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新军改编

bookmark

十一月十七日,孙文经由香港,抵达上海,即将赶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各省临时议会加快选举进程,以期在中央政府成立之前,完成各地的议会选举。

安庆巡抚衙门,临时都督王天培,军政长华飞,民政长洪思亮,秘书长韩衍及其他一干革命党人及望绅正在召开选举前的临时会议。会议主要讨论的是,安徽都督的候选人名单。

经过一番商议和讨论,具有候选人资格的人物只有三个人。现任临时都督王天培,安徽革命党元勋孙毓筠,当然,掌握安徽最强大军事力量的军政长华飞也在名单之列。王天培的威望和能力并不足以继续担任安徽都督之职,大多数革命党人都倾向于请孙毓筠回皖担任安徽都督。至于华飞的候选人资格,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手上控制的军事实力。所以这次临时会议,也是革命党人在试探华飞的意思,看看他对选举孙毓筠为安徽都督,究竟持着总样的态度。

华飞心里非常清楚,他虽然靠着早早的准备,在此风云突变的时期,快速拥有了一支令人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并实际控制了安庆、合肥二市。但这一切,并没有一个稳固的政治人脉基础。再说他原先毕竟只是个雇佣军,与政治行政方面,还是毫无经验的。

即使他可以凭借手中的军事力量强行自任安徽都督,那样无疑将会与革命党人彻底决裂。南京中央政府虽然没有多少控制力,但无论是江西的李烈钧,还是广东的胡汉民,都是坚定的革命党人。即使如江苏,浙江,湖北等地方的军阀势力,对与华飞也未尝抱有多少善意。

那么投靠北方的袁世凯是否可行的?那绝对不在华飞的考虑之中。以华飞现在的实力,投靠绝对强势的袁世凯,所面临的唯一下场,就是逐渐被吞并。相较于南方软弱的革命党人政府,袁世凯无论是手腕的强硬,还是斗争的技巧,都和他们不是一个层面的。

华飞并不想在此时机,就陷入无穷无尽的内斗争权之中。因为他明白,他最大的敌人,是敌对的国外势力。所以,他对于安徽都督这个头衔,目前并没有多少的渴望。

见所有人都开始试探他的态度,华飞不能再保持沉默了。理了理脖子前的铜扣领子,咳嗽一声,朗声道,“承蒙诸君看重,选我为安徽都督候选人。然不才仅是一耍枪弄棒的粗汉,与这政治,还是不懂的。即使诸君选我为安徽都督,我也万万做不来的。华某只愿领军镇守安徽,保卫革命胜利的成果,为我华夏伟大的革命事业,尽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1 .(1..文.學網”

华飞这个表态一出,正和所有与会人员的心意,气氛立时就变得非常融洽。接下来的商谈就显得无比和谐了,为了照顾华飞这个安徽光复的功勋,大多数议员都表示,华飞依然会担任独立政府的军政长。

但仅仅这样可不行,华飞提出,全国并未完全光复,内有顽固势力的反击,外有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的威胁。所以当前安徽的第一要务,除了迅速发展民生外,还必须稳固地扩充军力。而要扩充军力,必须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所以华飞提出需要安徽整个财政收入的三成充为军资。

安徽整省财政收入的三成?整个安徽才有多少财政收入?你到底要扩充多少军力啊!所以华飞刚一开口,立即就遭到几乎所有人的婉拒。什么华师长士卒勇悍,以一敌十。仅凭二千新军,就攻打下拥有数万守军的南京城。什么华师长文韬武略,声震大江南北,任谁敢犯安徽,只要华师长打个电报过去,对方就会害怕的立马退兵。如此奉承华飞,就是一个意思,想要三成财政收入?绝对不可能。

要求被婉拒。华飞倒也不恼。这些本就在意料之中。议会选举很快产生结果。最终选举孙毓筠为安徽独立政府都督。独立政府下设军、民、财、教育四司。军政长为华飞。民政长为洪思亮。财政长为史推思。教育长为邓艺孙。

在孙毓筠到任前地这些天。华飞迅速开始了他筹谋已久地军队编制改革。更名安徽革命新军第一师为中华革命军第一军。设立革命军军部。军部下设人员组织办公室。负责人事文职人员管理。武器装备办公室。主要管理武器装备和军需地维护及生产采购。情报统计部。负责情报地侦察搜集和分析。作战参谋办公室。负责作战计划地制定和执行。作战参谋办公室下辖陆军处。空军处。海军处。新军训练处及后勤保障处。军法军纪办公室。组建一支宪兵队。负责军纪地监察和军法维护。另外如毒人特工队等特种部队。属于华飞直接统帅地秘密武力。不在军部地统辖之内。

陆军处下辖中华革命新军二个团。准备扩充一个团。组成三个团地陆军主战精锐部队。另辖革命保卫军四个团。准备扩充二个团。组成六个团地陆军预备役部队。协助主战部队作战兼作地方防守力量。另辖青年军二个团。都是各地投奔地热血青年组成。主要以培养为主。经过一定地锻炼后。分别编入各军及军部。乃至安插到民政财政等司。培养储备自己地行政人才。

主力新军清一色地美式装备。斯普林菲尔德1903式步枪。勃朗宁手枪。57mm轻型火炮。强大地马克沁重机枪。全部配备给主力新军。另外在薪俸地划分上。主力新军也明显高于其他部队。最低地基本月晌。也从原来地五元提高到八元。

作为预备役地保卫军。其装备大都是各地军械库或战斗缴获地武器。种类纷杂。新旧不一。士兵地基本月晌为三到五元。青年军大都不装备武器。但会接受等同地军事训练。包括射击训练。也可以领到基本地三元薪俸。

同时为了迅速锻炼出一批专业合格地基层军官。华飞以军政长之名。半强行接管了安庆地陆军小学堂和测绘学堂。把所有地师资力量搬往合肥。与飞行学院联合组建铁血军事学院。规定所有地现役军官都必须进入铁血军事学院定期学习。同时定期对他们进行多方面地综合考核。如果考核不通过。即使再有战功。升迁也会极为困难。甚至还有降职地危险。铁血军事学院面向全国广告招生。革命军内部士兵也可报名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选为预备役军官进入军校学习。毕业后。还需经过严格地考验。才能进入主力新军部队担任军官。

空军部目前基本上是个空架子,编制为飞行团一个团,主要是冯如和飞行学院的学生,仅有五架用于训练的飞机。

海军部为南京起义的十五艘军舰,编为革命军海军第一舰队。同时也对海军进行了轻度的改编,一些年龄较大或者体能不合格的水兵退编入保卫军。从新军中挑选一些对海军感兴趣的年轻士官,编入海军各军舰,加强对海军的控制力。为了安抚海军的情绪,海军官兵的军晌,在所有军种中也是最高的,基本月薪维持在八到十元。

同时正式引入西方的军衔制度,实行将,校,尉,士,兵的等级体系,以表明军人的身份和荣誉。这项军衔制度只在革命新军中推行,保卫军和青年军不设军衔。

这套草案可以说是华飞思虑良久,在经验和参考现实的情况下,辛苦地制定出来。虽然目前军部的许多下辖部门都停留在草案上,但毕竟大的轮廓已经构建,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充实并发展出一支高效率,高战斗力的部队。这才是华飞在这个时代,赖以存在并发展的根本力量。

有限的财力和资源,加上外部势力的影响和制约,决定华飞只能走精兵路线。所以扩军计划,华飞短时间内也是停留在纸面上。他能做的,就是迅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指挥型军官队伍。铁血军事学院已经筹备,大量的青年学生军都是具有潜力的未来军官人才,所欠缺的就是一支优秀的教官师资队伍。

为此,华飞在把整编报告递往南京临时中央政府的同时,请求中央政府可以委派优秀的教官前来任教。另一方面给上海的凯尔、史密斯发出电报,以朋友的身份,请求他们为自己招聘一些西方的军事教官。最后还通过希伯和其他德国退役军官,让他们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从欧洲军校为自己招募合格的军事教官。

(新的一周,求票~)

282 被英国佬摆了一道154 自治政府成立280 局势变幻莫测297 东北事变91 天职110 包围138 风云再起295 中日战略态势逆转的契机31 海军易帜167 远东的变局141 工业摇篮228 终于大婚了30 调解132 扩大战果325 空降黑山堡38 宪兵队出场339 登月计划启航34 野蛮交易86 战便战吧209 一个拥抱162 新大陆投资59 致命危机332 第一次全国大选285 东方郁金香299 台湾登陆战152 暴跌347 二战爆发111 围歼毅军32 青年军286 内战阴霾再起84 毒计262 毒人在台湾218 战龙腾飞吧206 老树开花了{春日篇}176 深喉绝杀51 军事演习175 女护士--行动86 战便战吧144 计划总结61 暗流84 毒计200 决战之轰动49 二入安庆322战术决定战果279 格杀勿论105 先发制人27 南京光复97 轰炸机计划238 国防军之歌51 军事演习107 誓师出征144 计划总结192 民心啊!28 震动89 生的曙光122 第二师的胆怯103 内忧外患314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15 徐州激战30 调解124 围歼倪嗣冲302 海军俯冲轰炸机236 和平赦免法令107 誓师出征50 扩大地盘260 奉军易帜1 重生1909229 新的生命183 任重道远83 轰动326 戚海晨的选择77 环环相扣56 永远的利益334 大事件192 民心啊!4 大肆购置军火274 华盛顿会议73 重工业计划138 风云再起118 主动防御271 反国家分裂法296 绝无仁慈155 新政新气象136 战上海276 民主制度184 停战谈判?免谈!327 东北大决战(一)74 皖南乡绅的妥协202 远东最强的军阀124 围歼倪嗣冲229 新的生命6 崩盘预言345 海军的崛起103 内忧外患178 菊花之落167 远东的变局268 全国总动员72 杜月笙的大礼271 反国家分裂法162 新大陆投资
282 被英国佬摆了一道154 自治政府成立280 局势变幻莫测297 东北事变91 天职110 包围138 风云再起295 中日战略态势逆转的契机31 海军易帜167 远东的变局141 工业摇篮228 终于大婚了30 调解132 扩大战果325 空降黑山堡38 宪兵队出场339 登月计划启航34 野蛮交易86 战便战吧209 一个拥抱162 新大陆投资59 致命危机332 第一次全国大选285 东方郁金香299 台湾登陆战152 暴跌347 二战爆发111 围歼毅军32 青年军286 内战阴霾再起84 毒计262 毒人在台湾218 战龙腾飞吧206 老树开花了{春日篇}176 深喉绝杀51 军事演习175 女护士--行动86 战便战吧144 计划总结61 暗流84 毒计200 决战之轰动49 二入安庆322战术决定战果279 格杀勿论105 先发制人27 南京光复97 轰炸机计划238 国防军之歌51 军事演习107 誓师出征144 计划总结192 民心啊!28 震动89 生的曙光122 第二师的胆怯103 内忧外患314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15 徐州激战30 调解124 围歼倪嗣冲302 海军俯冲轰炸机236 和平赦免法令107 誓师出征50 扩大地盘260 奉军易帜1 重生1909229 新的生命183 任重道远83 轰动326 戚海晨的选择77 环环相扣56 永远的利益334 大事件192 民心啊!4 大肆购置军火274 华盛顿会议73 重工业计划138 风云再起118 主动防御271 反国家分裂法296 绝无仁慈155 新政新气象136 战上海276 民主制度184 停战谈判?免谈!327 东北大决战(一)74 皖南乡绅的妥协202 远东最强的军阀124 围歼倪嗣冲229 新的生命6 崩盘预言345 海军的崛起103 内忧外患178 菊花之落167 远东的变局268 全国总动员72 杜月笙的大礼271 反国家分裂法162 新大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