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三章 小试牛刀

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核武器!

谁拥有铁骑?谁就能掌控局势!这就是在古代,为什么北方人总是统治南方人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训练一名好骑手要比训练一名神箭手花费的时间要少得多,但费用更昂贵!购买马匹和配备马甲、马鞍之类耗资巨大不说,粮食消耗也惊人!边郡牧养,粮食消耗要大大减少,但西北边地冬季三个月,马还是要以吃粮食为主(光吃枯草容易掉膘),一匹马一年的食物消耗量是一个士兵月粮的十二倍!要是在内地,没有充足的草料供应,光靠吃粮食,耗费还要大!

那些马上民族的族人在光秃秃的马背上拉弓射箭、挽盾持刀,运用自如,不是内地汉人几个月就能学会的。汉人的骑兵配有马鞍,刘靖如今又“发明”了马镫,士卒训练的时间就可能大大缩短,双方厮杀时就能占到大便宜!

各地叛乱不断,群雄风起云涌,都在暗中准备,但谁也不敢公开招兵买马、打造兵器?

各州郡成立骑兵营,需向刺史(州牧)大人奏报,朝廷备案。

晚饭后,刘靖随王敏回刺史府(刺史的家就在刺史府的后院)。

刘靖让黄忠他们在外院等候,随王敏进里屋,丫鬟递上茶,告辞退了出去。

刘靖从怀里摸出一个锦缎包裹,放在木案上,轻轻揭开锦缎,里面是个精致的锦盒(从缴获的物品中找出来的),打开两层锦缎,露出一只晶莹透亮的玻璃杯(车上有四十个),在烛光下熠熠生辉,王敏的眼睛一亮,又瞬间暗淡下来。

“下官多谢刺史大人提携,无以回报!久闻刺史大人为官清廉,送金银铜钱有损大人的清誉!下官游学西域时,碰巧看到这只透明杯,当时觉得精致,就买了下来,没花几个钱!今日就送给大人当作泡茶之用。”刘靖双手递上锦盒。

实话实说,钢化玻璃杯批发价八毛!

王敏神色恍惚,大概在想心事,双手不自主地接过盒子,突然惊醒。

“刘校尉,这东西太贵重,本官要不得!”王敏把盒子推过来,但眼睛没有离开盒子。

还算清廉!

“刺史大人为官清廉,实为下官的楷模!但下官真心诚意的感谢大人,只是一只杯子,王大人如不喜欢,就把它束之高阁。”

说着把锦盒又推了过去。

“这、这,既然刘校尉这么说,恭敬不如从命!本官就收下了,多谢刘校尉。”王敏轻轻地把锦盒放在自己面前,眼里放光。

“刘校尉下一步有何打算?”

“刺史大人知道,贼首彭脱带着一百多骑兵逃脱,一直在周围大山之中纠集旧部、蠢蠢而动,在下多次派兵围剿,但叛贼行动迅速,我部行动缓慢!每次进剿都没有结果,死伤了不少士卒,实为本官心头之患,本官寝食难安。今日前来禀报大人准许下官到江陵购买五百匹军马,组建一支骑兵营,用作围剿叛贼!所需钱物由本官想办法解决,不需刺史府和朝廷出一个钱,绝不动用朝廷的赈灾粮款!本官为此事同桂阳刘太守商议过,太守大人完全赞同,特向刺史大人禀报!”

“刘校尉为地方安危,勤勤恳恳,尽心尽力!组建骑兵营这等好事,州府理应大力支持!但大人知道,州府贫穷,没有余钱支持刘校尉组建骑兵营!本官深感不安;只有刘校尉自己想办法解决了,所需公文,本官明早交付刘校尉,就由刘校尉尽心了!”

“多谢刺史大人支持,本官带领将士必将早日铲除余孽,还桂阳郡百姓平安!”

拿到公文,拜别王敏。

汉寿的北面是洞庭湖平原,驰道平整、宽阔,从汉寿县至江陵六百多里,一天能跑出二百里。

正午过后到达作唐县,作唐县令杨庄、县尉唐晖等迎接。

在唐晖的帮助下渡过澧水。

经过孱陵县,县令王阁、县尉万飞等出城门迎接,晚上在孱陵歇息。

在万飞的帮助下渡过油水,到达泽县,见到县令吴寿、县尉邓方。在邓方的帮助下上了渡船,在江水上行驶。

三年多来,刘靖第一次看见长江,中国的母亲河!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小生活在江边,夏天常到江边游泳。看见长江,似乎看到了家,亲人的身影顿时清晰的浮现在眼前,刘靖以为自己会逐渐忘记,发现有些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会越来越牢固!江还是那条江,时过境迁,刘靖已成了古人!

父母、妻儿、朋友,你们过得还好吗?

夕阳西下,波光涟涟,几条小渔船还在江面上撒网捕鱼,一群江鸥在江面寻觅,时而高高跃起,时日猛扑水中。火红的晚霞,渐渐远去,天涯沦落人,伤愁涌上心头,神情落寂,久久不愿言语。

过了江水,到达江陵城(现荆州市),南郡的郡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江陵地处鄂中南腹心,东临武汉,西通巴蜀,南枕长江,北扼中原,因“以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江陵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三十四位帝王在江陵建都立国!

土垒的城池高五丈、城桓厚七丈,十五丈宽的护城河,东西南北八道城门,望着高高的木制城楼,内心充满震撼,攻击这样的城墙,不知要死亡多少将士?

刘靖这群人,高头大马、盔甲鲜明,浑身透着一股杀气,在宽阔的驰道上特别惹人注目,路人纷纷让路。

大南门,有三个门道,十名士卒手执长槊站立两旁,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看到刘靖一行人从远处牵马走来,一名腰挎铁刀的队率迎上前来,众士卒警惕的注视他们。

王密把缰绳交给身旁的手下,拿出公文,双手递上,队率接过,扫了一眼,朝他们瞄了一眼,脸色一惊。

“在下不知讨贼校尉驾到,有失远迎,请恕罪!”

“快快请起!”

“谢大人!”

众人起身,站立两旁,让出中间门道,恭送刘靖进入城门。

南郡位于荆州的北面,东邻江夏郡,北通南阳郡,西靠益州,南接武陵郡,地域辽阔,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土地肥沃,管辖十七县、十六万多户、七十四万七千多人。

南郡太守费广、管军都尉李德、江陵县令程观、县尉李俊。

刘靖被安置在馆驿,太守给刘靖一行人接风洗尘。

刘靖辞去湘东郡行太守的消息已传遍四方,成了大汉的新闻人物!加上宗室的身份,每名官员对他都很热情。

再加上谦虚谨慎,博得不少名声。

刘靖一个现代人,被上天派到这个朝代,也是个受害者!和这朝代的每个人无怨无仇,只想过平静的生活(不是清高),现在看来已不可能!只能尽量和别人搞好关系,对任何人都不招惹、不得罪,多说好话!底线是不威胁他的安全和利益。

一句话,和为贵!和谐社会!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

在馆驿吃完早饭,大家穿着便装出门。

刘靖穿锦缎,挎七星龙渊,皮靴、纶巾,翩翩公子。

孙嵩、锦衣、锦帽、皮靴,腰挎宝剑,像位富商。

华佗素衣布袍、布巾,皮靴,神情平静,像名师爷。

黄忠、王密、马庆、韩段和张成布衣,皮靴,挎刀,像一群护卫,四个义从牵着马,驮着千金。

马市位于北门外西北角,占地五百多亩,是南方最大的马市,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市。

还未进入马市,一股刺鼻的粪臊味迎风吹来,马匹嘶鸣,讨价还价,随从们赶着大车、或牵着马,跟随主人身后,摩肩接踵,显得很拥挤。

荆州、益州、扬州、交州和徐州的马商都从这里买马,然后贩到各郡县。河西马、凉州马和鲜卑马等应有尽有!商人的能耐真大,战争期间也能从凉州贩来马,利字当头!

都尉李德派兵曹掾史邓坤陪着刘靖。

邓坤,三十多岁,显得很沉稳。

门口站着十名士卒,还有四名衙役检查进出的马匹,登记造册,收牲畜税。

一边走,一边问邓坤有关马市的一些情况。

“邓军侯,现在江陵的谷价是多少?”刘靖话锋一转,突然问起粮价。

“回禀大人,去年底湘东、桂阳叛乱,当地粮价飙升,各路粮商从兖州、豫州等地采购了大批谷,运进南郡囤积,准备大赚一把!不想大人出马,一月不到就平息了战乱,大家都认为谷价要跌,心里凉了半截!突然听说有人大批买粮,粮食竟然涨了二成!正当商人们买来粮食准备大赚一笔时,粮价突然大跌!从此跌跌不休,如今只要一百一十钱一石,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低价!粮商们亏大了,愁眉苦脸,大批谷积在仓库里卖不出去。”邓坤本身就是兵曹掾史,主兵事器械等,市场行情了如指掌。

人人害怕,就不正常了(这就是股市所说的底部)!没有人知道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刘靖突然对马的兴趣降低了。

“邓军侯知道,平息叛乱后,湘东和桂阳两郡留下十五万灾民,朝廷拨了二千万的赈灾款,要是价钱公道,本官也想买些粮食带回去,不知道江陵周围有多少粮食?”

“回禀大人,南郡之内,粮食多得很,要多少有多少!去年南郡丰收,今年春收又不错;听城内的习老爷说,光江陵城内就有三十万石陈粮,周围的枝江、当阳、竟陵囤积了不下五十万石。”

“邓军侯,这里每日能交易多少马?整个马市有多少马?”刘靖回到主题上来。

“回禀大人,要是遇到大买主,一人就买上百匹!平日能卖三、四十匹;马市共有五百多匹。假如有大客商需要大批马,只需交付定金,一月左右,马匹就能送到客商的手上。”

“邓军侯,马价贵不贵?”刘靖装着一窍不通的样子问道。

刘靖从蒯民那里知道,本地车马二、三万左右;冀州、幽州和并州马的价格差不多,三、四万;凉州马五、六万;鲜卑马、河套马六、七;河西马十二、三万钱。

“回禀大人,如今本地辎重牝马的价钱是三万二千、牡马三万一;冀州牝马四万五、牡马四万三千;凉州牝马六万五千、牡马六万三千;鲜卑牝马七万五、牡马七万三;河西牝马十四万、牡马十三万五千;**为马的五倍。”

又涨了一、二成!是不是听说自己要来买马了?看来现在买马不是最佳时机!要是凉州和冀州叛乱平息,马价必跌!但刘靖一想到大汉从此没有了安静的日子,需要消耗大批战马,哪还有最佳时机?

头一家就是卖凉州马的!伙计老远看见刘靖走来,满脸堆笑,迎上前来;伙计和邓坤很熟,老远就打招呼。

“叩见邓大人,今日大人来买马?”

“胡三,赶紧把你家大掌柜喊来,大买主来了!”邓坤喊道。

“是,大人!各位老爷请到帐内喝茶,稍稍歇息,在下即刻就去请主人回来!”说完热情招呼刘靖一行人进帐,一个女人端上茶水,胡三向一个伙计低估了几声,小伙计跑出帐篷。

众人坐在毡毯上喝茶。

帐篷就像现代的蒙古包,虽然舒适,但有些压抑。

不久,传来一阵豪爽的叫声:“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得罪、得罪!”人随音到,帘子掀开,大步进来三男一女。

领头男子三十多岁,高大健壮,虬须,锦袍、软底皮靴,腰挎铁刀,手拿马鞭,进到帐里,把马鞭交给胡三。

“拜见邓大人!各位老爷,庶民姓马名克,是这家马铺的大掌柜,这位是在下的妹妹马风,另两位是在下的朋友;老爷们是不是随在下先去马厩看看新到的一批好马,在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这里,途中的惊险就不说了!老爷们要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会后悔的!大家不买没有关系,就当交个朋友!”马克滔滔不绝,看来是个经商的好手。

马克这名字太好记,德国货币。

一行人随马克从帐篷后面钻出,豁然开朗,两排马厩,分成一格一格的空间,每间站立一匹马,缰绳系在木栏上,马匹高大、骨骼健壮,颜色各异,打着响鼻,见刘靖进来,抬头瞄了一眼,又低头啃噬马槽内的草料,没有一丝慌乱。

和马生活了二年半,繁殖、喂养、训练,虽然称不上专家,但也算内行,这群马和盖凉州相比,差两个等次;但和本地马比,从高度、体骼、毛发看,又高二个等次,算是良马。

按照邓坤的报价,刘靖心里盘算,凉州牝马六万五千、牡马(阉过的)六万三千,**三十万。买牝马一百匹,牡马二百匹,**五匹,共需二千零六十万!

太贵了!

想成立一万骑兵,光战马就需六亿多,天文数字!十万铁骑大概只有举全国之力才能奢望。

“乐于(马庆)认为这些马如何?一匹值多少钱?”刘靖把马庆叫到一边低声问道。

“回禀大人,以末将的眼光看,这些都是纯种的凉州马,一等好马!平时四、五万多钱,现在处于交战之时,大概要六万钱。”

“大掌柜,价钱要是公道的话?本老爷想买一大批马,你先出个公道的价钱吧?”

“老爷请回帐内休息,价钱好商量;来人,给大人们泡壶好茶!”

一行人回到帐篷,重新坐回原地,丫鬟递上热茶。

“不知老爷要买多少?”马克有些急切地问道。

“你这里有多少?”

“不是在下说大话,老爷要多少有多少!”

“先买三百匹,你这里有吗?”

马克眼睛一亮,急忙说道:“有、有、有!老爷不看这里只有一百匹,但在下的朋友手上还有二、三百匹!”

“那大掌柜出个公道的价钱?”

“在下看老爷也是个爽快的人,在下想和老爷交个朋友,这次不赚钱!牝马六万三千钱、牡马六万一千钱,**说个整数:三十万,这是这个马市上的最低价!”

还不赚钱?每匹比蒯明买的又涨了二成,把刘靖当肥羊宰?

刘靖站起身来,邓坤、黄忠、孙嵩、华佗一愣;刘靖朝马克一拱手,平静的说道:“大掌柜,本老爷今日有事,后会有期!”

黄忠、孙嵩、华佗和邓坤也起身跟在身后。

“老爷请留步!”

шшш▪ ttKan▪ ¢ ○

刘靖停下脚步。

“老爷能出什么价?”

“本老爷说个价,马掌柜愿卖,我们就买;不愿卖,我们就走!牝马四万八、牡马四万六、**二十万!”

古代人实在一些,不像现代人,卖套服装有百分之几百的利润!精明的顾客就从三折开始喊价.

“老爷也太狠了,这个价,庶民亏大了!”马克两手一摊,面露苦色,委屈的说道。

“大掌柜,普通百姓谁能买得起马?要不是凉州和冀州叛乱,哪能卖出这么高的价钱?据本老爷所知,车骑将军大军压境,凉州叛乱不日就可平息!到时,就没有这个价钱了!”刘靖面色平静的说道,掌握了底价(五万钱)!按史书的记载,车骑将军张温的捷报不久就会传到京城!刘靖还怕你不降价!自己买的量大,当然还比蒯明买的还便宜一些!

马掌柜一惊,眼睛又重新在刘靖一行人身上扫了一眼。

“老爷精明,成交!庶民这次不赚钱,算交老爷一个朋友!”马克如释重负。

“那就多谢大掌柜了!本老爷不会让大掌柜吃亏的!本老爷要是再买马就找你,具体事宜大掌柜派人随本老爷回去再谈!”

“多谢老爷!”

马克请刘靖坐下喝茶歇息,他出去找朋友。

十分钟不到,随马克一起进来四名男子,二、三十岁,身材中等,身体强悍,红彤彤的脸庞。

韩德,武威郡人,三十多岁,脸庞红彤,强壮;韩程,韩德的堂弟,皮肤黝黑;马明,汉阳郡人,在四人中最高;马戈,马明的堂弟。

马克把大家相互介绍一番,大家拱手致意,在毡毯上坐下。

“各位掌柜,本老爷已和马掌柜谈好价钱,你们能否在明日把所需马匹筹齐?”

“老爷请放心,在下五人是异性兄弟,年初从凉州进了六百匹马,卖了二百多匹,还有三百多匹,完全能满足老爷的需要!老爷是否需人押送?”韩德首先说话,大概是那伙人的头领。

“给本老爷十名牧民,老爷给每人一千工钱,随马到桂阳郡。”

“老爷是……”马克急忙问道。

“本老爷明人不做暗事,本老爷就是讨贼校尉刘云天!”

“庶民们不知大人驾到,请大人赎罪!”

“本官奉刺史王大人之令,订购军马,可免牲畜税!但全部都是良马,如发现以次充好,你们可要掉脑袋的!”刘靖威严的说道,先把丑话说到前面,不然到时就不讲情面了!

商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习以为常!

众人面色突变,难道做了手脚?

“这请大人放心,庶民们都是正规生意人!给大人的一定是最好的,一年内病死,庶民们包赔!”韩德急忙说道。

“这样就好!本官打算和你们长期做生意,你们中派两个人随本官到桂阳郡去一趟,大家在一起商议以后的生意。”

五人的脸上露出笑容,一脸恭敬。

“多谢大人照顾!”

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阵第一百八十一章 晋阳之战(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七章 命中注定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五章 匈奴叛乱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九章 巅峰对决(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六章 讨伐曹操(六)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四章 下雪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一章 臧霸出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奇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俭阵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四章 长坂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八章 铲除中常侍(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一章 以逸待劳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六章 天眼失踪了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八章 铲除中常侍(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独当一面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三章 骑马第二百二十二章 劝降韩馥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二章 黄忠一家人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章 命中注定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章 黄忠斩张济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五章 回家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零一章 趋于平静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二章 乐浪郡求救第一百八十八章 云中危急第一零六章 班师回朝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乱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与狼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处心积虑第四十四章 三郡尘埃落地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三章 预谋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九章 公孙越刺死杜远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九章 围猎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五章 出师不利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章 挥手话别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二章 厉兵秣马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章 鲜卑人到了定边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三章 雨过天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辨登基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养生息(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章 张辽立功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二章 纪昌学箭第二百二十章 漳水之战(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二章 董卓的援军来了第一零五章 重获新生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章 张辽立功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九章 尸横遍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八章 茶余饭后第八一章 幽州战场一百八十三章 攻防转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一章 天伦之乐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八章 潜伏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战养战第一百八十八章 云中危急第一百八十四章 黄忠枭首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边城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三章 鹬蚌相争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章 把钱花出去(二)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四章 发现了盐塘第九八章 朱儁自杀第二百十四章 又签订停战协定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一章 讨贼校尉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九章 公孙越刺死杜远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九章 搬请救兵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章 柳暗花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五章 小河庄之战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一章 咸阳渡口之战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献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七章 长途跋涉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章 勇士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断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六章 大家庭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回归自然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三章 许家庄出事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四章 郴酒第二百十二章 制作火药(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六章 粮草被烧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四章 牛辅阵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乐业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章 车骑将军府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章 收复交州(一)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章 七星龙渊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四章 没有白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章 意外发现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八章 兵曹从事戏志才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七章 责任重大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皇子占优第七十一章 不死不休(八)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一百九十章 援军遇袭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六章 郭太战死第二百十七章 许褚战文丑
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阵第一百八十一章 晋阳之战(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七章 命中注定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五章 匈奴叛乱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九章 巅峰对决(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六章 讨伐曹操(六)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四章 下雪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一章 臧霸出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奇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俭阵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四章 长坂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八章 铲除中常侍(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一章 以逸待劳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六章 天眼失踪了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八章 铲除中常侍(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独当一面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三章 骑马第二百二十二章 劝降韩馥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二章 黄忠一家人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章 命中注定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章 黄忠斩张济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五章 回家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零一章 趋于平静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二章 乐浪郡求救第一百八十八章 云中危急第一零六章 班师回朝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乱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与狼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处心积虑第四十四章 三郡尘埃落地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三章 预谋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九章 公孙越刺死杜远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九章 围猎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五章 出师不利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章 挥手话别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二章 厉兵秣马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章 鲜卑人到了定边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三章 雨过天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辨登基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养生息(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章 张辽立功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二章 纪昌学箭第二百二十章 漳水之战(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二章 董卓的援军来了第一零五章 重获新生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章 张辽立功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九章 尸横遍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八章 茶余饭后第八一章 幽州战场一百八十三章 攻防转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一章 天伦之乐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八章 潜伏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战养战第一百八十八章 云中危急第一百八十四章 黄忠枭首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边城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三章 鹬蚌相争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章 把钱花出去(二)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四章 发现了盐塘第九八章 朱儁自杀第二百十四章 又签订停战协定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一章 讨贼校尉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九章 公孙越刺死杜远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九章 搬请救兵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章 柳暗花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五章 小河庄之战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一章 咸阳渡口之战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献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七章 长途跋涉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章 勇士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断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六章 大家庭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回归自然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三章 许家庄出事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四章 郴酒第二百十二章 制作火药(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六章 粮草被烧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四章 牛辅阵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乐业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章 车骑将军府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章 收复交州(一)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五章 七星龙渊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四章 没有白跑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章 意外发现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八章 兵曹从事戏志才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七章 责任重大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皇子占优第七十一章 不死不休(八)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一百九十章 援军遇袭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六章 郭太战死第二百十七章 许褚战文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