当时的吴哥王朝的国王当为圣宝,竟然一纸保存了下来。但可惜的是却被小鬼子一锅给端了。

这道圣旨的价值可是难以估计的,截止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一共才发现了两道明朝的圣旨,一道是明英宗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颁发给时任南京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郭璸之父郭士贤的,距今568年。这道圣旨也是华夏国内发现的唯一一道明朝圣旨。

至于另外一道,则是从美国民间的一位华裔收藏家手上发现的,这位华裔收藏家手里有一道来历为明朝正德皇帝手书的圣旨,价值难以估计。

可不管是明英宗朱祁镇还是正德帝朱厚照,那可都是朱元璋的灰孙子辈,这些灰孙子甚至是灰孙子的灰孙子颁发的圣旨,又怎么能和朱元璋这个真正的老祖宗颁发的圣旨相比?

而且不管是明英宗颁发的那道圣旨还是正德帝颁发的那道圣旨,都是“敕曰”,而朱元璋颁发的这道圣旨,可是正儿八经的“诏曰”,前两者在制式方面就远远不如后者!

自从秦始皇称雄天下,一同六国之后,就不再满足于王的称号了,于是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所以,“诏”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

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诏曰”这两个字则最早用于汉代的帝王文书中。之后一直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可是,“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历史中出现过。

而“奉天”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从朱元璋开始,明朝的圣旨上才会有“奉天承运皇帝”这几个字,后面不管是“诏曰”还是“制曰”又或者“敕曰”,都代表着圣旨的不同制式。

圣旨因具体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措词,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

“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

敕曰”有告诫的意思。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

也就是说,“诏曰”才是真正传令天下的圣旨;“制曰”就要差一点了,仅仅是官场内的通报;而“敕曰”,那就更差了,仅仅只是针对某一个官员而下达的。

而这份圣旨,用的就是“诏曰”。人家吴哥王朝虽然只是一个属国,但属国来称臣进贡,这可是国之大事,皇帝必然要诏令天下,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大明朝的威武功绩,所以洪武大帝颁发这种“诏曰”圣旨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重八的这道圣旨要是拿出去的话,其价值同样是无法估计!

PS:鞠躬感谢“非常懒的鱼”100的打赏。

第五四七章 锁死的断龙石第一零二五章 正确的选择第六八五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七七八章 地主老财第七三九章 宝石第六零四章 大胡子船长第六七六章 湾流IV第九四二章 开花结果第九三一章 次贷危机第一三六章 钟离婉第五九六章 墙上的水密门第二四六章 1.75亿美元第三三六章 “海蛇”第二六六章 钱,没有白花!第二十二章 交锋第五五七章 苦逼的杨靖第七零二章 姜是老的辣第九零六章 第398号保险柜第五七零章 勘测开采权第十二章 沉甸甸的……第一零二二章 给我也订一艘吧!第四四三章 忠诚第六六三章 密谈第一一三章 六百块第七四一章 波利略城第八九八章 拆《圣经》第四四五章 犯规!第三七七章 奥哈姆油田第八十章 明刻本《花间集》第五十七章 旺弗跳蚤市场第九十二章 杨老爷子第七一一章 巨树第一零二七章 家的味道第五八三章 海怪的传说第三九四章 被发现第九六六章 首长点名第六六三章 密谈第四零六章 新闻发布会第三七零章 掌眼第一六一章 调整相貌第二四零章 博蒙特跳蚤市场第四零六章 新闻发布会第七五一章 另有乾坤第三三零章 有钱的就是大爷第二零七章 老油井第八四三章 天下第一湾第六九一章 进山第一九二章 四千五百万的院子第八四一章 第一任馆长第九六零章 陷进去拔不出来第四五二章 伟大第一一二章 乾隆青花五蝠捧寿贯耳瓶第二十七章 阿尔菲古玩市场第一一零章 大雾封路第九八六章 汇聚第一零九章 同学聚会的消息第二三三章 比特币第一八五章 老鼠掉进米仓里第九十三章 赶紧滚蛋吧!第二零五章 三千万美元第六四九章 保镖第六一八章 愤怒和期待的老舅第一零一六章 圆满结束第二七一章 共收弟子第一零零二章 流水席第二零五章 三千万美元第九一四章 过年第四五八章 误导人心的副官第一零一二章 龙涎香!第八六二章 大卫的分析第五九一章 端倪第三九二章 拦路虎第五七五章 罪魁祸首第七零八章 奇葩的国度第九七六章 杨靖的底气所在第五零八章 33%第一零五一章 玉矿承包年限第一零五八章 几百丈的光阴是多少黄金?第七五零章 成化斗彩鸡缸杯第四四七章 世界最北城市第六一九章 老舅的想法第八二三章 永远的痛第三六六章 亲传弟子第六九二章 淳朴第四一二章 挥拳上呗!第七八一章 有门!第五五零章 鎏金铜佛像第五九零章 生活的态度第三三四章 完整的海盗航海图第一零一章 俺不玩技术,俺玩的是直觉第一零四四章 极品紫眼睛第九章 老杨,憋害怕!第六六三章 密谈第八四四章 八千万的别墅第六九八章 含糊的解释第一一零章 大雾封路第八七三章 股份!第八九七章 驾驶员的一番话第七七二章 做事要适可而止第一零二一章 亚历克佩罗夫的疑问
第五四七章 锁死的断龙石第一零二五章 正确的选择第六八五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七七八章 地主老财第七三九章 宝石第六零四章 大胡子船长第六七六章 湾流IV第九四二章 开花结果第九三一章 次贷危机第一三六章 钟离婉第五九六章 墙上的水密门第二四六章 1.75亿美元第三三六章 “海蛇”第二六六章 钱,没有白花!第二十二章 交锋第五五七章 苦逼的杨靖第七零二章 姜是老的辣第九零六章 第398号保险柜第五七零章 勘测开采权第十二章 沉甸甸的……第一零二二章 给我也订一艘吧!第四四三章 忠诚第六六三章 密谈第一一三章 六百块第七四一章 波利略城第八九八章 拆《圣经》第四四五章 犯规!第三七七章 奥哈姆油田第八十章 明刻本《花间集》第五十七章 旺弗跳蚤市场第九十二章 杨老爷子第七一一章 巨树第一零二七章 家的味道第五八三章 海怪的传说第三九四章 被发现第九六六章 首长点名第六六三章 密谈第四零六章 新闻发布会第三七零章 掌眼第一六一章 调整相貌第二四零章 博蒙特跳蚤市场第四零六章 新闻发布会第七五一章 另有乾坤第三三零章 有钱的就是大爷第二零七章 老油井第八四三章 天下第一湾第六九一章 进山第一九二章 四千五百万的院子第八四一章 第一任馆长第九六零章 陷进去拔不出来第四五二章 伟大第一一二章 乾隆青花五蝠捧寿贯耳瓶第二十七章 阿尔菲古玩市场第一一零章 大雾封路第九八六章 汇聚第一零九章 同学聚会的消息第二三三章 比特币第一八五章 老鼠掉进米仓里第九十三章 赶紧滚蛋吧!第二零五章 三千万美元第六四九章 保镖第六一八章 愤怒和期待的老舅第一零一六章 圆满结束第二七一章 共收弟子第一零零二章 流水席第二零五章 三千万美元第九一四章 过年第四五八章 误导人心的副官第一零一二章 龙涎香!第八六二章 大卫的分析第五九一章 端倪第三九二章 拦路虎第五七五章 罪魁祸首第七零八章 奇葩的国度第九七六章 杨靖的底气所在第五零八章 33%第一零五一章 玉矿承包年限第一零五八章 几百丈的光阴是多少黄金?第七五零章 成化斗彩鸡缸杯第四四七章 世界最北城市第六一九章 老舅的想法第八二三章 永远的痛第三六六章 亲传弟子第六九二章 淳朴第四一二章 挥拳上呗!第七八一章 有门!第五五零章 鎏金铜佛像第五九零章 生活的态度第三三四章 完整的海盗航海图第一零一章 俺不玩技术,俺玩的是直觉第一零四四章 极品紫眼睛第九章 老杨,憋害怕!第六六三章 密谈第八四四章 八千万的别墅第六九八章 含糊的解释第一一零章 大雾封路第八七三章 股份!第八九七章 驾驶员的一番话第七七二章 做事要适可而止第一零二一章 亚历克佩罗夫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