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变之鬼公孙渊

公元238年八月,时下辽宁一带的辽东治所襄平城,发生了一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城中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余人的尸体,被筑成景观供人参观。造成这一惨案的罪魁祸首是司马懿,而始作蛹者,则是公孙渊。

公孙渊,出生年月不详,字文懿,辽东郡襄平县,即时下辽宁省辽阳市人。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有一子,名公孙修。

公元207年,曹操在北征乌桓一战中,斩杀乌桓首领蹋顿,迫使投靠乌桓的袁绍次子袁熙、袁尚,转投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怕引火烧身,设计斩杀袁熙、袁尚,并将首级送交曹操。曹操上表汉献帝诏任公孙康为左将军,封襄平侯。

公孙康具体死于何年不详,但有史料表明,公孙康死后,因长子公孙晃、次子公孙渊年幼,众人拥推公孙康之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不想公孙恭承位后生病,逐渐变成类似被阉了男根的太监,基于病况严重,难以理政。

但难以理政,不等于不能当辽东太守。只要朝廷没免其职,别人就不能替代。公元228年,公孙渊逼夺叔父公孙恭的太守之位。消息传到洛阳,魏国大臣刘晔认为此风不可长,进谏魏明帝曹睿进兵讨伐,但曹睿不纳,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公孙渊误认曹睿拿他没办法,私下酝酿脱魏事宜。为了牵制魏国军力,公孙渊与吴国秘密往来。公元233年,公孙渊秘信于孙权,表示愿向吴国称臣。孙权也有南北夹击魏国之意,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

吴国丞相顾雍、辅吴将军张昭等,认为公孙渊是个连自己叔父都要算计的人,靠不住。但孙权一意孤行,遣派张弥、许晏等,携金玉珍宝,沿海路去往辽东,册立公孙渊为燕王。

公孙渊做梦也没想到,孙权会对自己如此看重,因此静夜再思,觉得东吴远,曹魏近,一旦自己成为燕王,曹魏兴兵讨伐,吴国即使出兵相助,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决定不受燕王之册。但又觉得不收那些金玉珍宝,太亏,便斩杀张弥、许晏,收编护送而来的吴国军卒。接着,公孙渊又将张弥等人的首级献交魏国。魏明帝曹睿升任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统领诸郡。

就在魏国使者傅容、聂夔前往辽东宣布公孙渊为乐浪公时,公孙渊早先派去洛阳打探消息的间谍密报,说魏明帝曹睿在使团中安插了一个力大无穷、名叫左骏伯的人,不知此为何意?公孙渊闻之大为恐惧,竟然命令警卫部队,包围使团所住宾馆,然后才去拜见使者。使者的随从对使团住所被包围一事提出不满。公孙渊说我的地盘我作主,别说包围你们住所,就是杀掉你们中的几个,又有何妨?使者忍气吞声,回朝后就向魏明帝汇报了此事。曹睿这才感到当年刘晔的告诫不无道理,决定择机将公孙渊挪任一下,以防尾大不掉。

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派幽州刺史毋丘俭等,携带书信印章前往辽东征召公孙渊。公孙渊认为这是对他釜底抽薪,因此拒绝离开辽东,并立刻发兵,在辽隧一带与毋丘俭展开激战。因毋丘俭这次是去征召,带的兵本身不多,自然不敌公孙渊,只得退兵回国。

公孙渊一不做、二不休,当即宣布自立,改元绍汉,自诩燕王,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授予鲜卑族首领单于印绶,给边疆少数民族加封晋爵,并唆使鲜卑人侵扰魏国。又再次称臣于吴国,以备魏国征伐时,孙权能给其援助。

公元238年,曹睿召回称病休养的太尉司马懿,令其率兵四万讨伐公孙渊。公孙渊遣派部将卑衍、杨祚等,统率步兵、骑兵一万余人,驻守辽隧抵御魏军。

司马懿实施声东击西战略,一方面派部将胡遵与卑衍对阵,一方面突然派一军直趋公孙渊老巢襄平。卑衍急忙率军回援襄平,行至首阳山地段,接到公孙渊严令,与司马懿决一死战,结果卑衍大败。接着,司马懿又巧妙借助天时地利等因素,将公孙渊的军队,围困在辽隧城中。由于辽隧城存粮不多,守军不得已开始人吃人。到了后来,杨祚等守将实在不忍心自己人吃自己人了,出城投降。

公孙渊坚持顽抗,不想到了该年八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一颗长约十丈的大流星,从东北方向直坠至襄平城的东南面。流星在古时称扫帚星,扫帚星寓意灾星。公孙渊所部顿时人心惶惶。

其时又有小道消息传至前线,说公孙渊家中所养之狗,穿着官服、戴着官帽上了房;又说公孙渊家有次做饭,竟把一个玩躲猫猫游戏的小孩蒸死在锅中;另有传谣,说襄平城郊出了一块奇怪的肉,周长数尺,有头有眼有口,没有手脚,但能移动。经占卜者卦算后,得出结论:这些怪事出现在哪国,哪国就该亡了。

公孙渊又硬撑了半个月,终于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亲随骑兵,向东南方向突围。司马懿派精锐穷追不舍,到了流星坠地之处,公孙渊父子等被魏军追上,一番短兵相接,公孙渊父子等悉数被杀。接着,襄平城被彻底攻破,于是发生了文首所述的可怖一幕。随着公孙渊的首级被送到洛阳悬吊示众,辽东、带方、乐浪、玄菟等地也被司马懿相继平定。

公孙渊属于三国时期有名的两面三刀之徒,无论孙权,还是曹睿,抑或他的叔父,都被其戏耍过。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讲信誉的枭雄,却在《全三国文》中,留有《表吴主权》、《上魏明帝表》两篇示忠文章。

有个情节需要说明,这就是公孙渊的同胞哥哥公孙晃的结局。早年公孙恭接任其哥公孙康太守之位后,遵守汉代"任人制"而礼送公孙晃前往洛阳当官。公孙晃曾多次向朝廷提醒其弟公孙渊善变,须予防范。但一俟公孙渊真的反叛后,曹睿竟赐公孙晃以金粉。公孙晃收受后,即偕家人悲愤吞服而死。曹睿诏予棺椁以葬。

曹操家事亦伤心南辕北辙父与子人怕出名猪怕壮三国时期龙虎狗金子为谁而闪光马腾两个想不到字读一半大都错过河拆桥为哪般闪烁星中有羊祜姜维乃悲情人物相逢一笑泯恩仇既菜又坏一蠢将善恶蜕变一念间挟天子以令诸侯守城悍将数郝昭姜确实是老的辣曹操最恨哪三人红花尚需绿叶衬夫妻反目为哪般马失前蹄话轻敌华歆乃是一好人文臣武用属卫瓘文人相轻祸害深张辽为何不打蜀性情中人不贪生河东河西轮流嘻老当益壮代名词三国官名今日解性情中人虞仲翔三国时期间谍案鞠躬尽瘁看张嶷文臣武用属卫瓘朝盛晚衰叹李严马失前蹄话轻敌乌桓之战定北方刘君子初是高士人生何谓是成功历史就像揉面团狭路相逢勇者胜法正不死无三国两面三叨是谯周蔡瑁并非将干害不为瓦全颂曹髦竹篮打水叹步阐刘君子初是高士侍奉四帝独丁奉三国鼎立始与灭曹昂一死百事改不爱红装爱武装东吴马忠终窝囊童真有趣辨真假路人皆知非笨蛋晚节不保名遭辱刘备和他夫人们空城退敌比心机明蒙暗混可排忧老当益壮代名词姜维乃悲情人物刘备之死该怪谁南辕北辙父与子收也白收坑杨松刘备和他夫人们三国官名今日解不识庐山真面目生死不渝在磊落文武双全夏侯玄假作真时真亦假人生赢家归吕岱大儒大义独卢植昏馈灵帝毁江山心比天高命如纸人生何谓是成功学高情挚追邴原章表书檄看陈琳明蒙暗混可排忧文庙武庙都有他牌技优劣看心态谨慎务实赞顾雍识时务者公孙康人生如意好完美明蒙暗混可排忧姜维乃悲情人物三国时期龙虎狗大丈夫兮太史慈曹豹无涉虎豹骑沉默无声一良将性情中人虞仲翔重学轻权道严畯慧眼识才忒重要仕途沉浮似狼狗黄权堪与法正比赵忠乃是朕母亲历史就像揉面团历史常被小人戏知恩图报顺天理夫妻反目为哪般救火队长皇甫嵩性情中人虞仲翔文臣武用属卫瓘乌桓之战定北方
曹操家事亦伤心南辕北辙父与子人怕出名猪怕壮三国时期龙虎狗金子为谁而闪光马腾两个想不到字读一半大都错过河拆桥为哪般闪烁星中有羊祜姜维乃悲情人物相逢一笑泯恩仇既菜又坏一蠢将善恶蜕变一念间挟天子以令诸侯守城悍将数郝昭姜确实是老的辣曹操最恨哪三人红花尚需绿叶衬夫妻反目为哪般马失前蹄话轻敌华歆乃是一好人文臣武用属卫瓘文人相轻祸害深张辽为何不打蜀性情中人不贪生河东河西轮流嘻老当益壮代名词三国官名今日解性情中人虞仲翔三国时期间谍案鞠躬尽瘁看张嶷文臣武用属卫瓘朝盛晚衰叹李严马失前蹄话轻敌乌桓之战定北方刘君子初是高士人生何谓是成功历史就像揉面团狭路相逢勇者胜法正不死无三国两面三叨是谯周蔡瑁并非将干害不为瓦全颂曹髦竹篮打水叹步阐刘君子初是高士侍奉四帝独丁奉三国鼎立始与灭曹昂一死百事改不爱红装爱武装东吴马忠终窝囊童真有趣辨真假路人皆知非笨蛋晚节不保名遭辱刘备和他夫人们空城退敌比心机明蒙暗混可排忧老当益壮代名词姜维乃悲情人物刘备之死该怪谁南辕北辙父与子收也白收坑杨松刘备和他夫人们三国官名今日解不识庐山真面目生死不渝在磊落文武双全夏侯玄假作真时真亦假人生赢家归吕岱大儒大义独卢植昏馈灵帝毁江山心比天高命如纸人生何谓是成功学高情挚追邴原章表书檄看陈琳明蒙暗混可排忧文庙武庙都有他牌技优劣看心态谨慎务实赞顾雍识时务者公孙康人生如意好完美明蒙暗混可排忧姜维乃悲情人物三国时期龙虎狗大丈夫兮太史慈曹豹无涉虎豹骑沉默无声一良将性情中人虞仲翔重学轻权道严畯慧眼识才忒重要仕途沉浮似狼狗黄权堪与法正比赵忠乃是朕母亲历史就像揉面团历史常被小人戏知恩图报顺天理夫妻反目为哪般救火队长皇甫嵩性情中人虞仲翔文臣武用属卫瓘乌桓之战定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