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关于“辈分”的问题

“哦,二狗叔,俺主要是被婶婶美丽给惊住了,这位婶婶太漂亮了,跟仙女似的,二狗叔,你太有本事了,能弄上这么美丽的婶婶做老婆。”云永宝回过神后说道。

“那还用的说啊,在整个云家寨还没有哪家的兄弟讨的老婆比我媳妇漂亮,怎么还不叫婶婶啊”云涛说道。

像云涛这样经常在外面的人,刚回到村子里,说其话来有些乱,有时候说话的时候,不知不觉地用现代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交流方式参插着地方性说话习惯;当从村子里回到城市里去后,又会说话的时候,不知不觉地用地方性说话习惯与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交流。

像云涛叫自己一下子我,一下子俺,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不过现在不同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很少有人外出打工或做生意,大家的圈子都比较小。

现在很多地方都混杂着全国各地方的大量人们,各种说话习惯、各种方言混淆地交流,弄得很多人都会好几种方言、好些说话习惯,结果交流时不自觉地掺插其中,不过现在的人大多都习惯这个说话方式,也就见怪不怪了,反正大家都能听得明白就可以了。

“二狗婶,你好,我是你大侄子云永宝。”云永宝向景婷问好。

“您叫我什么。”景婷傻傻地问道。

“我叫你二狗婶啊,哦,你们城里人可能听不习惯小名称呼,叔叔小名叫二狗,所以我叫你二狗婶啊,如果你听不习惯,我就直接叫你婶婶好了。”云永宝以为景婷不知道云涛的小名,很自然地解释道。

“啊,我是你婶婶。”

景婷有些傻眼了,自己才19岁啊,这一位明显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叫自己婶婶,这对一直在城里长大的景婷,看来非常奇怪,甚至有些难以理喻,毕竟在城里基本上看不到年龄悬殊这么大,但称呼是反过来的现象。

就算有,在城里,要年过半百的人,叫比自己小三十来岁的小姑娘为婶婶,估计没有几个在城里长大的半百的人能叫得出口,就算叫的出口也会很不自然,很难受,反正景婷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这样的事情。

但在农村对于这种事情大家都习以为常,在农村,辈分与年龄有时存在很大的悬殊,往往并不成正比,年幼辈长或年高辈低的现象极为常见,甚至白发老翁称呼吃奶孩子为叔、为爷也并不希奇。

农村有句俗话说:“兄弟有大小,叔侄无老少。”因为兄弟是按年龄排列的,而叔侄却不是按年龄,而是按辈分排列的。

之所以会出现辈分和年龄的悬殊差异,是农村特有的背景形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在过去传宗接代观念极强而又崇尚“人多力量大”的时代,农村生育往往过多,兄弟姊妹五六个的极其常见,七八个以上的也不足为奇,积得“五男二女”往往令人羡慕。

这样一来,兄弟姊妹中的老大与老幺年龄就有很大的悬殊,加上过去农村又流行早婚早育,有时甚至儿女已结婚,而母亲却还在生育,于是就出现了叔侄同岁、甥比舅大的现象。

如此逐辈相错,辈分与年龄的差异就越来越大,亲族之间尚且如此,非亲族之间的悬殊就更大了。

二是过去农村宗法观念极重,又是礼仪之邦,非常注重辈分称呼。宗法观念也使农村不可能像城里人那样多以官职或“师傅”、“先生”、“女士”之类的相称,于是就派生出各种各样的称呼。

从汉语称呼的多样性中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像与父母同辈的称呼,男性有伯父、大爷、叔叔、舅舅、姑父、姨夫、表叔等等;女性有伯母、大娘、婶子、妗子、姑姑、姨妈等等。

而英语中就简单得多,男性用一个“uncle”、女性用一个“aunt”就包括了以上所以这些称呼。

三是过去农村重农轻商,恋土重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口流动极小,千百年来同村居住,致使彼此辈分称呼世世沿袭,代代相传。

“那我该怎么叫你呢。”

景婷奇怪地问道,让这么一个比自己父亲还要大的人叫自己婶婶,景婷都不知道怎么回应了,叫他老伯还是叫他侄子,好像都不合适啊。

“婶婶,你就叫我永宝或者啊宝就可以了,当然你要是叫我小宝,也没什么问题,村里很多长辈都这么叫我的。”云永宝说道。

“好了,不和你说了,我和你婶婶还要回家急得回家吃饭呢,过些天让你婶婶给你见面礼。”

云涛说道,在云涛这个村寨里,有这么个习俗,只有村里里添人了,长辈们们都要送礼的,如果嫁进来的或入赘进寨子的人,辈分高的话,她们除了接受长辈们的礼物外,还要向村里比他们辈分小的人送礼物,至于同辈人到没有什么讲究。

至于礼品到没有什么讲究,只有不是什么忌讳的东西就好,送一篮鸡蛋、送些水果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你有钱送电视、冰箱之类的电器也可以,反正没有什么贵重要求,完全看你自己的家庭状况,自己家人决定就可以了。

“好的,那我先去地里干活去了,如果叔叔、婶婶有空记得到我家坐坐。”

云永宝说完,就往自己地的方向走去,农村里的男人不同于女人喜欢家里长家里短的聊个没完,说话做事都比较干脆,没有那么多的事,农闲时,另可叫几个人一起打牌,也不喜欢三五成堆地一起说别人家的家事。

“他是你的谁啊,怎么年龄这么大了,还叫你叔叔、叫我婶婶,听的我都怪怪的。”看着云永宝走远了,景婷忍不住问道。

“他是我大堂哥的大儿子,我大堂哥年龄和我爷爷差不多,结婚又早,早早地生下了我这个大侄子,我这个侄子年龄比我爸爸都还要大几岁,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是很常见的,以后你还会遇到很多年龄比你大,叫你姑、婶的,还有个别的都要叫你婆、奶这个级别的,当然也有部分年龄比你小,你要称他长辈的,不过这样的比较少点。”云涛给景婷说道。

“为什么年龄比我小,我要称他长辈的会比较少呢。”景婷奇怪地问道,在城里长大的景婷很难理解。

毕竟城市中就很少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一方面是城里人更注重生活质量,所以往往不愿生育太多,兄弟姊妹间的年龄也就差异不大;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流动性极强,街坊邻居时常更新,面对素不相识而又毫无瓜葛的的人,自然只有根据年龄大小来确定彼此称呼,所以就形不成像农村那样的辈分与年龄的悬殊。

“因为我的辈分比较大啊。”云涛解释道。

“什么是辈分啊,曾姐,你们那也是这样吗。”景婷好奇地问道。

“我们那边也是这样的,在农村很注重辈分的,至于什么是辈分,怎么来的,我就不清楚了,老公,你知道吗。”曾荃说道。

“我就知道一些,不是太具体的哦。”云涛说道。在读大学的时候云涛专门查过这方面的资料。

在过去封建王朝的时代,人们对辈分是极讲究的,特别是本家本族之间,提亲说媒,先要论清辈分;新媳妇过门,要挨门认亲;儿童起名,也要遵从祖制,按辈取名。

大的家族,每一辈取名都有专用字,像我们云姓家族的“昌”字辈、“大”字辈、“永”字辈等等,同时,还要严格避讳,即名字里不能与上辈有相同的字样。如果不遵从这些辈分规则,就被称为乱辈,而乱辈,是极惹人耻笑的事情。所以,辈分称呼被视为天经地义,乡下人也习以为常,不论辈高辈低,叫者自然,应者坦然。

而在外面做事的,无论地位多高、身份多贵,回到家乡,也要入乡随俗,遵辈守礼,在民间,遵辈守礼作为伦理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准。如果违背了这个标准,是要被邻里乡亲指责和唾弃的。

不同的场合,辈高辈低有不同的行为规则,在红白喜事、兄弟分家、婆媳纠纷、宗族事务等严肃凝重的场合,自然是辈长者有更多的话语权,此时,辈分高的年轻人可以对辈分低的年长者厉颜相斥,而后者只有唯唯诺诺,必恭必敬。

但辈分低的人平时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卑,因为从辈分形成的原因中可以知道,辈分越低,说明家中人丁兴旺,这在过去的农村是很值得自豪的。

而在许多喜庆热闹的场合,则是小辈人的天下,他们可以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甚至轻松的恶作剧,只要不是太过分,都是被允许的,而辈分高的就不那么自由随便了,否则,新媳妇一句“老公公”,准叫你尴尬得脸红而退。所以农村有“宁在小叔子腿上坐,不在大伯子面前过”的规矩。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计划生育的实施,在城市里多生多育的现象不存在了,产生年龄与辈分悬殊的土壤逐渐消失;而随着宗法观念的淡化和时尚观念的流行,人们对辈分已不十分讲究了。除了本家本族之间还比较严格按辈相称外,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之间,如果不是在郑重场合,辈分称呼,逐渐模糊,年龄相差不大的,多以姓名相称。

但是在很多农村里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仍被延续下来,云涛所在的村子就是保持了这种思想观念的。

第472章 姐我是在帮你第199章 无力反抗就默默承受第345章 第一次参加豪华酒会第264章 见景婷的奶奶第164章 大饭量的云涛第103章 景婷的“办法”第373章 诗诗和梦梦怀孕了第166章 “落叶归根”第222章 百万年薪的工作第244章 村委支持云涛承包水库第239章 订婚聘礼的事第384章 升级了第183章 刘一伊是“白虎”第205章 抱着刘一伊回家第368章 第二场比赛赢了第42章 大叔,你OUT man了第137章 手术室外第304章 有人登门道谢了第374章 “叔可忍婶不可忍”第347章 被误解了第423章 开始酿酒第464章 云涛有些尴尬第353章 “谁做的”第43章 云涛的“萝莉”情结第329章 大学的真谛第268章 曾荃瘦了第119章 男子无奈地道歉第195章 杀不了你我自杀第453章 黄晓燕矛盾了第332章 遇到熟人了第355章 李局长很为难呀第323章 姑姑的为难事第53章 云涛当顾问第283章 特意功能“危险感应”第286章 王美很郁闷呀第71章 去王雪家相亲第232章 刘一伊成了“救火队员”第4章 美味无敌的蛋炒饭第207章 农村户口好第286章 王美很郁闷呀第357章 有种伤是看不出来的第232章 刘一伊成了“救火队员”第365章 神枪手呀第171章 比试武艺第243章 把活包给村子里人干第179章 吓死人的车速第267章 想去看曾荃第176章 烦人的电话第381章 成了亿万富翁第51章 涂大厨愿赌服输第430章 叫化鸡第495章 太伤自尊了第112章 请吴老师吃饭第261章 水库边建设初步设想第249章 美味的“宫保鸡丁”第124章 云涛是廉价劳动力第105章 云涛的梦想第268章 曾荃瘦了第268章 曾荃瘦了第300章 准备买鹅守家第514章 云涛的错事第338章 治好了第157章 “这绝对不可能的!”第238章 开飞机是在书上学的第111章 烦人的艾萌第145章 我再也不坐飞机了第134章 有出息的云涛第271章 人被劫持了第423章 开始酿酒第391章 喝醉酒的云涛第129章 名菜“佛跳墙”第244章 村委支持云涛承包水库第361章 岳父大人来了第339章 云涛是“大土豪”第131章 “佛跳墙”的由来第307章 低价买入“十八学士”第434章 发大水了第501章 你不说我就报警了第157章 “这绝对不可能的!”第32章 曾荃要云涛娶景婷第272章 被围堵在房子里的罪犯第218章 大姑爷要烧菜第312章 怪物来了大家快跑第214章 云涛离过婚第399章 和刘一伊的事情成了第186章 执着的景婷第409章 姐夫你好有钱呀第509章 “表哥你干嘛呀”第222章 百万年薪的工作第448章 云涛挣到了第214章 云涛离过婚第322章 抓金色兔子第226章 小姨子的奖励第192章 刘一伊知道真相了第254章 “东坡肉”第508章 没有什么比孙子重要第328章 王局长拍桌子了第517章 米远山的自以为是第338章 “大乌龙”第17章 景婷的初啼
第472章 姐我是在帮你第199章 无力反抗就默默承受第345章 第一次参加豪华酒会第264章 见景婷的奶奶第164章 大饭量的云涛第103章 景婷的“办法”第373章 诗诗和梦梦怀孕了第166章 “落叶归根”第222章 百万年薪的工作第244章 村委支持云涛承包水库第239章 订婚聘礼的事第384章 升级了第183章 刘一伊是“白虎”第205章 抱着刘一伊回家第368章 第二场比赛赢了第42章 大叔,你OUT man了第137章 手术室外第304章 有人登门道谢了第374章 “叔可忍婶不可忍”第347章 被误解了第423章 开始酿酒第464章 云涛有些尴尬第353章 “谁做的”第43章 云涛的“萝莉”情结第329章 大学的真谛第268章 曾荃瘦了第119章 男子无奈地道歉第195章 杀不了你我自杀第453章 黄晓燕矛盾了第332章 遇到熟人了第355章 李局长很为难呀第323章 姑姑的为难事第53章 云涛当顾问第283章 特意功能“危险感应”第286章 王美很郁闷呀第71章 去王雪家相亲第232章 刘一伊成了“救火队员”第4章 美味无敌的蛋炒饭第207章 农村户口好第286章 王美很郁闷呀第357章 有种伤是看不出来的第232章 刘一伊成了“救火队员”第365章 神枪手呀第171章 比试武艺第243章 把活包给村子里人干第179章 吓死人的车速第267章 想去看曾荃第176章 烦人的电话第381章 成了亿万富翁第51章 涂大厨愿赌服输第430章 叫化鸡第495章 太伤自尊了第112章 请吴老师吃饭第261章 水库边建设初步设想第249章 美味的“宫保鸡丁”第124章 云涛是廉价劳动力第105章 云涛的梦想第268章 曾荃瘦了第268章 曾荃瘦了第300章 准备买鹅守家第514章 云涛的错事第338章 治好了第157章 “这绝对不可能的!”第238章 开飞机是在书上学的第111章 烦人的艾萌第145章 我再也不坐飞机了第134章 有出息的云涛第271章 人被劫持了第423章 开始酿酒第391章 喝醉酒的云涛第129章 名菜“佛跳墙”第244章 村委支持云涛承包水库第361章 岳父大人来了第339章 云涛是“大土豪”第131章 “佛跳墙”的由来第307章 低价买入“十八学士”第434章 发大水了第501章 你不说我就报警了第157章 “这绝对不可能的!”第32章 曾荃要云涛娶景婷第272章 被围堵在房子里的罪犯第218章 大姑爷要烧菜第312章 怪物来了大家快跑第214章 云涛离过婚第399章 和刘一伊的事情成了第186章 执着的景婷第409章 姐夫你好有钱呀第509章 “表哥你干嘛呀”第222章 百万年薪的工作第448章 云涛挣到了第214章 云涛离过婚第322章 抓金色兔子第226章 小姨子的奖励第192章 刘一伊知道真相了第254章 “东坡肉”第508章 没有什么比孙子重要第328章 王局长拍桌子了第517章 米远山的自以为是第338章 “大乌龙”第17章 景婷的初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