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致命二十一条

杨度说完之后又微微探了探身,低声说道:“乔帅,当初满清的新政,现在看起来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效果,比如汉阳铁厂,四川兵工厂,还有那些新式学校,包括北洋新军,都是新政的成果,可是我们进入了民国时代,反倒在建设上还比不过满清了,这不是咄咄怪事么,我前思后想,都是多方掣肘的原因啊,所以我觉得君宪制度似乎要好过民主共和啊!”

说完之后杨度紧紧盯着乔宇,想要从乔宇的脸上看出什么不同寻常的神色,哪知乔宇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缓缓的喝了一口茶,“杨先生,即便是真需要一个皇帝,也不能是满清的皇帝!”

杨度听到这句话之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显得很是兴奋,显然乔宇已经表示了自己的倾向,当然杨度不会天真的认为乔宇说的是真心话,但是身为西南最有影响的一个人物能够说出这种话,对于杨度心中的大业也是很大的支持。

现在纵观中国各个地方势力,随着黎元洪的湖北都督被段祺瑞替换下来,北洋已经掌控了天下大势,只剩下西南这一块了,如今乔宇也松口了,看来袁大总统变成袁大皇帝的梦想已经不远了!

“乔帅,你能有这番见识实在是高人一等,我敢断言十年之后的中华大地,必是你一展才华的最好时候,大总统已经老了,常常和我们说未来还是要靠能力卓著的年轻人啊!”

话说到这个地步乔宇已经十分清楚了,说起来他和袁世凯的年岁差距真的很大,两个人注定是两个时代的人物,老袁应该有了要将乔宇收到麾下的心思,就算老袁真的登上了皇帝宝座,那乔宇应该跑不了一个宰执之位,的确要好过一个巡阅使。

说起来老袁对乔宇的心思与他对陶成章和宋教仁的心思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平衡越来越不听话的北洋系统,但是前两位都已经横死,乔宇心中哪里能不清楚呢!

其实老袁和杨度的算盘绝对打错了,乔宇和袁世凯固然年岁差距太大,但是两个人都是一个大派系的领袖,北洋遍布天下,川系根基深厚,发展势头惊人,乔宇和袁世凯背后都有庞大的势力支持,想要背弃派系恐怕太过困难了,因此乔宇不可能为袁世凯所有,而老袁也注定了是北洋的大总统,而当不上中国的总统!

“杨先生,你有洞察世事的奇才,中国的确需要一个强人站出来,将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处,快速实现工业化,强国富民,但是杨先生你或许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中国人是最适合实施民主制度的国家,这点和西方并不相同!”

杨度顿时眼睛就瞪大了,“乔帅,你这话从何说起?民主共和的重要条件就是民智大开,需要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需要有法治精神,这些中国都不具备,哪能实施民主制度呢?”

“呵呵,杨先生,民主在任何国家都是精英层次玩的游戏,全民选举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就算是普通民众也不会将一个农夫选为总统的!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比起欧洲加起来都要庞大的帝国,管理这么大的一个王朝绝对不是一个皇帝能够完成的,必须要寄希望于庞大的官僚体系才行,所以中国一直拥有精英治国的传统,而且这种中央王朝对于周边的蛮夷拥有太大的优势,这就决定了中国将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身之上,因为只要中央王朝内政不出现漏洞,外敌根本没有机会,换句话说就是只要能够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就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乔宇在说话之间,不住观察杨度的脸色,显然杨度的面色并不好看。

中国的国情和外国完全不同,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和西方一样庞大的世界体系,欧洲同中国面积差不多,但是拥有几十个国家,还有无数的贵族,所以每个欧洲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强人出现,领导国家同外国竞争,靠着战争实现国家强大,所以欧洲人从本质上是渴望强人政治的。

到了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人拥有了掌控世界的权力之后,他们才猛然发现如果不限制庞大的皇权,最终只能够带来残酷的战争,转而促使了民主思潮的出现。

而中国则完全相反,中国要想强大,必须要通过内政改革才能够做到,比如文景之治,比如开元盛世,对外战争并不是这个帝国运行的主题,而治国就要求皇权同相权形成一个平衡,也就是一个精英民主的雏形。

“从隋唐开始了科举制度,而后宋代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到了明朝甚至出现了虚君实相的主张,这一路追寻下来,中国人一直在寻找一个制约皇权的工具,而民主共和的观念传了过来之后,中国读书人立刻就接受了这个观点,这才是解决中国君权同相权争端的最好办法,就是彻底消灭君权!”

乔宇说到了这里杨度的脑门之上微微出现了一层细腻的汗珠,杨度的心中也是不住的在拷问自己,乔宇所说的正是中国和西洋的根本上的不同,难道自己主张的君宪制度是错了?

“乔帅,你难道不觉得君宪制度比起共和要更适合现在的中国么?”

“杨先生,适合是没错,但是能不能实现又是一回事了!”

杨度沉默下来了,乔宇知道杨度是个大才,也知道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几句话,就改变自己的主张的,因此乔宇笑道:“这只是我很不成熟的看法,杨先生权当参考吧,不过你放心我还是支持大总统的,我也可以保证四川在未来绝不会率先发难!”

杨度带着满腹的思量离开了四川,对于乔宇的话杨度还是十分看重的,乔宇能够在列强之间获得巨大的利益,就证明这个人的眼光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人物,杨度心中不停的在问自己,究竟能不能施行君宪呢!

杨度刚到了北京,还没来得及向袁世凯汇报四川之行,一件重大的事情就出现在了杨度的面前,就在两天之前由日本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递交了一份条约,共分五款二十一条。

日本占领了青岛,在中国的势力快速膨胀,同时进入一九一五年之后欧洲列强现在忙于战争,去年英国还能够出面调解汉阳铁厂的问题,但是现在英国人就没有这种精力了,德国的潜艇频频出击,已经让英国人的海上交通线频频出现危机,几乎难以维持,就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对比原本历史上的二十一条,日本现在的条件有了很多针对四川的地方,日本在第三款之中要求中日合办重庆钢铁厂,并汉冶萍公司完全交给日本管理,另外还要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的铁路权力。

这两个要求都是动了四川的利益,汉阳铁厂已经大半搬到了四川,但是还留下了大片的厂区机器,还能够生产生铁,熟铁,能够为日本的钢铁行业提供大量的原料,日本吸收上次冲突的教训,要将汉阳铁厂直接收到手中。

而重庆钢铁厂更是西南工业化的核心所在,日本居然想要中日合办,等于是将四川的命脉弄到了手中,毫无疑问将惹来四川集团的疯狂反对!

而川汉铁路就修到了武昌,日本要是将武昌到南昌的筑路权拿到了手中,就可以通过铁路直接进入四川,日本军队就可以通过铁路长驱直入,四川的安全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日本用心只歹毒可见一般。

杨度看到了这个条约之后,也是震撼不已,日本想要拿到山东利权,还要获得对福建的控制,还要扩大在东北和内蒙的权力,还有要求中国不得将沿海的岛屿租借给其他国家,中日合办警察已经兵工厂,如果答应了这些条件,毫无疑问中国就成了日本独占的殖民地,杨度心怀强国之梦,岂能让袁世凯同意这种条约啊。

“大总统,这种亡国条约是绝对不能够答应啊,不然堂堂中华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袁世凯看到二十一条之后,也瞬间老了很多,“皙子,我就是死也不能答应这种条约,只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我们不答应,难道还有别的办法么?”

杨度仔细又看了看条文,然后猛地一拍大腿,“大总统我有办法了,您看这个条约虽然苛刻,但是日本有几条已经动了四川的利益,比如汉阳铁厂和重庆钢铁厂的问题,又比如武昌到南昌的铁路,还有合办兵工厂这一条,因为钢铁问题,四川已经和日本碰了两次了,孙文出卖汉阳铁厂是一次,去年的铁矿石之争又是一次,这次更是将枪口指向了重庆钢铁厂,另外铁路如果修到了武汉,就和川汉铁路连到了一起,还有合办兵工厂的问题,四川兵工厂的规模是全国最大的,日本这些要求将逼得四川拼命,我看只要将条约内容暗中送到成都,我想四川就会发疯的!”

袁世凯听到这里眼中也出现了亮光,杨度的眼界比起杨士琦等人就是强了不少,要是能把四川拉进来,就能够和自己一次对抗日本的压力,自己的压力也能够分担不少了!

;

第123章 进军贵州第90章 拜会赵尔丰第18章 李耀庭第385章 治黄第293章 中国参战军第129章 无能杨荩诚第100章 教育为本第277章 参战委员会第206章 贵阳攻防战第81章 破敌第416章 地雷战第222章 青岛鏖战第179章 捧杀第639章 举国玉碎第455章 攻击琉球第631章 淘汰出局第17章 商会推选第512章 引进技工第177章 尊袁第296章 特权终结第268章 新华春梦第141章 剿匪的学问第541章 希特勒的野望第577章 神器第439章 日本困局第532章 切割第283章 你有什么好图谋的第246章 军火暴利第341章 内阁总理第305章 出征第134章 王瓒绪第475章 和平第565章 中印边境问题第94章 送神第99章 满城第32章 商会新章程第627章 731部队第513章 抄底来的技术第558章 影帝麦克阿瑟第309章 兴登堡防线第三一十三章 抄底人才第156章 老袁软了第518章 亡国工程马奇诺第599章 钢铁退缩第103章 大炮归国第281章 用战争扞卫和平(三)第258章 两广独立第479章 全军整编第131章 战争倒计时第587章 束住苍龙第193章 白狼匪军第513章 抄底来的技术地一百三十章 川滇再战第463章 在华资产第91章 新政府第102章 光复会第402章 法郎危局第273章 在欧洲第283章 你有什么好图谋的第447章 海上决战第290章 是非成败第382章 和平发展(六)第619章 核武攻略第346章 高尔察克黄金第24章 巡警扩编第36章 冲突第561章 纳粹海军的春天第122章 清帝退位第128章 詹天佑第624章 库尔斯克的后勤队第597章 橙剂第449章 血染黄浦江第64章 又见血案第608章 援欧第520章 外蒙资源第551章 狩猎场(下)第329章 中德第二次合作第8章 人才第469章 饥甚第284章 战争宣言第457章 登陆(二)第423章 回归第223章 山东在哭泣第532章 切割第504章 窘迫的日本第400章 鲁尔危机第255章 轰炸卢汉线第147章 大动作第六一十六章 金融之争第601章 澳大利亚告急第574章 飞虎队第447章 海上决战第514章 金瓯完璧第356章 进京赶考第361章 中日碰撞(二)第230章 共和?帝制?第362章 中日碰撞(三)第530章 中国介入第446章 钢铁碰撞第591章 战区划分
第123章 进军贵州第90章 拜会赵尔丰第18章 李耀庭第385章 治黄第293章 中国参战军第129章 无能杨荩诚第100章 教育为本第277章 参战委员会第206章 贵阳攻防战第81章 破敌第416章 地雷战第222章 青岛鏖战第179章 捧杀第639章 举国玉碎第455章 攻击琉球第631章 淘汰出局第17章 商会推选第512章 引进技工第177章 尊袁第296章 特权终结第268章 新华春梦第141章 剿匪的学问第541章 希特勒的野望第577章 神器第439章 日本困局第532章 切割第283章 你有什么好图谋的第246章 军火暴利第341章 内阁总理第305章 出征第134章 王瓒绪第475章 和平第565章 中印边境问题第94章 送神第99章 满城第32章 商会新章程第627章 731部队第513章 抄底来的技术第558章 影帝麦克阿瑟第309章 兴登堡防线第三一十三章 抄底人才第156章 老袁软了第518章 亡国工程马奇诺第599章 钢铁退缩第103章 大炮归国第281章 用战争扞卫和平(三)第258章 两广独立第479章 全军整编第131章 战争倒计时第587章 束住苍龙第193章 白狼匪军第513章 抄底来的技术地一百三十章 川滇再战第463章 在华资产第91章 新政府第102章 光复会第402章 法郎危局第273章 在欧洲第283章 你有什么好图谋的第447章 海上决战第290章 是非成败第382章 和平发展(六)第619章 核武攻略第346章 高尔察克黄金第24章 巡警扩编第36章 冲突第561章 纳粹海军的春天第122章 清帝退位第128章 詹天佑第624章 库尔斯克的后勤队第597章 橙剂第449章 血染黄浦江第64章 又见血案第608章 援欧第520章 外蒙资源第551章 狩猎场(下)第329章 中德第二次合作第8章 人才第469章 饥甚第284章 战争宣言第457章 登陆(二)第423章 回归第223章 山东在哭泣第532章 切割第504章 窘迫的日本第400章 鲁尔危机第255章 轰炸卢汉线第147章 大动作第六一十六章 金融之争第601章 澳大利亚告急第574章 飞虎队第447章 海上决战第514章 金瓯完璧第356章 进京赶考第361章 中日碰撞(二)第230章 共和?帝制?第362章 中日碰撞(三)第530章 中国介入第446章 钢铁碰撞第591章 战区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