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瘦马事
时间溯回,九日之前,五月初三!
户部尚书倪元璐,领翰林编修兼东宫讲师林增志、李士淳一行三人,自四月初七易县西北起行,经得近月光景,遥遥两千里,山水迢迢,携重任赶赴南京!
到得五月初三日,其一行堪堪抵近了南直隶西北向之凤阳地界!
凤阳全境,乃江北四镇中,高杰一部驻兵势力范围。
此城东北,有一五河县,距南京,仍尚需三百里。
话说是日晌午,倪元璐同林增志、李士淳老三位,坐驾马车,一路奔波,力疲奔至五河县西南淮水边!
因得连日赶路,人困马乏,后继乏力,遂于倪元璐言说下,邱致中派去近身相护的几名兵士,便勒马止歇。
驾辕的后生,更难得有礼,跳下车驾来后,亦颇显尊老的将三位老大臣自车上扶下,伸展筋骨,吃喝歇脚。
可,就于倪元璐刚下得车来,其却于芦草边,碰巧发现一落水轻生女子!
倪、林等救人心切间!
即命看护兵士前去搭救!
待得救人上来,堪问才知,此女乃附近五河县高门富户刘大财主家中跑出来的新纳小妾!
因得人生地不熟,慌不择路,又惊恐惧怕叫得本家抓回,虐待凌打,遂银牙紧要,这才不得已起了投河之念!
滴答!滴答!
出水的芙蓉,我见犹怜的秀美脸蛋儿!
梨花带雨哭诉间,怯生生,娇小清纯,楚楚可怜!
你别瞧这老三位,眼下是均已过了五十之寿,但爱美之心,又何时分过老幼乎?
于是,三大臣对此便顿生了怜香惜玉之情,无需多议,一致以为,应即刻带此女跑路,同赴南京!
为免主家来寻,且竟还颇有荒唐的,连歇脚之事都全然难顾,吩咐兵士套马就即刻开溜!
其三人身前,致中所派紧随护卫共五个,倒尚还算得尽职清醒,纷纷力阻,唯恐节外生枝,于这荒郊旷野间,徒惹什么是非出来!
毕竟,客地无根,一旦那刘家主家真是聚拢人手围打找来,那便是跳进黄河,都难再洗清了!
可怎奈!
倪、林、李三老,搪作无知,非得一意孤行,徒摆得一副大义凛然,所言却只堪说些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之类鬼话,见得佳人,竟连重责在肩都全然抛诸脑后,一味心怀侥幸,不肯相依!
无法!
一行人如此这般,便只得携女向前又行了小半日的功夫。
路上,车马行于淮水边,亦不知是临水思乡还是别个什么,那车中,竟忽地又兀自传出秦淮歌调来!
十里烟雨重,灯花逐水流。
盛庭华筵依旧!
琵琶声色悠,香扇桃花绣。
新辞一阕为君奏!
佳人翘盼首,翠阁下帘钩。
霓裳水袖妙歌喉!
青山白云幽,相思曲不休。
今朝红尘看透,匆匆再登金陵楼!
黄粱一梦情难留,舞绝秦淮岸,醉王侯啊!
醉王侯!
也就是这般时候,倪元璐等才知,此女原乃淮南“扬州瘦马”也!
无怪乎,其模样身段,才得这般撩人,秦淮曲调,亦又如此绝艳!
一时不察,此三老竟便受用于此靡靡之音中,再难自拔矣!
对此,随行护卫几人隐忧,亦曾半日来多番进言劝诫,唯恐此女子事,招惹耳目,重任难继!
但纵是苦口说尽利害,车中三老却依旧听不进去分毫!
遂稍后不多时!
果不其然!
变故骤生!
车马西南向,随秦淮曲落,猛然间,顿生烟尘,缓丘后,突有得乌泱泱一大群乡民打扮之人,朝此奔袭而来!
远瞧去,那伙儿约莫四五十个,身着各式农户杂役打扮,手上竟亦都拎着家伙,颇有来者不善之意!
转瞬间,扑近不少,那领头汉子,亦用方言,不知朝前方渡口处高喊着什么。
听罢,渡口前几个渔夫,似亦都起了戒备!
要知,此处过淮水,直抵滁州界,最为近便,滁州再南,便到南京矣!
可这临了临了,眼看此行终点,距此已不过两日脚程了,这会子功夫,却因得此等烂糟事由,闯下祸来!
真真有所不该!
有所不该呀!
对此,眼见祸已临头,倪、林、李三位亦吓得不轻。
瞧见事态急转,现刻,其亦不要那老脸了,匆言吼着,便欲慌脚放弃渡河,驾辕火速沿水朝东遁走!
但事已至此,都这当口下了,哪儿还来得及呦!
遂西向呼啦抄,一下涌来大批人手,其仗得人头优势,围追堵截,前后左右一包,便成了个合围阻路态势!
倪等车马随行人丁,未能逃出百步,堪堪叫其逼停!
说来,也绝怪不得旁人不给机会!
实是此老三位,真真太能作妖!
救人还则罢了,关键此不合时宜当口,你非听得什么小调艳曲的!
那“瘦马佳人”吴侬软语一启口,音调洋洋远飘,勾了魂去的,又何止你车中三老朽乎?
如今,落得此般狼狈仓惶,亦全属活该!
眼下,那刘家主家派人来追,喊打喊杀间,又岂还由得你等分说!
遂两厢一接触,便登时茬架,打作一团!
好在致中安排随护堪用,拼了死力,一连撂倒十来个,这才堪堪稳住阵脚。
反观车中龟缩三老,临阵怂包,迂腐老朽,这般时刻,难堪大用矣!
僵持!
短暂打斗后,双方陷入暂行僵持中!
足一刻来钟!
对面刘家领头武备家丁,才得算渐收骂口,消停与事。
再后,经得一番谈判,终是定下还女下车,姑且放行之法!
可,正待那女子万般难愿,堪行下车之刻!
不料!
西北向刚那缓丘处,竟好死不死地,再度烟尘大作!
猛然间!
枝节旁生,可怖变故再袭!
远远瞭望,烟尘中,叫嚣吼嚷骂言之声不绝于耳,一队兵马,竟突地强驰奔此而来!
真乃叫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是也!
【扬州瘦马:】
【扬州界内妓女别称,古来扬州乃两淮(淮南、淮北)盐商聚居地,此处盐商当年可谓富甲一方,生活奢靡之程度堪比皇家!遂其因得富足,便由此养活了大批傍生产业,其中之一,便有着“养瘦马”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