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二 寿礼

林夫人十分意外,虽然面对着和孙子同龄的小姑娘,仍然和气又不失恭敬的说:“敏晟每日也要进学,还要练武,所以今日没有带他进宫。”

进宫有一大堆规矩,大人还好说,多学多练几回,孩子还小,林夫人不愿意他们现在就得学这一套。

玉瑶公主就不吭声了。

林夫人告辞出宫的时候,谢宁挑了一对赤金累丝嵌宝钗子给她带回去。如果下定,那再没有什么赏赐比这个正合适了。正用得上,而且是宫里赏的,想必方家也会觉得脸上有光。

林夫人果然十分欢喜:“这下亲家要高兴了。我猜着要到放定那天他们家一准儿会请满堂宾客,好好炫耀一下子。”方家估计以前因为姑娘迟迟嫁不出去没少受人非议,这下可以洗雪前耻了。嫁了林家这样的人家,姑爷已经是六品官了,还有一位宫里的贵妃娘娘这么给做面子。人活一口气,方家这回是着实的扬眉吐气了。

对林家来说,结方家这门亲也难免会招人议论,谢宁的赏赐也是一种表态,既然她对这门亲事是赞同的,想必大舅舅他们的事情总会更顺利些。

谢宁笑着说:“是啊。这对东西还是二皇子满月的时候皇上赏的,太沉了,我可不爱戴,用在这样的喜事上倒是正好。”

送了林夫人出宫,胡荣转了一圈儿回来,去找方尚宫说话。

方尚宫正在打开刚才林夫人送的东西。

外面包着一层暗紫色的包袱皮,里头的盒子里装着一些补药和两枝参。

胡荣蹑手蹑脚走到近前,轻声问:“这是人参品相不错啊。”

方尚宫抬头看他一眼:“你现在都懂得品评这个了?”

“瞧您说的,就不兴我有些长进了?”胡荣自己拉过板凳坐了下来:“打听清楚了。谨妃家人上京时在营州换船,船行至两河口时,和一艘官船争道,船撞在一块儿了,谨妃的弟弟落了水。”

方尚宫淡然的问:“出人命了?”

“没有。”胡荣颇有些遗憾:“不过听说腿折了,现在不方便挪动,只能在当地先休养着。这伤筋动骨的伤,少说也得养个把月吧?谨妃父亲急的要命,一方面那附近的郎中说了这伤要是挪动只怕以后腿骨长不好,一方面他们又不放心这路上郎中的医术,想着京城有太医嘛,这一准儿比外头的野路子郎中治得好,拿不定主意,所以写信来问谨妃的意思。还在信里告了一状,说他们当时亮出了谨妃的名号那官船居然不给他们让路……这意思多半是希望谨妃能在皇上耳边吹吹枕边风,好好给他们出出气报这个仇。”

方尚宫忍不住笑了:“真是热闹。”

胡荣也笑了:“谁说不是哪。”

胡荣对韩家人满心的看不起,果然是商贾之家,行事毫无章法,简直不成体统。以为女儿封了妃,全家人就跟着鸡犬升天了?不定一路上怎么耀武扬威呢。还有那个伤腿的,难道以前他们家人有个头疼脑热就都不看郎中了不成?现在家里出了妃子,那一般郎中立马配不上他们的身份了?

还指望谨妃给皇上吹耳边风?稍打听打听就知道,谨妃何曾得过皇上的欢心?从她生过玉玢公主皇上宠幸过她一回吗?不过是沾着公主、沾着永安宫晋封的光连带着封了个妃子,就自为了不得了。

遇着这样的事也是他们活该。

瞧今天来的林夫人那份儿小心,那身儿气派,这才是正经的大家出身呢。谨妃出身自这样的人家,也难怪她身上也一股畏缩的小家子气,根本不招皇上喜欢。

“延福宫呢?”

胡荣坐直了些:“延福宫昨天饮宴之后倒没有别的动作,慎妃让御园管事去了一趟,将昨天摆来观赏的菊花撤了,昨晚上打发人给高婕妤送了一回醒酒药,不过高婕妤多半正在气头上,根本没接那药。”顿了一下,他接着说:“就是有听人说,慎妃能够在明寿公主一事之后还封了妃,就是因为她把明寿公主的事情卖了个好价钱……仗着有功劳,现在行事才这样嚣张起来。”

“这种话不要再说。”方尚宫耐心教他:“你现在什么身份?说话一定要仔细,如果不确定这话是不是好话,那就干脆别说。即使慎妃告发明寿公主,这件事从情理礼法上来说有错吗?”

胡荣低下头,老实说:“没有。”

从情理说,她是皇上的嫔妃,自当以皇上为重。从国法来说,明寿公主想要谋逆是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的事,慎妃告发她也是天经地义。

虽然人人心中都会觉得她背叛出卖旧主,心性凉薄,品行也绝非自己一贯表现出来的那样淳厚,可是在明面上,的确不能她说有任何不对。

“这话不是传过一阵子已经没人说了吗?怎么又有人开始说这些了?”

胡荣轻声说:“八成看延福宫不顺眼的人太多了吧?这次她得晋封别人没得。”这就够招人恨了。再说,还有谨妃哪。

宫里现在有三位妃子,永安宫贵妃她们俩是争不过,但剩下的两位,谁先谁后呢?有人说,谨慎谨慎,谨在慎前。就象当初贤、淑二位,贤在淑前头,淑妃不也对贤妃有好一阵子不忿?谨妃自然是想稳压慎妃一头的。何况她出身总比慎妃要强多了,还养着公主,慎妃凭什么和她相争?

所以谁又开始传这种话,实在很难抓得准。因为人人都在传,都乐于落井下石一把,在这种情形下,想找出一个准确的目标可不容易。

“多当心些,小心无大错。”方尚宫总觉得这宫里不会太平很久的。虽然现在只是其他人互相攻讦,也不代表永安宫会安然无事。

现在越平静,方尚宫心里越不踏实。

“还有件小事儿……”胡荣轻声说:“唐才人之前常往高婕妤处走动,但是从过了中秋之后,高婕妤那里她只去过一回,倒是延福宫去了两三回。”

“是一个人去的还是有别人做伴?”

“自己去过一回,其余时候和刘才人等人一起过去的。唐才人昨儿还到永安宫来过,不过因为主子不在,她只在门口站了站就走了。”

这件事方尚宫昨天也听小太监提起了。

窗外头传来也孩子的声音,方尚宫站起身来,透过窗纱往外看。

永安宫庭院中洒满了阳光,大皇子穿着一件象牙色圆领袍子,外面罩着一件鱼肚白绣云纹长罩衫,正拉着玉瑶公主的手穿过庭院向水池边去。

不知道为什么两个人的尚宫、乳母都没有跟着。

方尚宫示意胡荣跟上去照应。胡荣也不敢怠慢,赶紧一溜小跑的出了门朝两位小主子赶上去。

看着他们在阳光下的背影,方尚宫有半天都舍不得眨眼,直到两眼都被阳光刺痛,才不得不收回视线,一面揉眼一面坐下来。

唐才人来永安宫做什么呢?

方尚宫觉得这姑娘的心性也不容小觑,才进宫没多久,她身边的杨姑娘就死得不明不白。

进了宫的人,为了在宫里好好活下去,学会耍心眼使手段这都没什么,方尚宫自己在宫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绝不会对此有什么苛责和偏见。

但是唐才人不大一样。

她似乎是那种,天生就缺乏同情心的人,目的性攻击性都特别强。完全不用环境来改变她,她自己就会用尽一切手段往上攀爬,所以可能阻挡她的人,都会被她毫不留情的踩在脚下。

这是个需要格外提防的人物。

方尚宫又听见了孩子们的声音,她又站起身来往窗外看,大皇子和玉瑶公主又原路回来,胡荣跟在后头,手里吃力的搬着一块假山石。石块并不算大,但是看他搬的着实不轻松。

这应该是池塘亭子边的石头吧?搬这个东西做什么?

到晚膳前方尚宫就知道这块石头派了什么用场了。

两个孩子把这块石头放进了一个艾叶青石的花盆里头,石头后头是一株石竹,花开的挤挤簇簇的,从石头后面探出头来。

大皇子高高兴兴的问:“方尚宫,您瞧这盆景儿怎么样?”

合着这找块石头往花盆儿里一扎,就变成盆景儿了呀?这盆景儿也太易得了些。

方尚宫笑着点头夸赞:“这主意谁想出来的?真是够巧的。这花儿本来普普通通跟路边长的一样,被石头这样一衬,倒有了几分山野逸趣。两位殿下怎么想起做盆景儿来了?”

大皇子左右看看,方尚宫知趣的跟他走到一旁。

“今年万寿节悄没声息就过去了,我跟妹妹想给父皇补一份儿寿礼。”大皇子又看看那个费了他们半天力气才折腾好的盆景儿:“您觉得父皇能喜欢吗?”

方尚宫十分诚恳的说:“皇上一准儿喜欢。殿下是怎么想起做盆景儿的呢?其实殿下现在进学了,要是给皇上写个寿字儿,也不错啊。”

要方尚宫看,写幅字,背篇书,皇上也一准儿喜欢。

大皇子抿着嘴笑。

方尚宫说的这些,其实乔书英也都说了。不过大皇子总觉得那些不够诚恳。他觉得总得要花了心思花了力气,用诚意去预备才好。

二百二十二 做人一百三十二 月下三百五十三 同榻九十五 无题一百八十一 过节四百三十四 侍疾三百一十五 碰巧二百零九 肯定七十五 主使四一百九十八 斗篷一百二十 邀请七 女红三百四十一 落空四十九 手炉二百二十二 放人三十七 人手二百一十九 猜测二十一 仲秋二百九十四 家常二百五十三 回来二百五十二 夜啼八十五 赏花三百九十七 转圜一百九十 宅子二百零五 年关二十一 仲秋三百零三 闲谈三 侍寝三百四十六 记忆六十七 夜宴二百四十一 忧虑三百六十二 时节三百七十八 福晖二百七十 打探二百五十 钟声一百一十七 学艺二百八十八 佳节三百二十八 心急一百五十八 打听一百八十一 过节六十五 道士四百二十六 晚膳四百 怜悯三百五十七 攀爬四百零九 结怨三百四十四 知情一百五十八 打听四百二十五 夕阳三百一十八 比较六十一 鱼儿一百三十八 忧惧五十七 探病六十六 新衣六十六 新衣三百四十 兄弟五十一 琐事四百一十 儿子三百一十一 送礼九十五 无题一百 传信一百一十二 食补二百零六 盛妆三百九十四 玉马九十八 生病三百五十 宫城四百二十二四十四 梳头一百一十 照料二百九十六 夜雨二十九 邀请三百一十七一百五十八 打听一百一十五 祭奠一百三十 尽心四百二十七 仲秋三百零九 甜羹三十一 宴会四百二十七 仲秋三十四 太医一百六十七 贺礼三十一 宴会十八 回答四百一十 儿子二百七十五 恐慌一百三十六 探讨一百二十一 水榭三百五十 宫城一百八十七 陀螺一百八十 探望二百三十五 行宫二十三 画眉一百九十八 斗篷二百二十二 做人一百二十 邀请二百三十 旧事四百一十九 不悔五 聊天四百零一 惶恐二百二十五 商议
二百二十二 做人一百三十二 月下三百五十三 同榻九十五 无题一百八十一 过节四百三十四 侍疾三百一十五 碰巧二百零九 肯定七十五 主使四一百九十八 斗篷一百二十 邀请七 女红三百四十一 落空四十九 手炉二百二十二 放人三十七 人手二百一十九 猜测二十一 仲秋二百九十四 家常二百五十三 回来二百五十二 夜啼八十五 赏花三百九十七 转圜一百九十 宅子二百零五 年关二十一 仲秋三百零三 闲谈三 侍寝三百四十六 记忆六十七 夜宴二百四十一 忧虑三百六十二 时节三百七十八 福晖二百七十 打探二百五十 钟声一百一十七 学艺二百八十八 佳节三百二十八 心急一百五十八 打听一百八十一 过节六十五 道士四百二十六 晚膳四百 怜悯三百五十七 攀爬四百零九 结怨三百四十四 知情一百五十八 打听四百二十五 夕阳三百一十八 比较六十一 鱼儿一百三十八 忧惧五十七 探病六十六 新衣六十六 新衣三百四十 兄弟五十一 琐事四百一十 儿子三百一十一 送礼九十五 无题一百 传信一百一十二 食补二百零六 盛妆三百九十四 玉马九十八 生病三百五十 宫城四百二十二四十四 梳头一百一十 照料二百九十六 夜雨二十九 邀请三百一十七一百五十八 打听一百一十五 祭奠一百三十 尽心四百二十七 仲秋三百零九 甜羹三十一 宴会四百二十七 仲秋三十四 太医一百六十七 贺礼三十一 宴会十八 回答四百一十 儿子二百七十五 恐慌一百三十六 探讨一百二十一 水榭三百五十 宫城一百八十七 陀螺一百八十 探望二百三十五 行宫二十三 画眉一百九十八 斗篷二百二十二 做人一百二十 邀请二百三十 旧事四百一十九 不悔五 聊天四百零一 惶恐二百二十五 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