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九十四章 居庸关上(下)

众人一番寒暄之后,许新生、赵安易二人在张维信、曾志林、贾润安以及被张维信拉来、专门负责与赵安易谈诗论文的钟有朋的陪同下,一起登上北侧关城上高大城楼的最高一层,俯瞰整个居庸关及关城周围的景色。!

虽说“居庸叠翠”是在金代才列为“燕京八景”之一,但居庸关的的绮丽风景却是由来已久。所以,这个时代居庸关的景色较之前世的金代乃至明、清时期并无差别——尽管此时乃是隆冬,无法领略到居庸关那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的风景,但白雪覆盖下的层峦叠嶂、雄关险隘同样别具一格、引人入胜。可以说,对于像赵安易这样虽祖籍幽州,却实际上生于中原、长于中原的人来说,巍峨的山峦、险峻的群峰、恢弘的关隘,无一不对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看着这样雄奇的景致,赵安易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觉得自己的胸怀都变得宽广了许多,就连原本令他难以忍受的寒风也似乎不那么刺骨了.

其实,何止是赵安易,许新生、张维信、贾润安、钟有朋,乃至不至一次来过居庸关、曾经走遍关城周围群山险峰、河流溪谷的曾志林,站在这高大雄奇的关城之上,同样感受到了其恢弘的气势、同样觉得心胸开阔、心情舒畅。

或许是兴之所致、或许是抒发感情、抑或许是此情此景与诗词所描述的情形非常的契合而使得其下意识的脱口而出,总之在欣赏了一番雄伟壮丽的北国风光后,兴致大好、心情愉快的张维信,差不多是不假思索的吟诵起了那首在前世为中国人耳熟能详、几乎所有上过中学的中国人都能全文或者部分背诵的伟人诗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隋祖,稍逊**。

一代天骄,拓跋佛狸,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幸而张维信反应迅速、才思敏捷,所以刚一开始吟诵,便及时意识到这首词下半阙中的有些人物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若是自己原封不动的将整首词都吟诵出来,根本就没法向赵安易、钟有朋等本地人解释“宋祖”和“成吉思汗”这两位人物的来历——哪怕其中一位是赵安易所在赵氏集团的首领。于是,他急中生智,利用自己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知识方面的深厚功底,利用吟诵诗词上半阙的短暂时间,迅速的从宋代以前的众多历史人物中选取了两位在历史进程中有一定作为和影响、当代文人墨客基本都能熟知的帝王级人物,取代原词中的那两位。于是乎,这首经过张维信修改,以“隋高祖杨坚”取代“宋太祖赵匡胤”、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字佛狸)”取代“成吉思汗”的“新版”《沁园春.雪》便这样新鲜出炉了。

一首词吟诵下来,在场的众人反应不一。最先出声的是钟有朋。作为一名文人、作为一名有一定文学诗词功底且当过一县学政的文人,钟有朋自然能听出一首词的好坏。虽说现在的文人墨客推崇的还是更为高雅的诗,而不是若干年后大行其道、成为时代潮流、如今却被他们认为相对低俗的词。可听完这首意境开阔、气魄宏大,又与当前景色非常契合的好词,且吟诵这首词的又是自己的直接上司,使得钟有朋几乎在张维信“朝”字才出口时,便已经竖起大指,大声称赞“真乃绝妙好词”。

与初闻这首词的钟有朋不同,曾志林、贾润安,以及许新生这几位在前世至少都上过中学的穿越者,自然是知道这首词的来历,也能分辨得出来张维信对其中的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即便他们未必能全文背诵这首词,可“一代天骄”指的是“成吉思汗”还是都知道的。因此,几位穿越者特别是知道对方曾经有过“前科”的曾志林,虽然在心中很是“鄙视”自己七哥这种“抄袭”行为——哪怕上次“剽窃”苏轼的“明白几时有”是在赵大伟、王崤峻等一众“好兄弟”的“陷害”之下被迫而为——却也没把这个太当回事儿。口头上随着钟有朋赞了几句、叫了几声好,目光的关注点却依然停留在关城周围的山峦与群峰之上。因为对他们来说,好好的观赏居庸关周围的风景、领略“燕山八景”之一的雄奇壮丽,远比心口不一的称赞“抄袭”前世伟人诗词的张七哥更有意义。

而与钟有朋的衷心称赞和曾志林、贾润安、许新生等人的敷衍不同,赵安易听完张维信的吟诵却是脑筋急转、想法颇多。虽然作为文人,在赵安易的心目中,词只是小道,远比不上诗的高雅与韵味,可一首词的好坏他还是一听便知的。单就这首《沁园春》本身来说,其水平还是非常高的——哪怕在这居庸关左近只有一条宽度有限的溪水,并无任何能够称得上“大河”的河流。只是,作为一个身负使命、有责任将自己在北平军看到的、听到的、体会到的一切都带回京城,原封不动汇报给自己的兄长和首领知晓的文人,赵安易却不能光去评判一首词的遣词造句是否恰当、对仗是否工整、典故引用是否正确,而是需要透过表面的词句去分析这首词字面下的真实含义、去揣摩作者想要通过这首词所要表达的真实思想。

因此,尽管表面上赵安易也像钟有朋等人那样,对张维信吟诵的这首词赞不绝口、尽管在听词的上半阙时,赵安易也在心里对张维信在词上的造诣暗挑大指。可随着下半阙从对方的口中吟出,赵安易的想法便越来越多。特别是听对方将一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王贬低了一番后,提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说法,赵安易更是坚定了看法,认为自己已经通过这首对方显然是不经意间吟诵出来的词,揣测到了对方的一些心思、一些想法。

待到听完张维信向钟有朋解释这首词的来历,说明词的作者并非自己,而是自己的五哥王崤峻上一年冬天巡视北疆时,于朔州黄河岸边即兴创造的后,更是自认为已经搞清楚了此前一直想搞清楚却一直没能得到准确结论的问题,即北平军“清园”兄弟、特别是其首领王崤峻的志向非小。这位把秦皇汉武、唐宗隋祖都不放在眼里、掌控天下最大节镇的北平郡公,是绝不会只守着他这北平军二十四州之地、老老实实的做他的北平军节度使的。只要给他合适的机会,他和他的这班兄弟们一定会趁势而起,去实现其超越秦皇汉武、唐宗隋祖的志向。

想到这里,赵安易一方面为自己终于完成兄长和副点检大人交待的任务而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却又不免为赵氏集团、特别是作为其中一员的自己的前途担忧。毕竟,北平军“清园”兄弟的实力摆在那里,如果他们真有逐鹿中原、征伐天下的志向,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赵氏集团只怕是丝毫没有取胜的可能。若果真如此,自己岂不是会前途暗淡、荣华无望。

一念及此,赵安易顿时对这次原本自己兴致极高的居庸关之旅兴趣索然,其表面上虽然也和其他人一样对这首《沁园春》的“真正作者”王崤峻的文采称赞不已,内心里却在不停的盘算着是不是应该在私下里与自己的同伴许新生好好商量一下,看看该当如何向自己的兄长和副点检大人回禀这一情况。

第七章 羽翼渐丰(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黑木谶纬”(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亡(十一)第六十七章 大战前夜(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心丸”(中)第四十九章 密议(一)第六十九章 见不得光的交易(下一)第六十八章 属意“晴雪楼”第三十七章 拍卖会(二)第一百四十章 飞扬的心思(下一)第九十七章 意外不断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战幽州城(上)第十五章 进城第一百三十章 渐行渐远(下)第五十七章 “神机军”也扩编第一百二十八章 渐行渐远(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心如止水第十四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四十五章 “班师回朝”第一百一十五章 “黑木谶纬”(上)第二章 躲不掉的李重进(中)第五十三章 扩军(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涉(中)第十七章 逆转第十三章 王峰的烦恼第七章 不平静的新年(四)第六十一章 逢山开路第四十二章 强军中的强军(下)第一百五十章 三战长城边(二十)第六十一章 造还就不造 这是个问题(上)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九十三章 居庸关上(上)第五十二章 通天之路(二十三)第六十一章 逢山开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做贼心虚第一百八十八章 “黄袍加身”(五)第九章 不平静的新年(六)第五十三章 通天之路(完)第一百九十五章 “黄袍加身”(完)第三十章 陌生的访客第一百一十一章 对峙保兴庄(五)第二十三章 喜得贵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故人(中)第十四章 忙碌的春天(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战长城边(十四)第六十六章 改装燧发枪第四十章 通天之路(十一)第六十七章 投效第十四章 塘沽盐场(下)第三十二章 战太原(五)第十一章 意外收获第四十二章 “柳下惠”?第五十章 砦堡?别院?第十章 内外有别(中)第二十九章 战太原(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逃亡(四)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七十七章 联络感情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章 走别人的路 让别人无路可走第三十九章:我心飞扬第九十八章 兵分两路第五十三章 通天之路(完)第六十七章 投效第九十九章 难啃的固安城(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反?逼他反!(上)第一百七十章 逃亡(九)第四十六章 马踏太原城(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战长城边(二十一)第六章 心动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战长城边(十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令人震惊的消息(下)第十一章 《海军提案》第五十三章 打蛇不死罪三分第八十六章 夫问妻答第一百九十章 “黄袍加身”(七)第二章 第三次全体会议(中)第七十五章 摸底第六十七章 见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六章 “好客”的钟员外(下)第八章 北平军节度使(下)第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六十四章 原来如此(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战长城边(十七)第二十七章 进兵太原城第二十三章 开封来的消息(下)第三章 “暗羽”初创(中)第五十二章 轻敌思想要不得第二十七章 南边来的客人(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战长城边(十二)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第一百三十章 渐行渐远(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两面出击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一章 口无遮拦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五十三章 顾大局的徐绍安第五十五章 万钧行动(一)第二十八章 战太原(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令人震惊的消息(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心丸”(中)第四章 不平静的新年(一)第四十一章 成交
第七章 羽翼渐丰(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黑木谶纬”(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亡(十一)第六十七章 大战前夜(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心丸”(中)第四十九章 密议(一)第六十九章 见不得光的交易(下一)第六十八章 属意“晴雪楼”第三十七章 拍卖会(二)第一百四十章 飞扬的心思(下一)第九十七章 意外不断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战幽州城(上)第十五章 进城第一百三十章 渐行渐远(下)第五十七章 “神机军”也扩编第一百二十八章 渐行渐远(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心如止水第十四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四十五章 “班师回朝”第一百一十五章 “黑木谶纬”(上)第二章 躲不掉的李重进(中)第五十三章 扩军(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涉(中)第十七章 逆转第十三章 王峰的烦恼第七章 不平静的新年(四)第六十一章 逢山开路第四十二章 强军中的强军(下)第一百五十章 三战长城边(二十)第六十一章 造还就不造 这是个问题(上)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九十三章 居庸关上(上)第五十二章 通天之路(二十三)第六十一章 逢山开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做贼心虚第一百八十八章 “黄袍加身”(五)第九章 不平静的新年(六)第五十三章 通天之路(完)第一百九十五章 “黄袍加身”(完)第三十章 陌生的访客第一百一十一章 对峙保兴庄(五)第二十三章 喜得贵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故人(中)第十四章 忙碌的春天(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战长城边(十四)第六十六章 改装燧发枪第四十章 通天之路(十一)第六十七章 投效第十四章 塘沽盐场(下)第三十二章 战太原(五)第十一章 意外收获第四十二章 “柳下惠”?第五十章 砦堡?别院?第十章 内外有别(中)第二十九章 战太原(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逃亡(四)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七十七章 联络感情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章 走别人的路 让别人无路可走第三十九章:我心飞扬第九十八章 兵分两路第五十三章 通天之路(完)第六十七章 投效第九十九章 难啃的固安城(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反?逼他反!(上)第一百七十章 逃亡(九)第四十六章 马踏太原城(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战长城边(二十一)第六章 心动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战长城边(十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令人震惊的消息(下)第十一章 《海军提案》第五十三章 打蛇不死罪三分第八十六章 夫问妻答第一百九十章 “黄袍加身”(七)第二章 第三次全体会议(中)第七十五章 摸底第六十七章 见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六章 “好客”的钟员外(下)第八章 北平军节度使(下)第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六十四章 原来如此(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战长城边(十七)第二十七章 进兵太原城第二十三章 开封来的消息(下)第三章 “暗羽”初创(中)第五十二章 轻敌思想要不得第二十七章 南边来的客人(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战长城边(十二)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第一百三十章 渐行渐远(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两面出击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一章 口无遮拦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五十三章 顾大局的徐绍安第五十五章 万钧行动(一)第二十八章 战太原(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令人震惊的消息(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心丸”(中)第四章 不平静的新年(一)第四十一章 成交