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幕后(又是六千字的大章)

李中易刚坐下不久,就听见内侍传话,皇后娘娘和皇太子殿下,驾到。

所谓常朝,其实也就是摆个形式罢了,没谁会傻到越过政事堂,直接把下情禀报给皇后。

所以,符皇后和柴宗训只是露了个面,接受了群臣们的朝拜之后,很快就离开了殿内。

重臣们退散,今日轮值的相公们,则骑马回政事堂办公。

按照范质的安排,今天轮到魏仁浦、吴廷祚和李中易在堂内值班,李中易在公事厅的里间,喝着茶,看着闲书,逍遥快活。

外间的两位堂后官,则是提笔在公文上做着登记工作,然后再写出节略,报到李中易的案头。

李中易很适应这种工作模式,外面的堂后官,不就是李中易专职秘书嘛?只不过,李中易原来只有一个秘书,现在却有八名之多,数量着实惊人呐。

喝了几盏茶,身子暖和之后,李中易提笔开始批阅公文。

李中易按照往日工作的习惯,照例先看堂后官写的节略,觉得重要的公文,再打开仔细阅读。

以前,李中易当参知政事的时候,因为不签押,不坐班,虽然无实权,倒也悠闲自在。

今儿个,李中易提笔在手,一连两个时辰之久,竟然再未有机会放下手里的狼毫。

吏部有一主事丁忧,居然连请假报告都没打,直接弃印离京,回家奔丧去了。

李中易仔细的看了吏部尚书的意见,大意是:虽有违朝廷的规制,但孝心可感,似可原谅?

涉及到人事问题,李中易懒得瞎掺合,而且,今天主值的魏仁浦也没签下意见。他索性把这份公文搁到了一旁,接着批阅下一份。

提举长春观宫观使,打报告上来说,长春观年久失修。上月暴雨之时,主殿差点漏塌了,请拨款一万贯,重新修缮一新。

嗯,要钱的事。李中易也不想招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本事可以通天的家伙,拜托了,去找范质批钱呀,老资怕麻烦。

李中易在这里磨洋工,打太极,打得不亦乐乎,打得潇洒自在,打得经验丰富。

以前。李副院长为了正常升迁到院长的位置上,一直装痴充楞,遵从三凡是的原则,最终顺利上位。

如果不是遭了车祸,李中易有理由相信,他的仕途之路,绝不会终止与副部级的正院长。

所以三个凡是,其实也很简单:凡是院长主张的,他都支持;凡是院长反对的,他都反对;凡是中间派。他都要尽力拉拢。

玩政治嘛,不就是搞清楚,谁和你站一边,谁会坚决反对你。谁需要想方设法的笼络住么?

政事堂内的其余相公们,只管着国家大事,李中易手上还兼着开封尹,那边还有一摊子事呢。

两个时辰的时间,李中易看了十几万字的公文,大多都是人事和财政问题。也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主要涉及到礼仪方面,李中易也不太清楚里边的道道,索性一起搁着。

当副手的,如果想混日子,完全可以学习李中易的潇洒态度,此所谓事关不己,高高挂起。不签字,就没责任,任他洪水滔滔,李相公兀自巍然不动。

李中易忙活完之后,放下手里的狼毫,扬声将外间的堂后官,唤了进来,嘱咐说:“拿去吧。”

这堂后官姓马,名加林,在政事堂已经混了九年之久,依然还是个小小的堂后官。

马加林看着李中易批阅过的公文,心里直纳闷,他写节略,自然知道,今天的公文里边,不是涉及到银钱,就是六品以下官员的升迁降调。

这么重要的事情,李相公短短的两个时辰之内,就批完了?马加林越想,越觉得有些看不懂。

不过,既然小李相公交待下来,马加林哪敢说半个不字,直接抱起公文,走人。

马加林从里间出来之后,见同僚没在,一时好奇心起,就翻看了李中易批过的公文。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马加林发觉,好多公文,小李相公竟然一字未批。

就在马加林有些发楞的时候,同僚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清晰的传入他的耳内。

马加林赶紧坐正身子,提笔在手,装出努力工作的样儿,免得让人知晓,他违了规矩。

政事堂内的规矩,非常之多,哪怕是负责写节略的堂后官,也没资格翻看相公们具体的批示。

这自然是保密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只是,漏洞百出,破绽颇多罢了!

同僚见桌子上堆着公文,就问马加林:“相公都看过了?”

马加林埋着头,捏着笔,装出认真写节略的样儿,只是微微点点头,鼻子哼哼了一声,却没说话。

同僚误会了,也没太在意,就捧起李中易阅过的公文,迈步出门,交回给魏相公那边。

政事堂的相公们,除了首相之外,即使爵位有所区别,地位其实都一样。

但是,实际运行之中,秉政多年的老相公,和初进的新相公,无论是威望,还是为政的经验,全都迥然不同。

李中易不想揽权,公文怎么递过来,他就怎么还回去,说白了,就是既不想取其利,亦不愿惹其祸。

魏仁浦一直在等李中易批阅过的公文,他就是想看看,这个小子,究竟是个什么心态。

范质是长白班,不过刚进了宫,还没回来。魏仁浦是堂内的老相公,他安排人,先将公文送去李中易这里,再回到他自己的手头。

魏仁浦打开公文仔细,翻了好几份,李中易竟一字未批。魏仁浦有些不死心,一连翻了二十几份涉及到钱和帽子的公文,果然全是空白。

“呵呵,好小子啊!”魏仁浦放下公文,忽然笑了,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公文。揣在袖内,然后重新坐回到椅子上。

吃午饭的时候,李云潇走进里间,轻轻的将两只红漆食盒。摆到了炕桌之上。

李中易有个习惯,他只要在外面吃饭,只吃李云潇送来的饭食。除此之外,李中易宁可饿着,也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

饭菜都是唐蜀衣亲手做的。李云潇全程押送,李中易吃得既爽口,又安心。

李中易走过去,看见李云潇摆上桌子的饭菜,不由笑了,全是他爱吃的东西。

一碟滴了香油的卤顺风,一碟肉末炒鸡蛋,一碟烧豆腐,一碟猪油渣爆炒白菘,一小盆羊肉炖萝卜。外带一碗绿豆粉丝鸡汤。

李中易早上吃得不多,这会子真饿了,就着鸡汤,连吃了两大碗的白米饭,这才放下筷子。

用帕子擦过嘴唇之后,李中易见饭菜还剩下许多,就笑着招呼李云潇:“别浪费了,都归你了。”

主人不撂下筷子,仆人哪敢端碗吃饭?李云潇肯定是饿着的。

李云潇跟在李中易的身边,时日已久。主仆二人已有非常之默契。

见李中易发了话,李云潇也没假客套,拿起李中易吃过的筷子,自己盛了饭。开始风卷残云,狼吞虎咽。

作为两世名医,李中易自然知道,且不说养生,要想不挺着个大肚腩,饭后既不能马上去散步。更不能就地躺下。

李中易悠闲自在的坐到书桌旁,信手拿起一本,无名才子所写的h书,名字叫作《春闺秘史》。

书里讲的是,一个落第书生,偶遇官家的儿媳妇,费尽心机将其勾引到手的故事。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李中易倒没觉得有啥不好,问题是,落第书生其实是个黑心浪子,他占了女人的身子,也就罢了,竟然因为缺钱,将爱着他的女人,卖入了勾栏院。

嗯哼,故事写得一波三折,荡气回肠,悲凉凄婉,而且还没写完。

李中易既然不想揽权,反正闲着没事,倒是自己个寻到了一个消遣的好方式。

看了大约一刻钟的h书,李中易起身,走出公事厅,踱入了政事堂院内。

李中易绕着墙边的竹林,刚转了半圈,迎面就见魏仁浦背着手,居然也在散步消食。

既然遇上了,李中易的资历较浅,就含笑拱手,抢先打了招呼:“魏相公,消食呐?”

两人地位相等,只是资历不同罢了,李中易随意问候了一下,本以为魏仁浦只是敷衍敷衍,就会各自分开。

谁曾想,魏仁浦竟然举步朝他走来,笑呵呵的说:“无咎啊,怎么样,还适应吧?”

李中易淡然一笑,客气的说:“不懂之处颇多,正在打算向老前辈们请教请教。”

这原本也就是句客套话,出乎李中易的意料之外,魏仁浦竟然打蛇顺着杆子,爬了上来。

魏仁浦捋着胡须,笑眯眯的说:“老夫痴长几岁马齿,混的时间长了,倒也有些心得。”

李中易砸摸出味道不对劲,当即提高了警惕,不动声色的说:“老前辈愿意指教,在下求之不得啊。”

魏仁浦摆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并且率先朝幽静之处走去,李中易一看就明白了,此公必定有事。

两人一前一后,步入竹林深处的无人之所,魏仁浦停下脚步,转过身子,笑眯眯的望着李中易,故作埋怨的姿态:“无咎啊,你莫非是想和老夫闹生分,不成?”

李中易心想,此老是个没骨头的老狐狸,当初,他们俩暗中结为互相依靠的盟友。可是,关键时刻,李中易要倒霉的时候,滑不溜手的魏仁浦却连屁也没放半个,干看着李中易坐蜡。

如果不是李中易,带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而来,应对得当。只怕是,那一次危机,他就已经栽下了权坛。

“魏相公说的那里话来?在下岂敢和您老,闹生分呀?”李中易准确的判断出,此公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想找他帮忙。

说句不好听的话,李中易现在只想安静的等着柴荣嗝屁,顺带安稳的把柴玉娘给骑了,别的事一概不想搭理。

无欲则刚嘛,李中易稳坐钓鱼台,端看魏仁浦想办啥事,又打算付出多少代价?

自从。寝宫惊魂之后,李中易的整个人生观,包括心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

“死”过一回的人。心态还能保持原本的常态,只怕是神仙也做不到吧?

魏仁浦也知道,上次他弃了李中易,没有出声支援,这事确实做得很不地道。

不过。魏仁浦也有他自己的难处,问题是,谁没有难处呢?

见魏仁浦有些小尴尬,李中易云淡风轻的一笑,说:“在下记性不太好,很多事情,睡一觉,就全忘光了。”算是给了半个梯子,方便魏仁浦下坡。

魏仁浦虽然圆滑,倒也没到恬不知耻的程度。他打了个哈哈,笑道:“老夫好象听人说起过,令二弟应该是在国子监中读书吧?”

没等李中易开腔回应,魏仁浦径直说明了他的意思:“国子监中人才辈出,令弟读书十分用功,此次恩科,想必大有高中的希望啊。”

魏仁浦一张嘴,就送上了一份了不得的厚礼,李中易如果不是亲耳听见,差点怀疑他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到了李中易和魏仁浦这种位极人臣的崇高地位。很多话,根本不需要挑明了说,彼此都会明白对方的心意。

李中昊读书用不用功,才华是否出众。李中易这个当兄长的,岂能不知道?

魏仁浦故意把李中昊拿出来说事,实际上是在暗示他,令弟此次科考,大有高中的希望。

李中易故意装傻,叹息道:“我家二郎。做学问,还是大有不足啊。在下离京日久,也不在知道他有多大的长进。”

魏仁浦挑起白眉,心中多少有些不悦,敢情,李中易把此事当作了,老魏同志当初毁盟的一个补偿而已。

李中易虽未明说,话里话外,却在暗示魏仁浦,要想重新合作,必须另开令人心动的交易条件。

魏仁浦毕竟是老牌子的政客,心中的不悦,眨个眼的工夫,就已抛诸脑后。

此时的李中易,已是真宰相,他就算是成不了事,要想坏了魏仁浦的好事,不说易如反掌,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魏仁浦一想起家中的那些不成气的孽子们,就恨得牙根疼,只是,没办法,谁让他家已经落户于京城了呢?

开封府既是帝都,亦是天下第一大府,因人口众多,留出的乡贡名额,自然也就不少。

魏家的三公子,是老魏家唯一有希望中进士的读书种子。虽然是个书呆子,只要魏仁浦不死,倒也可以从旁教导,拉拔其成才。

朝廷好些年没开过科举,魏仁浦觉得,这一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当然了,以老魏同志的宰相之尊,魏家的子弟,要想恩荫得官,起阶都比旁人,高出一大截。

问题是,靠着恩荫得的官位,如果没有良好的机缘,一旦老魏西去之后,升迁方面难免会很有些艰难。

通过科得官,包括座师,同窗,同年在内,可以织起多么大的一张关系网,魏仁浦这个多年的老宰相,不会不清楚。

魏家的公子,只能仰赖魏家的门下走狗,将来才能支撑起门户,这是老魏同志绝对不可以容忍的败家之举。

下一次科举,天知道会在何时?

所以,魏仁浦豁出去一张老脸,也要寻求李中易这个开封尹的谅解,并且达成交换利益的共识。

李中易听懂了魏仁浦的来意之后,不由暗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做父母的,不仅要供孩子吃好喝好,身体棒,读书有成。等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又要帮着运作,争取找一份起点很高的好工作。

几千年以来,一直是官本位的社会。所谓的好工作,现在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将来做宰相。

千年以后,则是考公务猿,端金饭碗,削尖脑袋往上爬,争取做个手握丰富资源,管着无数官僚的大领导。

在科举上作弊,李中易倒没有太大的反感,因为。他读大学的时候,某些需要死记硬背,却又百无一用的科目,他也会选择作小抄。

另外。如今的科举制度,漏洞简直是百出。第一条就是,没有采取严密的糊名、誊抄制度,导致作弊的空间,十分巨大。

也正因如此。魏仁浦才必须做通李中易的工作,确保他家的三郎,能够顺利的成为京府的乡贡。

现在的问题来了,老魏的皮球踢了过来,李中易需要什么样的好处呢?

站在李中易的立场上,其实可换可不换,主要原因是,他的手头并无多少文官,可供提拔。

不过,魏仁浦既然主动示了好。已是鼓足了勇气。如果李中易不给丝毫情面,将来,绝对会多一个劲敌。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李中易顺手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又何必硬要往死得罪老魏呢?

“府衙左判刘某,可谓是个能吏,却一直不怎么得志。”李中易含含糊糊的开出了价码。

魏仁浦心头猛的一松,只要李中易愿意开价,这笔交易就大有成功的希望。

“呵呵。无咎啊,得空的时候,帮老夫教教三郎,让他学着带兵打仗。”魏仁浦笑眯眯的望着李中易。他虽压根就没提,怎么提拔刘金山的事,一切却都尽在不言中。

李中易和魏仁浦的偶遇,实属正常,时间也很短,以至于。竟无人察觉。

大人物之间的政治交易,其实并不需要摆酒呀,设宴呀,或是送美女呀,这都是不入流的搞法。

只要利益送足了,吃啥,喝啥,玩啥,都不重要!

有了权势,还怕没有银钱?有了权势,哪怕不好色,还愁部下们不送美人儿入洞房?

真正的大人物办私事,讲究的是,既要把事儿办妥,又不能传出不良的风声。

都是要脸的相公,不可能和低品小官儿一般,三瓜两枣,也要争得死去活来,说得那么直白。

李中易一点不担心,老魏这一次会毁约,府试的时间,还早着呢。

按照刚才两人暗示的顺序,提拔刘金山在前,魏家三公子中乡贡在后。

换句话说,李中易如今的搞法,就叫作,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鬼子不拉弦。

至于,李中昊考不考得中进士,李中易其实并不在意。

远的且去说他,赵普不过是个幕僚官罢了,北宋建立之后,得了赵老二的信任,照样可以独相数年之久。

魏仁浦之所以着急了,那是因为,他的门生故旧,没一盏省油的灯,也没一个可以真正撑得起台面的重臣。

老魏家要想一直兴旺下去,关键时刻,靠得住还只有自家人。

魏仁浦见了李中易敷衍塞责,批阅的公文,心里自然明白,他必须亲自走一趟,和李中易才有可能谈妥条件,达成令人满意的交易。

无欲则刚嘛,老宰相难道不懂这个道理?

魏仁浦已经走远,李中易依然按照往常的习惯,绕着竹林转悠了半个时辰,这才回了自己的公事厅。

李中易喝了几口热茶,在炕上歇息了半个时辰,养足了精神之后,坐到书桌前,继续翻阅那本h书。

各路的公文,流水一般,源源不断的递进来,紧接着,又迅速的送了出去,李中易第一天的轮值,事务颇多。

下午大约三点半钟的样子,李中易站起身子,伸了个不文雅的懒腰,吩咐李云潇:“回府衙!”

身居高位的李中易,有资格偶尔翘班,但是,开封府毕竟不是寻常的小地方,事务极其繁杂。

府衙那边积压的公文,早批晚批,终究还必须李中易亲笔阅示,才能算数,旁人无法代劳。

李中易登车之后,宰相的仪仗,沿着御街,一字排开,大张旗鼓的朝着开封府衙那边,浩浩荡荡的开了过去。

马车之中,李中易斜靠在彩娇的膝上,惬意的品尝着,她剥好的葡萄。

李中易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笑着对彩娇说:“明儿个,我就使人去别庄,将你的家人接回来。”

他今天的心情很好,就希望身边人,也跟着沾沾喜气。

谁知,彩娇竟然微微摇头,小声说:“姐夫,奴奴有点害怕两位姊姊。”

李中易眨了眨眼,心情更加的舒畅,天真纯洁的彩娇,比以前更懂事了。

就在李中易搂着彩娇,打算亲热一番之时,李云潇突然禀报了一个消息:午时刚过不久,柴玉娘就到了郡公府,死活赖着不肯走,她口口声声说,找李中易有事儿要办。

李中易的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意,他早料定,柴公主,今儿个还会找上门。

也正因为如此,李中易才故意要去开封府衙“办公”,目的很明确,不能让柴玉娘玩得太过开心。

******

今天码了一万二,补上昨天三千,实际完成了九千更新。司空的文思如同泉涌,只可惜,实在是手酸了,腰很疼,码不出一万五千字来。

感谢兄弟们的给力月票支持,司空明天继续至少九千字更新(补一更,正常更两章)。如果明天的月票继续可以超过50张,那么,司空也不废话了,继续一万二千字更新。

******

第1304章 垂拱第559章 政争波澜第219章 鱼死?网破?第1326章 草鸡变凤凰第976章 都是戏精第765章 开战第534章 内斗第482章 不好了第634章 狠辣第858章 修理第六章 活命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28章 上班(新的一周,求推荐票)第1374章 进军杭州第590章 天下大势第413章 树大招风第1239章 对冲第791章 征服者驾到第625章 目标大名府第1293章 夜袭第1464章 范质的奏章第548章 赵家动手了第1368章 小周后第532章 山陵崩塌第663章 摸金校尉第688章 彼此算计第1047章 依附第1240章 败局已定第1091章 仰望第540章 玩你没商量第921章 惊涛骇浪第403章 战争第796章 杀马威第1104章 盛大阅兵第645章 谁敢逼宫?第1317章 偶遇第1489章 兴元城内第1319章 冕服第1133章 交钞第907章 友尽之时第946章 步骑对抗第624章 天大难题第1189章 时候未到第201章 坑杀第95章 傻一回(哭求推荐票)第787章 遇险第490章 寝宫惊魂第1504章 出京第1017章 下毒手第955章 既生李,何生吾?第214章 狗娃(求推荐票)第1501章 夺关第774章 戮第1203章 道友和贫道第二十章 奸细(求推荐票)第1297章 黄袍加身第96章 搂草打兔子(求推荐票)第1279章 三军拥戴第636章 动怒第707章 战第324章 宝地第710章 总攻第888章 何为前程?第233章 彼此算计第1286章 不愧是名将第642章 将心异动第623章 麻烦来了第1300章 大风起第1129章 欲加之罪第1003章 清君侧第145章 中风第544章 兵权到手第1355章 李煜的礼物第1049章 兵不厌诈第1460章 离京第979章 渡海第541章 有刺客!第1453章 剿匪第1527章 误杀第1180章 为时已晚第945章 血战到底第403章 战争第1525章 巧舌如簧第250章 彼此试探第925章 暗渡陈仓第491章 麻烦上身第789章 顺藤摸瓜第71章 浑身是胆(新的一周求推荐票)第696章 好辣毒的手段第1094章 启程西去第1308章 宫变第1190章 与民争利第169章 长子和梁王第1307章 抢占先机第1072章 敌踪现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711章 酣战第1041章 中毒第1516章 冷箭第918章 恐吓
第1304章 垂拱第559章 政争波澜第219章 鱼死?网破?第1326章 草鸡变凤凰第976章 都是戏精第765章 开战第534章 内斗第482章 不好了第634章 狠辣第858章 修理第六章 活命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28章 上班(新的一周,求推荐票)第1374章 进军杭州第590章 天下大势第413章 树大招风第1239章 对冲第791章 征服者驾到第625章 目标大名府第1293章 夜袭第1464章 范质的奏章第548章 赵家动手了第1368章 小周后第532章 山陵崩塌第663章 摸金校尉第688章 彼此算计第1047章 依附第1240章 败局已定第1091章 仰望第540章 玩你没商量第921章 惊涛骇浪第403章 战争第796章 杀马威第1104章 盛大阅兵第645章 谁敢逼宫?第1317章 偶遇第1489章 兴元城内第1319章 冕服第1133章 交钞第907章 友尽之时第946章 步骑对抗第624章 天大难题第1189章 时候未到第201章 坑杀第95章 傻一回(哭求推荐票)第787章 遇险第490章 寝宫惊魂第1504章 出京第1017章 下毒手第955章 既生李,何生吾?第214章 狗娃(求推荐票)第1501章 夺关第774章 戮第1203章 道友和贫道第二十章 奸细(求推荐票)第1297章 黄袍加身第96章 搂草打兔子(求推荐票)第1279章 三军拥戴第636章 动怒第707章 战第324章 宝地第710章 总攻第888章 何为前程?第233章 彼此算计第1286章 不愧是名将第642章 将心异动第623章 麻烦来了第1300章 大风起第1129章 欲加之罪第1003章 清君侧第145章 中风第544章 兵权到手第1355章 李煜的礼物第1049章 兵不厌诈第1460章 离京第979章 渡海第541章 有刺客!第1453章 剿匪第1527章 误杀第1180章 为时已晚第945章 血战到底第403章 战争第1525章 巧舌如簧第250章 彼此试探第925章 暗渡陈仓第491章 麻烦上身第789章 顺藤摸瓜第71章 浑身是胆(新的一周求推荐票)第696章 好辣毒的手段第1094章 启程西去第1308章 宫变第1190章 与民争利第169章 长子和梁王第1307章 抢占先机第1072章 敌踪现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711章 酣战第1041章 中毒第1516章 冷箭第918章 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